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所有相信科學的人都取得了勝利

2020-12-05 沃斯智研

2020年12月2日,一個將被寫入歷史的日子。

英國緊急授權輝瑞/BioNTech的mRNA疫苗BNT162b2用於預防COVID-19,成為了第1個批准mRNA疫苗的國家;也使BNT162b2成為了第1個完成3期臨床試驗而被批准的COVID-19疫苗

這具有裡程碑意義。

從COVID-19於去年12月被發現,到現在只有不到一年時間;而輝瑞/BioNTech疫苗從研發到獲批,只用了10個月,跨越了常規疫苗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步驟,創造了人類記錄

對此,英國衛生部長Matt Hancock說:

"Today is a triumph for all those who believe in science."

(今天,所有相信科學的人都取得了勝利。)

養老院中老人及養老院中工作人員,將是第一批接種疫苗的人群;其次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醫務人員。所有接種都將是免費的

(英國疫苗接種的優先級)

遠超預期的疫苗保護力

2020年11月18日,輝瑞/BioNTech宣布其新冠疫苗BNT162b2的人群保護力達95%,其中65歲以上年齡組保護力達94%。另外,10人重症感染,9人在安慰劑組,1人在接種組;該結果亦顯示新冠疫苗不僅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並且即使感染也會症狀更輕。

該疫苗接種無嚴重安全隱患,不良反應主要為疲勞和頭痛;這些副作用通常持續一天左右。

該公司計劃2020年投放5000萬支,2021年投放13億支。其中英國共訂購了4000萬劑疫苗。

輝瑞表示,首批疫苗已經運往英國,未來幾天將運達80萬劑,並在12月底達到數百萬劑

不過,輝瑞/BioNTech的疫苗需要保存在-70度的超冷低溫,需要冷鏈運輸。因為目前沒有其他疫苗需要保持這種低溫,所以藥房和防疫站通常不備有這種冷凍機。這將對臨床使用帶來巨大的挑戰。

對此,輝瑞公司將疫苗裝在最多可裝5000劑的特殊盒子中,並裝在乾冰中運輸。疫苗在普通冰箱中僅能放置5天以內,一旦從冰箱中取出,就需要在6個小時內使用。

其他公布了3期臨床試驗結果的疫苗

目前已經有4個疫苗公司公布三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分別是美國輝瑞、美國Moderna和英國阿斯利康,俄羅斯的Gamaleya研究所。

(目前公開了臨床試驗中期結果的四個疫苗)

另外還有5個進入到3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公司,尚未公布3期臨床試驗數據;分別是美國強生、美國Novavax、德國CureVac、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科興生物。

但是這些疫苗幾乎被少數國家瓜分殆盡。具體見:

新冠疫苗已經被瓜分殆盡。能保護自己的,永遠是背靠的國家

其他獲得批准的疫苗

目前進展處於最前列的這九個疫苗,分別由美國、德國、英國、中國和俄羅斯等5個國家研發。

除了今天英國給予輝瑞疫苗緊急使用授權之外,還有4個疫苗在完成3期臨床試驗之前就獲得了緊急使用或者有條件批准。分別是:

1,中國CanSina(康希諾)生物公司與軍事醫學科學院陳薇院士共同研發的人腺病毒載體疫苗Ad5-nCov

6月25日,中國軍方批准該疫苗為「特殊需要藥劑」,為期一年。

2,俄羅斯Gamaleya研究所的GamCovid-Vac Lyo 病毒載體疫苗

8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俄羅斯在世界上第一個批准了COVID-19 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Gam-Covid-Vac Lyo。

3,中國國有的Sinopharm(國藥集團)與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滅活病毒疫苗

9月14日,阿聯授予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滅活病毒疫苗以「緊急使用授權」,用於醫護人員。

4,中國私營的Sinovac Biotech(科興)研發的CoronaVac滅活病毒疫苗

2020年7月,路透社報告,中國緊急批准了CoronaVac的有限途徑使用授權。2020年10月,嘉興政府宣布,正在向高風險工作人員提供CoronaVac疫苗,包括醫務人員,港口檢查員和公共服務人員。

我們之前在新冠病毒疫苗最新進展綜述(V3)中,系統介紹過這些獲得(有條件或緊急)批准的疫苗,及所有進入到3期臨床試驗的疫苗。

需要看到的是,儘管中國已經有3個獲得特殊/有條件批准的疫苗,但是限於產量,中國預計人均獲得疫苗的劑量仍居於較低的位置。如下所示,分別是英國金融時報的數據和生物領域頂刊Nature雜誌的數據。

(金融時報給出的主要國家人均疫苗劑數)

Nature期刊給出的主要國家人均疫苗劑數)

中國生物醫學在過去的20年裡進步巨大,但是我們仍然需要看到與世界生物科技強國的差距。

"Today is a triumph for all those who believe in science."

(今天,所有相信科學的人都取得了勝利。)

我們喜歡這句話,也是因為,這句話再次驗證了「意淫誤國,科學興邦」。

聲明:本文轉自「Hanson臨床科研」,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

相關焦點

  • 所有人都相信星座 星座到底可信嗎
    比如天文,今天我們看天文,什麼叫天文?天文就是說天上的東西是怎麼回事,是一種科學一種知識。但是在古代希臘天文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天文,它是今天我們大家特別喜愛的東西,就是佔星術。每一個星座裡都有每一種不同的性格,很多人說,憑什麼啊?難道真有這麼準嗎?其實不是說這根準不準無關,這又是一個哲學問題。比如當我們給這個屋子裡的東西進行歸類的時候,首先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木頭歸成一類;我們可以把這屋子裡所有黃色的東西歸成一類;我們可以把所有硬的東西歸成一類。
  • 今天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中國抗日戰爭|雲南|抗戰...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是所有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裡」
  • 不相信這些科學道理的人,後來都啪啪打臉了
    對於絕大多數科學構想而言,無論起初看起來是多麼精妙,最終都被證明是錯誤的。相反,少數值得人們關注的科學構想在提出之初卻往往被人們忽視,甚至遭到扼殺。雖然它們的提出也許是一揮而就,但是後來不僅得到確證,甚至被認為具有改變世界的意義。事實上,科學的價值不僅在於滿足人類的好奇心,也在於其無可限量的實踐應用。
  • 胡歌表白醫護人員:我相信醫生,相信科學!
    胡歌說,「我想用自己近30年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癌症來的時候的確會讓我們感到害怕,但是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也是可以治療的......當癌症來找上門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選擇相信,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 怎麼才能讓人相信科學
    事實表明,甚至連小布希的親口之言都無法改變選民的想法。原本堅信伊拉克與蓋達組織有所勾結的人中,改變想法的只有1/49。人們更常見的反應,則是以種種方式拒絕接受該事實,有的人會反駁,有的人則是堅持立場: 採訪者:「9·11」委員會並未發現薩達姆與「9·11」恐怖襲擊有任何關係,而且小布希總統也認同該說法。對此你怎麼看?
  •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我們要相信科學 相信夢想 相信自己
    今天在這裡舉行的典禮,是今年全國三千多場畢業典禮中,為數不多的、全員參加的線下畢業典禮。It’s a big party to say goodbye.環顧身邊的老師和同學,看到彼此的笑臉,感受彼此的目光,我們更能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近距離的交流,是多麼珍貴!
  • 對於疫情要相信科學,切不可以訛傳訛
    這也符合人們的正常心理,畢竟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了解的還有很大程度上的不明確還存在很多未解之謎,所以大家的擔心和焦慮都是正常的。據報導這次聚集性本土確診病例的發生還是和「市場」有關!尤其是又涉及到了海鮮,據說是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測出病毒,按說三文魚沒有肺不可能是病毒宿主,病毒應該在哺乳動物中更容易寄生。這次卻在三文魚案板上檢測出了病毒,真有「防不勝防」的感覺!
  • 孔蒂:我希望當風暴來臨之時,所有人都能夠留在船上
    3-0戰勝了薩索洛,取得了一場關鍵的勝利,賽後主帥孔蒂在新聞發布會上肯定了球員們的態度,稱所有人都會付出自己的110%,而當受到外界批評時,全隊上下應該團結一心,所有人擰成一股繩。為國際米蘭踢球並不容易,我知道關於球隊總會有很多負面的聲音,各種各樣的新聞,表現不好、賣人什麼的,但我們必須做到把自己從外界的壓力之中剝離開來,所有人必須做到這一點,要想把國米帶到正確的位置,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並不僅僅是教練一個人,而是所有人,我們必須做到。
  •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相信科學?別讓科學毀在人手上!
    翻看網絡,無數人以不科學的角度看世界,傳播偽科學。我相信,現在到大街上找一百個人,只有一人了解真科學;認真研究過科學的、學習過科學知識的,恐怕一千個人裡、一萬個人裡只能找出一個人。如果從大街上找來十個人,大概有7~8個人的夢想是成為明星,有1個人是成為科學家,然而這千千萬萬個「一個人」裡,又有幾個可以堅持夢想,並一直努力下去呢?一直努力下去的,又有幾個可以完成心願呢?如果說科學是盞明燈,恐怕十個人九個「瞎」。在這個信息傳播的年代,迷信卻不見減少。很多人反對科學。其理由無非就是:科學不能解釋、科學歷史短暫、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 不相信這些科學道理的人,後來都啪啪打臉了--中國數字科技館
    對於絕大多數科學構想而言,無論起初看起來是多麼精妙,最終都被證明是錯誤的。相反,少數值得人們關注的科學構想在提出之初卻往往被人們忽視,甚至遭到扼殺。雖然它們的提出也許是一揮而就,但是後來不僅得到確證,甚至被認為具有改變世界的意義。事實上,科學的價值不僅在於滿足人類的好奇心,也在於其無可限量的實踐應用。
  • 所有偉大的科學思想家都是無神論者嗎?
    有時宗教和科學並不總是很好地放在一起,但是宗教和空間呢?在我們未來的星際旅行中,有沒有靈性的空間?查爾斯·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否讓他的世界與上帝相左?理察·道金斯呢?他是進化生物學家,也是自稱無神論者,公開反對宗教。如果許多科學遠見者不信教,那是否意味著他們是無神論者?
  • 央視315闢謠:所有的食物相剋都是謠言,相信科學勿信謠言
    相信很多人家中都有這麼一張圖。 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大多數人對食物相剋這種說是法深信不疑的。甚至當成一種科學對待。而這種說法,廣泛傳播在網絡跟朋友圈「經久不息」!
  • 什麼是科學,為什麼給認得感覺太多人都是盲目地相信科學。用科學...
    ,為什麼給認得感覺太多人都是盲目地相信科學。用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就會認為是迷信有陰謀?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護國法師車長老發威 我們要相信科學
    MDL國際精英邀請賽鏖戰正high,在小組賽取得三勝一平完美戰績的VG,昨日被EH戰隊兩局二十投擊敗後,今天又輸給了EG戰隊,小組賽第一最終卻成為了第一個出局的中國戰隊,只能說這個鍋單車老師你背了吧!
  • 請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人往往都是遇到卡殼的時候,才會反省自己在某段時間,是不是衝得太快。忙到心煩常常會想: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但轉而又想:活著不努力又能怎樣?世景雖繁華,但瞬息間風雲。似乎我們存在於世一天,就有著必須努力一天的理由。知足常樂不是停止前進的藉口。
  • 深度學習和經驗主義的勝利
    事實上,對於那些利用數學語言和理論保證來挽救人工智慧研究的人抗爭過的人而言,深度學習代表了一種時尚。更糟糕的是,對於一些人來說,它似乎是一種倒退。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盡力對理論保證的有用性提供一個高層次的、公平的分析,並說明為什麼他們可能不總是像智力獎勵那樣實用。更重要的是,我將提供論據來解釋為什麼經過這麼多年越來越健全的統計學機器學習,對今天許多表現最好的算法並沒有理論保證。
  • 易傳和老子都認為,要取得勝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過分地勝利
    也就是,什麼事情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人的自然傾向是太過,有貪念,《易傳》和《老子》都說過太過是大惡。《易傳》和《老子》都認為,要取得勝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過分地勝利;要避免喪失事物,就一定要在此物中補充一些與之相反的東西。他們也都認為,謙卑是美德。
  • 獨木不成林,三木才成森——《極限挑戰》之協力取得勝利
    後來,我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孫紅雷,我們的孫三歲,別看他演的電視劇裡都是老大哥,特別霸氣,但在這裡,他很「單純」,真的是「遊戲黑洞」呀。《極限挑戰》黃磊作為持畫之人,要想辦法保護畫,而異次元軍團則是要搶奪畫的。
  • 他們說:「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今年春節前,孩子的爺爺奶奶途經武漢來探親,結果老老少少三代五口人全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昨天,陽陽小家三口人從佑安醫院出院了。「一定要相信科學,相信醫院,相信醫生,新冠肺炎一定能治好,抗擊疫情一定會勝利!」陽陽說。探親!
  • LOL:新的忍界大戰一觸即發,宇智波水與漩渦寧人的誰能取得勝利
    叛逃至滔搏的宇智波水與IG的漩渦寧人誰將會帶隊獲勝呢?號稱LPL中「曉」組織的滔博各路強者雲集,來自各戰隊的叛忍組成了這個強悍的戰隊。大手丸跟宇智波水的「水手」組合現在可是LPL中最頂尖的雙C。大手丸尤其喜歡讀書,號稱峽谷「奪命書生」;宇智波水擅長「裝杯」,五殺之後一套alt+F4連招爐火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