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經中的「龍」

2020-12-02 騰訊網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版本複雜,現可見最早版本為晉郭璞《山海經傳》。但《山海經》的書名《史記》便有提及,最早收錄書目的是《漢書·藝文志》。至於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認為是禹、伯益,經西漢劉向、劉歆編校,才形成傳世書籍,現多認為,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

《山海經》全書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該書總體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大荒經》由東開始,故有學者認為是南、西、北、東的方位順序與遠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經》由東開始,則可能是後人的改動調整),然後向西,再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對古代歷史、地理、植物、動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關於《山海經》全書涉及的地域範圍及相關物事虛實,歷來眾說紛紜。很多學者都認為是一次國家地理大普查之後的文獻記載,有一些確實能確定下來,比如黃河、渭河、華山等等,地理位置與現實的大體一致。事實上,即是是《五藏山經》,也與整體格局和現實的山川不合,至今為止,尚未有誰能令人信服地將這些山川一一坐實。然而,《五藏山經》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別是《中山經》裡的山,《五藏山經》(即「山經」)本是以一些真實的山川為基礎來敘事的,但說到荒遠無稽的極地,已是無能為力,只能憑藉想像向壁虛構了。

在山海經中的「龍」,可以自由往來於水陸空且能興雲布雨,是天帝的坐騎,但是這個裡面記載的龍是有羽翅的,本來人們都以為這個龍是杜撰的,但是在三星堆出土的龍蛇,身上都有能夠飛翔的刀狀羽翅,這突如其來的吻合,讓很多人都非常費解。

那麼龍是存在的嗎?

一九三四年七月,營口市的一個村莊裡,人們正在田裡耕耘,即使太陽燥熱異常令人疲憊不堪,可為了生活他們依舊要忍受,而這個時候,空曠炎熱的田野間,忽然聚滿了人,而且越聚越多,甚至有些正在幹活的農民,連手中的農具都來不及收都朝著人群聚集的地方跑去,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田地間出現了一個神話中的龍,一隻活龍,不,應該說是瀕臨死亡的龍,這條龍奄奄一息,在太陽的照射下更是瀕臨死亡,人們將紛紛將家中的蘆葦席拿出來,為這條龍搭了個涼棚,甚至往龍的身上澆水,一些有條件的人家,更是請來和尚為這條龍嚇念經超度,希望龍能夠早日好起來,再次翱翔於九天。

第二天忽然下起了暴雨,並且連續幾天沒有要停的意思,一些房屋因為進水太多而倒塌,人更加相信,這場大雨,是龍所招來的,果不其然,雨停了之後人們再去看的時候,龍竟然已經消失不見了,此後,在盛京日報上刊登了一則關於龍降釀災的新聞報導,有人聲稱在水中發現了巨型水怪,甚至造成了九人死亡,而特徵就像我國古代所記載的龍一樣。八月八日,在遼河入海口十公裡的蘆葦叢中,人們再次發現了這條龍,可此時,這條龍的屍體已經腐爛散發出陣陣惡臭,人們立即報了警,隨即來了一些防疫醫院的人員在這條龍的身上噴射了消毒水之後被人運走,之後,被製成了標本,放在了一所示範學校裡,以「營口墜龍」,為標題發布了這條新聞。

一時間,營口這個地區成為了全國最熱門的地方,火車票價格瘋漲數十倍,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然而此時,正值戰爭年間,學校幾經搬遷,導致了龍骨下落不明,解放後,這件事情,仍舊是人們的飯後閒談,看到過這巨龍骸骨的人,堅信龍是存在的。而這些年依舊有人來到營口市,在這個曾經墜龍的地方,看了又看,可就是沒什麼進展,直到二零零四年,一批專家小組來調查這件所謂的「營口墜龍」事件。

有人說營口墜龍是假的?那麼這個呢,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近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古墓葬群的考古發現中,令人驚喜的發現了M45蚌殼擺塑龍虎圖——既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蚌塑的龍形,又是最早的「四象」構圖——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考古人員之所以能夠立即做出這些石塊是人工堆砌的判斷:其一,這些石塊並不是在當地就地取材,查海遺址發掘區附近也沒有發現相似的石材,因此這些石塊是後來由人工運到這裡,並且按照一定的圖形堆砌的;其二,石塊的個頭、外形比較規整。顯然,在由人工運送到這裡之前,事先經過了挑選。

張忠培將其定名為「石堆塑龍」,這一稱謂立即得到學術界廣泛認同。這一發現不僅將龍作為中華先民重要圖騰的年代再一次提前1000多年,還揭示了一種先民勾畫、描述龍的重要方法——堆塑。

從遺存來看,龍的用石大小均等,排列有序。從遠處看,龍的前體寬大,尾部細而上卷,若隱若現,整齊碼放的紅褐色石塊有如傳說中龍的鱗片。這條石龍頭西腳東,身體呈波浪狀,龍口大張,四肢伸展,如騰雲駕霧一般。

在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的第一組蚌圖位於仰韶文化第四層下,打破第五層和生土,由北向南。這是龍虎和人骨架相組合,在人骨架腳邊正北有用兩根人脛骨和蚌殼擺成的勺形圖案;蚌圖由下而上為虎、龍、鹿相錯並重疊而組成,虎和鹿頭向北而龍頭向南;第三組蚌圖是北虎南龍,背相對,虎頭向西而龍頭向東。

這些文物反映了在8000多年前的阜新地區,查海先民已經具有非常深刻的龍的觀念,龍已經成為氏族的重要象徵。石堆塑龍位於整個發掘區的中央,8000年前人類生活的房址圍繞巨龍有序分布。阜新查海堆塑巨龍的出土,將龍的歷史在傳統認知的基礎上延展了4000年,在考古認知上則向前延展了1500年。

古代的文人有兩大嗜好,一是寫書,二就是畫畫。這《六龍圖》便是出自南宋著名畫家陳容之手,代表著中國古代畫龍的最高水平。此畫傳到清朝時期被清宮收藏,成為乾隆皇帝私人之物。後經頒賜又進入了恭王府。這條龍文物的流失得從溥儀出逃說起,當時溥儀出逃故宮時帶走了大量的稀世珍寶,包括歷史上的名人字畫,《六龍圖》自然也在其中。溥儀帶走的這一大批珍貴字畫基本都被販賣,其中有不少是賤賣給日本商人。

現在山海經裡已有75種動物得到證實,你還覺得是古人杜撰的書嗎?可能是誇大了,有學者說山海經是方志(方志,是指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誌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後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那麼山海經記錄的都是真的嗎?比如史前文明?沒頭的人?等等等...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的龍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家知道,《山海經》中記錄了很多的事件,這些事件被人們認為是「神話傳說」,並且裡面許多的人物都認為是不存在的。因為覺得過分「荒誕不經」,不但裡面記載的事情是普通人無法做到的,而且裡面記載的很多形象根本就不是一個正常的人所具備的形象。
  • 山海經中的龍真實存在, 或許有機會重新出現!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龍是十分神秘的物種,我們都知道它的樣子,卻從來沒有人見過,無法證實龍是否存在。
  • 山海經中的龍真實存在,或許有機會重新出現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龍是十分神秘的物種,我們都知道它的樣子,卻從來沒有人見過,無法證實龍是否存在。但龍存在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因為在很多古籍中都有關於龍的記載。比如《夢溪筆談》中「遼太祖射龍」的故事,《拾遺記》中三皇五帝養龍的故事,《史記》和《竹書紀年》中也都提到了「孔甲好龍」的故事。
  • 龍是黃帝的圖騰?《山海經》和考古學證實,龍是2億年前的生物
    許多人認為,龍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也是黃帝創造出來的圖騰。但幾千年來,民間目擊龍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歷朝歷代的古籍中也有大量龍的記載。另外,《山海經》和一項考古發現證實,龍在2億年前真的存在過。下面,讓我們從《夢溪筆談》、《史記》和《拾遺記》等古籍記載,了解中國古代龍的故事。
  • 六角龍魚?人面赤身?《山海經》中的神話生物竟然是真的?
    今天我要講的是一本書——《山海經》中的神秘生物。《山海經》《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 《山海經》中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龍的兒子,兩個是天帝的兒子
    《山海經》中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龍的兒子,兩個是天帝的兒子相信大家對於《山海經》這本書都不陌生吧,書中的內容非常的豐富,裡面記載了非常多的神話故事,上古神獸,奇花異草,祭祀禮制以及古代巫術等等,相當於是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
  • 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有「龍」嗎?從《山海經》中燭龍說起
    其中,《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的神話傳說,著力於刻畫與凸顯了「龍」這種流傳於上古傳說中的神秘物種,並保存和記載了與「龍」相關的山、水地理志及大量豐富詳實的遠古神話,著實可謂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這些大膽詳確的記載與描述,既為後世學者探究中國的「龍文化」存留了許多接近原始狀態的神話傳說資料,同時也為後人帶來了豐富見聞、開闊視野與思維的文化影響力,堪稱為「中國文學的寶礦」。
  • 龍真的存在?《山海經》記載此人養了2條龍,是否可信?
    一、《山海經》很多人都說龍是真的存在的,只不過龍生活的時代與現代人生活的時代相隔太遙遠了。遙遠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神奇事物都走向了滅亡。《山海經》作為先秦時期的重要古籍,這裡面記載了許多的讓人難以置信,非常神奇的故事,這裡面講述的妖獸每一個都有自己專屬的名字和故事。
  • 歷史四大「遇龍」事件,獲能證明《山海經》裡的龍真實存在!
    歷史四大「遇龍」事件,獲能證明《山海經》裡的龍真實存在!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為大家推送文章的時候了。說起山海經,在國內,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其中,最能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龍之一字了,在晦澀難懂卷帙浩繁的山海經裡,關於很多神通廣大的龍,往往左右天下大勢,而我們中國人,又被稱為龍的傳人,可以說,我們已經與龍有著太多密切相關的聯繫,我們的遠古神話,龍佔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可很多人都說,山海經裡面的內容,荒誕不經,不值得相信。
  • 《山海經》:那些神奇的龍,到底是什麼?
    除此之外,《山海經》中還經常提到一種生命,就是龍的存在。在我們的印象中,龍是無比威嚴的存在,一般在雲中存在,或者生活在大海之中。而《山海經》中記載的龍,卻生存在各處,有的也被人們當作神祇般的存在而供奉著。那麼,這些龍,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經過雲來的分析,發現最接近真相的,有三種來源。我們不妨來看看,是哪三種。
  • 外國人眼中的《山海經》神獸:龍失去飛天能力,麒麟是雙頭神獸
    外國人眼中的《山海經》神獸:龍失去飛天能力,麒麟是雙頭神獸《山海經》算的上是我們國家一筆珍貴的財富了,這本書在記載了很多上古時期發生的時期,也對於我們國家的專家學者來說,這本書是及其珍貴的,因為記載了很多上古時期的事情,很多的民風民俗,還有山川地理,還有一些神話故事,還有一些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神獸,給我們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令我們現在的人也十分的嚮往,但是卻有很多人都在質疑《山海經》這本書的真實性,認為書中所記載的內容是十分荒謬的,但是也有部分人想相信的,畢竟《山海經》中的很多記載都已經別我們現在的專家給證實出來了,他們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今天小編要說的也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一些神獸
  • 上古時期96個龍形神獸,人面龍身,《山海經》中的神秘山神
    早在春秋戰國,夫龍之說已十分普,《山海經》則載近百有餘龍族神獸,或龍神。南山乙龍神循南線一路遊,南山經之首中,謂招搖山,自招搖山至箕尾數十山,擊二千九百五十裡。此十神皆鳥身龍首之獸,代天理山嶽、瀆。此神以同一方,業亦盡同,則其狀亦如一,皆是長著鳥身,龍之首。若祭此十位,則得以殊之祭與儀。《山海經·南山經》,鵲山為南山系第一山,鵲山脈之首即招搖山。自此山至箕尾之十山,有十個神。此神仙之狀皆是龍頭鳥身,祭時有與之禮。
  • 《山海經》四大異獸:應龍戰鬥力爆表,帝江善歌舞,饕餮貪食
    《山海經》四大異獸:應龍戰鬥力爆表,帝江善歌舞,饕餮貪食1、應龍應龍,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亦作「黃龍」。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學者也推測應龍曾作為黃帝大將斬殺蚩尤、夸父,曾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擒獲無支祁,可見其戰鬥力爆表。而《述異記》所記記載,「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 《山海經》中鳥首龍身的怪獸, 跑到歐洲橫行無忌,令羅馬人色變!
    雞蛇獸的傳聞在西方社會家喻戶曉,在9世紀的羅馬,人們曾經歷了一場浩劫,蛇中之王的雞蛇獸肆虐,不但人畜屍橫遍野,就連郊外的野馬,地上的草木也無一生存。在英國圖書館的15世紀鍊金術手稿中,仍可以看到這本雞蛇獸插圖,雞蛇獸的尖嘴和它揮一揮就足以致命的長尾讓歐洲人恐懼不已,據史料記載,一個歐洲農民說他本來有八頭母牛,有五頭可以擠牛奶,後來附近出現了雞蛇獸,現在只剩下牧場上的牛糞了。
  • 《山海經》並非虛構?異獸豪彘、鸚鵡等已被證實,龍真的存在?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神秘色彩的曠世奇書,其中記載了很多神話故事、奇珍異獸。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比如我們十分熟悉的夸父逐日、女媧造人、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還有許多令人驚奇的異獸,比如青丘九尾狐、窮奇、鳳凰還有中國文化的象徵——龍。
  • 《山海經》裡的龍真實存在?
    許多人認為,龍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也是黃帝創造出來的圖騰。但幾千年來,民間目擊龍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歷朝歷代的古籍中也有大量龍的記載。另外,《山海經》和一項考古發現證實,龍在2億年前真的存在過。下面,讓我們從《夢溪筆談》、《史記》和《拾遺記》等古籍記載,了解中國古代龍的故事。
  • 趣談《山海經》|即翼山—蝮蟲,中國龍文化的起源?
    晉代學者郭璞注釋的《山海經》中曾解釋道: 「蝮蟲,色如綬文,鼻上有針,大者百餘斤,一名反鼻蟲;古虺字。」 所以也有人認為蝮蟲不念(fù,chóng),而是念作蝮蟲(fù,huǐ),蟲為虺(huǐ)的本字。
  • 《山海經》中的中國神獸,你了解幾個?
    《山海經》中的中國神獸,你了解幾個?關注「育兒常識多」,了解山海經故事,,這裡將給大家介紹山海經的神奇故事,喜歡山海經可以關注我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奉上有關山海經的異獸、神話傳說、圖文趣事等文章,了解山海經帶你一起漲知識,一起來看看今天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山海經》中的中國神獸,你了解幾個?應龍。
  • 盤點山海經中的十大人面獸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在槐江之山上有一股河水流出,叫做丘時之水,最終注入了泑(yōu)水。這座山上盛產雄黃,玉石和金銀礦藏都很豐富。山的南坡是一片朱紅色的沙石,北坡則是金銀遍地。從槐江之山到整個丘時之水這大片的區域,其實是天帝的後花園。而看管這座苑囿的正是神獸英招。英招長著一張人臉,卻是馬的身子,它的叫聲就像轆轤抽水,有鳥一樣的翅膀,羽毛上有老虎一樣的斑紋。
  • 《山海經》記載不僅有人養龍,還吃過「龍肉」,看看是否此人後裔
    龍是中國等東亞地區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生物,據說這種生物不僅體積巨大而且非常勇猛,它能夠騰雲駕霧、行雲布雨,法力無邊。在古代時期,龍和皇帝有著極深的淵源,帝王們常常自詡真龍之子,體現自己尊貴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