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最值錢的一句話!無明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

2021-01-09 愛讀書的獅子

在電視劇《天道》中有一句話非常不起眼,但是獅子覺得是非常實用的一句話,這句話出現在丁元英回答芮小丹的前途的時候,這段話是這樣的!

你的前途在哪兒,就在你的前途在哪兒?就在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才有價值。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顛倒過來。這就是錢,就是名利、成就、價值,隨便你能說的什麼。

丁元英告訴芮小丹,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因為認知的局限性,就像是被蒙蔽了雙眼一樣,對待事物只有好惡的感性認識。

01 站在井底人的好惡

當格律詩扶貧計劃啟動的時候,馮、葉、劉三人都非常興奮,至於具體怎麼操作他們並不知道,但是他們知道一點,有了高人丁元英的幫忙,他們肯定可以做一番事業。

因為好的結果是他們希望看到的,厭惡的慘敗是他們不想看到的,所以他們把危險放小了,希望放大了。

甚至是在最開始,劉冰都表現出了乞求之色,因為劉冰覺得趕上這班車,自己就可以飛黃騰達了,這是他想看到的。

但是,當危險來臨的時候,馮葉劉三人有什麼反應呢?危險破產是他們不想看到的,所以此時把危險放大,把機會放小。

所以此刻,他們三個人想到的都是逃,趕緊逃離這個危險的格律詩公司。

02 賭博中的賭徒,股市中的韭菜,街頭巷尾的彩民

我們都說十賭九輸,我們也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我們也說彩票都有內幕。但是,仍然還有一大波的賭徒進了賭場,小散戶入了股市,老彩民買了一輩子彩票。

為何?因為賭徒偏愛贏,股民偏愛漲,老彩票做夢中大獎。這些美好的結果都是他們想要的,所以他們自動屏蔽了那些風險。

當有人勸說賭徒收手的時候,他會告訴你誰誰誰昨天贏了多少錢,今天我應該也可以。

當有人勸散戶不要買股票的時候,小散們都相信自己比別人幸運,也能夠在裡面掙大錢。

當有人勸說老彩民不要買彩票的時候,他會告訴你,隔壁小區剛剛中了500萬,下一個就是我!

結語:眾生沒有真理真相,不是因為真的沒有,而是不願意去了解,或者無法了解真相。眾生只有好惡,是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都不喜歡對自己不利的一面。所以,在特定的環境下,會讓利益的佔比在放大,危險縮小。

你品,你細細地品,是不是這麼回事呢?是不是覺得自己應該多學習,多讀書,多思考了呢

p.s.轉發本文後點開獅子頭像,私信【天道】,系統會自動回復給你高清版,有聲小說版,以及電子書版《天道》

相關焦點

  • 《天道》:眾生的意志能體現什麼?體現的是他的好惡和認知能力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用了將近20萬字的分量解讀《天道》,大家陪我一起,差不多也經歷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寫《天道》的解析對我而言真的是人生中從未有過的一次體驗。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那麼渴望思考。也從來沒有這樣感覺,我需要去思考。
  • 丁元英: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每個人都會犯的思維謬誤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在《遙遠的救世主》中主角丁元英有一句振聾發聵的話: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第一次看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讀的次數多了,就發現脊背有隱隱的發冷感。讓自己遲疑起來。因為後面跟著就是對於這句話的解釋: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文化、傳統、道德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顛倒過來,隨便你怎麼寫怎麼拍都是新意和深度。但是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尋求真理,這並不是人類天生的處理信息方式。我們最擅長的是通過改變對於信息的理解來適應我們的信念。
  • 《天道》:為什麼你活得那麼難?從解決事情的方法就能看清楚
    如果你一直過得不太好,不是因為不夠聰明,不是因為懶,也不是因為沒有機遇,可能就是因為你不夠好!同樣一句話,同樣一件事,有人處理的非常完美,有人卻搞得雞飛狗跳。處理方式的不同,直接導致的結果大不相同,甚至是天差地別。長此以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會逐漸拉大,產生巨大的差異。
  • 《天道》中的強勢文化怎麼理解,對個人成功有什麼幫助?
    在王志文主演的《天道》電視劇中,豆豆借丁元英的口,提出了「文化屬性」這樣的概念。進而把文化屬性分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這也是不少《天道》愛好者,驚嘆和談論的東西。有的人甚至理解為霸道就是強勢文化,強大就是強勢文化,叢林法則就是強勢文化!真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 《天道》思維:讓你從錯誤觀念中覺醒的,短時間就能看到你的變化
    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提到覺悟天道,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眾生因好惡,而得萬般理百般相!真理真相,只可自知,不足為外人道!道可道非常道,你講出來的「道」和他人理解的「道」,早已不是一個「道」了。現代高科技社會,信息,資訊極度發達,往往一個消息短時間內就會在網絡中爆炸式傳播。
  • 琅琊榜冤案平反過程中隱含著天道中彰顯的高級思維
    就在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才有價值。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顛倒過來,隨便你怎麼寫怎麼拍都是新意和深度,這就是錢,就是名利、成就、價值,隨便你說的什麼。」丁元英又喝了一口酒,興致盎然地說:「用道眼看與用人眼看一樣嗎?不一樣。
  • 天道裡丁元英的智慧與格局1
    濤哥推薦了電視劇《天道》,已經看了三四遍,令我大受震動! 作者豆豆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女作家,陌生到必須通過百度查到她,而關於她的詞條也只是她的文學作品而已。「這個年代,執著出人頭地並不難,難的恰恰是不執著出人頭地。」
  • 《天道》: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不妨從你的思維開始提高
    網絡中曾經流傳一句話:不是你成功了才會去努力,而是只有你努力了才能有機會成功,而成功也絕不是你勤奮了,你堅持了,努力了就一定行的,成功來自正確的目標和正確的努力。什麼才是正確的呢?這個正確是誰來定的?強大的背景和雄厚的資源從哪裡來?
  • 從《天道》到《天幕紅塵》:認識實相的七種思維模式
    就在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才有價值。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顛倒過來,隨便你怎麼寫怎麼拍都是新意和深度,這就是錢,就是名利、成就、價值,隨便你說的什麼。在天道裡,只有丁元英能做到如實觀。
  • 宇宙真相:沒有永恆的真理,只有暫時的正確
    所以本篇的所有觀點,都不是真理,因為既然連最底層的理論都不是真理,那麼架構在以它為基礎的上層建築,肯定也不是真理。這是我們討論一切問題的前提,人類目前的所有知識都不是真理,因為世界是個信息增量的世界,新信息量的出現,必然會導致舊理論的破潰。
  • 《天道》: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就給不了我,給我也拿不住
    眾生是站場的,只有好惡的,只有利益的。所謂的剝離的剝離已經遠離客觀真相了。那是眾生的立場,眾生的好惡。我對小丹說的這樣一句話感覺特別佩服。小丹說,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 《天道》世間最遙遠距離是什麼?咫尺天涯,哀莫大於心死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心與心的距離,現代都市,雖然網際網路和社交異常頻繁,但是人和人的距離還是很大的,城市把彼此兩個靈魂割裂開來,不是心孤單,而是孤單是一種本能。
  • 真理+結論=真相
    真理+結論=真相舉個例子來說,聽過挖井的故事麼,兩個挖井人,同時挖井,一個挖井人每次只挖到5公尺,差一點就挖到水了,但是最後卻放棄了。另一個挖井人堅持的挖井,直到把水挖出來為止。你看,只有堅持才能勝利。目前為止都是真相,但後面加上一句,所以,只要堅持我們的事業,一定可以成功的。
  • 《天道》:什麼是道?道無處不在,即用即顯,即顯即障,圓滿即止
    所以什麼是天道,或許需要你自己去弄明白了。2有道無術,術上可求。這個道已經超脫在了另外一個境界。丁元英給歐陽雪,馮世傑,葉曉明,劉冰,分別留下了不同的路,我認為這個路就是所謂的術的極限作用。留下的是你能走的路。但是那條路是讓你逃之夭夭的路。退股是最保險的避險方式。也是最安全的選擇。同樣也是最符合人性當下判斷的選擇。
  • 《天道》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很多時候,我們的認知也好,踐行也罷,我們都是相對的的活得明白,為什麼是相對的,因為眾生無明,我們也是眾生的一部分,我們離真理真相的距離越來越遠,不是因為真理真相的距離本身遠,而是我們的文化屬性離真理真相遠。
  • 《天道》:當事物作為果存在必然有它的因,說出這個因叫解釋因果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天道》更多的是以人的視角在看待所有的事物的發展。那些出離眾生立場與觀念的,那些不能被常人所理解的,都是《天道》背後,規律如來所指。執見並沒有錯,只是執見的立場是什麼,很重要。是見路不走的執見,還是唯經驗教條主義的執見。這是我們永遠的課題。
  • 或然性:我們究竟能不能把握真相及真理(每日觀察0174)
    或然性表現在兩個領域:一是認識論領域,指的是我們雖然努力認識與發現真理,但並不一定認識並掌握了真理;一是實踐論的領域,指的是我們雖然按照某種規則行事,但是並不一定得到我們預期的結果。或然性的概念我是從亞里斯多德的《修辭學》一書中學到的。法庭的辯論看似為了找到真相,但是,最終是以或然性的真理而終結。
  • 《天道》形上學唯物主義不能揭示事物本身發展規律和背後的邏輯
    劉冰的毀滅就是現代版本的農夫與蛇,他不會怪自己,只會怪丁元英沒告訴他真相,怪丁元英太狠,怪丁元英說謊了,事實證明,和惡魔做交易,最害怕對不是惡魔,而是靈魂被吞噬。最核心的爭論就是格律詩的音響有沒有低於成本價傾銷,因為思維觀念裡面,樂聖公司的生產成本,光兩套樂聖旗艦就4000塊,一套格律詩售價在北京全國音響大會上賣3700,而且格律詩是兩臺樂聖旗艦,買了一套套件的價格。
  • 西方反華陰謀論正在走向真相和真理的反面
    然而,我們看到在重大疫情面前,西方社會完全沒有團結一致共同「抗疫」的決心。面對每天死亡數百乃至數千病患,部分西方政客和媒體展現了毫無底線的政治和職業操守。當他們從最初的恐懼和慌亂中回過神來,並沒有對自身薄如蟬翼的抗疫防線有任何反思,反而紛紛禍水東引,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責任一股腦兒甩鍋給在疫情初期獨自承擔巨大抗疫壓力和責任的中國。
  • 真相大反轉:是我們在求真理,還是真理在求我們?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四部》(83)《我們能夠存在於真理中嗎?》我們現在存在於哪裡?這是個大問題。我們存在於真理中了嗎?顯然沒有。那麼,真理存在於哪裡?因為缺乏真理意識,人類在真理之外折騰得太久,折騰得死去活來、傷痕累累、痛苦萬狀。人類的智慧沒有讓人認識到真理,人類的文明沒有讓人找到真理,這是迄今為止驕傲的人類最大的失落與遺憾。我們身處真理之中不識得真理,這怎麼能不使人嘆息:人類這是怎麼了?我們的生存目的與真理背道而馳,我們能不尷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