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翻出「花樣經」,上海這些醫院發出「科普最強音」

2020-12-05 騰訊網

除了專家講座、折頁手冊、微信朋友圈,你還在哪兒看見過健康科普?

其實,在舞臺劇、動漫、公益廣告、電視欄目、科普圖書、H5、APP、小程序等多種形式都有健康科普的「一席之地」。

健康科普進入新時代

多形式共譜「科普協奏曲」

日前從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組織開展的「2019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落下帷幕。大賽從視頻類、音頻類、圖文類、網絡帳號類等四大類別面向全國徵集優秀健康科普作品,上海共17件作品獲大賽優秀獎,27件作品入圍。同時,根據參與及作品報送和入圍情況,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同仁醫院獲大賽優秀組織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特別貢獻獎。

本次大賽開展時間為今年5-10月,活動期間得到了各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共收到衛生健康機構、科技部門、科協、高校、社會組織、相關單位及專業人員推薦的視頻類作品2250件、音頻類作品362件、圖文類作品3304件和網絡帳號類作品471件。

大賽在形式審查的基礎上,聘請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獨立評審,共評選出視頻類優秀獎77件、入圍作品141件;音頻類優秀獎10件、入圍作品20件;圖文類優秀獎60件、入圍作品110件;網絡帳號類獲獎作品31件;最具人氣獎3名。

本次大賽徵集的健康科普作品內容廣泛、形式豐富。視頻類作品包括講解、舞臺劇、公益廣告、微視頻、動漫、電視欄目、長視頻等7類;圖文類作品包括科普文章、PPT、H5、一圖讀懂、科普圖書、手冊折頁等6類。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帳號類作品除了微信、微博,還涵蓋了APP和小程序,以積極推動新媒體時代的健康科普傳播優勢。大賽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普及健康科學知識,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

2019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

獲獎作品名單(上海)

視頻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上海)

一、講解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一)講解類優秀獎名單

《強大而又弱小的HPV: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講解人:葉雙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男性健康·防篩於未癌》

講解人:王弘愷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蟲牙裡面有蟲嗎?》

講解人:宋亮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二)講解類入圍名單

《小小眼藥水,也有大講究!》

講解人:聶雯瑾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嬰幼兒睡眠問題的行為管理——夜醒怎麼辦?》

講解人:王廣海

報送單位: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什麼立刻?海姆立克》

講解人:胡純純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您知道腰椎管狹窄嗎?》

講解人:陳帆成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二、舞臺劇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舞臺劇類入圍名單

《照顧「老小孩」的你,還好嗎?》

表演者:唐吉雲、黃思敏、姚志萍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天空那麼藍,多抬頭看看》

表演者:林紅、祝穎、徐曉鶯、侯曉磊、姜衛俊、陳帆成、張穎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

三、公益廣告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公益廣告類入圍名單

《你要來參加這場聚會嗎?》

製作者:沙雯、唐雲龍、喬方

報送單位: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

四、微視頻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一)微視頻類優秀獎名單

《月子期的謠言粉碎機》

製作者:孫旖

報送單位:上海市同仁醫院

(二)微視頻類入圍名單

《健康一點點》

製作者:周杰、周荃、王子強、袁媛等

報送單位:上海教育電視臺

《愛護眼睛少煩惱》

製作單位:上海市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報送單位:上海市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五、動漫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一)動漫類優秀獎名單

《老年健康系列科普視頻》

製作者:顧玉東、徐文東、王明貴、劉景芳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謹「腎」篩查系列微電影》

製作者:薛寧、丁小強、徐靈菡等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步步驚「恐」—聚焦急性焦慮發作》

製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

報送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二)動漫類入圍名單

《杏香母嬰小百科第2集(拉綠色大便正常嗎?)》

製作者:伍建萍

報送單位:上海杏香園健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方頭醫生行醫記〉系列醫學科普動漫視頻》

製作者:王軍、王明海、張鐵騎

報送單位: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臨危不懼:兒童心理危機之自我應對》

製作者:張勁松、帥瀾、王姍姍

報送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瘋狂病原城 校園傳染病大作戰》

製作者:莊建林、趙文穗、王潔、蔡恩茂

報送單位:上海市長寧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六、電視欄目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電視欄目類優秀獎名單

《健康公開課》

製作者:喬方、唐雲龍、沙雯、餘群等

報送單位: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

七、長視頻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一)長視頻類優秀獎名單

《我愛的人,一個阿爾茲海默病患者》

製作者:毛穎、黃延焱、丁玎、孫嘉翊等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3號病房》

製作單位:上海市同仁醫院普外科

報送單位:上海市同仁醫院

《人體奧秘系列之眼睛的秘密》

製作者:徐靈敏、葉劍、羅建軍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上海睿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二)長視頻類入圍名單

《〈不倒翁的修行攻略一防跌工具使用小秘籍〉系列科普短劇》

製作者:夏慶華、姜玉、戴恆瑋

報送單位:上海市長寧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音頻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上海)

(一)音頻類優秀獎名單

《誰的青春不愛醫(阿爾茨海默病宣傳曲)》

製作者:李偉、孫琳、肖世富、李冠軍

報送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

(二)音頻類入圍名單

《指標正常,就可以不用吃藥了嗎?》

製作者:王雪婷、謝英遂

報送單位:上海市同仁醫院

《(微信課堂)「大姨媽」不乾淨怎麼辦?》

製作者:李國華、唐慧婷

報送單位: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圖文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上海)

一、科普文章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一)科普文章類優秀獎名單

《70%的「磨玻璃」肺結節無需手術》

作者:王懿輝、王廣兆、沈志琴、葉挺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二)科普文章類入圍名單

《鹽水漱口能殺菌,真的嗎?》

作者:富饒

報送單位: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醫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二、PPT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一)PPT類優秀獎名單

《乳腺健康那些事兒》

製作者:陳嘉健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二)PPT類入圍名單

《奪命殺手,心力衰竭》

製作者:王琦、鄒雲增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四、一圖讀懂類優秀獎及入圍作品名單

一圖讀懂類優秀作品名單

《我的孫子吃得不多,怎麼還這麼胖?》

製作者:洪莉

報送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五、科普圖書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一)科普圖書類優秀獎名單

《若初,早安!—漫話乳腺健康》

作者:陳嘉健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二)科普圖書類入圍名單

《享受健康人生:圖說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

作者:陳生弟、王剛

報送單位: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上海市醫學會百年紀念科普叢書》

製作單位: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各專科分會

報送單位:上海市醫學會

《幫我記住這世界—臨床醫生寫給認知症家庭的32個小故事》

作者:李霞

報送單位: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如何保養您的心臟—心臟病患者家庭醫療指導》

製作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團隊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告訴你疾病的真實樣子》

作者:夏樂敏

報送單位:「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

《說句心裡話》

作者:程蕾蕾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

六、手冊折頁類優秀獎及入圍名單

(一)手冊折頁類優秀獎名單

《一個瓣膜的自述》

製作者:林穎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二)手冊折頁類入圍名單

《乳腺關愛手冊》

製作者:徐潔慧、胡一惠、鄔燕偉

報送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老年心肺康復手冊》

製作者:張瓊、黃悅蕾

報送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兒童腹瀉防與治科普知識手冊》

製作者:田園、章春草、龔紫蘭

報送單位:上海市兒童醫院

優秀組織獎名單(上海)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上海市同仁醫院

特別貢獻獎名單(上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上海科普大講壇關注人體奧秘 共話健康養生
    人體是一個奇妙而複雜的大系統,擁有健康人生是我們最基本的夢想。但是,慢性病在我國城市死亡率已高達85.3%。世界衛生組織甚至發出警告,如果再不控制將影響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其實,慢性病的發生與我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 健康科普 我們在路上
    也許答案就會變得不一樣明者因時而變 知者隨事而制健康科普無疑是推動人民健康的重要抓手如今我國1100萬名醫務工作者不僅擔負著治病救人的神聖職責更積極投身於健康傳播事業傳達健康科普知識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近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總結暨經驗交流活動在京舉辦
  • 科普文章「高貴妃就這麼走了」網上熱傳,作者是上海一家醫院
    文末那一句「高貴妃若是送到瑞金醫院搶救一下,《延禧攻略》可能還會再多30集吧」更成為網友槽點之一。這篇文章出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微信公眾號。8月10日,瑞金醫院宣傳科團隊負責人朱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熱播劇必看」是他們每個宣傳工作人員的規定動作。
  • 疾病預防不忽視,掌握健康小知識,市八醫院醫生來科普~
    疾病預防不忽視,掌握健康小知識,市八醫院醫生來科普~ 2020-08-22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將健康科普工作納入醫務人員職稱晉升、評先評優考核
    在上海,健康科普工作將變得更為重要。1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獲悉,《關於加強本市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指導意見》已正式出臺,上海將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勵機制等多項舉措,全面加強本市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加快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深化推進健康上海行動,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
  • 點亮智慧 攜手前行——科普中國助力2020全國科普日
    隨著2020年全國科普日的到來,全國範圍內的科普活動都在集中開展。&34;作為中國科協的科普信息化建設的權威科普平臺,更將承擔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使科普信息化建設與傳統科普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國家科普公共服務水平。
  • 2021年眼視光健康科普短視頻大賽正式啟動
    為了讓眼視光健康知識的社會化科普走近每一位公眾的身邊,提高全民的眼視光健康意識,"2021眼視光健康科普短視頻大賽"於2021年1月1日正式開啟。本次大賽由上海市眼視光學研究中心主辦,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上海康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眼科領域專業科普賽事,大賽緊貼信息傳播趨勢和大眾閱讀習慣,以當下主流的短視頻平臺為載體和形式進行比賽。推動眼視光醫學科普作品的創新,持續提高醫療機構及醫生個人的信息化應用和創新水平、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意識。
  • 閱讀醫療科普哪家強?上海健康微信公眾號,一年誕生近200篇「10萬+」
    上海健康微信公眾號,一年誕生了近200篇「10萬+」。今天舉行的第二屆「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發布會傳出消息:2018年本市健康微信公眾號累計閱讀總量近1.32億,平均單個帳號閱讀量近百萬,成為上海人閱讀醫療科普的實力擔當。 「醫學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10家微信公眾號榮獲「2018年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
  • 【記憶2020】官微十大科普年終盤點,Get這些關鍵詞
    十條絕對值得收藏的防癌和排查建議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一切未來,皆是可盼2020年走到尾聲2021年正在向我們走來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候我們綜合上海長徵醫院上海長徵醫院官方服務號兩大官微的點擊量評選出2020年上海長徵醫院十大科普作品
  • 漫畫快板順口溜 浙江民間防「疫」科普「花樣百出」
    周利平女兒為媽媽畫的漫畫 安吉宣傳部提供 (抗擊新型肺炎)漫畫快板順口溜 浙江民間防「疫」科普「花樣百出」中新網湖州2月5日電(記者 施紫楠)「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毛根甫說,作為一名老百姓,他有義務用自己的特長,來宣傳相關防控科普知識,為抗擊疫情作出小小貢獻。浙江民間防控科普「花樣百出」 湖州宣傳部提供在「漫友」筆下,不僅有衛生保健知識普及,也有止謠穩定民心的堅定,更有對抗疫一線人員的致敬。
  • 有源醫聲支持舉辦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第二屆健康科普講解大賽
    紅網時刻12月3日訊(通訊員 黃寒梅)近日,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中南大學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主辦,有源醫聲支持的「傳播健康知識·弘揚二院文化」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第二屆健康科普講解大賽精彩開賽。
  • 賦能醫生,有來醫生致力於做精準健康科普平臺
    )上海】8月2日報導(文/丁琪)在醫療行業的眾多創業領域中,健康科普教育算是極為重要,卻又長期處於邊緣位置的行業。因其專業性強、鏈條長,收益不具備實效性,國外主要由政府統一開展相關工作。另一方面,國內尚處於醫學文盲階段,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財力,這些都給健康科普的內容創業帶來一定的挑戰。挑戰與機遇並存,在有來醫生創始人阮盛鐵看來,這些痛點也是門檻和優勢。
  • 傳播健康科普好聲音
    本報訊(記者 劉雪萍)日前,天津市「健康科普好聲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演講大賽圓滿落下帷幕,全市398名專業技術人員報名參加本次比賽。南開區以優異成績榮獲優秀組織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超榮獲三等獎、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醫院劉晶榮獲優秀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超以400餘萬票獲得「網絡人氣獎」。
  • 湖南省兒童醫院128項內容打榜積分 推動兒童健康科普知識普及
    人民網長沙1月15日電 近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推行《全員健康傳播行為積分量化管理方案》,將積分制管理方式引入到醫院健康傳播工作全過程,全員通過128項項目內容打榜積分,並與其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直接掛鈎,充分激發醫務人員當好科普翻譯官的熱情,全面客觀地評價其健康傳播的能力,以推動兒童健康科普知識普及
  • 加強腦科學科普 上海成立腦科學科普專項基金
    據《勞動報》報導,為加強腦科學方面的公眾科普宣傳,上海科技館和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與全球領先的生物製藥企業優時比昨日籤署三方合作意向書。優時比製藥將向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資100萬元,設立「優時比腦科學科普教育專項基金」。
  • 上海科普出版社復社30周年 葉永烈:科普作家要文理兼修
    東方網記者解敏12月8日報導:今天「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復社30周年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科普創作研討會」在上海舉行10多位院士、滬上科普作家齊聚,共同就科普創作如何助推上海公民科學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建言獻策。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成立於1957年,1958年曾併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復社。現為全國兩家科普出版社之一。多年來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了許多科普精品圖書。
  • 健康用眼,快樂學習—「架起彩虹橋,科普進校園」眼健康諮詢活動
    5月10日下午,由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主辦,上海市醫學會視光學專科分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健康醫學院聯合承辦、《海上名醫》直播平臺、《康復》雜誌媒體平臺公益協辦的「架起彩虹橋,科普進校園」大型眼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在美麗的上海健康醫學院浦東校區順利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發揮高校健康科普教育堡壘作用 打響突發公共衛生...
    堅持夯實科普創新平臺基礎 時刻準備為健康中國保駕護航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自 2017 年開始開展科普工作,不斷開拓科普發展路徑,廣泛聯繫社會資源,已形成「論壇+作品+大 賽+培訓+活動」多維度、立體化的科普實踐體系,獲批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2019 年度「創新科技行動計劃」科普領域最大平臺項目「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科普服務平臺建設」。
  • 2019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優秀作品名單公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普及健康科學知識,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組織開展了「2019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想打肉毒素 這些知識儲備必須有》  講解人:穆欣  報送單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舞臺劇類優秀獎名單(6名)  1.《服藥不當.ICU》  表演者:李同舟、姚晨蕊  報送單位:北京醫院  2.
  • 十三五科普答卷 | 在今天召開的這個會議上,這些滬上科普人獲得表彰!
    十三五科普答卷 | 在今天召開的這個會議上,這些滬上科普人獲得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先進工作者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和浦東新區做科普工作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