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力開展「人造太陽」工程,石油枯竭後,可惠及全人類

2020-12-03 劉樂觀天下


圖為環流器2號M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又一奇蹟即將誕生,它就是中國近年來大力開展的「人造太陽」工程,其在科技領域的地位等同於第一顆爆炸的原子彈,該成果自問世以來就備受關注,以至於美日兩國媒體連呼中國科技實力藏得太深,人造太陽計劃在2020年正式投入運營,未來等全球石油枯竭後,太陽清潔能源可惠及全人類。

圖為環流器2號M

所謂人造太陽,其實就是模擬太陽在發光發熱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反應而製造的可控核聚變裝置,除了中國,日本、英國等幾個國家也在進行關於研製人造太陽的計劃,相比較而言它釋放的能量更為巨大,其產生的上億度超高溫度是幾乎是太陽的四倍,但這樣的高溫足以燒毀一切,以目前地球現有的耐溫材料製造的反應容器根本不可能將其裝下,雖然經過各國科學家的努力解決了高溫問題,但在穩定性上研究多年,始終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但是中國卻在該領域取得了顛覆性的突破,實現了5000萬度等離子體持續放電101.2秒的高約束運行,作為自主研發的環流器2號M裝置,採用了強磁場來約束高溫的核聚變燃料,強磁場通過磁力效應,使整個參與核聚變反應的物質懸浮在空中,因此不再需要讓反應容器和核燃料發生直接的接觸,這一技術是借鑑了前蘇聯科學家託卡馬克研究成果,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託卡馬克早在80年代就提供了解決方案,到現在取得重大突破的只有中國,環流器2號M為了實現精確控制,採用了極高精度的零部件,控制作業系統的精密達到了聞所未聞的地步,要知道該裝置內部核燃料溫度高達1億多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圖為人造太陽模型

就目前來看中國的環流器2號M,是唯一具備無限接近反應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所有物理條件的裝置,一經投入使用,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使用核聚變能源的國家,要知道石油被譽為現代工業的血液,絕大部分工業生產都要用到石油,然而中國卻不是石油生產大國,隨著經濟發展的腳步加快,中國對石油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現階段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可以說中國的工業生產完全依賴外界,這也導致潛在的風險出現,一旦石油供給被人切斷將造成難以預計的損失。

也就是說中國如果不想辦法實現能源自給自足,就不得不受制於人,縱觀現有的新能源技術,能取代石油地位的也只有核能源,而核聚變技術需要的材料恰恰就是海水裡的氘、氚元素,而地球百分之97的都是海水,根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一杯海水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公升汽油,你可以想像蘊藏的能源有多麼龐大,這一技術完全應用不但能解決中國能源困境,還能讓全人類從石油時代過渡到核能源時代。

圖為人造太陽模型

誰也想不到在核聚變技術研發幾十年中,率先取得重大成果的是中國,而不是那些老牌的歐美科技大國,這裡面最難受的莫過於美國了,目前中國人造太陽已經開始運轉,相信大規模普及也不遠了,屆時中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開啟核能源大門的國家。

相關焦點

  • 海水變石油?中國「人造太陽」讓各國眼紅,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之前歐盟帶頭,聯手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成立了研究小組,意在製造一個「人造太陽」,實現核聚變能的商業運營,惠及全人類。實際上,早在1985年,全球就啟動了一個「人造太陽」計劃。可是由於項目太龐大,參與國家過多,大家各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使得項目進展一拖再拖。
  • 中國又一奇蹟即將誕生,地位等同於原子彈爆炸,美日連呼藏得太深
    ,它就是中國近年來大力開展的「人造太陽」工程,其在科技領域的地位等同於第一顆爆炸的原子彈,該成果自問世以來就備受關注,以至於美日兩國媒體連呼中國科技實力藏得太深,人造太陽計劃在2020年正式投入運營,未來等全球石油枯竭後,太陽清潔能源可惠及全人類。
  • 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EAST是我國「九五」期間立項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由原國家計委在「十五」期間批准開工,「十一五」建成,目標為人類開發核聚變能源提供重要的工程和物理實驗基礎。  「EAST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磁體、非圓截面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它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又有『人造太陽』之稱。」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
  • 走近「人造太陽」|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EAST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磁體、非圓截面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它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又有『人造太陽』之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有太陽,為什麼還要造「人造太陽」?科研人員介紹,因為煤、石油、天然氣未來有枯竭的危險,還存在一定的環境汙染。
  • 中俄科學家討論「人造太陽」託卡馬克
    目前煤炭的儲量大概還能再供我們使用不到200年,天然氣將在57-65年內枯竭,石油最慘,大約在2050年左右宣告枯竭!如果有一種清潔、安全、高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供我們使用,「能源危機」是不是就不復存在?
  • 人造太陽會招惹外星人?先看看中國科技實力再說
    而這次中國進行人造太陽放電試驗,又再次被一些媒體炒作,說中國人造太陽超高溫度,產生大量的紅外線輻射宇宙,容易招來外星人的關注。人造太陽是幹什麼用的我們人類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還是依靠於石油,石油是工業體系的一個血液,沒有石油的支撐,整個社會將陷於癱瘓,很多機器將無法啟動。
  • 中國人造太陽實現重大突破!問題來了,中國有幾個人造太陽?
    一路走來,「中國環流器」這個光輝的家族,見證了中國人造太陽整個發展歷程。,其中 HL-2M 正在全力順利進行,預計 2020 年年內點火投入運行,開展有關「人造太陽」的各項科學實驗。作為中國軍民融合領域的「人造太陽」,神光工程已經成功設計建造並運行了神光-Ⅰ、神光-Ⅱ、神光-Ⅲ 系列,其中神光-Ⅲ 是首臺十萬焦耳量級高功率雷射裝置,它的建成讓我國成為繼美國 NLF 後,第二個開展多束組雷射慣性約束聚變實驗研究的國家。
  • 中國獨立設計!第一個全超導「人造太陽」全球開放
    中國科學家獨立設計建造的世界首個全超導「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向世界全面開放、共享。在開發核聚變能——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人造太陽」的路上,中國已從「追趕者」「並跑者」,成長為具備強大國際輸出能力的「領跑者」。科學家們數十年艱辛「逐日」,就是盼望核聚變能點亮的第一盞燈在中國。
  • 石油枯竭是天大謊言
    某「認證網友」在天涯論壇發帖稱,如果今天沒有了石油,整個人類的生活水平將立即倒退幾十年,那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結果。 該帖從石油的用途、對油氣資源枯竭期限的估計、全球油氣枯竭後對人類的巨大影響、油氣枯竭期間可能出現的災難等多方面做了詳盡分析,並且設想了「石油枯竭期間及枯竭後,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以及世界性戰爭等災難」,看後令人毛髮皆豎。
  • 中國成為核聚變能開發領跑者 打造首個人造太陽
    中科院專家指出,我國自21世紀初正式參加國際熱核實驗堆ITER計劃後,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核聚變科研能力、重要部件製造工藝能力、工程建造能力、大科學工程管理能力等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建設自主產權聚變工程實驗堆的能力。  在開發核聚變能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人造太陽」的路上,中國已從「追趕者」、「並跑者」,成長為具備強大國際輸出能力的「領跑者」。
  • 海水可以變石油?我國「人造太陽」獲突破,引世界各國尋求合作
    眾所周知,世界各國的發展都離不開能源的支持,但由於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對於各類資源的開採不斷增加,導致地球上的資源儲量越發稀少,尤其是被稱之為「工業血液」的石油資源,更是有了「瀕臨枯竭」的危機。
  • 人類滅絕,石油都不會枯竭,終於明白為什麼石油降價了!
    一直以來都盛傳著一種說法:石油將在未來XX年用完,或者XX年後石油即將枯竭。這個說法其實很早就有,最早是在上世紀50年代,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提出來的,他繪製了一個鐘形曲線,用來描述和預測石油的產量。
  • 人造石油,這事兒真的靠譜?
    這就提出了生產「人造石油」來替代原始石油的問題。目前,主要的人造石油技術主要有三方面:油頁巖制人造石油、煤制人造石油和生物制人造石油。 油頁巖(又稱油母頁巖)是一種高灰分(煅燒後的殘留物)、含可燃有機質的沉積巖。油頁巖經低溫乾餾,可以得到頁巖油,頁巖油類似原油,可以製成汽油和柴油,或作為燃料油。通常狹義上的人造石油就是指頁巖油。
  • 中國人造太陽是太陽溫度10倍,是怎麼做到的,不怕裝置融化了
    說到能源必須要提到石油,天然氣,煤炭等,這些都是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有很多的缺點,比如開採難度大,成本高,汙染大,最關鍵的是大多資源掌握在部分國家的手中。為什麼美國印美元就可以全世界買買買,本質上很大程度靠的還是石油霸權,你不用美元我就不賣石油給你,你要怎麼做?
  • 石油真的可以人造?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關於石油的形成機理,目前,人們廣泛接受的是「生物成油理論」,也就是「羅蒙諾索夫」假說。 這一學說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亡後,經過漫長的演化而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由此可見,要人造石油,就是要通過人工的方法,製造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 海水變石油?中國「人造太陽」讓各國眼紅不已,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人造太陽」在世界上轟動一時,實際上,這項技術是我國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是太陽核心溫度的6倍。「人造太陽」的名字叫做: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人造太陽「人造太陽」>相信我國的「人造太陽」技術大家都聽說過,但是這些技術最主要是幹嘛的大家可能還不是特別清楚。
  • 中國繼人造太陽後,再攻克石油中的稀土,美國或將嗅到新能源危機
    這也就是說,一列更加智能的超級高鐵或也將在不久之後橫空出世,而中國在高鐵領域的研究將由此駛入創新無人區,超級高鐵或也將成為繼目前的高鐵、華龍一號、C919大飛機後,中國經濟第四張更加智能的國家經濟名片。
  • 中國的「人造太陽」?別再被名字誤導了,我來告訴你它是什麼
    本月初,中國原子能局首次對HL-2M託卡馬克反應堆進行了試驗,被實驗在網上引起熱議,並被眾多媒體譽為 "人造太陽"。 私以為各路媒體用該名稱實在有博眼球之嫌,可以肯定地是——官方從來沒有說過自己在造人造太陽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石油都可能採不完。
  •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成功放電!
    其中心溫度高達1.5億度,是太陽芯溫的10倍,上一代HL-2A只有5500萬度;國際上,對等離子體的磁約束時間不到1秒,HL-2M可達到10秒。因此,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甚至是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