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教案

2021-01-11 k12教學資料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 了解直接論證和間接論證的方法,構建和完善論證。

思維發展與提升 理解和評估論證的合理性,提高論證的水平。

審美鑑賞與創造 剖析文章的論證過程,體會論證的作用和論辯的魅力。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 藉助邏輯知識、採取恰當的論證方法進行論證,增強說理的嚴密性和論辯性。

教學重點 了解直接論證和間接論證的方法,構建和完善論證。

教學難點 剖析文章的論證過程,提高論證的水平。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研讀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七嘴八舌說論證

我們已經學習過很多的論證方法,同學們回憶下。學生會七嘴八舌地說「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這些都是我們最熟悉的幾種論證形式。對應地我們常見的七種論證方法就有「例證法」「引證法」「喻證法」「比較法」「排除法」「歸謬法」「反證法」,其中,「比較法」中又有「類比法」和「對比法」之分。在我們常見的這幾種論證方法裡,前四種主要用在直接論證中,後三種主要用在間接論證中,那我們要想理解好論述型文章,進而進行議論文的寫作,就一定要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

二、高屋建瓴助閱讀

1.關注隱含前提

除了我們所知道的上述直接論證的方法外,在直接論證中,往往不會巨細無遺地呈現邏輯推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會出現部分前提的省略,這些省略的前提卻往往又隱藏著理解論證的關鍵。讓學生在課本上將「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推理中的隱含前提補充出來。(明確:只有同類才能相知)

近年的高考題中屢屢出現補充前提的邏輯題目,出示相關高考題,讓學生感知。

【2020.全國卷I】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研究發現,有氧運動能增加流向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的血流量,從而改善記憶力。任何時候開始鍛鍊都不會太晚,即使進入老年階段, ① ,你仍然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有氧運動來加以改善。有30名被試人員(平均年齡66歲)參與了研究, ② ,這兩組人都沒有定期鍛鍊的習慣,也沒有記憶障礙的跡象。其中一組每周完成數次有氧運動的任務,而另一組只進行拉伸和平衡訓練,同時保持較低的心率。12個月後,與拉伸平衡組相比,有氧運動組流向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開始和結束時進行的記記力測試顯示, ③ ,而拉伸平衡組的成績提高不明顯。

【解析】①記憶力已經開始衰退;②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③有氧運動組的成績有顯著提高。

【2020.全國卷II】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無論生產、生活還是娛樂,當人暴露在噪聲環境中時,健康就會受到威脅。暴露時間短,會產生焦慮與精神壓力;暴露時間長, ① ,甚至失聰。 聽力損失程度與音量和暴露時長相關。然而,當噪聲級達到一定高度時, ② ,均會產生水久性聽力損害。而單從聽力保護角度來說,即使是樂音, ③ ,時間過久,也會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解析】①則會造成聽力損失;②無論暴露時間長短;③如果音量過大。

2.學會間接論證

當直接論證有困難或者效果不好的時候,我們就會採用間接論證,主要運用「排除法」「反證法」和「歸謬法」。

(1)排除法

如果一個題有若干個選項,而要證明其中某項正確,只要找出證據否定其他所有的選項就行了,這種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實際上就是運用不相容選言推理的規則。魯迅在《拿來主義》中闡述為什麼要提倡拿來主義的時候,就採用了排除法,將「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進行一一排除,最後推出唯一的正確做法就是「拿來主義」,這樣的論證讓人無可辯駁。

(2)反證法

反證法就是先假設與某個論點相矛盾的觀點成立,然後排出明顯的錯誤或矛盾,從而間接地證明最初的觀點。其根據的是邏輯規律中的排中律。讓學生從已經學過的議論性文章中找出例子來,然後進行分析,老師點評。若是學生暫時想不出來,就給學生展示:

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梲 ,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司馬光《訓儉示康》)

司馬光通過列舉管仲、公叔文子、何曾、石崇、寇準等人「以侈自敗」的反面例子對「生活奢侈」做出否定,從而間接論證了「儉樸」的重要性。

(3)歸謬法

歸謬法是從某一觀點推出明顯的錯誤或矛盾,目的是證明這一觀點本身的錯誤,常用於駁論。讓學生從已經學過的議論性文章中找出例子來,然後進行分析,老師點評。若是學生暫時想不出來,就給學生展示: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秦師》)

燭之武從「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這個立場和觀點出發,分別列舉了「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晉國「東封鄭」必西「闕秦」等證據,得出滅掉鄭國實為「闕秦以利晉」的結論,證明了「亡鄭而有益於君」觀點的錯誤,最終讓秦伯心悅誠服地打消助晉伐鄭的想法並「與鄭人盟」。

注意:反證法和歸謬法的區別:

①二者的目的不同。反證法用於論證,目的在於確定某一判斷的真實;歸謬法用於反駁,目的在於確定某一判斷的虛假。

②二者的結構不同。反證法的結構比歸謬法的結構複雜,反證法需要設與被論證論題的反論題(相矛盾的或相反對的論題)真;歸謬法不需要設反論題。

③二者的根據不同。反證法需要運用排中律,由確定反論題假進而間接地確定原論題真;歸謬法則是根據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後件式直接推出被反駁的論題假。

3.展示論述型文章,讓學生剖析文章的論證過程,理清其中的邏輯鏈條。

談骨氣 吳晗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我國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我們是有著優良革命傳統的民族。

當然,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同。這一點必須認識清楚。但是,就堅定不移地為當時的進步事業服務這一原則來說,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後,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後者,要把這片忠心紀錄在歷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溼的地牢裡,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於在公元1282年被殺害了。

孟子說的幾句話,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現出來了。他寫的有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並且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民繼續起來反抗。

另一個故事是古代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說:「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捨,不吃這碗飯,後來就餓死了。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很有名,傳說了千百年,也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人擺著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聲「喂,來吃!」這個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這碗飯,第二步怎樣呢?顯然,他不會白白施捨,吃他的飯就要替他辦事。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

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骨氣。

還有個例子。民主戰士聞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槍殺的。在這之前,朋友們得到要暗殺他的消息,勸告他暫時隱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敵人要殺他,在被害前幾分鐘還大聲疾呼,痛斥國民黨特務,指出他們的日子不會很長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勝利。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高度讚揚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孟子的這些話,雖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在,還有它積極的意義。當然我們無產階級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這就是決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得住,嚇不倒,為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建設的勝利,我們一定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奮勇前進!

明確:文章開篇首先提出中心論點「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接著引用孟子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闡述中心論點;然後分別用文天祥、「不食嗟來之食」、聞一多的事例論證了孟子的三句話;最後歸納總結,發出號召。

【2020.全國卷I】社會是由眾多家庭組成的,家庭和諧關乎社會和諧。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就需要有家庭倫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維護家庭關係的種種倫理規範,它們往往體現在各種「禮」之中。從《禮記》中可以看到各種禮制的記載,如婚喪嫁娶,這些都包含著各種家庭倫理規範,而要使這些規範成為一種社會遵守的倫理,就要使「禮」制度化。

在中國古代,「孝」無疑是家庭倫理中最重要的觀念。《孝經》中有孔子的一段話:「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這是說「孝」是「天道」常規,是「地道」通則,是人們遵之而行的規矩。為什麼「孝」有這樣大的意義?這與中國古代宗法制有關。中國古代社會基本上是宗法性的農耕社會,家庭不僅是生活單位,而且是生產單位。要較好地維護家庭中長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順利延續,必須有一套維護當時社會穩定的家庭倫理規範。這種倫理規範又必須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倫理規範,這樣社會才得以穩定。

「孝」成為一種家庭倫理規範,並進而成為社會的倫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據。《郭店楚簡成之聞之》中說:「天登大常,以理人倫,制為君臣之義,作為父子之親,分為夫婦之辨。」理順君臣、父子、夫婦的關係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規處理君臣、父子、夫婦倫理關係,社會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與「天道」是息息相關的。

「孝」作為一種家庭倫理的哲理根據就是孔子的「仁學」。以「親親」(愛自己的親人)為基點,擴大到「仁民」,以及於「愛物」。基於孔子的「仁學」,把「孝」看成是「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體現了孔子「愛人」(「泛愛眾」)的精義;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有一個不斷擴大的過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條,而是基於「仁學」的「愛」不斷釋放的過程。只有在家庭實踐和社會實踐中,以「仁學」為基礎的「孝」的意義才能真正顯現出來。

社會在發展,現代社會中的家庭倫理會變化,「孝」的內涵也會隨之變化。例如「四世同堂」「養兒防老」,就因家庭作為生產單位的逐漸消失而失去意義,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沒有必要提倡,但作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愛」仍有家庭倫理之意義。在家庭不再是生產單位的情況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狀態,將主要由社會保障體系來承擔,但「孝」的「仁愛」精神則不會改變。對長輩的愛敬,對子孫的培育,都是出於人之內在本心的「仁愛」。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批評抹掉了「愛」,一味說「恩」的「父為子綱」說,提出:「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孝」之核心理念「仁愛」作為家庭倫理仍具有某種普遍價值的意義。

(摘編自湯一介《「孝」作為家庭倫理的意義》)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自古以來注重家庭倫理,把家庭倫理規範置於比社會倫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單位,又是生產單位,決定了「孝」是中國古代社會特有的家庭倫理。

C.根據儒家思想,「孝」不僅是家庭內的規範,而且在社會中有一個不斷擴大的過程。

D.由於家庭結構和家庭倫理的變化,傳統「孝」的形式在現代社會無提倡的必要。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幾次引用文獻,目的是論證中國古今經典中對「孝」的理解詮釋是一致的。

B.文章基於對孔子「仁學」思想的認同與接受,提出了關於「孝」的意義的論斷。

C.文章在論證結構上,先引出論題,再提出觀點,然後縱向深入,最後補充論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義,又指出它的內涵變化,顯示了作者的思辨態度。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的「禮」,既有倫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結合。

B.儒家從「天道」與「人道」的關係看待「孝」,這體現了哲理與倫理的統一。

C.以「親親」作為「孝」的基點,能使得「孝」在歷史實踐中一直是自覺自愿的。

D.魯迅從「現在怎樣做父親」的角度批評「父為子綱」說,體現了對舊說的反思。

【答案】 1.C;2.A;3.C

4.小組合作搜集更多的議論性文章進行分析,可以從高考論述型文章中進行搜集並進行分析,在議論文寫作中進行學習借鑑。作為課後作業:1.3.5.7組負責搜集,2.4.6.8組進行分析;下次再交換,2.4.6.8組負責搜集,1.3.5.7組進行分析。

三、「虛擬論敵」嚴寫作

在論證中引入「虛擬論敵」能嚴謹我們的寫作。這位「虛擬論敵」可能會「駁論點」——對我們的論點舉出反例或者從論點推出錯誤,也可能會「駁論據」——質疑論據及隱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駁論證」——指出論證中存在的邏輯問題,所以我們就要在論點、論據和論證中做到無懈可擊,讓「論敵」無處可駁。因此,議論文寫作時,列提綱就顯得尤其重要。從另外的角度,我們也可以做這位「論敵」,來反駁別人的文章,從而寫作出很棒的駁論文。這一部分課本介紹得很詳細,請學生自主研讀,駁論文的寫作將在後文詳細講解。

四、學以致用大辯論

在全班開展「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這一辯論賽,每一位同學先將課本的事例進行分析,然後匯報。

明確:「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可以轉化成「只有溫飽,才談道德」,推理的規則是「肯後必肯前」、「否前必否後」,也就是「談道德的人必溫飽」「不溫飽就不談道德」為正方觀點;這兩個觀點的負命題為反方觀點,即是「談道德的人不一定溫飽」「不溫飽的人也談道德」。

1.觀點分析:

正方:沒有溫飽免談道德;談道德的都是溫飽之人。

反方:不溫不飽依然談道德。

無關的觀點:有人處於溫飽中,卻不談道德;溫飽之人都談道德。(這兩個觀點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相關推理,要認真區分。)

2.概念界定:

對正方有利:溫飽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溫飽就是既溫又飽。

對反方有利:溫飽就是社會上總體無衣食之困;溫飽就是或溫或飽。

3.論證思路:

課本上是反方的論證思路。

「人存在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言外之意是不論溫飽與否都得談道德,人們不可以因為不溫或不飽就違背道德原則,而這一命題恰恰是個真命題。

「人有理性,理性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是對正方「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的直接反駁,更進一步論證「喪失理性的人無法談道德」,這一命題也是一個真命題,並且該命題認為溫飽的人有理性,不溫飽的人同樣也會有理性,就對正方步步緊逼。

「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談道德」反駁了「只有在溫飽的前提下才能夠談道德」的條件限制。

「走向溫飽的過程中尤其應該談道德」強調了談道德在「走向溫飽的過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不溫飽(走向溫飽的過程)不僅能夠談道德,而且「尤其應該談道德」,看似讓步,實則是對正方觀點的進一步否定,設計十分巧妙。

4.攻防策略

正方:論證不能溫飽就難以生存;對方舉例時,指出例中的人物並未講道德,或者指出其已處於溫飽狀態(當反方舉例證明有的人並未處於溫飽狀態卻依然講道德時)。

反方:論證從生存到溫飽存在過渡地帶;談道德的行為儘量寬泛。(「談道德」的概念範圍界定越小,不溫不飽、不溫或不飽情況下的某些行為將被排除在「談道德」的概念範圍之外,對正方越有利。)

推選出正反雙方的兩位主辯手,然後學生各自挑選陣營,決定不了的同學就由主辯手進行選擇,保證雙方的人數相當,開展一場辯論賽,老師充當裁判,讓學生體會辯論的魅力。

相關焦點

  • 談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作文論證方法及舉例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談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作文論證方法及舉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議論文大致可分為命題作文和自擬題目作文兩種類型。從這幾年申論考試的情況來看,主要是自擬題目作文。
  • 2021國考申論作文分論點論證之舉例論證
    為更好的給各位考生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找點方向,中公教育提出了如下的方法。談到寫作文,不少學生覺得好難,特別是作文分論點的論證。要麼覺得無話可說,要麼覺得論證無力,不能很好支持分論點。那中公教育就來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在論證分論點的時候可以採用道理論證,舉例論證,還可以採用道理與舉例相結合的論證方式。這裡,我們主要來說說舉例論證。
  • 初高中語文銜接,議論文寫作高手,從掌握常用論證方法走起
    中考是閱讀議論文完成題目,而高中階段,則有解讀變為構建,寫作的內容開始轉為議論文。先前我們講過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再講一講一些論證的方法。統共七種論證方法如下:例證法、引證法、比較法、歸謬法、喻證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下面重點講解高考寫作常用的四種論證方法。能用好這四種方法,便算是夯實了議論文寫作的基礎。
  • GRE寫作都有哪些論證方法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新GRE寫作的論證方法,大家可以通過這些論證方法,來總結遇到不同類型的新GRE作文題目的時候的寫作思路。表現出高超的邏輯推理技巧。   一、演繹推理論證法   將一個具體的事例運用到一個一般性原則從而得出結論。
  • 高中教案:《力》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高一物理《力》教案模板 教學目標基本知識目標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 《分離定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生物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各學科教案匯總《分離定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生物,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高中生物《分離定律》教案。高中生物《分離定律》教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通過遺傳與進化觀理解分離定律的內容。2.通過對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研究實驗,建立類推理與演繹的思維。3.通過對孟德爾實驗的分析,根據初中所學遺傳的相關知識,構建生物模型。4養成嚴謹的求知態度和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
  • 高中議論文寫作常用的四種論證方法
    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它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事實強於雄辯」,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要用好例證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事例要典型、確鑿、有影響力。要用好例證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事例要典型、確鑿、有影響力。
  • 知識點類-議論文寫作中常見的論證方法
    在公考的備考過程中,我們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欲得公考者必得申論,而欲得申論者必得大作文。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大作文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申論考試中,大作文一般都默認為要求考生寫議論文。相對而言,議論文大家並不陌生,議論文的結構大家大體上也是有所了解,而大家遇到的難點其實是在議論文的論證方法上面,那麼今天我們就共同來了解一下,能夠夯實議論文寫作基礎的四種常見的論證方法。一、舉例論證舉例論證也被稱為事實論證,是指作者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的成立,舉出和論點一致的例子來說服讀者,正所謂「事實勝於雄辯」,讓事實說話,典型事例面前,道理將不言而喻。
  •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善假於物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善假於物 2011-08-18 18:27 來源:冠華作文網 作者: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用好比喻論證的三條原則
    學習寫作文,是有次第的。牙牙學語的時候,口語的句子還不成系統,小學階段,就已經會寫幾百字的記敘文;初中階段要求敘議結合,而高中階段,則要學會寫有點深度的議論文。議論文寫作,門道很多,今天便只講一講用好比喻論證的3條原則。不講概念,只舉例子看效果。
  • 《2008年考研英語12句作文法》第二章:第二步 合理安排文章結構
    (一)將文章合理劃分為三段 在歷年考研作文的命題中都有對篇章結構的具體說明,但同時又設置了許多迷惑信息,需要考生自己去整理,使之結構清晰,段落分明。命題中「 interpret its meaning 」表面上雖然沒有對文章的論述角度(即是從幾個方面原因對主題進行分析,還是採用事例對主題進行論證)進行限制,但是考生要結合圖畫內容來確定表現主題的最好寫作角度。在這篇文章中,考生首先看到一張圖片,圖中的信息是外國女孩穿上中國的民族服裝,臉上表現出快樂的表情。
  • 高中化學《乙醇》教案
    教案撰寫是教師招聘面試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對於多數考生而言,如何撰寫教案並不是特別清楚。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化學學科講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乙醇》的完整教案範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導。《乙醇》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麼是烴的衍生物。2.能說出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實驗現象並能寫出化學方程式,能推測乙醇的結構簡式。3.認識到乙醇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聯繫。
  • 高中語文作文,萬能開頭+結尾+100篇作文素材歸納,作文高分技巧
    一提到語文作文,很多同學就開始頭大,看見那些文採好的同學,不假思索的在試卷上奮筆疾書,再看看自己,連寫個開頭都難,不禁「悲從中來」。想要提高語文作文的分數,的確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因為作文的文採是需要積累和沉澱的,平日需要閱讀許多的書籍,同時還要心領神會書中的價值觀,最後才能融為自己的文筆文風。那麼同學們肯定就要問了,那就沒有辦法了嗎,如果已經是高三,哪裡還有那麼多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
  • 教師資格證教案:高中化學《乙醇》
    《乙醇 》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化學為幫助考生備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特整理了高中化學《乙醇 》教案,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4.學生實驗:實驗1:觀察鈉的保存方法,並向無水乙醇中投入一小粒金屬鈉,觀察實驗現象。 5.學生回答:鈉與煤油不反應,在乙醇中緩慢放出氣泡。反應結束後,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試液,溶液變紅。
  • 高中英語作文常用的高級句型
    高中英語作文常用的高級句型高考英語作文是高中英語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好多同學不知道怎麼寫,下面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高中英語作文常用的高級句型,具體內容如下。
  • 2017年6月英語六級作文寫作萬能模板之論證類型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作文>正文2017年6月英語六級作文寫作萬能模板之論證類型 2017-05-12 16:09
  • 13種方法幫你奪下作文高分
    本文為大家分享高中作文改進提升的13種方法,幫助你奪下作文高分。  1.審題角度準確一點  牢記一個基本原則:絕不相信第一感覺。審題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文章的成敗。
  • 語文教材裡的「四大論證方法」邏輯混亂,是有害的
    四個備選項裡提到的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在語文教科書中,通稱議論文的「四大論證方法」。可惜的是,這「四大論證方法」,本身並不是一個有邏輯的東西,有些甚至與邏輯背道而馳。大有問題的「四大論證方法」試分別言之。(1)舉例論證。所謂「舉例論證」,指的是列舉諸多相似事例,來證明論點的成立。語文教科書中最典型的「舉例論證」,莫過於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
  • 小兵高中學習方法分享 高中正確學習方法分享 高中如何把成績提升
    作為過來人,小兵今天給大家分享兩種大模塊的學習方法,既《課本學習方法》和《生活學習方法》。一、《文科課本學習方法》: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書本上的正確學習技巧。要做到每個科目都有一本或者一本以上的筆記本,還有三種顏色的筆。1、語文語文其實是六個科目中最好拿分的了,中國人嘛,都懂的澀!
  • 2020年北京高考作文命題,被高思押中了!
    今天上午,2020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已結束,北京高考作文題目也隨之公布出來。高思教育高中語文組老師——夏培程、和鵬飛兩位老師,押中了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一起來看看!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2)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繫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像,寫一篇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