古人認為宇宙是天圓地方,天球瓶以其碩大渾圓的腹部造型像是古人心目中天體星球形象而得名,早在戰漢時期,我國就開始燒造有陶器和原始青瓷天球瓶,此後由於多種原因而廢燒,直到明代永宣時期才開始恢復生產,天球瓶大多體積碩大、厚實,在裝飾上除了有傳統的青花外,還有粉彩、五彩、鬥彩和顏色釉等品種。
天球瓶,大器艱難成
天球瓶是一種瓷器造型,有規模地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到了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古人認為宇宙是天圓地方,天球瓶以其碩大渾圓的腹部,造型像是古人心目中天體星球形象,故而得名。
其實早在戰漢時期,我國就開始燒造原始青瓷天球瓶,此後由於多種原因而廢棄燒制,直到明朝永宣時期才開始恢復燒制,此後還發展出了青花天球瓶、粉彩天球瓶、紫釉天球瓶、郎窯紅天球瓶、五彩天球瓶,在古代瓷器中,天球瓶是典型的官窯重器,其尺寸較大、器型大氣,而且燒制難度大,所以說,這天球瓶乃是大件瓷器中的代表了。
天球瓶算是大件瓷器中的代表,一經問世,皆為重器,瓷器創作中大件少有,主要是因為從制坯到繪畫,再到燒制,每到程序都需要兩三個人的配合,難度太大,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天球瓶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當時兩河流域的居民也大多製作和使用陶器,其中球型陶罐是製作最多的,主要是為了用來盛小麥、慄等糧食,都是大肚的,方便多儲存。
價值連城的天球瓶
2019年6月,北京保利,一件青花釉裡紅天球瓶拍出1.47億的天價,這隻雍正御製青花釉裡紅天球瓶,瓶上所繪蒼龍氣勢萬千,飛騰於海面雲氣之間,青花濃淡相宜,渲染有度,釉裡紅沉著厚重,層次分明,兩者結合恰到好處,加上天球瓶的造型更顯高貴,令觀者無不讚嘆不已,現在藝美君就帶大家仔細去欣賞一下這隻雍正御製青花釉裡紅天球瓶。
此天球瓶借鑑清代順治時期經常使用的「龍身在雲中三現」的表現形式,龍身只露出三段,其它部分被浮雲遮掩,故稱「一身三現」,捲雲紋刻劃細緻,畫面寫實,青花發色幽藍,沈靜典雅,礬紅彩亮麗純正,色彩對比和諧悅目,畫藝高超,將祥雲間騰躍的巨龍描繪得極為威武生動,充分地體現了飛龍在天的皇家威儀。
據介紹,本品所繪雲龍紋樣來自南宋著名畫家陳容的墨龍圖,成功的將宋人繪畫技法與瓷繪這一新的藝術載體結合起來,天球瓶上鋒利的三趾龍爪尤為引人注目,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此式龍紋常見於唐、宋、元工藝美術,清代則極為罕見,此時官窯幾乎都為模式化的五爪龍,考其緣由,當是本品以陳容畫作為粉本,是一件獨特的「畫意」御瓷。
這件雍正御製青花釉裡紅天球瓶以瓷胎為紙,鈷藍、銅紅為墨,所繪雲龍紋飾構圖繁複細膩,章法嚴明考究,其藝術水準可與陳容之作比美,而以技術難度論,本品之瓷繪丹青則更勝一籌,青花釉裡紅,是將青、紅兩種釉下彩繪於同一器物上,成功率相當低,無論走進拍賣場還是博物館,不時可見發色欠佳的青花釉裡紅,紅釉部份見淡紅、甚至是灰黑。
天球瓶算是大件瓷器中的代表,一經問世,皆為重器,瓷器創作中大件少有,主要是因為從制坯到繪畫,再到燒制,每到程序都需要兩三個人的配合,難度太大,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古人認為宇宙是天圓地方,天球瓶以其碩大渾圓的腹部造型像是古人心目中天體星球,如今天球瓶主要就是以裝飾為主了,它寓意好,因為肚大的原因,繪畫創作題材也廣泛。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裡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