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醫療科普哪家強?上海健康微信公眾號,一年誕生近200篇「10萬+」

2020-12-01 上觀

上海健康微信公眾號,一年誕生了近200篇「10萬+」。今天舉行的第二屆「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發布會傳出消息:2018年本市健康微信公眾號累計閱讀總量近1.32億,平均單個帳號閱讀量近百萬,成為上海人閱讀醫療科普的實力擔當。

 

「醫學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10家微信公眾號榮獲「2018年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門診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等10家獲提名獎;「上海市同仁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10家獲入圍獎;「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姑娘,我敬你是條漢子》等10篇文章入選最具人氣閱讀榜單;「浦東衛生計生」等5家區衛生計生委官方微信獲區域傳播獎;市衛生健康委官方微信「健康上海12320」獲特別貢獻獎

 

發布會傳出消息,2018年上海市健康微信公眾號總體發布量為16277次、34785篇,平均單個微信號全年發布115.44次、246.70篇。在發布量與2017年持平的基礎上,2018年本市健康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較去年顯著提升:2018年累計閱讀總量近1.32億,平均單個帳號閱讀量近百萬;累計點讚總量約125.59萬,平均單個帳號近9000的點讚量。平均單個帳號全年閱讀量增加45.66萬,漲幅95.80%;點讚量增加4549.95次,漲幅高達104.43%。平均單篇文章閱讀量增加1793.55,漲幅近90.15%;點讚量增加17.91次,漲幅達98.49%。共創造了198篇「10萬+」的現象級文章。發布文章主題主要聚焦:醫療資訊、便民服務、健康科普、醫學見聞、醫務風採、互動活動等內容。

 

近年來,上海衛生健康委充分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不斷加強新媒體陣地建設,通過發布優質、權威的醫學科普,佔領健康科普宣傳主陣地。一方面,整合全行業資源,做實做強「健康上海12320」微信矩陣。通過集群展示,為市民創設便捷通道以迅速查找到所需機構,也拓寬了各家健康微信公眾號的宣傳渠道。另一方面,探索開拓便民服務功能,市衛生健康委官微「健康上海12320」下設「便民服務」包括「預約轉運」、「用藥諮詢」、「疫苗接種」、「衛監服務」四大功能,為市民提供康復出院預約、合理用藥諮詢、疫苗接種信息查詢、醫療信息查詢等服務。

 

發布會上,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宣傳處、復旦大學網絡數據挖掘研究創新團隊聯合成立的課題組帶來《2018年上海市健康微信公眾號年度分析報告》,對2018年上海市健康微信公眾號的總體情況、帳號排行、主要內容及典型案例等進行系統研究。

 

2018年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年度榜單

1、醫學界

2、段濤大夫

3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4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5、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6 、恩哥聊健康

7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8、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9、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10、上海疾控

相關焦點

  • 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健康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運算公式中包含的指標有:文章最高閱讀數,最高點讚數,日均閱讀數,日均點讚數,篇均閱讀數,篇均點讚數,頭條日均閱讀數以及頭條日均點讚數,進行加權計算,最終得出WCI指數,結論較為客觀。(四)構建微信公眾平臺健康傳播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綜上所述,本文提出針對微信公眾平臺的健康傳播信息傳播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如下圖所示。
  • 用運營思維,做醫療健康類文章科普
    要成就大醫生,通過自媒體平臺輸出醫療健康內容是投資回報最大的方式。我從來相信醫生的專業,也從不否認醫生的文字輸出能力,但自媒體科普醫療健康內容不同於醫生以往傳統的文字寫作,需要顛覆固有認知,用產品運營思維才能做好醫療健康類文字科普。文字載體的變化,閱讀習慣也發生改變。
  • 90%原創文章閱讀不過萬|微信公眾號數據報告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網易H5》欄目(公眾號:wangyih5)出品。9月,網易H5聯合新榜推出了《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88.5萬個微信公眾號,平均一天才產出200多篇原創10w+。
  • 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每天90%的原創文章閱讀量不過萬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網易H5」(ID:wangyih5),作者 網易H5×新榜,36氪經授權發布。原題目《每天90%的原創文章閱讀量不過萬: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2.0》 9月,網易H5聯合新榜推出了《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88.5萬個微信公眾號,平均一天才產出200多篇原創10w+。
  • 技能技巧 | 成就大醫生,用產品運營思維做醫療健康類文章科普
    要成就大醫生,通過自媒體平臺輸出醫療健康內容是投資回報最大的方式。我從來相信醫生的專業,也從不否認醫生的文字輸出能力,但自媒體科普醫療健康內容不同於醫生以往傳統的文字寫作,需要顛覆固有認知,用產品運營思維才能做好醫療健康類文字科普。文字載體的變化,閱讀習慣也發生改變。
  • 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屢破百萬 咪蒙這麼火怎麼做到的
    截至今年6月,咪蒙的同名微信公眾號累計閱讀量兩億兩千多萬次,每條廣告45萬元起並在不斷漲價,每篇文章閱讀均超過50萬,大部分文章閱讀量超過100萬。咪蒙的新書《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收錄了她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今年5月出版後短短一個月就攀上了京東、噹噹、亞馬遜各圖書電商網站暢銷榜的前五名。   咪蒙是誰?
  • 每天90%的原創文章閱讀量不過萬 | 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2.0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88. 5 萬個微信公眾號,平均一天才產出 200 多篇原創10w+。10w+對於絕大多數新媒體人來說,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那麼,1w-(閱讀量在 1 萬以下的公眾號文章)的世界又是什麼樣的呢?
  • 中國警察網微信公眾號粉絲突破100萬
    中國警察網微信公眾號粉絲突破
  • 微信上線付費閱讀9個月後,平均單篇文章收入133元!| 中國微信500強...
    其中時事類帳號「尹香武」發布了29篇付費內容,均與購房乾貨知識相關,累計收入6.8萬元,為付費閱讀創收最多的公眾號;每100篇被付費閱讀的內容中有5篇會被進一步讚賞,其中,讚賞人數最多的付費內容為公眾號「花花小茶館」發布的《大結局|夜來南風起》。
  • 公眾號興衰簡史
    也許是高壓,也許是隱私被曝光後的羞愧,2017年7月16日許豪傑在公眾號上發布了一條14秒的視頻,他說:我只是一個創業者,我就在這裡,我不逃避。後來,就沒有後來了,那個叫「許豪傑」的公眾號,那個打造了無數10萬+的公眾號,那個曾給創業者無限腦洞與思考的公眾號,沉默到了今天。
  • 科普文章「高貴妃就這麼走了」網上熱傳,作者是上海一家醫院
    這篇文章出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微信公眾號。8月10日,瑞金醫院宣傳科團隊負責人朱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熱播劇必看」是他們每個宣傳工作人員的規定動作。近年來,瑞金醫院微信公號做過的醫療科普,涉及《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歡樂頌2》、《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等諸多熱播電影電視劇。
  • 2021年眼視光健康科普短視頻大賽正式啟動
    為了讓眼視光健康知識的社會化科普走近每一位公眾的身邊,提高全民的眼視光健康意識,"2021眼視光健康科普短視頻大賽"於2021年1月1日正式開啟。本次大賽由上海市眼視光學研究中心主辦,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上海康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眼科領域專業科普賽事,大賽緊貼信息傳播趨勢和大眾閱讀習慣,以當下主流的短視頻平臺為載體和形式進行比賽。推動眼視光醫學科普作品的創新,持續提高醫療機構及醫生個人的信息化應用和創新水平、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意識。
  • 上海:將健康科普工作納入醫務人員職稱晉升、評先評優考核
    在上海,健康科普工作將變得更為重要。1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獲悉,《關於加強本市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指導意見》已正式出臺,上海將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勵機制等多項舉措,全面加強本市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加快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深化推進健康上海行動,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
  • 「深圳衛健委」公眾號半年漲粉百萬 醫衛界頂流「段子手」啥樣?
    天天用不重複的「段子」做科普,稍不留神每篇文章就十萬+,會玩梗的「深圳衛健委」不愧是廣東21地市衛健公眾號的「頂流」。
  • 大象公會:公眾號要切合人性
    今天非常感謝微信邀請我們來參與關於原創內容的分享,我首先先分子簡要地介紹一下大象公會。大象公會是由前鳳凰周刊執行主編黃章晉先生創辦的網絡新媒體,以做中國最優質的精神鴉片製造商為使命,大象公會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做原創內容的帳號,特別是我們的頭條到目前為止200多篇長文章,全部都是原創內容。
  • 健康科普翻出「花樣經」,上海這些醫院發出「科普最強音」
    除了專家講座、折頁手冊、微信朋友圈,你還在哪兒看見過健康科普? 其實,在舞臺劇、動漫、公益廣告、電視欄目、科普圖書、H5、APP、小程序等多種形式都有健康科普的「一席之地」。
  • 這一年 金華科普與您共成長
    回顧這一年,每個人的心中或許都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喜悲,不同的感慨。在我們關注的科普領域,同樣也有很多值得記憶和回顧的內容,下面就用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十個關鍵詞帶你回顧金華科普這不平凡的一年……一、應急科普1.1月23日,第一時間成立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普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通知》和《倡議書》,積極組織疫情防控工作。
  • 專訪「地球知識局」公眾號創始人:嚴肅科普也能「玩梗」
    專訪「地球知識局」公眾號創始人:嚴肅科普也能「玩梗」金羊網  作者:柳卓楠  2020-01-12 文/金羊網記者 柳卓楠 實習生 安舒齊圖/金羊網記者 梁喻
  • "為你讀詩"等微信公眾號走紅 詩歌開始"流行"了嗎
    隨著「讀首詩再睡覺」「為你讀詩」「詩歌是一束光」「第一朗讀者」等一批詩歌微信公眾號的走紅,人們最直觀的感受是,詩歌好像正在從圈子裡的創作和閱讀走進普通人的生活,「詩人的詩」藉助不斷攀升的粉絲數和訂閱數,似乎正在變為「大眾的詩」。本期「青年文化論壇」即以此為話題,兩篇文章從兩種角度共同關注新媒體時代詩歌的傳播與接受。
  • 【解讀】《天津市居民健康狀況報告(2018年度)》核心內容圖解
    繼續運營維護「天津控煙」微信公眾號。輿情監測我市控煙原發報導全年共65篇。 各類公共場所規範禁菸標識張貼比例均呈現增加的趨勢,公眾對《條例》知曉率和支持率與2017年持平,對《條例》執行的滿意率從71.1%上升至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