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環球軍事報導】在日本廣島召開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11日閉幕。日本政府和媒體當天大肆報導G7外長,特別是美國國務卿克裡等參觀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並向「原子彈爆炸慰靈碑」獻花的經過。曾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美國,以及英法等有核國家現任外長訪問廣島核爆紀念地是第一次,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興奮地歡呼稱「這將成為歷史性的一天」。日本顯然是利用這次G7會議打起了如意算盤:塑造其核受害者形象,妄圖洗白其二戰侵略者罪行。不過,西方媒體在報導中幾乎都在強調,「克裡不是為了道歉而來廣島的」。克裡本人11日也表示,他去廣島「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現在和將來」。與此同時,G7外長會議當天還發表了關於海洋安全的聲明,這也被日本媒體興奮地解讀為G7在不點名地批評中國的「南海軍事化」。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1日表示,如果七國集團被個別國家一己私利綁架,對七國集團本身的影響、作用和未來的發展不一定有利。
日本歡呼G7外長到訪核爆地
日本時事通訊社11日稱,G7外長會議11日下午通過《廣島宣言》後閉幕,該宣言稱投下原子彈讓廣島和長崎經歷了「極其巨大的破壞和非人的苦難」,希望各國領導人訪問核爆地。宣言中寫道,迄今為止訪問過核爆地的政治領導人「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希望其他領導人也能造訪。G7外長懷著與核爆地同樣的「發自內心的強烈願望」,認為決不能再次使用核武器。不過,報導稱,日本政府主張的「核武器的非人道後果」因為遭到G7中擁核國家的反對而未能寫入宣言。宣言還提到了朝鮮核武器開發,指出力爭通過「推動國際社會走向穩定的形式」,為建立無核世界創造條件。
除了共同聲明,日本媒體11日報導的重中之重是7國外長當天上午訪問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一事,日本將其視為這次G7外長會議的「歷史性成果」。當天上午,克裡等7國外長一行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參觀了和平紀念資料館(原爆資料館),然後又向「原爆慰靈碑」獻花。克裡還在資料館留言簿上寫道:「世界上每個人都應來看一看,感受這座紀念館的力量,這是對我們的一種殘酷、嚴厲和有力的提醒,不僅提醒我們有義務結束核武器的威脅,而且提醒我們致力於避免戰爭。」
對於這一「成果」,日本各界興奮異常。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天以克裡國務卿為首的G7外長共同訪問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這將成為歷史性的一天。希望從廣島向世界釋放出強有力且明確的和平信號」。日本各大電視臺周一紛紛現場直播了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活動,《朝日新聞》等大報甚至為此專門刊發「號外」。
共同社11日評論稱,以投下原子彈的美國為首,英國和法國等擁核國家的外長訪問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在核爆70年過後終於得以實現。日本作為G7輪值主席國欲通過傳達遭核爆的悲慘經歷,傾訴核武器的非人道性,推進核裁軍和核不擴散。
西方媒體顯然對日本人的興奮不以為然。「克裡到訪廣島,不會對投原子彈道歉」。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對於所謂的克裡參觀廣島原子彈轟炸紀念地是道歉的傳言,隨同克裡出席會議的美國國務院高官立即表示否認。英國《衛報》引述該官員的話稱:「如果你想問,國務卿是不是到廣島道歉來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想問,在殘害了我們眾多同胞的悲劇面前,美國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內心是否充滿痛苦,國務卿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克裡周日晚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會談時曾專門談到他這次到訪廣島,他表示,「這次訪問廣島與過去無關,是為了現在與將來」。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張家棟11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日本邀請各國領導人訪問廣島已有多年,日本打的牌是打造自己核受害者形象。由於華盛頓核安全峰會召開不久,日本這次提出要求,作為其盟主的美國及其他盟友不好意思拒絕。美英等G7高官到訪廣島,只是出於現實國際政治的需要以及從國際道義角度表達對核爆受害民眾的同情,但在有關70年前那場戰爭正義與非正義性的原則問題上,日本無論如何無法改變當年的歷史罪責,這個歷史定論在世界上是不會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