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積極推進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建設 方案編制啟動

2021-01-11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發改委微信號消息:今年6月,在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皖浙兩省政府正式籤訂共建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推動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建設,我省積極推進各項工作。

啟動建設方案編制

皖浙兩省發展改革委共同擬定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建設工作方案,並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委託第三方開展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建設研究工作,啟動編制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建設方案,力爭年底前完成。

綠色發展先行先試

繼續推進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工作,謀劃實施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規劃建設杭黃國際黃金旅遊線、皖浙1號風景道及「千島湖—新安江大畫廊」文化旅遊綜合開發項目。黃山、杭州、衢州三市正式籤訂《聯合推廣世界遺產精品旅遊線合作項目》。

不斷深化產業協作

黃杭兩市籤訂《共同推進產業發展協議》,分類謀劃產業對接合作企業(項目)113個。黃山市7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分別與杭州都市圈城市開發區籤訂共建協議。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戰略合作引入杭州國儲浙商集團等10家金融服務類企業。浙江藍城集團投資50億元的黟美小城在黟縣落地。

互聯互通提檔加速

「最美高鐵」杭黃高鐵已建成通車,實現「名山勝水一線牽」,杭臨績(黃)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紮實推進。黃山、杭州市首條跨省公交線路三陽至浙江昱嶺關、三陽至浙江昌化開通運營。杭黃兩市共同打造研學精品項目,部分縣區、學校籤訂合作協議。

相關焦點

  • 共建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全面融杭,這一地又有新動作!
    記者 邱丹晨 通訊員 蔣夢日前,績溪縣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工作專題調度會議在安徽宣城績溪縣召開。會上,績溪縣文旅局匯報了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建設工作對接、目前進展、當前重點工作等情況;績溪縣自然資源規劃局匯報了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背景、工作開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建議。去年6月,在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皖浙兩省政府正式籤訂共建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寧杭角逐,皖南醒來
    可以說,寧杭及其都市圈競爭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皖南的互動程度。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和機遇,皖南崛起,並不困難。四、激活與質變寧杭向安徽,特別是向皖南的示好和拓展,客觀上是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向西迅速發展,並承擔長三角城市群重任的需要,有利於加快安徽部分的發展,尤其對與周邊分工合作將起到積極作用。
  • 安徽謀劃一批機場、鐵路和高速公路項目建設
    作為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圈五區」中的重要部分,今年以來,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接下來,省發展改革委還將著手開展示範區建設規劃綱要修編,謀劃推進一批「十四五」期間重點生態和文化項目。在公路方面,年內要開工建設宣城-涇縣高速(一期)、寧國-安吉高速(安徽段)、寧蕪高速皖蘇省界-蕪湖樞紐段改擴建等;積極推進滬武高速無為-嶽西段、德上高速合肥-樅陽段和池州-祁門段、溧寧高速黃山-千島湖(安徽段)、蕪湖-黃山高速、蕪合高速蕪湖-林頭段改擴建等項目建設。
  • 任澤鋒:努力把黃山建設得更美麗更富裕更文明
    特別是提出「兩個堅持」「兩個更大」目標要求,深刻回答了「十四五」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安徽發展在黨和國家全局中應該承擔的使命任務,將安徽的發展層次、工作要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引領安徽發展的總方針、總遵循。我們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上來,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狠抓大學習、大宣傳、大調研、大落實,不斷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見實效。
  • 「黃河戰略」落地生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
    正和朋友在這裡遊玩的市民王霞高興地說。 如今,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的黃河灘地公園是鄭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見效的重點項目之一。去年以來,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把握機遇,積極作為,謀劃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努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 安徽謀劃一批機場、鐵路和高速公路項目建設
    作為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圈五區」中的重要部分,今年以來,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接下來,省發展改革委還將著手開展示範區建設規劃綱要修編,謀劃推進一批「十四五」期間重點生態和文化項目。在公路方面,年內要開工建設宣城-涇縣高速(一期)、寧國-安吉高速(安徽段)、寧蕪高速皖蘇省界-蕪湖樞紐段改擴建等;積極推進滬武高速無為-嶽西段、德上高速合肥-樅陽段和池州-祁門段、溧寧高速黃山-千島湖(安徽段)、蕪湖-黃山高速、蕪合高速蕪湖-林頭段改擴建等項目建設。
  • 一批機場、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安徽人速看有沒有你家鄉
    作為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圈五區」中的重要部分,今年以來,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接下來,省發展改革委還將著手開展示範區建設規劃綱要修編,謀劃推進一批「十四五」期間重點生態和文化項目。在公路方面,年內要開工建設宣城-涇縣高速(一期)、寧國-安吉高速(安徽段)、寧蕪高速皖蘇省界-蕪湖樞紐段改擴建等;積極推進滬武高速無為-嶽西段、德上高速合肥-樅陽段和池州-祁門段、溧寧高速黃山-千島湖(安徽段)、蕪湖-黃山高速、蕪合高速蕪湖-林頭段改擴建等項目建設。
  • 安徽水陸空建設「三箭齊發」
    作為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圈五區」中的重要部分,今年以來,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接下來,省發展改革委還將著手開展示範區建設規劃綱要修編,謀劃推進一批「十四五」期間重點生態和文化項目。在公路方面,年內要開工建設宣城-涇縣高速(一期)、寧國-安吉高速(安徽段)、寧蕪高速皖蘇省界-蕪湖樞紐段改擴建等;積極推進滬武高速無為-嶽西段、德上高速合肥-樅陽段和池州-祁門段、溧寧高速黃山-千島湖(安徽段)、蕪湖-黃山高速、蕪合高速蕪湖-林頭段改擴建等項目建設。
  • 江蘇省政府關於印發蘇北蘇中地區生態保護網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大力推進蘇北蘇中地區生態保護網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打造兩條清水輸送廊道(省水利廳、省南水北調辦、省環保廳牽頭)  加強京杭大運河(南水北調東線)、通榆河及其沿岸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構建江淮生態大走廊和通榆河清水廊道。
  • 安徽社科界聯合會:把安徽打造成長江經濟帶重要戰略支撐
    長江流域安徽段在整個長江生態廊道體系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打造長江安徽段生態廊道,著力點在於依託長江流域主要河流及其兩側的林帶,建設寬度在80—100M以上的長江生態廊道,「十三五」期間主要可建設長江廊道、水陽江廊道、青弋江廊道、秋浦河廊道、裕溪河——巢湖等廊道,其中長江廊道為核心廊道,具有水源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培育等極為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
  • 沿黃複合型生態廊道,將會建成什麼樣?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近日,我省發布了《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先來看看生態保護的網紅代表——黃河灘地公園提起黃河,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最近非常火的網紅打卡地——黃河灘地公園。冬日裡的黃河灘地公園,藍黃相間的觀光步道貫穿在泛黃秋葉中,極度寒潮下湖面結了一層薄冰,湖邊蘆葦搖曳,遠處是靜默遼闊的母親河黃河,多了蕭瑟少了豔麗。
  • 論京杭大運河區域生態基礎設施戰略和實施
    由於區域的自然景觀已隨農業和城市化的擴張而日益破碎化,區域性綠道(RegionalGreenway)的提出是為了在破碎化的景觀之間建立生態聯繫通道。這樣一條區域生態廊道可以從自然和文化兩方面聯繫原來破碎的景觀,從而使之成為巨大的資源。原本為農業和城市發展而興建的水利工程如運河、排水溝、水庫和防洪設施等,經過生態恢復和管理可以作為區域生態網絡提供生態服務,同時也可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發揮其價值。
  • 2035年生態環境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實施沿黃溼地保護與修復工程,構建堤內「綠網」。推進黃河大堤外側寬防護林帶建設,打造以自然生態要素為主體的都市圈東西向綠色發展軸。高標準建設鄭汴港生態綠心。充分發揮雁鳴湖森林公園、中牟森林公園、賈魯河等生態資源優勢,系統織補森林、溼地等生態空間。規劃建設中華生物園,強化雁鳴湖—官渡—杏花營—朱仙鎮等城鎮節點作用,打造世界級品質的市民休閒遊憩樂園。
  • 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生態文明建設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3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義,其生態效益優先的思想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有異曲同工之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等新思想和新方略,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的理念不謀而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同為當代平衡發展和保護的必然選擇,探求二者的共通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落地,將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光輝篇章。  在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權衡上,二者都堅持生態優先原則。
  • 堅持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並舉 首府全力打造生態之城綠色之城
    首府的城市環境明顯改善,主城區實現「300米見綠、500米入園」,二環沿線19個渣土山改造建成8個山體公園,建成哈拉沁生態公園、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北山公園、秋嶺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滿足市民不同的遊覽休閒需求。首府不僅城區發生了巨變,邊遠旗縣也積極推進生態建設。
  • 世界級水平!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概念性方案比選中!驚豔海量效果圖
    設計效果圖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是十大標杆項目當中的首發項目,也是十大項目中啟動方案設計的第一個項目,它位於大城北核心示範區中部,四至範圍為東至麗水路、南至金昌路、西鄰運河、北靠杭鋼河,用地面積5.71公頃
  • 我市紮實推進森林城市生態、產業、文化、管護「四大體系」建設
    茂名網訊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按照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要求,牢牢把握森林城市建設的著力點,加快城鄉綠化步伐,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擴大城市生態空間,豐富生態產品供給,弘揚優秀生態文化,全面鋪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建設森林城市生態、產業、文化、管護「四大體系」,著力推進宜居宜業森林城市建設
  •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加快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創建「美麗吉林」,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