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輸入0字
提交有5個回答
你好!我比較認可的觀點是:記憶是被動滯留,回憶是主動的意識重構,其基礎是當下的意識行為。如此,在回憶過程中,呈現的是有關過去的、被重構的、具有相似性的經驗。回憶對象並不是過去對象的完全重複,而是一種重構。胡塞爾現象學有個變更(modification)概念用來描述記憶行為的本質。
已輸入0字
發表你看一下英國哲學家洛克的《人類理解論》吧。商務印書館翻譯的。洛克談到了很多記憶與個體認同的想法,應該對你有幫助。
再次感謝您耐心解答。關於記憶與個體認同、人的動機,可以請您推薦一些閱讀材料嗎?
已輸入0字
發表再次感謝您耐心解答。關於記憶與個體認同、人的動機,可以請您推薦一些閱讀材料嗎?
1.你這裡所說的關於技巧的記憶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比如騎自行車、開車等這類技巧活動。在騎行過程中,記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活動自身得以可能的前提,並不僅僅是增強信心。如果把記憶看做是增強完成事件的信心,記憶被當做了外部因素,而在這類活動中,記憶是活動本身必不可少的構成。
2.記憶對於個體生活來說非常重要,是個體生活連續性的保障,是個體認同的源泉,是個體行為的原因。
3.記憶出現在意識活動中的方式有可能是聯想、再現。
已輸入0字
發表1.你這裡所說的關於技巧的記憶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比如騎自行車、開車等這類技巧活動。在騎行過程中,記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活動自身得以可能的前提,並不僅僅是增強信心。如果把記憶看做是增強完成事件的信心,記憶被當做了外部因素,而在這類活動中,記憶是活動本身必不可少的構成。
2.記憶對於個體生活來說非常重要,是個體生活連續性的保障,是個體認同的源泉,是個體行為的原因。
3.記憶出現在意識活動中的方式有可能是聯想、再現。
非常感謝您的回答。除了主動回憶以外,您認為記憶還能以哪些其它形式出現在意識活動中呢?以及記憶於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呢?有時候我會有種「錯覺」,比如運用一種新學到的技巧完成了一件事情,我自以為掌握了這種技巧,或者說「記住」了這一技巧;但是,當又遇到同類或同樣事件的時候,我似乎並不能(不是)通過回憶之前的經驗再次完成事件。記憶似乎僅僅增加了我完成事件的信心!?(這不會是病吧?)
已輸入0字
發表非常感謝您的回答。除了主動回憶以外,您認為記憶還能以哪些其它形式出現在意識活動中呢?以及記憶於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呢?有時候我會有種「錯覺」,比如運用一種新學到的技巧完成了一件事情,我自以為掌握了這種技巧,或者說「記住」了這一技巧;但是,當又遇到同類或同樣事件的時候,我似乎並不能(不是)通過回憶之前的經驗再次完成事件。記憶似乎僅僅增加了我完成事件的信心!?(這不會是病吧?)
已輸入0字
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