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原創文章閱讀不過萬|微信公眾號數據報告

2021-01-15 網易新聞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網易H5》欄目(公眾號:wangyih5)出品。

9月,網易H5聯合新榜推出了《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88.5萬個微信公眾號,平均一天才產出200多篇原創10w+。10w+對於絕大多數新媒體人來說,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那麼,1w-(閱讀量在1萬以下的公眾號文章)的世界又是什麼樣的呢?

今天,網易H5再次聯合新榜,推出《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2.0》,供廣大新媒體從業者參考。

01 每100篇原創文章裡,只有9篇閱讀破萬


我們選取了10月25日的微信公眾號樣本庫數據,作為此次的調查樣本。

首先,原創文章在整體文章中的佔比就很少,看上去顯得「勢單力薄」。

10月25日,新榜日常監測的90萬個微信公眾號,共發布超過72萬篇微信文章。其中,原創文章3.2萬篇,佔當天所有文章的4.5%。(這裡的原創文章指獲得微信原創標識的文章,未標原創的文章不算在內)

更讓原創作者感到扎心的可能是下面這組數據。

原創文章中,閱讀數在1萬以下的有2.9萬篇,佔當日全部原創文章的91.12%。換句話說,當天閱讀數超過1萬的原創文章,竟然只有不到9%。

相當於每100篇原創文章中,只有9篇閱讀破萬。絕大多數的公眾號還在腳踝處徘徊。

02 推送時間集中在下午5點時段


從發布時間來看,這些閱讀1萬以下的微信文章,推送時間集中在下午5點時段。

而在上次的《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中,10w+文章推送最多的時間段Top3分別為21點、22點、20點。

不過,考慮到樣本數、粉絲量級、帳號類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並不能簡單粗暴地說,傍晚推送就一定比晚上閱讀量低。

但運營者如果能從帳號定位、用戶特徵等維度綜合考量,制定更合適的發布時間,也是一種提升閱讀量的方法。

03 三分之二的原創頭條閱讀不到2000


同樣是閱讀1萬以下,這2.9萬篇原創文章又有不同。

考慮到發布位置對閱讀數的影響,我們主要選取頭條推送作為研究對象。

發布位置在頭條的15999篇文章,平均閱讀量為1714,而其中10981篇文章的閱讀數都低於平均值。

也就是說,當天三分之二的閱讀在1萬以下的原創頭條文章,閱讀量連2000都不到。

04 閱讀少的文章也會被喜愛、被打賞


我們常說原創不易,但也不是每一篇都會獲得讀者的打賞。

閱讀數1萬以下的15999篇原創頭條文章中,當日有31.95%被讚賞。

不過,這個數據與整體比例相比,還是高出不少。《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顯示,只有12.35%的原創文章收到了讚賞

雖然在大眾眼中,閱讀數往往代表著傳播結果,被反覆學習研究,但別忘了,內容也有小而美。

一些原創帳號雖然在數據上做不到篇篇10w+,但仍然可以憑藉小而美的優質創作,收穫一批忠實且垂直的讀者。

當10w+在朋友圈刷屏,1w-也被喜愛他們的人捧在手心。

05 教育、文摘類帳號分布最多


從帳號類別來看,這2.9萬篇原創文章的對應帳號中,佔比最高的是教育類,其次分別是文摘、民生、文化、體娛等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教育、文摘類文章閱讀就低,只能說教育類公眾號在閱讀1萬以下的文章帳號中分布數量較多。

從整周發文的所有公眾號類別分布來看,從多到少依次是文摘、民生、政務、教育、企業、體娛、文化……與閱讀量小於1萬的帳號差別不大。

而參照此前的《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產出10w+的帳號最多的是企業、民生、時事類。

06 帳號新榜指數集中分布在400-700間


這2.9萬篇閱讀量小於1萬的原創文章,對應帳號的新榜指數分布也偏低。

新榜指數500-600之間分布的帳號最多。

參照此前的《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當時對應帳號的新榜指數,集中分布在700-950。

新榜指數分布在750-800間的公眾號,產出的10w+最多。


總的來說,無論是10w+還是1w-的數據,都體現出原創不易。

近百萬公眾號樣本中,原創文章顯得寡不敵眾。雖然正是這些原創內容,支撐起了公號內容生態的大半邊天。然而這些內容的數據表現,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如意。

《公眾號6年,多少已停更?| 新榜數洞》數據顯示,自2012年公眾號誕生至2018年,公眾號數量註冊增速明顯放緩。

63%的帳號仍在活躍更新,26%的帳號已處於停更狀態,6%的帳號已註銷。

如果以最後一篇文章發文時間作為註銷時間來看,當時統計的結果是,註銷帳戶的平均壽命不到一年,只有355天。

堅持從來不是件易事。

在這場漫長的內容長跑中,總有人熬不下去,選擇中途放棄。也總有人在咬牙堅持著,並活得更好。

這些數據並不會減少我們對內容的焦慮,但至少,還在堅持著的人們「已經擊敗了90%以上的對手」。

創意方法、選題策略、互動設計、文案秘籍……搜索關注網易H5微信公眾號(ID:wangyih5),分享你想要的知識。


本文來源:網易H5 作者:網易H5X新榜 責任編輯: 宋天嬌_NBJS7913

相關焦點

  • 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每天90%的原創文章閱讀量不過萬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網易H5」(ID:wangyih5),作者 網易H5×新榜,36氪經授權發布。原題目《每天90%的原創文章閱讀量不過萬: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2.0》 9月,網易H5聯合新榜推出了《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88.5萬個微信公眾號,平均一天才產出200多篇原創10w+。
  • 每天90%的原創文章閱讀量不過萬 | 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2.0
    今天,新榜再次聯合網易H5,推出《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2.0》,供廣大新媒體從業者參考。10 月 25 日,新榜日常監測的 90 萬個微信公眾號,共發布超過 72 萬篇微信文章。其中,原創文章3. 2 萬篇,佔當天所有文章的4.5%。(這裡的原創文章指獲得微信原創標識的文章,未標原創的文章不算在內)更讓原創作者感到扎心的可能是下面這組數據。原創文章中,閱讀數在 1 萬以下的有2. 9 萬篇,佔當日全部原創文章的91.12%。
  • 「技巧」聊聊微信公眾號原創與偽原創
    4天前,也就是8月23日,我獲取同意(也就是得到「開白」資格)並轉載了七叔先生的文章《男博士高鐵霸佔女孩座位:你高學歷沒教養的樣子真醜!》,此文是七叔先生8月22日在其公眾號上首發並申明原創。截止目前,此文閱讀量10w+,爆文無疑。
  • 公眾號文章閱讀量的計算方法及提升方法
    公眾號文章閱讀量可謂是和收益息息相關,那麼公眾號文章閱讀量的計算方法及提升方法,網友們都了解清楚了嗎?若是沒有的話,不妨隨著拓途數據進下文好好了解一下哦!公眾號文章閱讀量2、微信手機端計算的閱讀量知識計算了微信APP打開文章的方式,將文章轉發到手機搜尋引擎或者電腦端都是不計入閱讀量的。但是要是將文章轉發給朋友或者直接發文章連結給朋友,朋友在微信端打開的話,是算入閱讀量的。
  • 騰訊一篇官方公眾號文章被微信判違規 取消其原創標識
    昨天微信將「騰訊」官方的一篇公眾號文章判定為濫用原創,並且取消了其原創標識。  事情是這樣的,「騰訊」官方公號昨日發布《微信錢包-零錢沒有餘額怎麼辦》一文,文章頁面顯示僅有「那就努力工作賺錢吧」9個字,且被標註為「原創」文章。  9個字也能聲明原創?原來,這篇文章其實不止9個字,騰訊編輯把剩下的文字顏色改成了白色。
  • 微信上線付費閱讀9個月後,平均單篇文章收入133元!| 中國微信500強...
    新榜將把空降微信公眾號納入專門樣本研究庫,以探究其名次升降的具體原因,以及數據真實性。使用「閱讀原文」位置的公眾號數量與上月一致,圖文使用比例上升2%,其中引導至微信內容的比例較上月增加,增幅為3.04%。
  • 閱讀醫療科普哪家強?上海健康微信公眾號,一年誕生近200篇「10萬+」
    上海健康微信公眾號,一年誕生了近200篇「10萬+」。今天舉行的第二屆「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發布會傳出消息:2018年本市健康微信公眾號累計閱讀總量近1.32億,平均單個帳號閱讀量近百萬,成為上海人閱讀醫療科普的實力擔當。 「醫學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10家微信公眾號榮獲「2018年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
  • 超1.4萬微信公眾號開通付費閱讀,一篇文章最高收入23萬
    近日,據微信官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自今年1月開通訂閱號付費閱讀灰度測試,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4000個公眾號開通了付費閱讀。其中,一篇文章最高收入23萬元,定價為25元。據悉,付費功能現仍僅對部分符合條件的訂閱號進行灰度測試,不開放申請。微信相關負責人表示,灰度的範圍在持續擴大。
  • 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健康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其中丁香醫生也是唯一一個在微信公眾號總排名中躋身前100名的健康類公眾號。4. 平均閱讀量從平均閱讀量來看,有將近一半的公眾號的平均閱讀量較低,平均每篇文章的閱讀量在5000以下,其中閱讀量1000以下佔14.28%。通過數據可以反映出多數健康類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廣泛性有限,也可以間接說明其粉絲數量、活躍粉絲數量較低。5.
  • 公眾號數據助手上線,papi醬停更半月後出來「賣」
    」小程序 7月7日晚,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公眾號數據助手」官方小程序,支持公眾號管理員及運營者在手機端更方便、及時地查看運營數據。 3、「滴滴順風車」憑藉無字文走紅 7月4日,滴滴旗下官方微信公眾號「滴滴順風車」推送了一篇名為《此篇文章字數為0》的文章,正文未出現一個字,用插入歌曲的名稱銜接成營銷文案。文章閱讀數迅速達到10W+,不少用戶稱讚推文有創意。隨後,「新華社」也模仿了一波。
  • 中國警察網微信公眾號粉絲突破100萬
    中國警察網微信公眾號粉絲突破
  • 微信公眾平臺使用對比研究
    實驗法:(註:實驗法的結果不一定適用於整個大學生群體)     經過以上步驟,對於影響大學生媒體微信公眾平臺關注及使用的因素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於三個具體的研究對象,即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和《新京報》微信公眾號的比較還停留在研究者的觀察分析層面。
  • 微信公眾號運營實戰攻略(貼身必備)
    這些年來,多少微信公眾號運營黑絲熬成白髮,多少年輕的腦瓜愁到撞牆,多少青蔥少年掉發不止。 從剛開始的激情四射、活力十足,到現在的迷茫、焦慮、不知所措。我們不缺一個個鮮活的刷屏級案例,缺的可能是讓我們循序漸進的系統知識。 之前老賊給大家分享過很多關於微信公眾號運營的內容,很多小夥伴反饋不錯,說很多發愁的問題馬上就慢慢有頭緒了。
  • 騷操作:公眾號發科普文,閱讀1w+,可評國家獎學金!
    據南京大學一學院新規,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科普論文並公開發表於相關媒體平臺,且閱讀量超1萬,可以申請參評國家獎學金。由此可見,科普的價值,並不低於發論文。而閱讀超過1萬,這是目前我們《運動科學論壇》公眾號頭條的常態。因此,我們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用科普傳播科學的價值。
  • 旅遊類公眾號傳播效果評價分析
    摘要:旅遊類公眾號的評價體系需從兩個維度入手,既要考察閱讀量、點讚量和轉發量等客觀數據指標,也需要分析文章的內容、文風和版面布局等主觀定性指標。通過對兩大門類指標的分析,能夠揭示各個影響因素的具體內容,為旅遊類公眾號今後的發展提供借鑑。
  • 公眾號興衰簡史
    二更公眾號視頻更新到第三天時就有客戶自覺找上門,不到一個月公眾號便積累了6000粉絲,丁豐開始覺得這件事靠譜,還為產品定了性:5分鐘,紀錄片,專注人物,聚焦杭州。 每晚「二更」時分推送一部原創視頻的二更品牌,不到三年時間裡僅僅靠一個公眾號,就積累粉絲千萬,視頻日播量3000萬,全網總播放量高達7億多。
  • 微信視頻號的市場分析與體驗總結
    2018年,微信上線「看一看」剛上線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這是微信準備用來對標抖音、快手的短視頻信息流,但事實證明「看一看」只不過是公眾號文章信息流。2020年1月,張小龍在2020年微信公開課曾提過:我們當年有兩個小小失誤,一個是,公眾平臺。很長時間都只有pc web版,這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範圍。群發的內容並不是重點,應該是各種各樣的形式的內容都應該是可以的,如文字,圖片,視頻等。我們很重視人人可以創造的內容,相對於公眾號而言,我們缺少了一個人人都可以創作的載體,因為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
  • 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屢破百萬 咪蒙這麼火怎麼做到的
    截至今年6月,咪蒙的同名微信公眾號累計閱讀量兩億兩千多萬次,每條廣告45萬元起並在不斷漲價,每篇文章閱讀均超過50萬,大部分文章閱讀量超過100萬。咪蒙的新書《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收錄了她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今年5月出版後短短一個月就攀上了京東、噹噹、亞馬遜各圖書電商網站暢銷榜的前五名。   咪蒙是誰?
  • 網際網路時代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的應用
    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眾號上線,截至2016年底,微信公眾號數量已經超過1200萬。微信已成為深入影響國內主流人群的媒體接觸方式,甚至帶來了生活方式和閱讀習慣的改變。利用微信公眾號構建交流的平臺成為科技期刊運用新媒體的一種新嘗試。本文對科技期刊應用微信公眾號存在的優勢、問題及發展前景進行探討,以期為科技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發揮積極意義。
  • 微信公眾號賺錢取決於粉絲數量,粉絲質量一個都不能少!
    微信公眾號賺錢取決於粉絲數量,粉絲質量一個都不能少! 微信公眾號1萬粉絲多不多?因此如何漲粉絲成了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的一個永恆謎題,因為有了粉絲數量,有了圖文閱讀量,有了轉發收藏量,公眾號才能談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