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經濟升級要開動七大引擎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經濟升級要開動七大引擎(望海樓)

經濟發展就如同軟體的升級換代,需要經歷一個不斷「打補丁」、不斷升級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已經經歷了兩次大的升級,分別是上世紀80年代初「探索一條經濟發展的新路」和90年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體制的兩個轉變」,從而也創造了中國經濟持續30多年高速增長的奇蹟,中國也從世界第十大經濟體一躍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的經濟發展正面臨著新一輪的轉型升級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與社會發展基本納入科學發展軌道,地區人均GDP、城鄉居民收入、全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的差距開始縮小,民生福祉水平持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在改善。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國內經濟增長速度下行,就業、民生問題面臨挑戰,全球氣候變化壓力加大,國內資源環境瓶頸約束進一步強化,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長期性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

這就需要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將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全面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2013年3月「兩會」以來,新一屆中央政府在經濟領域提出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思路。這一構想,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對「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發展思路的繼承和延續,是中國經濟創造戰略新機遇的關鍵,它扭住了實現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的「牛鼻子」,找準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主線的「突破口」,必將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打造經濟升級版,本質上是實現經濟發展的根本轉型:從「加快發展」轉向「科學發展」;從不公平發展轉向公平發展;從「黑色發展」轉向「綠色發展」。經濟升級版內涵包括5個方面:一是創新發展,更加依靠創新驅動;二是綠色發展,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三是協調發展,統籌協調各種重大關係;四是共享發展,民生優先,公共服務均等化。五是共贏發展,更加開放,共同發展,互利發展。

實現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基本途徑,就是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好中求優的基本原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通過七大「引擎」合力驅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第一,大力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打造經濟升級新動力;第二,大力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打造經濟升級主引擎;第三,培育不同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打造經濟升級新支柱;第四,大力推進綠色革命,打造綠色經濟升級版;第五,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打造經濟升級新抓手;第六,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新紅利;第七,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創造開放新紅利。

成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將使得中國經濟邁向一個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綠色、「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軌道,確保如期實現中共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長遠的、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胡鞍鋼:從中國到全球,數字經濟的紅利已經發生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參與了以「數字經濟——引領新趨勢」為主題的圓桌對話,就數字經濟的定義,數字經濟能否引領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等問題提出獨特見解。  胡鞍鋼認為,數字經濟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新的經濟、新的業態、新的動能。
  • 【新常態•光明論】胡鞍鋼:我給上半年經濟打91.7分
    胡鞍鋼向光明網記者表示,評價政府的經濟治理能力是根據目標一致法,即根據當年《政府工作報導》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及其實現或完成程度來評價。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了七大目標、十二個指標,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汙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七大機遇
    原標題: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七大機遇 編者按 當前,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如何看待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怎樣的挑戰?又將迎來哪些機遇?
  • 「瞭望者」胡鞍鋼
    經由定量分析,達成樂觀結論,這本由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的英文書體現了胡鞍鋼的一貫風格。「瞭望者」,他則以此自喻。   「持續發展」戰略引起高層關注   胡鞍鋼、王毅代表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執筆的《生存與發展》發表於1989年,有人評價為胡鞍鋼的「開篇之作」、「成名之作」。
  • 胡鞍鋼: 中國2050
    而在胡鞍鋼教授看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應植根於以人民為中心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思路,對世界和人類發展做出經濟貢獻、創新貢獻、綠色貢獻、文化貢獻和社會治理貢獻。毛澤東在1956年的這段話曾經在青年胡鞍鋼心中種下了促使他投身國情研究的種子。鄧小平在1987年也曾說過:「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改革加快發展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用我們的實踐來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要用兩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來實現這個目標。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真正用事實理直氣壯地說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了。」
  • 胡鞍鋼: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現任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首任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博士從1985年開始系統從事中國國情研究,是這一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被海內外譽為「中國大陸新一代經濟學者」。其著作涉及人口與發展、環境與發展關係、農業與工業關係、城市與鄉村關係、經濟增長與經濟穩定關係、中央與地方關係、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關係、就業與發展關係、社會與發展關係、腐敗與發展關係。對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產生了一定影響。
  • 胡鞍鋼專欄
    胡鞍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從1985年起,胡鞍鋼參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並作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員,系統地從事中國國情研究。他是這一新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 【新常態•光明論】胡鞍鋼:「雙11」創新釋放巨大消費紅利
    數字背後中國巨大的消費潛力展現了中國數字經濟的無限活力。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認為,「雙十一」顯示了中國的強大內需,體現了數據普及與消費升級的深刻影響,是激發、喚醒、引領中國消費的小引擎和大樣本。可以看到當前全民消費正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
  • 胡鞍鋼:強國時代的強國「戰略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11個強國目標就是要靠創新發展、創新強國。因此,有關部門按照中央建議,不僅要制定「十四五」專項規劃,還要專門制定國家中長期專項規劃,謀劃重大任務、重大政策、重大措施、重大項目,舉全國之力,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主動引導市場主體即創新主體參與之中,如期高質量完成這些重大項目。
  • 國情專家胡鞍鋼教授簡介
    胡鞍鋼,男,祖籍浙江省嘉善縣,1953年4月27日生於遼寧省鞍山市。  胡鞍鋼於1990年獲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1991年被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3年被中國科學院破格聘任為研究員;1994年《中國國家能力報告》被中央宣傳部評為「五個一工程」 、「一本好書」,全國排第六名;1995年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選,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為管理科學獲資助者
  • 胡鞍鋼:「三隻手合力」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大創新
    作者: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  日前剛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三隻手合力」論的新概念、新理念,即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積極性,盡最大可能推動政府、社會、市民同心同向行動,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
  •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到訪中集華駿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到訪中集華駿   2020年7月20日,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一行赴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華駿」)調研,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驛城區委書記畢啟民陪同
  • 【新常態•光明論】胡鞍鋼:中國健康發展之路是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 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 胡鞍鋼:2020年中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超2億
    在31日舉行的教育部—清華大學「教育戰略決策與國家規劃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胡鞍鋼引用第六次全國人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口普查數據說,過去10年,不僅中國GDP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0%,而且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數年平均增長率也超過10%。
  • 【新常態•光明論】胡鞍鋼:舉全國之力辦全國大事
    另外,來自清華大學的胡鞍鋼教授等專家學者也就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時隔兩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談了什麼?【新常態•光明論】專欄將通過採訪或約稿的形式,全面解讀習總書記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刊發兩次參加習總書記經濟形勢座談會的胡鞍鋼教授結合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所撰寫的獨家解讀稿件,以饗讀者。
  • 胡鞍鋼:中國集體領導體制是如何運作的
    原標題:中國集體領導體制是如何運作的 胡鞍鋼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 序言: 第一部解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工作機制的專著出版 本文摘編自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共十八大代表胡鞍鋼的新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 【新常態•光明論】「十三五」最大事是要實現全面小康
    胡鞍鋼表示,這體現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呈現中高速增長的特點。「十三五」時期經濟增長率目標是如何設定的?胡鞍鋼表示,首先的基本背景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其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從1978年到2011年長達33年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長轉向至少20年(直到2030年)保持7%左右的中高增長。根據胡鞍鋼的計算,未來中國仍然可能保持7%以上的增長潛力。
  • 【新常態•光明論】胡鞍鋼:十三五期間 ,中國將辦成這165件大事
    另外,來自清華大學的胡鞍鋼教授等專家學者也就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時隔兩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談了什麼?【新常態•光明論】專欄將通過採訪或約稿的形式,全面解讀習總書記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刊發兩次參加習總書記經濟形勢座談會的胡鞍鋼教授結合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所撰寫的獨家解讀稿件,以饗讀者。
  • 【新常態•光明論】胡鞍鋼:五大發展是"十三五"最大亮點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胡鞍鋼(資料圖)習近平同志提出「四個全面
  • 胡鞍鋼:中國健康發展之路是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 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