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多,寶寶總定時哭鬧?娃發出的求助信號,寶媽要知曉

2020-12-05 小屁孩兒

文|文兒

話說孩子什麼時候最難帶,嬰兒時期肯定是大人最頭疼的時候:在這個階段寶寶有什麼問題也不能直接說出來,只是單純的哭鬧,太考驗大人的判斷力了。白天大人精力比較好的狀態,哄寶寶還能接受;如果寶寶半夜哭鬧,大人自己非常疲憊,還要照顧寶寶,所以對於大人身體和精神都是極大的折磨。

而有些寶寶常常在凌晨四點多哭鬧,多是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是寶寶在給大人發出信號,大人要懂得如何應對:

寶寶餓了

對於大多數寶寶,特別是母乳寶寶來說,在凌晨四點多哭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肚子餓了。但是有專家說,不能讓寶寶吃夜奶太久,所以媽媽也不知道要不要延遲餵寶寶吃奶的時間了。

其實,對於寶寶來說,生理方面的需求是第一大需求,而在肚子餓的時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安然入睡的,與其讓寶寶哭鬧再安撫,也不如先讓寶寶有好的睡眠更有助於寶寶成長發育。

而關於寶寶斷夜奶的時間,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規定。有的寶寶幾個月就可以一夜不吃,而有的寶寶一歲多,凌晨也會醒來吃一次,每一個寶寶的特性不同,照搬別人的經驗也是不可取的。夜奶還是需要慢慢斷,家長不用有太焦慮的心情。

寶寶有腸脹氣

而小點的寶寶在凌晨四點哭鬧,還有可能是腸脹氣,如果是在肚子吃飽的情況下總是各種的哼唧、扭動、憋氣,說明寶寶可能有腸脹氣,為了緩解寶寶的不適,媽媽可以多給寶寶揉揉肚子,幫助寶寶把屁排出來,他會更舒服很多。

閨蜜家兒子在一個月開始就每天四點老哼唧,放屁很艱難,而到早上七八點就好了。當時不知道因為腸脹氣,跑醫院去了好多次,醫生也說不出來所以然。而在寶寶三個月的時候,就好多了。現在到4個多月,早上5、6點還是會扭,但是不那麼哼唧了。

所以,有些寶寶凌晨哭鬧早上又緩解,就有可能是因為肚子不舒服,家長要提前了解。

寶寶被嚇到了

而如果寶寶白天外出去了不熟悉的地方,也有可能因為白天遇到驚嚇而造成凌晨哭鬧的情況。而在這個時候,爸媽要多抱抱寶寶,給予寶寶更多的安慰讓寶寶安全感更足一些。有時候外界的刺激對大人來說微不足道,但是對小寶寶而言卻是驚嚇,新手爸媽也要注意這一點。

寶寶凌晨四點多哭鬧,多是因為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家長要早點知道,幫助寶寶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夏天需要給娃穿襪子麼?腳部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寶媽要重視
    那麼在夏天給娃穿衣搭配中我們是否有這樣的困惑麼——到底在夏天該不該給自己的孩子穿襪子?夏天需要給娃穿襪子麼?腳部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寶媽要重視我相信這樣的困惑一定不僅僅只是只有個別的寶媽有這樣的困惑,一定有非常多的寶媽會有這樣的困惑。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在夏天到底應不應該給我們的孩子穿襪子。
  • 寶寶出現這3個表現,寶媽要給寶寶斷夜奶,心太軟會影響寶寶健康
    對於寶媽來說,寶寶就是自己的全部,只要寶寶能夠健康成長,自己付出再多也願意,但並不是媽媽給予寶寶越多,寶寶就越能夠健康成長,有時候要心「狠」一些。比如給寶寶斷夜奶這件事,其實大多數的寶媽都願意親餵寶寶,很享受這種被寶寶所需要的感覺,可是如果一直餵寶寶吃夜奶的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一定不能心軟。
  • 你見過凌晨三點的月亮嗎?半夜給娃餵奶這些事,經歷過的才明白
    照顧一個一歲內的寶寶多辛苦,可能沒有孩子的人感覺不到。前幾季《奇葩說》中,作為奶爸的陳銘曾經具體的描述過當媽後兩年的狀態。「沒有時間睡覺,剛出生的孩子晚上兩個小時醒一次,要餵一次奶,大人剛睡著寶寶又哭了,起來,餵奶,根本沒的時間睡,這種情況可能要連續一年甚至兩年,能想像嗎,一個正常人超過幾個月以上持續的睡眠嚴重不足,但這就是每個新生兒父母過的生活。」
  • 家裡有個臭屁娃,嬰兒的屁是向寶媽傳遞3種信號,寶媽要讀懂含義
    而寶寶放屁臭又響,自然也是由於寶寶的飲食結構和餵養方式而導致。而且,也是還不會說話的萌寶,在向寶媽傳遞著明確的信號。 寶寶一日三餐以母乳為主,而如果寶寶的屁臭的話,很有可能是母乳中所含物質,使寶寶腸道不舒服,是寶寶腸道消化不了的物質而導致放屁很臭,也是寶寶消化不良或者腸道堵塞的表現。
  • 3歲寶寶凌晨4點就醒,寶媽崩潰大哭,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不再早醒
    小薇最近很苦惱,3歲的兒子這幾天像鬧鐘一樣準時,每到凌晨4點就醒。她作為一名自媒體人,每天凌晨1-2點睡覺是經常的事情,全靠早上的小睡續命呢,兒子這樣讓她很頭疼!這一天,兒子又早早地醒了,她抱起兒子拍了拍,試圖把他哄睡。
  • 寶寶開始睡整晚覺,有換紙尿褲的必要嗎?要不要打擾娃主要看三點
    但同時小肖又向我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在寶寶睡著的6、7個小時裡,有必要給寶寶換紙尿褲嗎?寶寶開始睡整晚覺,有換紙尿褲的必要嗎?在大家的潛意識中,好不容易才把寶寶哄睡,當然是儘可能地不驚動他,生怕製造出一點聲響,更別提去給寶寶換紙尿褲了。但是照顧寶寶的媽媽們明顯想得更多,要不要給寶寶換紙尿褲的問題確實值得思考。
  • 母親不明白,孩子的身體發出這些「信號」,說明是時候該斷夜奶了
    前陣子看到閨蜜晶晶的時候讓我很吃驚,剛生完娃才三個多月,她的體重已經恢復到懷孕前的樣子。細說才知道,原來照顧寶寶真的是太難了,小傢伙的腸胃功能還沒發育好,所以餵奶時採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至於她每天晚上都要醒來好幾次,而長期的勞累讓寶寶的體重迅速下降。所以嬰兒長到什麼階段,媽媽可以斷奶嗎?
  • 寶寶已經餵奶,更換尿不溼,為什麼寶寶睡前,依舊哭鬧不止呢?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睡覺前,寶寶都會哭鬧一會,怎麼哄也不行?可能寶媽犯了這個錯相信大多數寶媽,都會知道,寶寶吃飽喝足,尿不溼也更換了,寶寶困了,就會自己慢慢睡覺。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 寶寶鼻塞,婆婆直接用嘴給娃吸鼻涕,媽媽見狀被噁心得吃不下飯
    但婆婆帶娃沒兩天,於女士就發現她和婆婆在生活上的理念有很多相差的點。不過於女士想著老人幫忙帶娃也辛苦,就沒怎麼說。但某次女兒感冒鼻塞,婆婆的操作卻讓於女士再也忍不了了。那會兒女兒感冒,鼻塞非常嚴重,小鼻子裡都是鼻涕和鼻屎,女兒非常難受,經常大哭大鬧。於女士當即就決定帶孩子去醫院,卻被婆婆拒絕了。婆婆說她有辦法解決,不用花錢去醫院。
  • 娃頭頂的「菱形縫隙」,預示了娃的健康狀態,6種變化寶媽要注意
    囟門的狀態變化,代表著寶寶的健康狀況,寶媽不要忽視。家長要帶娃及時就醫。 此外,如果寶寶長期食用魚肝油、四環素或者維生素A,也會引發前囟門隆起的情況。 5)囟門深凹 如果娃的囟門出現了明顯的凹陷,比平時凹的還要明顯,那麼說明孩子可能是嚴重缺水了,家長在給娃補水前應該就醫諮詢。
  • 「耿直爸爸」接娃出院走紅,寶媽:折桃枝避邪,差點把整棵樹搬來
    「耿直爸爸」走紅接娃出院引圍觀,寶媽:讓折桃枝,差點把樹搬來這不,有這麼一位「耿直爸爸」接娃出院走紅,場面詼諧,網友看後都不淡定了。根據寶媽分享的視頻,這天剛生完孩子的寶媽準備出院了,按照當地的傳統習俗要準備一些桃枝給孩子「避邪」。於是她打電話讓過來接娃出院的丈夫準備準備,結果等丈夫過來的時候,寶媽都看傻眼了。
  • 寶寶有痰咳不出來怎麼辦?這三個小竅門寶媽要知道
    寶寶有痰咳不出來怎麼辦?這三個小竅門寶媽要知道 寶寶年紀小抵抗力弱,時下又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如果爸爸媽媽照顧不周,寶寶很容易感冒咳嗽。感冒咳嗽時喉嚨裡常常會有痰,咳不出來會讓寶寶感覺很不舒服。痰液堵在喉嚨裡,寶寶呼吸時還會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看上去很是讓人心疼。
  • 右腦發達的娃可能是「學霸」?右腦開發的「黃金期」,父母要知曉
    1-6歲是寶寶右腦開發的「黃金時期」,父母要知曉人類對天才的大腦有一種「迷戀」,因為科學家想從他們的大腦中找到「智慧因子」,從而破解人類大腦的奧秘。通過科學家的不斷努力,發現右腦有助於人的智力發展,但1-6歲是孩子右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如果錯過了,後期的開發難度就會很大。
  • 冬天寶寶睡覺要不要穿「襪子」?看這3點判斷,寶媽要知道
    一到冬季,寶寶的保暖問題就成了父母牽掛的事情。有的老人喜歡給寶寶穿上襪子睡覺,以為這樣能保護好寶寶,不至於凍到。有的年輕父母則認為這樣會讓寶寶十分的熱,不利於寶寶的睡眠。那麼冬天寶寶睡覺要不要穿襪子呢?其實,寶媽需要從這三點做出判斷。從這三點判斷冬天寶寶睡覺要不要穿襪子1、寶寶覺不覺得冷給不給寶寶穿襪子睡覺,最關鍵是的是看看寶寶自己冷不冷。
  • 寶寶睡覺總要摸被角?心理學家一語道真諦:「客體」對孩子很重要
    那麼一直到兩歲,娃就會擁有一個固定的行為。一般到6歲的時候會自行消失,也有的孩子會持續到十歲左右。「過渡性客體」對娃的意義心理學家胡慎之: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是生命中最初的、最重要的體驗。寶寶上幼兒園前,在填寫入園資料的時候,有一項就是「如果寶寶有很重要的玩偶,上學的時候可以帶一個」。
  • 凌晨1—3點經常「自然醒」?中醫提醒: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對一個人來說,最經濟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保證高質量的睡眠,但現代人受失眠困擾的非常之多。我們中醫科主任的患者中,有一位很典型的失眠患者:小劉,今年35歲,正當年輕,但和許多老人一樣,每到凌晨1、3點鐘就會從睡夢中驚醒,然後就不能入睡,輾轉反側,睜眼硬生生地熬到天亮,再趕去上班。缺乏睡眠加上工作時間過長,一來二去身體就會垮掉。
  • 寶寶體重計算公式,寶媽要知道
    家長日常可以多關注寶寶,只要是寶寶吃得下、睡覺玩鬧正常,家長就可以不用擔心。如果大動作發育緩慢,家長可以尋求醫生幫助,不斷地去調整寶寶的狀態。,想要寶寶長得好,光靠體重不行,寶媽要懂得一些"技巧"。
  • 寶寶總愛抓耳朵,是正常行為還是疾病信號?專家教你來識別
    不久前,有寶媽向我們提出了建議,希望我們可以科普下小寶寶為什麼總愛抓耳朵?可能不少爸爸媽媽也都發現過,小寶寶有時候特別喜歡不停地去抓自己的小耳朵,躺著抓、玩著抓、哭著抓,有事沒事兒就抓,更有寶寶會自己把耳朵揪得通紅甚至抓出了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正常的嗎?還是寶寶生病嗎?需要去看醫生嗎?
  • 陪寶寶睡覺,寶媽們經歷過的4大「尷尬」,看完笑慘了!
    在帶娃的過程中,你鬧過笑話嗎?相信不少寶媽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畢竟第一次帶娃沒有經驗,鬧笑話是很正常的。既然大家都鬧過笑話,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帶娃過程中的那些「尷尬」事,以陪寶寶睡覺為例,我先「吐槽」為敬,大家跟上!
  • 寶寶滿月後要不要剃胎頭?養娃路上的這3大誤區,你遇到了嗎?
    大家好,我是娥姐,一個擁有兩個孩子的寶媽。關注我,娥姐帶你了解更多好用又有效的育兒知識。 養娃套路多,在這條道路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深坑與誤區。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少走彎路,避開那些養娃道路上的育兒誤區呢?下面,就和娥姐一起來扒一扒,那些錯誤的常見育兒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