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洪臣
來源 | 債市觀察
01
不贖回票據引熱議,33億債券一年內到期
近日,針對旗下發行的中期票據「17魯晨鳴MTN001」在7月12日不行使贖回權並重置利率的問題,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晨鳴紙業」,000488.SZ)做出了回應。
據《證券日報》報導,晨鳴紙業方面表示,疫情之下,公司此舉為未雨綢繆,蓄積資金實力,應對可能的困難。同時,不行使贖回權是發行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重置利率預計與公司3年期債券融資成本相當,且具有不增加公司負債率的優勢,公司就此做出這一決定。
公開信息顯示,「17魯晨鳴MTN001」發行於2017年7月11日,為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發行金額為10億元,債券利率為6.8%,債券期限為3+N年。債券設有發行人贖回選擇權、利率重置及遞延支付利息條款,利率重置日期為2020年7月12日,重置後票面利率為檔期基準利率加上當初利差再加上300個基點。晨鳴紙業表示,目前初步測算,重置利率與目前公司AA+信用評級下的3年期的債券融資利率基本持平。
債市觀察了解到,晨鳴紙業之所以做出上述回應,與「17魯晨鳴MTN001」宣布不贖回後引發較大的市場關注有關,該只債券也因市場熱議,成為債券圈內的「網紅」級產品。有債券行業自媒體認為,雖然按照合同約定晨鳴紙業可以選擇不贖回,但大部分投資者本著回籠資金的考慮,更希望公司按期還本付息。
企業預警通顯示,目前晨鳴紙業存續債券9隻,總規模為65.4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債券分別為「17魯晨鳴MTN002」、「20魯晨鳴SCP001」、「18魯晨鳴MTN001」,合計為33億元。
據官網介紹,晨鳴紙業是一家以製漿、造紙為主導,金融、林業、物流、建材等協同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中國造紙龍頭企業、「世界紙業10強」以及「中國企業500強」企業。
目前,晨鳴紙業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控股股東為晨鳴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晨鳴控股」),持股比例為15.33%,實際控制人為山東壽光國資局。進一步來看,國資在晨鳴控股中持股45.22%,剩餘約55%的股權掌握在兩家私企手中。
在最近一期的晨鳴紙業跟蹤評級報告中,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對公司給出AA+的主體信用等級,同時指出公司存在國資持股比例偏低的問題。
02
搞金融壞帳猛增,350億資金缺口咋辦?
公開信息顯示,晨鳴紙業前身為成立於1958年的壽光造紙廠。1987年時,壽光造紙廠因連續虧損和1100多萬元的負債,處於倒閉的邊緣。此後,晨鳴紙業現任董事長陳洪國的父親陳永興被推到廠長的位置上,
在陳永興的帶領下,造紙廠貸款10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改制後的工廠活力明顯增強,很快實現扭虧為盈。1989年,壽光造紙廠的經濟效益已經躍居山東省同行業第一名。
此後,晨鳴紙業快速發展,創造了令全國造紙行業和工業企業系統矚目的奇蹟,有「中國紙業航母」之稱。
近年來,晨鳴紙業走上了多元化發展之路,2012年成立海鳴礦業涉足採礦業;2014年發力融資租賃業務;2017年進入房地產行業;2018年收購鴻泰地產。一連串的大動作之後,晨鳴紙業的資金鍊承壓。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晨鳴紙業總資產為968.5億元,流動資產446.6億元,流動負債520.48億元,其中短期借款371.68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帳款57.77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52.07億元,即公司短期有息負債為423.75億元。
面對數百億的短期負債,晨鳴紙業的資金鍊明顯承壓。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公司帳上貨幣資金為179.45億元,但其中161.76億為受限資金,可用資金不足20億元。相比371.6億元的短期借款,公司可用的現金缺口已超過350億。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6.56億元,比2019年減少50%以上。
晨鳴紙業如此龐大的債務規模,與近年來的大舉多元化不無關係,尤其是其一度非常熱衷的融資租賃業務。
財報顯示,2019年晨鳴紙業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0.34億元,其中融資租賃款壞帳損失就高達5.24億元。債市觀察了解到,晨鳴紙業2015年以前的壞帳金額只有幾千萬元,2016年至2018年僅為1億多元。
作為「中國紙業航母」,卻出現巨額的融資租賃壞帳,晨鳴紙業的業務邏輯變化一度引發市場熱議,而公司「踩雷」相關破產企業也引起了投資者關注。
如今,晨鳴紙業頂住市場議論選擇不贖回「17魯晨鳴MTN001」,暫時緩解了債券方面的壓力,但面對緊繃的資金鍊,這艘「中國紙業航母」該怎麼辦?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