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居民健康狀況報告(2018年度)》包括我市人口基本情況、甲乙類傳染病發病情況、丙類傳染病發病情況、地方病、主要非傳染病流行趨勢、居民營養狀況、青少年健康問題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幹預等方面的內容。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我市人口基本健康指標繼續位於全國前列
期望壽命
2018年天津市居民期望壽命為81.69歲,連續8年超過81歲。其中男性79.54歲,女性83.91歲,女性高於男性4.37歲,已達到發達國家或地區水平。
天津市居民2018年與2017年分性別期望壽命
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2018年天津市孕產婦死亡率為5.12/10萬,嬰兒死亡率為3.0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3.77‰。2018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全國數據顯示,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18.30/10萬,嬰兒死亡率為6.1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8.40‰。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同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同年活產兒總數)*1000‰
2018年與2017年天津市嬰兒、新生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2
我市人口老齡化水平較高
2018年天津市戶籍人口金字塔
2018年我市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佔戶籍人口的23.95%。提示天津市人口老齡化處於較高水平,今後各項公共衛生政策和資源應更注重關愛老年人健康。
3
我市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較為平穩
2018年全市16個區共報告甲、乙類傳染病16種23625例,死亡61人。其中,甲類傳染病報告4例、無死亡報告;乙類傳染病報告15種23621例,死亡61人。2018年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151.75/10萬,報告死亡率為0.39/10萬;與2017年相比,報告發病率上升3.06%,報告死亡率上升56.91%。
我市自2007年以來,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呈現下降趨勢,2017-2018年報告發病率略有上升,總體趨勢較為平穩。
天津市2001-2018年甲、乙類傳染病發病情況
4
我市甲乙類傳染病主要病種相對集中
2018年,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痢疾、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猩紅熱和梅毒,共佔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總數的92.56%。
報告死亡數居前的病種依次為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和出血熱。
5
我市甲乙類傳染病呈現一定的季節性分布
腸道傳染病病種以痢疾為主,5-9月為發病高峰期,期間發病數佔腸道傳染病發病總數的57.36%,8月達發病峰值。呼吸道傳染病病種以肺結核和猩紅熱為主,冬春季為發病高峰期,2018年發病峰值為4-6月和11-12月。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病種以梅毒和B型肝炎為主,全年各月均有發病,無明顯發病季節高峰。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病種以布病為主,全年散發。
6
我市甲乙類傳染病人群分布特點明顯
0-4歲年齡組病例最多,佔病例總數的13.72%,其次是5-9歲年齡組病例佔12.40%,25-29歲年齡組病例佔8.87%。男女發病數性別比為1.43:1,男性發病數和發病率均明顯高於女性。
天津市2018年甲、乙類傳染病病例人群分類構成
病例人群分類,以家務及待業人員最多,佔病例總數的16.75%,其次是學生佔13.85%,離退人員佔13.24%。
家務及待業人群報告病種以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結核、為主。學生報告病種以猩紅熱、痢疾、肺結核為主。離退人員報告病種以痢疾、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為主。
7
我市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較為平穩
2018年全市16個區共報告丙類傳染病7種56029例,死亡1人,報告發病率359.88/10萬。與2017年相比,報告發病率上升3.77%,報告死亡數增加1人。
8
我市丙類傳染病發病主要病種相對集中
2018年,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其中,其它感染性腹瀉病報告發病數佔病例總數的63.37%,手足口病佔29.66%。
9
非傳染病是我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天津市戶籍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為非傳染病,2018年前5位死亡原因分別為心臟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和中毒。前5位的疾病累計佔總死亡的86.87%。
2018年天津市居民前十位死因順位及構成
2018年天津市不同年齡人群死因順位(死亡率1/10萬)
10
我市涉農地區兒童氟斑牙病情仍需控制
市內六區居民飲用市政管網水,不受飲水型氟中毒威脅。10個涉農區均為飲水型氟中毒病區,病區村共2060個。
(一)兒童氟斑牙患病情況
我市氟中毒病區兒童氟斑牙患病率為41.23%。兒童氟斑牙患病率小於30%的區有東麗區、西青區和薊州區。
(二)不同改水方式對兒童氟斑牙的影響
我市飲水型氟中毒病區的改水方式主要有市政管網供水、低氟井、集中聯片管網和桶裝水4種方式。市政管網工程改水最徹底、最有效,最使人民受益。
11
我市居民碘營養水平總體適宜
我市外環境普遍缺碘,絕大部分地區屬於碘缺乏地區。
(一)部分地區孕婦尿碘水平略有不足
我市孕婦尿碘中位數為153.00μg/L,處於碘營養適宜水平,其中河西區、南開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寧河區、薊州區孕婦尿碘水平略有不足。
2018年天津市各區孕婦尿碘中位數(μg/L)
(二)兒童尿碘水平適宜
我市兒童尿碘中位數為174.45μg/L,處於碘營養適宜水平,其中尿碘濃度
2018年天津市各區兒童尿碘中位數(μg/L)
12
倡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控煙
2018年,繼續開展4.29計程車禁菸日十周年活動、無煙兩會倡導等市級大型宣傳活動。持續藉助電臺、街區大屏幕、樓宇電梯液晶屏、公交車液晶屏、地鐵燈箱、路名牌上投放控煙公益宣傳廣告。並在天津衛視氣象預報欄目循環展示控煙公益廣告。繼續運營維護「天津控煙」微信公眾號。輿情監測我市控煙原發報導全年共65篇。
各類公共場所規範禁菸標識張貼比例均呈現增加的趨勢,公眾對《條例》知曉率和支持率與2017年持平,對《條例》執行的滿意率從71.1%上升至74.2%。
公共場所張貼規範禁菸標識的變化情況
公眾對《條例》知曉、支持及執行滿意率的變化情況
落實民心工程 推進全民健康
(1)發揮專家作用,深入探索醫防融合,開展愛「心」行動。
聯合預防、臨床、急救等專家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愛心」講座,「減鹽」、「控煙」、「臨床急救」等主題愛「心」講座483場,直接受益人數3萬人,參與居民問卷合格率和滿意率均達到90%以上。組織我市心血管病防治專家編制完成「愛心」講座統一課件和愛心行動主題宣教手冊,並印發2.2萬冊。開展愛「心」行動進醫院系列活動,組織製作愛心行動工具包及宣傳材料在我市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門診導診處、重點科室門診和病房等處擺放。
(2)強化媒體宣傳,廣泛發布健康信息。
通過電視臺、電臺、報紙等主流媒體報導活動新聞及播放「三減三健」公益廣告及健康生活方式主題宣傳視頻共計1000餘次。在市內六區600塊主要路段開展路名牌廣告宣傳。利用街道大屏幕及各社區、醫療機構、機關單位內電視、電子屏滾動播放健康生活方式主題宣傳視頻30萬餘次。在地鐵站廳站檯燈箱廣告、地鐵列車車內廣告牌及車內移動電視投放平面公益廣告。通過「普及健康生活」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權威健康信息,累計發布1000餘篇,總閱讀30萬餘人次,通過各區微信公眾號及官方網站等發布健康信息700餘篇。
(3)全市統一行動,群眾受益面不斷擴大。
全市各區結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國愛牙日、世界糖尿病日等衛生健康日,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三減三健」等健康生活方式主題宣傳活動,全市累計開展1700餘場,直接受益人數15萬餘人。成立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及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1835個,共開展小組活動7000餘次。發放各類宣傳折頁、海報、支持工具130萬份,覆蓋三級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小學學校、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及轄區部分機關單位共3000餘家。積極推進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2018年全市新創建各類單位600餘家。
(4)效果評估。
公眾對冠心病防治知識的總體知曉率由77.0%提升至96.9%,其中對每日蔬菜水果攝入量的知曉率提升幅度最高,由39.4%到79.5%;此外,每天食鹽攝入量的知曉率由84.2%提升至97.8%;關於戒菸的保護作用的知曉率也由45.6%提升到75.5%。
「普及健康生活」公眾號2018年1月文章累計閱讀人數6.9萬人,累計閱讀11.7萬次;至2018年12月公眾號文章累計閱讀人數22.6萬人,累計閱讀次數37.6萬次,較1月份增長227.26%和221.95%。普及健康生活公眾號新媒體健康指導宣傳間接受益人數達106萬人。
疾控中心「普及健康生活」公眾號文章閱讀統計
實地健步走,健康我先行
全市各區於5月份在多種場所和人群中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保健康 快步走 預防慢性疾病」主題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運動與健康理念,形成了全市聯動的健康運動氛圍。開展第三屆「萬步有約」職業人群健走激勵大獎賽活動,幹預人群BMI指數、腰圍、血壓、內臟指數、體脂肪率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大力推進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建設,全年新建更新健身園1000個、新建農村健身廣場100個、新建和提升社區全民健身中心30個、新建籠式足球場、多功能運動場67個、10條登山步道和2個體育公園等設施。完成了第十四屆運動會群眾組比賽,吸引263個社會組織近萬人次參與。通過舉辦各項業餘聯賽、「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動、市級示範活動和比賽等,掀起全市上下全民健身活動熱潮。推廣創建村居民健身會200個,培養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000餘名,評選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100名。
供稿:委疾控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