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出現一種蟲子,能吃巖石排沙子,人們開始擔憂一個問題!

2021-01-07 觀星居

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需要攝入食物才能生存,因為生物的結構和習性都不同,所以攝入的食物也各不相同。比如魚類,它們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而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能製造有機物。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吃素又吃葷。正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然界中存在這樣的昆蟲,它們吃的食物很特別,它們主要是吃巖石。

巖石主要是由二氧化矽、碳酸鈣等混合物製成的。絕大部分生物都無法消化吸收這些物質。比如人類也經常會吃進一些沙子甚至是石頭。但往往這些沙子和石頭都會順著糞便排出,人類無法分解。再比如我們在養雞的時候,常常會在雞的食物中混一些沙子,這樣做的目的是有助於消化和腸道蠕動。不過,雞同樣也不能消化這些物質,最後都會排出體外。但是這些蟲子特別之處就在於他們可以將這些物質消化吸收。是不是覺得匪夷所思呢?

這些蟲子主要出現在菲律賓,是一種昆蟲,它們主要靠吃石頭為生。他們身體結果很特別,擁有很強的消化系統,體內會分泌一種黏液能夠消化石頭中的有機物,為自身提供營養。

它們分泌的黏液很厲害,不管是何種巖石都能吃掉。能夠發現一種獨特的生物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我們卻又不得不面臨這樣的問題:它們既然能夠腐蝕巖石,那麼如果在城市中出現大量這種蟲子,會對我們的建築物產生影響嗎?

從目前的來看,這種蟲子大多數是在野外,如果沒有外界因素將其引進,多半是不會危害我們的城市的。但是我們又不得不警惕。不過凡事都利弊。這種蟲子能夠製造沙子。它們將巖石吃進肚子裡,排出來的就是很細碎的沙子,這些是它們無法吸收的物質。但這些沙子排洩物能否利用還需要進一步實驗。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菲律賓發現吃石頭的「蟲子」,專家;可能威脅人類安全
    之前在菲律賓就發現了一個「新物種」,人類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生物,書籍裡面也沒有記載,更奇怪的是,這種生物居然靠吃石頭為生,和自然界中大部分的生物都不同,它們不吃肉也不吃植物,
  • 菲律賓發現吃石頭的「蟲子」,專家;可能威脅人類安全
    之前在菲律賓就發現了一個石頭在我們看來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而且堅硬無比,從未想過這種東西居然能是一種食物,那麼這種蟲子怎麼獲得石頭裡面的營養物質呢?其實這種蟲子吸收的是石頭裡面的有機物,通過堅硬的嘴巴把石頭咬碎,然後在體內消化吸收,因此它們排出來的糞便就是沙子。
  • 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當然能
    本人是業內資深媒體人士,研究和報導轉基因近10年,準備全面講解轉基因問題,保證你只要具備初中水平,就能完全看懂!這是一個系列,每篇就講一個問題,會更新40個問題,請持續關注。文/洪廣玉4、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
  • 科學家發現以石頭為食的蟲子,排洩物都是沙子,讓人有些擔憂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由一個巨大的生態鏈所組成的。在地球上除了人類和其他一些高等生物之外,還有許多其他不同的生物。這些不同的生物,由於生存的環境,繁衍方式和進化程度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差異性。我們都知道石頭是一種比較堅硬的物質,它如果被我們的正常腸胃所誤食的話,我們的腸胃是不能夠消化掉它,所以我們很少見到以石頭為食的生物。雖然我們經常看到雞在吃食物的時候有時候會誤食石子,但是那只是幫助它消化食物,並不是以石頭為食,那麼在自然界中,是否存在以石頭為食的生物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 科學家發現以石頭為食的蟲子,或許已經有「演化歷史」被啃食
    可能相對來說海底的一些動植物有著不一樣的生活習性,但是總的來說吃的都是比較常規且易於理解的。可是有這麼一類蟲子,他們竟然是以石頭作為食物。雖然有的人可能知道農村養的雞也會吃一些沙子,但是這對他們來說只是輔料而已,從來都不是主食。而我們現在所提到的,卻是真正意義上將石頭作為主要營養來源的一類蟲子。
  • 越來越珍稀的寶藏 ——沙子
    在網際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的普及,意味著人們對沙的需求將屢創新高。另外一種極大加劇了沙子開採的新科技與石油有關,也就是近年來受到追捧的水力壓裂法。所謂的水力壓裂法,是開採頁巖油氣時所使用的一種鑽井技術,主要目標是令油氣井增產。原理就是利用地面高壓泵,將大量化學物質摻雜水、沙子、石子製成壓裂液,再灌進巖石深處並壓裂巖石,最終釋放出石油或天然氣。
  • 你為什麼不吃蟲子?
    人類不吃蟲子的習慣起源於中東,這裡的土地非常適合農業生產和畜牧,也因此誕生了兩河文明和人類最早的城市。飲食充足後,人們不再貪圖蟲子那一丁點的蛋白質,城市的環境,也逐漸把人與自然隔離開來,我們開始慢慢忘記「蟲子是食物」這件事情。
  • 農村地裡幾種能吃的蟲子,哪一種你沒吃過?
    有些美食讓人一看就望而生畏,更別說吃下肚了,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理解一下,農村有哪些可以吃的蟲子?大部分人聽到蟲子倆字,就全身起雞皮疙瘩,但是這些蟲子非常美味,身為吃貨的你不容錯過。節流鬼說到節流鬼,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但是提起知了,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還有些地方稱它為知了龜、爬叉等。在北方的夏季,最常見的一種蟲子就是節流鬼了,它可是不少吃貨的最愛。
  • 我們吃的大米為什麼會有沙子?
    那天聽一位老人家回憶說,他們小時候,哪裡捨得吃大米啊。那時候家裡孩子多,買米買面全靠糧票,家裡吃的最多的還得是玉米面,大米也有,但捨不得吃。能一周吃一次都是好生活。那時吃飯可不像現在這樣,想燜多少就燜多少。她回憶說,當時做米飯,都是中午吃,這樣下午才有體力幹活,先把鍋裡的水燒開,然後大米要撿,因為會有沙子,然後把米倒進開水裡煮,煮到六七分熟的時候再換一口鍋加點水燜。
  • 人們口中的「地獄蟲」,能一口把魚咬成兩半,卻是南方的一道美食
    這是大家對蜈蚣這一類蟲子的印象,但是陸地上的蟲子再大不過手掌長,海洋中的這種蟲子整體看起來活像現實版的蜈蚣精,不但長得像,體長一般都有1米多,已知的見過的最長能長到3米。但是科學家相信,如果環境適宜,食物豐富,並未沒有天敵幹擾,它們應該能長到5米左右。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 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一個中學女生無意中發現蟲盒泡沫有噬咬痕跡據新華社2003年報導,關於「蟲子吃塑料」,曾被一位西安的中學女生發現。西安市第8中學高三學生陳重光家裡為飼餵小鳥而養著黃粉蟲。她無意間發現鋪在蟲盒子裡的泡沫塑料上有細小的噬咬痕跡,是黃粉蟲在吃塑料嗎?
  • 科幻電影《紅色星球》,火星上一種蟲子什麼都吃,卻能產生氧
    很早以前看的一部科幻片,到現在還記得火星上有一種線蟲,什麼都吃,不管是機器,人,藍藻。吃了之後卻能產生氧氣,很意義的設定!電影的背景是在2050年,被汙染嚴重的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可想而知人類需要尋找新的家園,他們就盯上了火星!而地球先向火星發射了藻類以製造氧氣!但是突然,發現氧氣水平下降,出了問題,於是,就派遣了一組隊員去調查原因。
  • 吃蟲子可拯救地球?以後人類都要吃蟲子了……
    吃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代的中國人對於吃昆蟲總是有著一種既害怕又好奇的態度。但吃蟲真的不是少數民族或是某一些地區的「奇特風俗」。全世界的文明中心在早期都曾經啖蟲如命。《周禮》中就記載了周天子宴飲必須要有蟻醬,而古希臘古羅馬也都有著自己的食蟲經。要知道,昆蟲作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
  • 需求量僅次於水的建築用沙快沒了,為何不使用沙漠沙子和海沙?
    ,也就是說每人每年使用7噸,由於超大的使用量,這不得不使人們瘋狂開採沙子,對生態環境已經造成了影響,這還不算,隨著世界人口的進一步增加,到2060年,沙子每年開採量將增加到820億噸,這引發科學家對沙子快沒了的擔憂。
  • 密恐慎點:越來越多蟲子出現在了餐桌上,你敢吃嗎?-虎嗅網
    更划算的養殖動物這不僅是工作條件的問題。隨著消費者對生產牛肉、豬肉和家禽的環境和社會成本的擔憂勝過了食用蟲子漢堡讓人反感的因素,昆蟲已經是全球20億人口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也將出現在更多人的餐桌上。「蟋蟀是最不讓人害怕的蟲子,」總部位於布拉格和倫敦的SENS食品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拉德克·赫塞克說。這家公司主要生產用於製作蛋白營養棒和麵包的蟋蟀粉。「人們真的很害怕吃整個蟲子,可是等到他們知道蟲子磨成了粉末、看不出原樣的時候,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 原來我們每天都在吃頭髮和蟲子!不信點進來看看…
    你每天吃進去了什麼?小編負責任地開扒一番,結果……你完全想像不到——麵包裡有人的頭髮,甜食裡有甲蟲的血液,果凍裡有煮熟的骨頭……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就揭秘了在人們常吃的食物中會出現的「怪異成分」。報導說,下次去購物的時候,大家還是要注意一下食品包裝的標籤,其中或許就潛藏著一些人們不太好發掘的成分。
  • 南方人的蟲子盛宴,個個都「面目猙獰」,趕緊來感受一下吧!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飲食是最雜的,只要能吃,或者有吃的價值,並且不會違法,那基本上都不會放過。像什麼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甚至是地裡埋的等等,只要有吃的價值,我們都願意嘗試一番。
  • 地理 | 一個被火山噴出來的國家!
    今天的故事開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你平時看到的沙子是什麼顏色呢?你肯定會說是黃色的呀,沒錯,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沙子,都是由巖石經過大自然的各種侵蝕變成的小顆粒,的確是黃色的。但是,在地球的另一個地方,沙子可不是黃色的。
  • 吃下來自蟲子、黴菌的天然色素,比吃人工色素更放心?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人工食用色素向來飽受非議,提到加工食品,人們難免質疑色素問題。於是出現一些餐廳打著「拒絕人造色素」的口號,一律採用天然色素給食物染色,博得食客們的好感。
  • 噁心程度僅次於皮蛋的世界最噁心食物第二名——菲律賓樹蟲(慎入)
    沒錯,乍一看還真像鼻涕蟲,但這其實是菲律賓巴拉望的特色食物——樹蟲(Tamilok)。樹蟲樹蟲,顧名思義,你可能覺得就是長在樹裡的「蟲子」。不過,雖然它們被叫作樹蟲,卻不是蟲子,而比較接近海鮮類。更特別的還有它們棲身的「家」,就是大名鼎鼎的紅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