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養雞養的才叫土雞,好雞,這樣的雞可以自己找食物吃,有時候地上啄啄蟲子,吃點菜葉什麼的,長得肥肥壯壯不成問題。有時候看到它也會吃幾粒石頭,石頭我們都知道那是堅硬不消化的,雞吃了石頭能排出體外嗎?它們吃的石頭最後去哪了?
其實雞之所以會去吃石頭,是因為它沒有牙齒,沒有牙齒無法咬碎食物,不能做到第一層的分解食物,就會加重胃的負擔,無法吸取食物的營養,所以它們會適當地叼兩顆石子,就是為了磨碎吃到嘴的食物,也是比較可憐的原因吶,這麼多年了,為啥不進化出牙齒呢?
科學家研究發現,它們的消化道當中有一種帶有腐蝕性的黏液,這種黏液可以完美的分解掉石頭當中的一些有機物,並且為己所用被自己的身體所吸收。更讓人驚奇的是,不管怎樣的石頭,它們都可以用腐蝕液將石子腐蝕,吸收到身體裡面。
以石頭為食的這種昆蟲的發現,讓科學家對生命有了更新的認知。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都能夠在生物界看到,怪不得科學家說生命才是宇宙誕生以來出現的最神奇,神秘複雜的東西。
可是現在這種以石頭為食生物的發現,讓我們意識到,石頭有可能也無法進行漫長的保存。如果遇到上這種昆蟲,再古老的石頭也會成為它們的食物。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在漫長的生命歲月裡,不知有多少代表著重要意義的石頭可能有些人會說那些飼料雞就不用吃石子,為何照樣可以消化。那是因為正規的養殖場都會給雞吃藥,更是將飼料都做得很精細的,所以能夠讓雞更好吸收的。而農村放養的雞就不會那麼麻煩了,都是一些青菜扔進去,讓雞自己吃了,所以就需要一些石子進行輔助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