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看健康挑戰

2021-01-09 騰訊網

忙碌了一年的你,不知身體可好?

抽出點時間了解一下近幾年我國居民總體健康狀況,在新的一年,儘早為自己的健康制定一個小目標。吃的好點,不是每日大魚大肉;強身健體,不是勤快起來就玩命地鍛鍊,懶的時候一動不動。

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是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質的重要指標。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

2015-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開展了新一輪的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現場調查人數超過60萬,具有國家和省級代表性,根據監測結果編寫形成《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監測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建設和健康扶貧等民生工程的深入推進,我國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一是居民體格發育與營養不足問題持續改善,城鄉差異逐步縮小。

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

居民平均身高繼續增長

成人: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

(圖片來源於:人民日報)

青少年:6-17歲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平均分別增加了1.6釐米和1釐米。

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持續改善。

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低體重率均已實現2020年國家規劃目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農村兒童的生長遲緩問題得到了根本改善,農村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由2015年的11.3%降至5.8%;6-17歲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從4.7%降到了2.2%。

居民貧血問題持續改善。

成人、6-17歲兒童青少年、孕婦的貧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為8.7%;

6-17歲兒童青少年貧血率為6.1%;

孕婦貧血率為13.6%;

2015年發布的數據為:6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為9.7%。其中6-11歲兒童和孕婦貧血率分別為5.0%和17.2%。

二是居民健康意識逐步增強,部分慢性病行為危險因素流行水平呈現下降趨勢。

近年來,居民吸菸率、二手菸暴露率、經常飲酒率均有所下降。

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成人30天內飲酒率超過四分之一;

201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吸菸人數超過3億,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為28.1%,其中男性吸菸率高達52.9%。

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攝入量為3升,飲酒者中有害飲酒率為9.3%,其中男性為11.1%。

身體活動不足問題普遍存在。

2015年數據表明:成人經常鍛鍊率為18.7%。

家庭減鹽取得成效。

居民對自己健康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定期測量體重、血壓、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標的人群比例顯著增加。

18歲及以上居民中,有近60%的人過去一個月內測量過體重;

40歲及以上居民中,未診斷為高血壓的人近3個月內血壓檢測率達50.1%;未診斷為糖尿病的人年度血糖檢測率為39.3%;未診斷為血脂異常的人年度血脂檢測率為29.2%。

三是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導致的勞動力損失明顯減少。

我國居民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四類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為16.5%,與2015年公布的18.5%相比下降了2個百分點,降幅達10.8%,提前實現2020年國家規劃目標。

重視精神衛生。

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為4.98%。

健康狀況面臨的挑戰

一是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不合理問題突出。

膳食脂肪的供能比持續上升,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農村首次突破30%推薦上限。

家庭人均每日烹調用鹽和用油量仍遠高於推薦值。

同時,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斷上升,食堂、餐館、加工食品中的油、鹽應引起關注。

水果、豆及豆製品、奶類消費量不足。

兒童青少年經常飲用含糖飲料問題已經凸顯。

吸菸、過量飲酒、身體活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

二是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仍呈上升趨勢。

超重肥胖情況

這一輪的監測結果顯示,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超重肥胖率超過50%)。

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男女性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公斤和59公斤,相比2015年,分別增加了3.4和1.7公斤

6-17歲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達到了19%;

6歲以下兒童的超重肥胖率達到10.4%。

2015年公布的數據為,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

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

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發病率情況。

重點慢性病死亡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但隨著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斷延長,加之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和行為危險因素流行對慢性病發病的影響,我國慢性病患者基數仍將不斷擴大,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會持續增加

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比例為80.7%,防控工作仍面臨巨大的挑戰。

2015年發布的數據: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為533/10萬,佔總死亡人數的86.6%。心腦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為主要死因,佔總死亡的79.4%。

三是部分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如嬰幼兒、育齡婦女和高齡老年人面臨的重要微量營養素缺乏等問題仍需要引起關注。

面對當前仍然嚴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將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合理膳食和重大慢病防治納入健康中國行動。從政府、社會、個人(家庭)3個層面協同推進實施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和國民營養計劃。

人群的超重肥胖既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問題,也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密不可分。

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須堅持預防為主,貫穿全生命周期,要從女性備孕、母親孕期開始,從兒童青少年時期抓起。

為了應對我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與教育、市場監管、體育、共青團中央、婦聯等6個部門聯合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這個方案以強化家庭、學校、醫療機構、政府四個層面的責任為核心,對未來十年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提出了目標要求和具體落實措施。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遏制,全面促進兒童青少年的健康。

資料來源:國新網

撰稿:dongli

編輯:黃 禕

相關焦點

  •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出爐
    1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報告》顯示,我國居民體格發育與營養不足問題持續改善、居民健康意識逐步增強、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慢病防控工作仍面臨巨大的挑戰。
  • 衛生計生委解讀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工作試行方案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先後開展過4次國家營養狀況調查,並於2010-2012年開展了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為不同歷史時期的營養改善政策提供重要依據。針對慢性病,還先後於2004、2007、2010和2013年開展了4次全國成人慢性病及行為危險因素監測,基本掌握了我國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等情況。
  • 這幾年,中國人的健康狀況有何變化?最新數據
    ◆ 國新辦今天上午舉行《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發布會: ◆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續增長: 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
  • 「2019年南通市居民慢性病與死因報告」出爐
    「2019年南通市居民慢性病與死因報告」出爐 2020-11-03 10:10:00 來源: 南通網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引下,「健康中國行動」正在全面推進。
  • 這幾年,中國人的健康狀況有何變化?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我國18-44歲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0釐米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 【解讀】《天津市居民健康狀況報告(2018年度)》核心內容圖解
    《天津市居民健康狀況報告(2018年度)》包括我市人口基本情況、甲乙類傳染病發病情況、丙類傳染病發病情況、地方病、主要非傳染病流行趨勢、居民營養狀況、青少年健康問題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幹預等方面的內容。
  • 2021年,該制定您的營養計劃了!
    國務院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2015-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開展了新一輪的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現場調查人數超過60萬,具有國家和省級代表性。
  • 最新國人營養報告:天哪!2個人中1個胖
    上周,國務院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上一次發布報告,還是五年前的事。2015年~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開展了新一輪的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近6億人口,現場調查人數超過60萬。這個檢測,是一個長期了解當前中國人民營養狀況的項目。
  • 看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怎麼說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水果和蔬菜的功能和營養側重點不一樣。它們所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成分都有所區別,兩者不能互相替代。且水果食用前不用加熱,其營養成分不受烹調因素影響,故蔬菜和水果不能替代。水果的營養特點水果中含碳水化合物較蔬菜多,主要以雙糖或單糖形式存在,如蘋果和梨以果糖為主,葡萄、草莓以葡萄糖和果糖為主。
  • 國辦:到2025年,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中新網2月14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今日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環境顯著改善,到2025年,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規劃提出,完善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等相關政策,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慢性病患者按人頭打包付費。
  • 2019年中國慢性病大會在京舉辦
    新華網北京11月11日電(蘆俊文)9日~10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共同主辦的2019年中國慢性病大會在北京舉辦。大會開幕式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曉峰主持。
  • 重慶人健康狀況如何?哪些疾病高發?
    重慶人身體狀況如何?人均期望壽命是多少?近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重慶市2019年度居民健康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19年重慶市人均期望壽命為77.85歲。
  • 近九成死亡人數源於慢性病,健康中國行動將對慢性病發起總攻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於學軍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由於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偏低,吸菸、酗酒、缺乏鍛鍊、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我們也叫「非傳染性疾病」),以此為代表的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佔到了總死亡人數的88%,由此導致的疾病負擔佔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 DRIs新一輪修訂啟動 安利紐崔萊合作中國營養協會強化膳食營養多個...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宣布啟動《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以下簡稱DRIs)新一輪修訂,並與紐崔萊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籤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營養素在生理功能、營養狀況評價等方面的研究,預計在2022年完成制定。
  • 中國營養學會-百勝餐飲健康基金揭曉2020年度資助項目
    暨第十三屆餐飲健康學術研討會召開2020年12月1日,中國營養學會-百勝餐飲健康基金年會暨第十三屆餐飲健康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緊扣當前大環境,本次大會圍繞「後疫情 新常態 聚焦餐飲營養發展」的主題,對後疫情時代餐飲營養健康發展的新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
  • 特膳與老年營養新理念,倡導健康老齡化
    由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健康研究會與博華展覽共同舉辦的「2020特殊膳食營養與健康高峰論壇暨老年營養健康論壇」於11月26日在國家會展中心順利舉辦。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與會分享交流,帶來關於法規、輿情、趨勢、研究成果和科普等多方面的內容,解讀特膳與老年營養的概念,倡導健康老齡化。
  • 2019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正式發布|報告
    這表明到2030年實現零飢餓可持續發展目標存在巨大挑戰,今日發布的最新《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年度報告稱。報告指出,將發育遲緩的兒童人數減少一半以及減少出生體重不足的嬰兒的目標進展太慢,這也使可持續發展目標2的營養目標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 2014年青島居民死因分析報告:頭號殺手竟是它
    青島新聞網8月12日訊 8月11日,青島市衛計委發布《2014年青島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我市死亡人數為54048人,男性人數明顯高於女性。居民死因前三位依次是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其中,惡性腫瘤造成16786人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31.06%,超越心臟病,成為居民死亡的「頭號殺手」。
  •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城市應具備五種特徵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16)》9月28日在京發布。 國民健康狀況成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 調查顯示:中國城鄉居民總體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改善;慢性病患病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慢病管理工作穩步推進,防控形勢仍面臨較大壓力;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總體改善,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穩步提高;健康影響因素有所改善,但重視程度和幹預力度仍需加大。
  •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發布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2012 年中國≥ 18 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中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為2.7 億;患病率城市高於農村(26.8%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 年)》顯示,2012 年≥ 18 歲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高於1991 年和2002 年的全國調查結果(圖6),尤其是控制率水平提高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