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氨分子結構研究量子隧穿,神奇的穿牆術究竟是怎麼回事?

2020-12-03 千炮捕魚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量子隧穿。

量子隧穿是在微觀粒子世界中一種獨特的量子現象,之所以稱它是一種特有的量子現象,是因為量子隧穿在宏觀世界是不可能觀察到的,在物體上實現量子隧穿的機率無限接近於零。

量子隧穿

舉個例子,我們前面有一堵2米高的牆,如果我們想要翻越這堵牆,直接衝過去是不可能的,肯定會落得個鼻青臉腫的下場。

我們可以選擇使用梯子來翻越這堵牆,不過使用梯子就要克服重力做功,耗費多餘的能量。

不過對於微觀粒子來說,想要翻閱這堵2米高的牆,就不一定需要梯子這種工具,因為微觀粒子有一種特殊的性質,當微觀粒子面對位勢壘時(可以理解為牆),即使位勢壘的能量要大於微觀粒子的能量,微觀粒子也有一定的機率直接穿越位勢壘,就像科幻電影中的穿牆術一樣,十分神奇。

但微觀粒子的「穿牆術」也不是百試百靈的,微觀粒子只是有機率能夠穿越高能量的位勢壘。

微觀粒子能夠實現量子隧穿的概率,可以通過薛丁格一維方程計算得出,如下圖

變形後得到

通過薛丁格一維方程,我們可知,

位勢壘能量越高,或者位勢壘厚度越大,粒子實現量子隧穿的概率就越低

粒子的總能量越高,實現量子隧穿的概率就越高,兩者呈現指數關係

不過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如果粒子的總能量大於位勢壘的總能量,那麼粒子就會直接「越過」位勢壘,而不是穿過。

氨分子的特殊結構

氨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分子,從分子結構上來講,氨是由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構成的,這種分子結構很特殊,三個氫原子圍繞著一個氮原子以不同平面的形式展開的,這種結構類似雨傘,所以這種分子結構是很堅固、穩定的。如果我們想要逆轉氨分子的結構,從宏觀力學說,就需要極大的能量才能改變其分子結構。

如何能夠使用簡單的方式來逆轉氨堅固的分子結構呢?量子隧穿或者是使用高能量之外另一條便捷的方法

首先來說,由於氨分子是傘狀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根據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氨分子很有可能自發性地進行量子隧穿,進行分子結構的反轉,不過這種隧穿的時間是不可預見的,所以在沒有進行觀察之前,氨分子就是同時處於正常結構與逆結構的疊加態,這種情況可以參考薛丁格的貓。

雖然量子隧穿是一種概率的隨機事件,但是也並非是不可控制的,通過薛丁格方程我們可知,位勢壘的能量越高,粒子實現量子隧穿的概率就越低,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長。

那麼如何控制氨分子的量子隧穿效應呢?我們可以增加位勢壘的能量來降低量子隧穿的概率。

國外化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兩個相鄰的氨分子上施加高達2億伏特的電場,兩個氨分子就處於超強電場的電極之上,因為兩個氨分子之間只有幾百納米的距離,所以這個高達2億伏特的超強電場會在氨分子之間形成一個能量極高的位勢壘。

由於氨分子之間的位勢壘能量很高,所以氨分子量子隧穿的概率、時間就會變成很低、很長,這個實驗可以證明施加強電場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正常結構和逆結構之間的隧穿,換一種思路:利用強電場也可以誘導粒子的量子隧穿快速發生。

量子隧穿的意義

目前我們對於量子隧穿的了解並不是很多,所以能利用電場來控制分子發生量子隧穿的種類也是很少的,除了氨分子及一些惰性氣體之外,很多分子在宇宙長達一百多億年的時間內都不會發生量子隧穿,但這並不意味著研究量子隧穿是無意義的。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這種方法來人為的控制量子隧穿,或者誘導量子隧穿現象的發生,那麼將極大的推動分子結構學與分子動力學的發展,雖然神奇的穿牆術並不是在宏觀物體上實現,但這也會對於科技及生產力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神秘的量子隧穿效應,居然讓粒子學會了穿牆術~
    在中國古老法術之中,穿牆術可以說是出現頻率較高的法術了,如今也廣泛存在於各種魔術之中,記憶猶新的就是,大衛科波菲爾當年橫穿長城。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是不可能會穿牆術的,魔術中的穿牆術都是障眼法。不過,在微觀世界裡,粒子們卻真的會穿牆術,而這就是著名的量子隧穿效應。
  • 量子隧穿效應,真實存在的粒子穿牆術,這是怎麼做到的?
    量子隧穿效應,在量子物理學的世界中,微觀粒子可以穿越障礙物,就算粒子的能量不足,這個機率也非常大,我們的科學家把這種粒子運動的現象叫做量子隧穿效應。量子隧穿效應的具體由來!要知道宇宙中任何事物,宇宙真空以及人類都是由粒子組成的,隨著人類研究量子物理學的逐漸深入,我們發現了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通俗一點來說,粒子既有波的性質也有粒子的性質,這就給量子隧穿效應提供了理論基礎,如果我們在加入薛丁格方程以後,我們就對粒子有了一個形象的認識。
  • 量子隧穿效應被發現,人類可能實現穿牆術,物理學家感到頭疼
    但是,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科學家們通過最近觀察到的量子隧穿現象,將來還是可以讓科幻小說照進現實的。事實上,量子隧穿現象對物理學家而言,並非新鮮事,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一位物理學家在研究分子光譜時,發現了一個偶對稱的量子和一個奇對稱的量子之間的量子,一旦出現這種量子疊加,就會產生很強的非定常波包,這種現象在當時被稱為「雙阱位勢」。
  • 量子隧穿效應被發現,人類可能實現穿牆術,物理學家感到頭疼!
    ,要麼爬山,要麼繞路,想直接穿牆,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科學家們通過最近觀察到的量子隧穿現象,將來還是可以讓科幻小說照進現實的。 事實上,量子隧穿現象對物理學家而言,並非新鮮事,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一位物理學家在研究分子光譜時,發現了一個偶對稱的量子和一個奇對稱的量子之間的量子,一旦出現這種量子疊加,就會產生很強的非定常波包,這種現象在當時被稱為「雙阱位勢」。
  • 為什麼有人說穿牆是概率問題?搞明白量子隧穿你就懂了
    說到穿墻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說這個事情肯定是有點扯,對面一堵墻我怎麼過得去,除非是茅山道士會穿墻術,但那個都是胡扯,我們都知道變魔術都是假的,真實世界是沒有人可以穿墻的,但是你把墻砸個一人高的窟窿然後大搖大擺地走過去那是另一回事,咱說的穿墻肯定是指在不破壞墻的前提下穿過去,雖說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存在很大區別,但是薛丁格的波動方程可不只是說粒子可以穿墻,你把人的數據帶進方程裡也是可以解出穿墻的解的
  • 人能不能穿牆而過?這要從微觀世界說起,穿牆術與隧穿效應
    二十多年前,曾有有這樣一部動畫片,好像叫做《嶗山道士》,講的就是一個人夢想修習穿牆術,最終不過是黃粱一夢。那麼在現實世界中,穿牆術是否真的存在呢?這樣問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無聊,一個修仙世界的話題非要拿到現實中來說,多少會有矯情的嫌疑。
  • 真的可以實現穿牆術嗎?一算嚇暈了-穿牆術,物理,隧道效應,量子力學...
    乍一看,人類想實現穿牆無疑是天方夜譚,而且已有的現實也表明似乎穿牆不能辦到。難道人類就真的不能實現穿牆術了嗎?即便不是人類穿牆,微小的粒子穿牆也不能實現嗎?由於我們現在所在一個宏觀的低速的環境裡,因此我們不能夠實現穿牆術就是很正常了,而想實現穿牆術就必須用到量子力學來解釋。在量子力學中,由於微觀粒子存在波粒二象性,就存在一種所謂的「隧道效應」的物理效應:一個能量為E的粒子,向前方一個具有能量大於E的勢壘射去,這個粒子存在從勢壘穿過去的機率。
  • 精密測量院等在分子「阿秒鐘」探測量子隧穿時間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量子隧穿效應是指在微觀世界中,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越高於自身能量位壘勢的「奇異」行為。量子隧穿效應是微觀粒子呈現出來的基本量子特性,無法用經典力學的觀點進行解釋。量子隧穿對理解眾多自然現象,如恆星核聚變、放射性衰變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掃描隧道顯微鏡等現代科學儀器的物理基礎。儘管如此,自量子力學建立以來,關於量子隧穿的一個基本問題,即它的發生是否需要時間卻飽受爭議。
  • 量子隧穿效應,告訴你真實答案
    而對於穿牆術,我們在物理界則是有兩個解釋,一個是在經典力學上的,一個是在量子力學上的。經典力學之中的解釋,也就是我們常人所認為的穿牆術。而這個解釋則是將我們個體,比喻成為一個球,如果我們想要穿過牆,那麼就需要足夠的勢能,不然是無法穿越過去的,而在現實之中,我們是沒有辦法製造出這樣的勢能的。
  • 科幻電影中的穿牆術真的存在嗎?
    歡迎來到不朽課堂,我是不朽,那麼我們經常會在一些超級英雄的電影當中看到一些超能力,比方說穿牆術超能力,就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超能力。我們知道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穿牆術這種東西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這一節我就來告訴你,在量子物理世界穿牆樹那真是太容易了,可以說是隨時隨地在發生,我也通過三個部分來跟你解釋量子世界的穿牆術是怎麼一回事。
  • 量子隧穿效應,真實存在的粒子穿牆術
    在我們人類的眼中,穿牆而過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神話故事中才可以,但是在微觀世界中這就不是一個絕對了哦!量子隧穿效應的具體由來!要知道宇宙中任何事物,宇宙真空以及人類都是由粒子組成的,隨著人類研究量子物理學的逐漸深入,我們發現了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通俗一點來說,粒子既有波的性質也有粒子的性質,這就給量子隧穿效應提供了理論基礎,如果我們在加入薛丁格方程以後,我們就對粒子有了一個形象的認識。
  • 量子力學中的穿牆術,速度有多快?
    在量子世界中,將一個粒子困在勢壘(相當於高牆)之間,儘管粒子的能量低於勢壘的高度,粒子仍然有一定的機率穿越勢壘逃出去,就好像有一個無形的隧道可以供穿過似的。這樣的事情在經典力學的認識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如果嚴格按照量子力學的相關公式進行計算,被困在圍牆裡的人仍然有一定的機率穿牆而過,儘管這個機率小到自宇宙誕生以來也不會發生一次,但畢竟不是零。
  • 我省科學家在量子隧穿時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楚天都市報12月19日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楊婷婷)自量子力學建立以來,關於量子隧穿的發生是否需要時間一直飽受爭議。圖為科研人員用於探測研究的離子-電子關聯動量譜儀量子隧穿效應是指在微觀世界中,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越高於自身能量位壘勢的「奇異」行為。量子隧穿效應是微觀粒子呈現出來的基本量子特性,無法用經典力學的觀點進行解釋。量子隧穿對理解眾多自然現象,如恆星核聚變,放射性衰變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掃描隧道顯微鏡等現代科學儀器的物理基礎。
  • 真的可以實現穿牆術嗎?一算嚇暈了
    乍一看,人類想實現穿牆無疑是天方夜譚,而且已有的現實也表明似乎穿牆不能辦到。難道人類就真的不能實現穿牆術了嗎?即便不是人類穿牆,微小的粒子穿牆也不能實現嗎?在物理學中,我們常常把牛頓力學也稱為經典力學,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稱為近代物理學。牛頓力學所適用的範圍為宏觀和低速世界,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分別適用於高速和微觀世界。
  • 量子隧穿是瞬時的嗎?
    1927年,德國物理學家弗裡德裡希·洪德(Friedrich Hund)在研究原子是如何結合形成分子時,物理學家們仍不甚了解,例如量子隧穿的發生需要多長時間?有人認為,這幾乎意味著,量子隧穿過程是瞬間發生的。但這種說法其實存在爭議。因為雖然從這項研究中,物理學家測得的時間長度幾乎為0,但並不等同於說電子在勢壘中存在的時間為0。而且關於電子在勢壘中存在的時長問題,在這項研究中並沒有得到檢測。
  • 量子隧穿是瞬時的嗎?
    1927年,德國物理學家弗裡德裡希·洪德(Friedrich Hund)在研究原子是如何結合形成分子時有人認為,這幾乎意味著,量子隧穿過程是瞬間發生的。但這種說法其實存在爭議。因為雖然從這項研究中,物理學家測得的時間長度幾乎為0,但並不等同於說電子在勢壘中存在的時間為0。而且關於電子在勢壘中存在的時長問題,在這項研究中並沒有得到檢測。
  • 氫分子量子隧穿效應假說!
    氫分子在生物組織中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就像水中的氫原子一樣。水中這快速原子運動是通過量子隧穿機制實現的。隧穿只能用量子物理來描述,這是一種控制微觀世界的物理定律。雖然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它並不容易,但我們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沒有這個概念,無法弄清楚生物體中氫的各種獨特特性。
  • 呼吸酶、呼吸作用及量子隧穿(讀書筆記)
    因此,為了真正理解發生在酶活化中心內的事情,我們必須把自己先入為主的經典物理觀念拋在一邊,進入到神奇的量子力學世界中去。在那裡,物體可以同時做兩件甚至100件事情,互相間可以擁有幽靈般的聯結,可以穿越明顯無法穿過的壁壘。
  • 神秘的量子遂穿效應,穿牆越壁並非荒誕不經
    ,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穿牆越壁。這是怎麼回事呢?在科學上,科學家是通過這樣的實驗探測到量子遂穿現象的。在兩塊金屬板之間夾一層極薄的絕緣片,該絕緣片的尺寸為納米級。在金屬板一側激發一個電子。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電子是無論如何無法穿越絕緣板的。然而,在這個實驗中,人們卻意外在絕緣板的另一側探測到了電子,也就是說,電子穿越了絕緣板。這個現象引起了科學家極大的興趣,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理論試圖解釋這一現象。
  • 沒有量子隧穿效應,就沒有五彩繽紛的生命
    土行孫遁土行走,嶗山道士穿牆而過,在宏觀世界裡,只能是永遠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