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首個淺層地熱能勘察施工規程出臺

2020-12-01 中國巖土網

記者從寧夏自然資源廳獲悉,由該廳組織制定的《寧夏淺層地溫能勘察施工技術規程》和《地熱井施工技術規程》已通過專家評審,將於2020年5月28日正式實施。

《寧夏淺層地溫能勘察施工技術規程》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個淺層地熱能勘察和施工規程,填補了寧夏在地熱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領域的標準空白。該規程明確了寧夏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工程勘察、施工標準,使工程勘察、施工各個過程和環節均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該規程包括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基本規定、工程勘察、工程施工及檢驗、系統調試與驗收等七個章節內容。

寧夏地區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自治區發改委、住建廳積極推進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印發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關於開展電能替代工作的實施意見》、《寧夏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發展規劃(2010--2020)》等政策文件,明確了大力發展地熱資源的方向和目標。

相關數據顯示,寧夏地下水資源主要集中在引黃灌區,接受黃河水的補給,全區地下水開採資源量為24億立方米/年,銀川平原和衛寧平原面積佔全區的15.3%,而地下水資源佔全區地下水資源總量的83.1%。

根據此前公布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淺層地溫能勘察施工技術規程(徵求意件稿)》指出,勘察前應收集建設場地及周邊一定範圍內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已建地源熱泵工程勘察和運行情況等資料,選擇適宜的淺層地熱能換熱方式,確定相應的勘察方法。

規程提出,地埋管換熱系統勘察的主要內容為:場地巖土層的巖性、結構、埋藏深度、地下靜水位、地溫場分布特徵等;工程場地凍土層厚度和恆溫層深度及溫度;地下水類型、徑流方向、速度及其變化規律;各巖土層的物理性質(含水率、自然密度、孔隙度)和熱物性(導熱係數、比熱容和熱擴散係數);換熱孔的吸熱與放熱能力。

勘探孔應開展巖土熱響應試驗,獲得場地巖土體初始平均溫度、綜合熱物性參數及換熱能力等參數。當埋管區域已具有權威部門認可的以上參數時,可直接採用已有數據。回填時應保證灌漿的連續性,確保回填密實、無空腔,減少傳熱熱阻。

規程還對地埋管換熱系統鑽孔施工、地埋管管道連接、豎直地埋管換熱器安裝規定、水平管安裝規定等做的要求。該規程還規定了熱泵機房系統工程檢驗的要求,不僅包括了設備、閥門、管道及支吊架,還包括設備基礎、安裝位置、標高均提出相應的檢驗要求。

據了解,該規程聯合編制組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工程院、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文環境地質勘察院、天津地熱勘查開發設計院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資源調查監測院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負責規程立項申報、文本編制、成果評審、報批等工作。

相關焦點

  • 2021寧夏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招聘公告
    如有疑問請加【寧夏國企考試微信號】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5202602573   寧夏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是寧夏唯一以公路工程勘察設計為主業的甲級專業設計院,註冊資本金1363.61萬元。
  • 北京大力發展淺層地溫
    淺層地溫能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在利用的過程當中,它不像化石燃料那樣在獲取能源和生產電力的同時排放大量的燃燒產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引起溫室效應、酸雨、土地沙漠化等問題。因此,開發利用清潔無汙染的淺層地溫能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淺層地溫能是地球淺表層數百米內的土壤巖石和地下水中所蘊藏的一種低溫熱能,其能量主要來源於太陽輻射和地球梯度增溫。
  • 淺層地溫能:等待深度開發的綠色能源
    關注資源本身而不僅是技術 「以前人們關注淺層地溫能,更多的是關注其中的熱泵技術,而不是淺層地溫能資源本身,而且有很多從事淺層地溫能利用的公司對淺層地溫能的認識也不夠。這直接導致淺層地溫能的利用效果受到影響。」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主任、北京市地勘局副局長衛萬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主持編制的《乾熱巖鑽探技術規程(內審稿...
    11月28日,《乾熱巖鑽探技術規程(內審稿)》評審會在濟南舉行,該規程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長城鑽探工程院等單位共同編寫。評審會邀請了國內知名探礦工程專家,經規程編寫小組匯報研究過程、研究結果、編制說明、規程文本,專家質詢、討論、修正後,規程順利通過了專家團的評審。魯南院院長譚現鋒出席評審會議。
  • 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主持編制的《乾熱巖鑽探技術規程(內審稿...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日訊 11月28日,《乾熱巖鑽探技術規程(內審稿)》評審會在濟南舉行,該規程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長城鑽探工程院等單位共同編寫。評審會邀請了國內知名探礦工程專家,經規程編寫小組匯報研究過程、研究結果、編制說明、規程文本,專家質詢、討論、修正後,規程順利通過了專家團的評審。魯南院院長譚現鋒出席評審會議。該規程為國家能源行業標準,規定了乾熱巖鑽探工程的鑽探井身結構設計方法、鑽探設備與鑽具選型、鑽探工藝等相關技術要求。
  • 北京巖土工程勘察院違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辦法被住建委處罰
    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近日,市住建委發布京建法罰簡( 市 )字 [2017]第021048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北京巖土工程勘察院未按照建築業安全作業規程或標準施工,造成事故隱患的行為進行處罰。 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近日,市住建委發布京建法罰簡( 市 )字 [2017]第021048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北京巖土工程勘察院未按照建築業安全作業規程或標準施工,造成事故隱患的行為進行處罰。
  • 上海市採用淺層地熱能每平方米補貼55元
    近日,記者從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獲悉,上海市住建委會同市發改委和市財政局重新修訂出臺了新的《上海市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示範項目專項扶持辦法》(滬住建規範聯〔2020〕2號),進一步推進上海市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的相關工作。
  • 2016年全國勘察設計註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標準規範規程
    《巖土工程勘察規範》(GB50021-2001)(2009 年版) 2.《建築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 3.《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T 50218-2014) 4.《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 50266-2013) 5.《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9) 6.
  • 《長沙市淺層地溫能資源調查評價》在長通過評審
    本報訊(記者 朱敏)夏天把熱能「埋」在地下,冬天再「抽」出來取暖,只要空調一半的運行費用,就能享受四季如春的景致,還能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氣。這一切,只要把蘊藏在長沙地表下淺層的地溫能開發利用出來,就有希望實現。昨日,國家大調查項目《長沙市淺層地溫能資源調查評價》在長沙通過評審,質量等級評定為優秀。
  • 淺層地溫能正走進越來越多的建築中 成都17個建築用上了「地熱空調」
    淺層地溫能正走進越來越多的建築中 成都17個建築用上了「地熱空調」 2020-07-22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淺談武漢地區基坑工程勘察若干問題
    結合近年來參與的部分基坑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工作的一些體會談談深基坑工程勘察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基坑等級的初步判定和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勘 察 工 作 原 則 上 應 遵 循 湖 北 省 地 方 標 準DB42159-2004對基坑工程勘察的要求要合理布置基坑工程勘察工作量 首先初步確定基坑重要性等級應該從該規程表
  • 北京出臺規定:工地夜間施工噪音不超過55分貝
    北京出臺規定:工地夜間施工噪音不超過55分貝 2008年10月16日 14:40 來源:北京晚報 發表評論 如果因施工工藝確需夜間施工的,需獲管理部門審批,並要保證將噪音控制在55分貝內……今天上午,市建委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了《綠色施工管理規程》。據了解,目前,這個《規程》開始在北京住總六公司承建的馬家堡地鐵車輛段試行,2009年3月1日以後,全市所有工程必須按照該《規程》加以執行。
  • 《公路工程物探規程》解讀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工程需求不斷提升,相關的公路勘察、設計標準也進行了修訂,公路工程物探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湧現,09版《規程》已難以滿足公路工程物探的實際需求。為進一步規範公路工程物探技術要求,提升公路工程物探技術管理水平,交通運輸部組織完成了《規程》的修訂工作。
  • 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範》等9項工程建設標準外文...
    《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範》(TB 10012-2019)適用於新建與改建鐵路工程設計、施工和運營階段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規範明確了工程地質勘察大綱的編制、遙感地質解譯、工程地質調繪、物探、鑽探、簡易勘探、原位測試、取樣、室內試驗及相關資料編制等要求。
  • 巖土工程就業方向之勘察
    巖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工作是設計和施工的基礎。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良工程地質問題將揭露出來,即使上部構造的設計、施工達到了優質也不免會遭受破壞。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工程活動都會給地質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反之不同的地質條件又會給工程建設帶來不同的效應。
  • 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啟動項目申報 每年在湖南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
    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啟動項目申報每年在全省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項目)華聲在線11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淦璋)記者15日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為推動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落地生效,省住建廳和省財政廳已經啟動試點申報,提出從今年至2022年,每年按照「一個連片地區、一個特色園區、一個特色村鎮、一至兩個重大單體項目」的思路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項目)。
  • 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範》等8項鐵路工程建設標準
    近日,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範》(TB 10012-2019)、《鐵路工程巖土分類標準》(TB 10077-2019)、《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範》(TB 10120-2019)、《鐵路工程基樁檢測技術規程》(TB 10218-2019)、《鐵路工程爆破振動安全技術規程》(TB 10307-2019)、《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範
  • 青島xx道路施工組織
    1.1.4 東港路護城河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工程編號:HCHQ)  1.1.5 東港路與河北大街立交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工程編號:DGLJ)  1.2施工技術規範、規程、規範  1.2.1 CJJ8-99城市測量規範  1.2.2 JTJ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  1.2.3 JTJ076-9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範
  • 城市淺層瞬變電磁雷達研製與應用
    因此高精度、高效率地探測淺層地質問題也就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北京市政路橋集團市政工程研究院、地下工程建設預報預警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葉英博士帶領其團隊開展了「城市淺層瞬變電磁雷達研製與應用」研究。在城市地下管線探測中得到普遍應用是地質雷達法,但其對較深深度的管線探測效果不明顯。
  • 寧夏首個居民自建太陽能發電上網售電獲國家補貼
    央廣網銀川9月16日消息(記者廉軍 通訊員韓霜 雪梅)記者從寧夏石嘴山市供電公司獲悉,寧夏首個居民自建分布式光伏併網發電項目的溫星旺先生繼收益上網電費後又收到了「國家電價補貼」544元,這個被稱為寧夏居民「賣電第一人」,預計全年收益將超過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