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獸》漫畫於1988年刊登,2013年動畫化,後期因畫面血腥等問題被廣電局禁播。《寄生獸》講述的是地球上空出現了某種以寄生人腦為主的寄生生物,寄生成功後會吃掉生物大腦,併吞噬被寄生物種的同類,同時也存在寄生部位錯誤所導致的「失敗」。
「失敗」的開始
男主角泉新一是個16歲的高中生,在睡夢中被寄生獸突襲,意外寄生在了右手。泉新一在錯愕與無奈之中選擇了妥協,與寄生獸「小右」一起尋求共存之道。泉新一曾設想向警方揭發寄生獸小右的存在,但是,寄生獸可以通過人類血液中激素的微量變化來得知人類的想法,每當泉新一有所行動,小右都會以威脅的手段來制止泉新一以保全性命。
生命的理性
寄生獸是一種高智能的寄生生物,可以在短時間內學習到海量知識,並且擁有相當嚴謹的思維。卓越的判斷能力以及偽裝能力為寄生獸在人類社會中提供了一席之地。
寄生「失敗」帶來的後果相當複雜,小右能和其他寄生獸一樣感應到同類,但因為寄生「失敗」,大部分寄生獸將其視為威脅。每當泉新一被人置於險境,小右為了生存,成為了泉新一的另一個大腦,給予預謀與預測。
寄生獸的智商媲美科學家,在寄生獸的世界裡,生存是唯一的道理,寄生獸為了生存可以不擇手段,即使面對的敵人是同類,寄生獸也要將對方擊殺,不摻雜半分感情。
生命的感性
如果小右代表的是生物的理性,泉新一則代表了生物的感性。
人類有許多不同於其他動物的品質。首先,人類擁有不同於其他動物的奉獻精神,奉獻的對象可大可小。人類具有使命感,使命感可以推動人將自己的利益放低。人類也可以出於情緒,做匪夷所思的事。
泉新一在劇中經歷了三個階段,前期的新一保持著最原始的稚嫩和善良,會為了救小孩不惜衝到轎車面前;會為了救一種被人群欺負的小狗,單挑三人;因為相信被寄生後的母親仍然保持理智,制止了小右對母親的攻擊。
泉新一與小右之間總是充斥著各種矛盾,小右為了生存不惜手段,新一為了正義歇斯底裡,兩者的立場毫不相干,但因為共生體的尷尬關係不得不互相妥協。泉新一的妥協是出於無奈,而小右的妥協不摻雜情緒,理性地選擇以其他方式解決問題。
一枝雙花
小右和泉新一的相遇是偶然,這個偶然促成了雙方的共同成長。小右越來越理解人類的矛盾思想,學會以新一的角度看待問題。泉新一對寄生獸的感情由敵意與排斥,轉而體諒與同情。
寄生獸只是為了生存,為了寶貴的生命。它們遵循天性,將人類當作食物狩獵,就像自然界中的狩獵一般。然而,人類世界將各種行為複雜化,為了利益而屠殺珍稀動物,為了藝術而開採名貴原料,為了宗教而殘害同胞。人類的行為不僅是為了基礎生存,而是轉而向發展消費和精神消費。相較之下,寄生獸單純得可憐。
全劇最讓我意外的是市長廣川,身為人類,卻加入了寄生獸的陣營,面對人類時面無表情,但是在臨死前的演講中慷慨激昂,痛斥人類破壞環境的行為,支持寄生獸的存在,堅定了人類數量應該削減的理念。
人類與寄生獸就像同時開在地球上的花,各自芬芳,但卻本是同根,從人類的立場來看,寄生獸的存在是禍害。但是,從地球的立場來看,人類的存在是否算不上一種禍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