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宇宙論指出,我們現在的這個宇宙是由一個能量奇點爆發而來的,然後演化成現在這個物態宇宙,也就是基本粒子夸克,輕子,波色子,然後這幾種基本粒分化出92種天然元素,92種天然元素分化出千萬種分子物質,千萬種分子物質繼續分化出數十億種生物物種。
這個宇宙論,在現有信息量的情況下,公認的比較符合現實的一個邏輯模型,所以它不是真理,它只是一個純思維的產物,我們暫且把它當正確的,因為這個邏輯模型在目前信息量的情況下,能有效指導我們人類的進行生活與生產活動,但毫無疑問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新信息量的產生,這個理論是肯定要被補充或者調整,甚至顛覆的。
這個理論,或者說我們人類,到目前為止,並不能說明能量的本質是什麼,這是有待後續完善的。
所以本篇的所有觀點,都不是真理,因為既然連最底層的理論都不是真理,那麼架構在以它為基礎的上層建築,肯定也不是真理。
這是我們討論一切問題的前提,人類目前的所有知識都不是真理,因為世界是個信息增量的世界,新信息量的出現,必然會導致舊理論的破潰。
但是一個現行理論不是真理,並不意味著他沒用或者說是錯誤的,相反,現行的科學觀說「判斷一個理論是否為科學理論,在於它是否能被證偽」。
什麼意思?
打個比方,我們說,這個世界是神創造的,神主導著這一切,我們沒法證明這個世界不是神創造的,不是神主導著這一切,所以我們沒法證偽它,所以這個神創論不是一個科學理論。
判斷一個理論是否是科學的,在於能否證偽它。
比如一個理論說:全世界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就是一個科學命題,因為只要我們找見一隻黑色的天鵝,那麼它就被證偽了。
但是如果在現行全宇宙信息量的情況下,找遍全宇宙,也沒有找見一隻黑色的天鵝,我們就說這個理論目前是正確的,我們目前就可以暫時認定,全世界甚至說全宇宙的天鵝,都是白色的,然後以這個理論作為一個基本理論,來指導我們的生產與生活。
但是,我們不會就此斷定,「全世界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是真理,因為我們還沒有找遍全宇宙,我們永遠找不遍全宇宙,每天都有新信息的出現,每天都有新地方被發現,所以我們不排除,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在某個新發現的地方,出現一隻黑色的天鵝的可能。
所有知識都不是真理,都只是目前正確而已
這就是當今人類所有理論的情況,我們的所有知識都不是真理,都只是目前正確而已,目前能有效指導我們生活而已。
所以,有時候,儘管我在寫文章時,會不自主地非常肯定一些理論,讓人感覺我就認定他是真理似的,這是作為人的一個正常的非理性的反應,我們人類,在實際生活中,會無比堅定自己的人生理念,因為既然這些人生理念能有效指導我們的生活,那麼我們堅定的認同是再正常不過了。
比如一個成年人A,活到40歲,遊遍了全世界各地,看過了無數的新聞報紙,讀過了無數的書,都無一例外只看到了全世界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那麼他一定就此認定」這個世界的天鵝都是白色的「。
如果突然有一天,一個小夥子B,思維活躍,說他從理論上推導出這個世界一定有黑天鵝,那麼這個成年人A一定會猛烈地抨擊這個小夥子B,說這小子乳臭未乾,竟敢如此大言不慚,簡直就是胡說八道,然後又有C說他證實了B的理論,確實看到了黑天鵝,只是這隻黑天鵝跟白天鵝不一樣,你看見它的瞬間,它就飛不見了,而且速度是白天鵝的上百萬倍,C一定會被社會認為是瘋了,A會想方設法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讓C閉嘴。
這就是近2000年來,整個人類科學史的某種縮影。
人類文明化5000年以來,就不斷地在探索這個世界的奧秘,通過文化的形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迭代,然後形成我們今天的知識體系。
我們一直在確認,探索,這個世界的是否有黑天鵝,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越來越相信,這個世界只有白天鵝,因為5000年來,我們基本找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無一例外,所以我們往往容易就此相信,這個世界真的就只有白天鵝,並且相信這個宇宙也是一樣的,堅定的認為,沒錯,一定只有白天鵝,然後在某一天,突然你也像C一樣,在某個瞬間,你也看見這隻黑天鵝了,但它轉眼間就飛不見了,你一定會懷疑自己的雙眼,說它是幻覺,怎麼可能出現黑天鵝,怎麼可能出現速度上百萬倍的黑天鵝!
這就是文化的一種普遍特徵,一個文化能成為主流文化並且被傳承下來,在於它長期有效的維護了我們的生存,以至於我們對它深信不疑,相反,在一個文化的有效期內,違背文化是要被淘汰的。
但隨著時間推移,出現新的情況,也就是發現確實發現黑天鵝了,原來白天鵝的理論已經不足已滿足我們的生存形勢了,也就是這個舊的白天鵝理論,已經被證偽是錯誤的了,已經不再正確了,只有新的黑天鵝理論的上百萬倍速度,才能應對人類當下新的生存形勢,因此,這個舊的白天鵝文化隨即破潰。
新文化是通過打破舊文化,才能立得住腳的
正如上面A極力的阻撓,舊文化不會自動歷史舞臺,相反,它會誓死同新文化作鬥爭。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的農業文明有效維護我們生存2000年以上,1840年以西方工商業文明為代表的新文化強力打開了以中國為代表的典型的農業文明的大門,到1919年,近上百年的屈辱史,接近亡國的時候,我們才痛定思痛,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徹底拋棄傳統文化,全面全方位學習西方,到今天170年了,儘管中國社會已經全面工商業化了,但中國的舊文化體系,依舊在頑強抵制著。
這就是舊文化的禁錮力。
我這裡沒有任何貶低農業文明的意思,正如以黑天鵝理論為代表的新文化是白天鵝舊文化的的繼續一樣,工商業文明的跨區域獲取資源是農業文明限局域獲取資源的繼續與張揚,新文化是應對新的生存形勢的必然出路,工商業文明的跨區域獲取資源,能處理更大的信息量,能有效應對日益惡化的生存形勢。
然而舊文化不會自動轉化成新文化,他會一如既往的抵制下去,直到被徹底打破,新文化才有可能成為主流。
黑天鵝的新文化理論隨著信息增量,再次被打破
然後這個成為主流的新黑天鵝文化,在一定的時期內,以新主人的身份,如他的前任一樣,開始有效的統治著一切,並且逐漸的深入人心,然後又開始被奉為真理,因為既然在它的有效期內,只有尊奉它才能有效生存,所有違背的都會被淘汰,那麼,這樣一個新文化,被奉為真理是再正常不過了。
只可惜,一切就像輪迴一樣,這是一個增量的世界,任何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新信息的出現,如果對新的信息不能有效統括,那麼意味著這個理論行將破潰。
一旦發現其他顏色的天鵝,新的黑天鵝理論破潰
一切又會走回上面的道路,一模一樣,新出現的理論一定會被舊理論堅決抵制,新理論新文化必然通過艱難的長期的鬥爭,才能打破舊理論舊文化禁錮。
沒有永恆的真理,只有暫時的正確
這是當今,人類所有知識的一個尷尬的局面,沒有知識是永恆的真理,只有暫時的正確,但我們似乎不這樣認為,我們現行的普遍基本意識,是我們有真理,我們堅定的認定自己的人生觀,我們的教育體系是有標準答案給學生的,我們在教授給學生各種理論時,常常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的語氣來表達。
西方哲科思維的基本精神是懷疑,當今的所有科學定律,都是在不斷追問的前提下導出的,正如蘇格拉底一句著名的話「我知道我一無所知」,潛意思就是,我將一如既往的追問下去,這是西方哲科思維的基本精神,叫無知革命,它是煥發智慧的第一前提,一旦一個人認定自己有知,也就停止追問,停止成長。
「學以致用」行將破潰
我們中國人會說一句話,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言外之意,我們是有真理的,而且是要去實踐的,我們把西方的基本定理拿來,然後如真理一般地貫徹下去,我們更多的重點,是教學生如何去用這些定律,我們的重點在「學以致用」,這是我們的基本文化,他實質是農業文化的一個表現,而工商業文化的這些定律的導出的基本精神,恰恰跟這個「學以致用」的精神相反,如果我們把重點都放在用上,當我們都已經開始用了,言外之意,我也沒必要去懷疑了,更沒必要去追問。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當下面臨的一大挑戰,我們缺乏懷疑精神,缺乏追問的功力,學生很少被鼓勵去懷疑現行理論,相反,我們的學生,被極為迫切的務實感給驅動著,我們的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形式,極大的破壞著學生的想像能力與創造能力。
這個務實的實用文化,已經不足以應對當下的生存形勢了,表達為這個舊文化已經在嚴重製約著我們的發展了,所以這個「學以致用」的舊文化,隨著工商業文明發展的需求,必然被打破,我們需要懷疑精神,我們需要追問能力,需要純粹的務虛能力。
這個宇宙將一直展開下去
有個比方,說我們就像一隻活在透明弧形魚缸裡的一條魚,每天通過這個弧形魚缸看到這個弧形的世界,就認定這個世界是弧形的;然後突然間有一天,這條魚心血來潮往上一跳,竟然跳出了這個魚缸,才發現原來這個魚缸在一間小房子裡面,原來這個世界是方型的,這時才覺得原來認定的弧形世界是多麼可笑與幼稚;
然後突然有一天,往上又一跳,發現這個小房子原來是在一個大房子裡面,此時我們會慶幸終於發現這個世界的真相了,於是繼續悠然地生活著,直至有一天,或許又是心血來潮,往上又一跳,才意識到,這個大房子,是在一片沙堆上,接著發現大海,接著發現原來地球只是這個太陽系裡面的一個小球,然後銀河系,然後還有然後...
這就是這個宇宙的真相,他將一直展開下去,我們將一直追問下去!因為不僅僅有白天鵝,還會有黑天鵝,還會有千千萬萬隻其他顏色的天鵝,我們永遠沒法窮盡
用賈伯斯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stay hungry,stay foolish」!
Stay hungry,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