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對量子衛星的不同聲音

2020-12-05 環球網

近日我國成功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呈刷屏之勢,火遍了科技圈和網際網路,在媒體報導我國又取得了科技上的一大跨越時,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出現,比如某大學數學老師就從數學角度質疑量子衛星通信原理上的可行性,也有人懷疑如此重金砸下去只換回幾篇論文值不值的問題。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有質疑特別是就事論事的理性質疑是好事。跟風盲從、羊群效應在我國特別突出。缺乏理性思辨的傳統和精神,在權力的意志或輿論的左右下,很多事情容易一邊倒。這時候哪怕是真善美的意見,也易於被忽略、埋沒甚至被打壓。歷史上就發生過無數次這樣的例子,比如當年馬寅初的人口論,事實證明真理並不掌握在多數人及領導人的手裡,因為大多數人不僅不是行家,而且是未加思索的人云亦云者。因此,出現一些質疑甚至反對應該看作社會趨於理性的表現,不管結論對與不對,至少它可以啟發人們多一些思考,由此引起的爭辯和媒體報導還可以使公眾受一次難得的科學教育,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讓反對者發聲、包容反對者也是社會成熟進步的表現,因為反對聲實際上是社會成員對公共政策不同看法的利益表達,畢竟發射衛星是一件需要花費巨大公共財力的事情。

就量子衛星這件事來說,其實衛星技術出現至今已半個多世紀,把衛星發射上天並不是什麼高新或高難度技術,衛星上的載荷及要實現的任務目標才是核心和關鍵。目前的量子通信是依賴於光通信的。而從光通信發展的角度看,自雷射發明以來,光通信走過了從有線的光纖通信到無線的衛星光通信、LED光通信的過程。當量子保密通信在城市之內或城市之間的光通信信道被證實之後,走上自由空間的光量子通信就是人類繼續探索的必然,但其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通信距離足夠遠,而量子糾纏又主要依靠能量極小的單光子,很有可能信息傳到中間某個位置自身就衰減和消亡了,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城市之間的光量子通信目前也尚未真正成熟,還需要克服量子中繼的實用化等問題。

因此,這次我國發射的量子衛星只是一次成本較高的科學探索,準確的說是以衛星為依託,在天上進行的一項基礎科學研究,你很難指望它很快就產生經濟效益,甚至以後或許會證明量子衛星通信在技術經濟上是不划算的。但是,經濟社會要進步,我國發展需要原始重大創新帶動,基礎研究畢竟還是要進一步引向深入,特別是在量子通信這個我國已取得領先地位的方向上。從這個角度看,這十幾億花得值。

相關焦點

  • 英媒稱河南是PM2.5重災區 專家稱應理性看待
    新華社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一篇報導引發網友「圍觀」專家表示:報導引用美國研究性數據,應理性看待首席記者 路紅 實習生 馬玲玲核心提示昨日,PM2.5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一篇最新文章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PM2.5超過10微克/立方米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 農業部:理性看待轉基因 理性選擇轉基因產品
    其主要區別在於,雜交育種是根據預先確定的育種目標,人為地選擇不同的品種組合在一起,在自然狀態下通過植物花粉或動物精液等傳遞途徑實現不同品種之間發生基因轉移和重新組合,再進行人工篩選出符合預期育種目標的新品種。例如:擬培育一個既高產又抗條銹病的小麥新品種,就必須把具有高產遺傳性狀的小麥品種與具有抗條銹病遺傳性狀的小麥品種進行雜交,再在其雜交後代中反覆篩選以獲得高產抗條銹病新品種。
  • 墨子號衛星在做啥: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
    不久前我看到了潘建偉院士談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新聞,但我發現大多數人,也包括我,對墨子號衛星到底在做啥並不太了解。所以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給大家科普一下墨子號衛星。另一種是極端反對派,認為有「量子」兩個字的研究就是偽科學,騙經費,騙錢。很明顯這兩種偏激觀念都是錯誤,而偏激往往來源於無知。所以讓我們就學習一下墨子衛星的一些知識,你就能正常看待它。墨子號衛星的全稱是「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為全球第一顆設計用於進行量子科學實驗的衛星。
  •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原標題:量子衛星是什麼?)什麼是量子通訊衛星量子信號從地面上發射並穿透大氣層———衛星接收到量子信號並按需要將其轉發到另一特定衛星———量子信號從該特定衛星上再次穿透大氣層到達地球某個角落的指定接收地點。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絡。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加拿大、日本、義大利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也透?
  • 你的欠理性行為,是因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作怪
    因此我們需客觀地面對自身存在的不同心理帳戶。可是在生活中許多人明明知道有心理帳戶誤區的存在,為什麼控制不住自己去觸碰而陷進去呢?因為人們總是將不同來源的錢分別打入不同的心理帳戶中,包括不同的時間,無法做到理性對待每一次行動和決策。打個簡單的比方,你每天規定自己必須讀100頁書,讀不完就不睡覺。
  • 全球首顆6G衛星不存在,炒作背後其實別有「用心」
    當然,此次長徵6號運載火箭搭載了10顆國外衛星和國內3顆衛星,成功實現「一箭十三星」。當然,最受關注的當屬以電子科技大學校名命名的「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畢竟這是號稱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專家闢謠!
  •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央廣網合肥1月21日消息(記者劉軍)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與奧地利科學院塞林格研究組合作,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 量子衛星概念股有哪些?量子衛星股票有哪些?
    ,量子衛星概念股一覽表前十為新海宜、中信國安、三力士、皖能電力、神州信息、華工科技、綜藝股份、浙江東方、中天科技和福晶科技。以下是量子衛星概念股一覽表前十詳細名單。  國家發改委還在籌建「京滬幹線」項目,用於國防安全的研究。目前,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幹網工程預計於2016年下半年交付。「京滬幹線」總長2000餘公裡,從北京出發,經過濟南、合肥,到達上海。利用這一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京滬兩地的金融、政務等機構能進行保密通信。
  •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一提到量子,大家都是一頭霧水,那麼到底什麼是量子呢?2.1愛恩斯坦的糾纏思想實驗在糾纏思想實驗中,愛因斯坦本來是想要基於局域性思想之上,表明量子力學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在相隔很遠的兩個不同地方的兩個粒子,不可能有瞬時的超距作用。
  • 國際科學界「點讚」中國量子衛星
    國際科學界「點讚」中國量子衛星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中國16日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國際科學界人士對此紛紛「點讚」,並從各自角度解讀了量子衛星的意義,以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 量子衛星有多牛?
    16日凌晨,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中國在量子科學領域的這一「領跑動作」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正因於此,量子通信的實用化和產業化已經成為包括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在內的各個大國爭相追逐的目標。據了解,隨著首顆量子衛星實驗成功,我國還將會陸續發射後續衛星,並結合未來的空間站項目,開展相關研究,驗證星間、全天時量子通信的可行性。「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到2030年左右,中國將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潘建偉表示。
  • 提出美國都沒敢想的量子通信的潘建偉,最近怎麼無聲無息了
    他提出的量子通信毫無疑問是一項我們普通人聽不懂的超前科學探索,但是目前沒有足夠的成果去支撐,也就導致我們並沒有過多聽到有關他的報導。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科技騙局?有人說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個騙局,專門欺騙我們這些不懂科學不懂通信不懂量子的人。
  • 老人跪著上吊自殺其實需理性看待
    筆者認為任何事物都存在多樣性,不應只看表面,何不理性看待老人跪著上吊自殺一事呢?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讓父母安享晚年是每個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自古帝王也多以孝治天下,才有綿延至今讓人口口傳頌的《二十四孝》,因此,每當聽說有不孝敬長輩甚至虐待老人的事件發生,便使人義憤填膺,這不僅僅只是個人道德素質的缺失,更是對以建設和諧社會為主題的當今新時代所不齒。
  • Nature專訪潘建偉: 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 | 深度揭秘
    8月16日凌晨,中國量子衛星「墨子」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作為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之後將會進行量子通信實驗。未來在軌運行的兩年時間裡,它將配合地面的五個臺站,進行大量工作,並將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絡。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量子通信衛星概念股暴漲
    我國首顆,也是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在本月中旬擇機發射。該消息曝光後,今日量子通信板塊受到市場熱捧,人氣旺盛,量子通信概念股持續大漲,這應該是今日市場最大的熱點。短線投資者可關注浙江東方、三力士、神州信息。
  • 中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與經典物理學和其他許多學科不同,量子論特別違反常識和直覺。一些看似不關聯的現象竟能結合成一體,讓人哭笑不得,如此無釐頭的理論,如何理解?  據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的糾結  量子是物理世界裡事物的最小份額。
  •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有望構建全球化量子...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與奧地利科學院塞林格研究組合作,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首次實現距離達
  • 楊建華:理性的困境與理性精神的重塑
    如何看待理性?如何看待理性與社會發展的關係?這是發展研究中必須明確的問題,也是發展過程中必須加以解決的問題。工具理性預設以及理性選擇理論,為經濟發展與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理論支撐,但它也帶來了一些困境,如理性是有邊界的;理性內在地隱含著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形式理性與實質理性的矛盾與分裂;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否棄。
  • 《星際拓荒》量子衛星北極怎麼去 量子衛星北極到達方法
    導 讀 【九遊攻略】星際拓荒量子衛星北極如何去?
  • 量子衛星是怎麼回事?
    量子衛星是以「量子通信」作為信息傳遞方式的人造衛星。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通訊方式。量子通訊,更嚴格地講應該叫做量子加密通訊,在通訊的時候,我們為了讓信息保密,不被別人知道,常常會對信息進行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