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期刊時,那些表徵期刊的參數在講什麼故事?

2020-12-05 騰訊網

辦公室一位研究生問我一個問題,

他寫完一篇文章後想投4區SCI期刊,

只能能保證畢業就行了,

問我選擇哪些期刊比較好。

如果我猜得沒錯,

應該有很多人都在煩惱這個事。

有的學校要求SCI才能畢業,

必須得投SCI,

先投一篇4區的保命要緊。

有的學校要求一篇EI或者核心才能畢業,

而國內好的EI好像比4區SCI還難,

名聲也沒有SCI好聽,

那就乾脆投一篇SCI好了。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

4區SCI期刊也很多呀。

比如我的研究領域是巖土方向,

我知道的大概就有100多份4區SCI,

你要在這麼多期刊裡選1個,

這概率低到只有1%,

那你要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期刊呢。

要選擇合適的期刊,

就要對不同的期刊進行對比,

就免不了比較那些能夠代表期刊的參數。

有沒有這樣的參數,

能夠從很多側面反映期刊的情況呢?

當然是有的。

比如,我們通常會說的,

影響因子。

我曾經還寫過一篇文章,

從它的誕生到作用等好幾個層面,

對它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介紹。

感興趣的同學,

那麼我的問題來了,

是不是知道了這些參數,

就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投稿期刊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

必須得弄清楚另外兩件事。

你的投稿目標是什麼?

那些表徵期刊的參數到底在講什麼故事?

先說第一件事,

你的投稿目標是什麼。

這種事情一定要在投稿之前定下來。

有兩個好處,

一個是儘量將文章質量放在合適的水平,

另外一個是選期刊的時候不糾結。

比如說,

你的目標就是達到畢業要求,

那你大可以在滿足畢業要求的底線上,

完成你的小論文並投稿。

假設學校的規定,

博士生必須發一篇SCI才能畢業。

如果沒有其他規定,

那這條規定就可以這麼理解,

只要發了一篇SCI,

不論它是不是開源期刊,

不論它是Top期刊還是四區期刊,

不論它是正刊、增刊還是SCI會議檢索,

只要能在Web of Science上面檢索到就行。

如果你的目標是發一篇比較好的文章,

衝刺一下比較好的期刊。

那你首先要在質量上下點功夫。

不論你最後選擇什麼期刊,

質量都是硬性條件。

然後在選擇期刊的時候注意一下,

OA不要,

SCI會議檢索不要,

增刊不要,

四區不要。

其他的可以再對照參數好好地考慮一下。

這是第一個問題,

把你自己的投稿目標定下來。

第二個問題是,

搞清楚那些表徵期刊的參數,

有哪些和我們投稿有切身關係。

它們到底在講什麼故事。

下面我就給大家選擇一些很重要的參數,

大家投稿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了。

1. 影響因子

重要性:★★

放在第一個講,

不是因為它太重要了,

而是因為它跟一般人實在關係不大,

除非是一些特殊的評價環節。

自從SCI被賣之後,

影響因子(IF)的去留一直存疑。

不同學科的影響因子差別也很大。

在我們領域,

影響因子達到3就已經不錯了。

在有的領域,

比如生物、化學、醫藥這些領域,

很多期刊影響因子能有好幾十。

這根本沒辦法比。

和影響因子差不多意思的參數還有,

SJR、SNIP、H-index、CiteScore等,

我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2. 分區

重要性:★★★★★

影響因子的意義沒那麼大,

但分區的意義就很大了,

直接關係到很多人畢業和評獎。

比如,我們學院規定,

博士研究生必須發兩篇中科院分區為2區的SCI,

或者一篇Top期刊才能畢業。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分區,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就像學校老師,

所有SCI期刊就像學生,

老師根據學生這一年的各種表現,

給學生挨個打分,

然後把所有分數統計一下,

用自己的模型把這些分數分成好4個段。

每個段就是一個分區,

分數最高的是一區,

分數最低的是四區。

所以分區其實說的是一個地位的故事。

和中科院分區差不多的,

還有一個叫JCR分區,

都是關於身份和地位的故事,

不過承認的對象不一樣,

表達方式也不一樣。

中科院的叫一、二、三、四區,

JCR分區叫的是Q1和Q2。

我就不再說了,

咱們國內認中科院分區的比較多。

最後要說的一點是,

分區有大小之分。

比如,

有的期刊大分區是三區,

但是某個小分區卻是二區。

如果你們學校的畢業要求也有分區要求,

一定要確認一下,

是以大分區為準,

還是小分區為準,

還是哪個高算哪個。

3. 自引率

重要性:★★★★★★

可能好多人在好奇,

這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奇怪參數,

憑啥重要性還這麼高。

在解答大家的疑惑之前,

我先問一個問題,

要是你手頭有一篇文章,

投稿的時候還是SCI,

然後來回修改折騰了半年之後,

通知你的文章被錄用了,

這時候你發現它被SCI評價體系剔除了,

你心裡會是什麼想法?

我想你肯定把這個期刊罵死了,

本來還指望這個期刊畢業評獎學金呢,

這樣一來就全完了。

我為什麼要說這麼一段話呢,

那是因為,

自引率這個參數會影響期刊會不會被剔除,

而且會極大地影響。

有的人投稿可能遇過這樣的問題,

投稿須知裡面,

有的期刊明目張胆地要求作者,

多引用這個期刊已經發表的一些文章。

因為這樣能提到引用率,

引用率高了,

影響因子什麼的都會有提高。

但是這種行為是一種傷害科學體系的行為,

肯定是要受到各方指責的,

所以有遠見的科學家是拒絕這麼做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SCI評價體系就出了一系列標準,

其中就包括自引率問題。

如果統計發現某個期刊某年的自引率過高,

那麼這個期刊就有自爆的可能性,

也就是被剔除SCI體系。

也有很多配套的評價體系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比如WOS系統給出期刊信息的時候,

就有一個去除自引率的引用率,

這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的一些辦法。

所以,下次你要注意了,

要是發現某篇期刊的自引率居高不下,

投稿的時候要留個心眼,

萬一自爆了,

你不就浪費時間在這個期刊上了麼。

4. 國產比

重要性:★★★★

聽這個名字,

你大概就能知道這是什麼參數。

沒錯,

這個參數的意思就是,

中國學者投稿的文章佔比多少。

想想都覺得可怕,

國產比這個概念的提出,

就是在告訴所有人,

中國人投稿的數量實在太嚇人了,

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中國的學者實在太多了,

而且每年增加的數量是其他國家比不了的。

即使是全世界頂級的NCS,

中國學者都快刷屏了,

基本上隔三差五就會發個幾篇。

大家熟悉的明星學者,

比如顏寧、施一公,

每年在NCS上要發好多篇文章。

私下裡我們都在開玩笑,

再這麼下去,

中國人都快攻陷NCS了。

那國產比在講什麼故事呢?

你想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這個期刊不是國內人辦的,

國產比如果越高,

說明錄用國內人文章數量越多,

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

你如果投這個期刊,

錄用的可能性就越大。

它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和難易程度是差不多的。

但是有一點我要說明,

如果這個期刊不是國內人辦的,

國產比還是這麼高的話,

那你也得注意一點,

這種情況和自引率高也是差不多的,

說不定哪天期刊就自爆了。

5. 審稿周期

重要性:★★★★★★

最後再講一下審稿周期,

很多人不懂,

我為啥把審稿周期的重要性定這麼高。

那當然是因為,

它實在是太重要了。

我之前講過這個問題,

大家投稿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預留時間。

從文章寫出來到修改好,

再到投出去,

然後經過內審、外審、返修等操作,

直到最後你的文章被錄用。

這裡面的時間大家可以觀察一下,

你的寫稿和修改時間是不變的,

但是審稿時間彈性非常大。

我有一個學生,

論文投稿之後的第二天,

第一個審稿意見就回來了,

5天之後第二個審稿意見就回來了。

是不是特別羨慕?

你要畢業和評獎的話,

肯定會有很多截止日期。

那你要是在截止日期之前都沒結束審稿,

那一切就來不及了,

你要給自己把足夠的審稿周期留出來。

投稿的時候,

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審稿周期。

如果你不擔心畢業,

那時間長短是無所謂的。

如果你就指望這篇文章畢業了,

那一定要選擇審稿周期相對短一些的期刊。

大家如果用WOS查看期刊參數,

是找不到,

審稿周期這個參數的。

因為它沒有一個既定的結論,

是系統根據以前的投稿人統計出來的結果。

但是,你可以在別的平臺上找到,

比如LetPub這樣的平臺,

我之前也介紹過,

就不再過多的介紹了。

評價一個期刊的參數有很多,

我把所有參數總結了一下,

大概選出以上5個具有代表性的參數,

其他參數,比如,

H-index、JIF之類的我也一併講了。

很多參數的功能都一樣,

都在講同樣的故事。

你們不用關心這些參數怎麼來的,

只要知道,

它們在講什麼故事就行了。

希望,

今天能幫你解決一個參考問題。

相關焦點

  • 想發表論文,期刊怎麼選擇?說說那些期刊參數的意義
    要選擇合適的期刊,就要對不同的期刊進行對比,就免不了比較那些能夠代表期刊的參數。有沒有這樣的參數,能夠從很多側面反映期刊的情況呢?當然是有的。比如,我們通常會說的,影響因子。那些表徵期刊的參數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先說第一件事,你的投稿目標是什麼。這種事情一定要在投稿之前定下來。
  • 發表論文時如何辨別期刊是不是正規期刊?
    如何辨別期刊是不是正規期刊?現在的好多大學生研究生都開始發表論文,那麼如何才能找到正規期刊呢。現在小編就跟大家說說關於發表論文那些事,因為好多大學生為了加個學分啊什麼的都是隨便找一些中介人代發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辨別中介人給你推薦的期刊呢?
  • BMC 系列期刊總編輯講如何投稿
    選擇合適的刊物,了解審稿過程(Choose the right journal, know the process) 以往的研究發現,作者們往往注重這幾點:期刊的聲望;目標讀者;期刊的顯示度;同行評審的速度。因此在選擇期刊時,要考慮下面一些相關問題。 1)期刊的目標和定位(aims and scope)。
  • 目標SCI期刊的選擇
    判斷一部雜誌是否合適作為Meta分析論文目標期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期刊所屬領域、影響因子、行業口碑、錄用率以及費用等方面。接下來,我們將在本章對如何選擇合適的目標SCI期刊進行詳細的說明。一,什麼是SCI想要擁有他就先了解他。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許多頂尖的學術期刊,你可以從中找到當前科學前沿,你可以追尋知識,你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現在,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期刊吧!《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綜合性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是由美國麻州醫學協會所出版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期刊內容包含有:主題性之社論,原創性的論文,旁徵博引性的評論性文章,即時短篇論文,案例報告它也是一種目前全世界最受歡迎,及廣受閱讀的同儕審閱性質之綜合性醫學期刊。《科學》美國科學促進會官方刊物《科學》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
  • 期刊選擇教程三 ——期刊詳情平臺:Letpub
    Letpub自然是有它的亮點,別著急,這就開始:Letpub (http://www.letpub.com.cn/)這個平臺提供的篩選模式和參考信息大體上和MedSci差不多,它的首頁是這個樣子的:同樣填寫研究方向,選擇大類或
  • 中科院微生物所期刊聯合編輯部「專刊出版」那些事兒
    「專刊出版」那些事兒——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聯合編輯部「號外,號外!」專刊出版關於專刊出版的那些事兒,想必很多尚在觀望或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學術期刊編輯部,正想一探究竟吧!下面給大家介紹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聯合編輯部。
  • 諾獎得主呼籲抵制世界三大學術期刊
    這些期刊繼而製造了「影響因子」(表徵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即看這本期刊的論文能被多少後續研究所引用。從理論上說,好論文被引用的次數通常會更多。「然而這是一種有缺陷的衡量標準,就像『分紅文化』之於銀行一樣,會對研究造成傷害。」謝克曼強調,論文的質量僅取決於內容,而不取決於發表在哪個期刊上。
  • SCI期刊增刊那些事兒
    按照2017年版《期刊出版管理規定》,期刊出版單位未履行備案手續擅自出版增刊、擅自與境外出版機構開展合作出版項目的,按前款處罰。(5) 國內大多機構在職稱評審時,發表在增刊上的文章不予認定。所以,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SCI期刊的「增刊」到底是「什麼鬼」?有些SCI期刊往往會圍繞特定topic,刊載supplement、collections、thematic series、special issue或supplemental issue,即專輯。
  • SCI期刊拒稿看看什麼原因?
    作者尋找選題時不要局限於自身的學科領域,擴展知識面,跟其他學科領域相關聯的研究話題可作出一個介入點。這樣往往突破學科局限探索出新的選題。 未遵守期刊投稿的相關規定 應注意查詢擬投稿期刊的最新要求,以便在稿件的準備中儘早開始遵循期刊的習慣和格式。投稿時應嚴格遵循期刊的相關要求,按規定的程序填寫或添加投稿信息,如投稿信、摘要、文件類型、輔助信息、圖件、建議的審稿人等,以滿足期刊的要求。
  • 職稱論文怎麼發:核心期刊指什麼,省級期刊一定比國家級差嗎
    職稱論文向來是職稱評審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目前全國各地評職稱要求各不相同,對職稱論文的發表篇數和期刊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地方只要求在省級期刊發表即可,例如南京,但也有地方評高級職稱要求發國家級期刊,要求發核心期刊的情況也有。可所謂「核心期刊」究竟指什麼?省級期刊一定比國家級差嗎?
  • 核心期刊論文涉嫌一稿多投?期刊:查重通過,撤稿需權威鑑定
    近日,有網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作者署名單位為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張東、侯亞偉、張墨、孫恩慧、譚捷、彭琴等人,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斷塊油氣田》2018年第2期的論文《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剩餘潛力認識》,涉嫌一稿多投。
  • 跳過被拒,核心期刊發表是什麼審稿流程?——以SCI期刊為
    有的說,投某核心,審稿半年無結果,一直等遙遙無期,又不敢投其他期刊;有的說,投稿就被拒,換了一個個刊還是被拒;有的說催編輯部審稿,編輯說儘快,但是沒結果。總之各種難,如果熟悉期刊的審稿流程,是不是要少走很多彎路?那麼我們來講一下,發表核心期刊,編輯部的審稿流程是如何的。
  • 啥是核心期刊?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又是啥?一次性整明白!
    一、什麼是核心期刊?國內期刊大約12000餘本(數據來自知網統計),如此數目龐大的期刊數,從學術水平來看自然要分三六九等。所以,大家切記:國家級期刊與省級期刊並無明文規定!!!經常有一些代理中介忽悠投稿者,讓大家誤以為省級期刊沒有國家級期刊好,但實際上來說,無論省級期刊,還是國家級期刊,都有進入核心期刊遴選的可能。
  • 中國期刊行進在品牌時代
    無論是寫在封面上,還是寫在內容裡,樹立自己的品牌,成為這些期刊與國外刊物看齊,追求個性,開拓國內市場的號角。揚自己的旗幟當引進版適應了「水土」,當本土化期刊「順流而上」之時,大眾對中國期刊的品牌在意起來。
  • 探討在投稿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期刊
    論文完成後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選擇期刊投稿,現有的學術刊物種類繁多,如何從眾多的刊物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一種或幾種,也是一門學問。在刊物的選擇上,做到量體裁衣、因地制宜,要儘量避免盲目的投稿。賽恩斯編譯建議,應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著手來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你知道每年被 SCI 鎮壓的那些期刊嗎?
    每年六月末,在發布最新一年JCR 影響因子的同時,SCI 資料庫還會給出最新的被鎮壓的期刊列表。當年發表在被鎮壓期刊上的論文仍然被 SCI資料庫收錄,但該期刊當年的影響因子缺失。被鎮壓期刊整改期為一年,視其整改的表現決定其出局還是重生。
  • 【報紙和期刊】報紙和期刊的區別 報紙算期刊嗎 學報屬於期刊還是...
    【報紙和期刊】報紙算期刊嗎 學報屬於期刊還是報紙 報紙和期刊的區別 報紙算期刊嗎?學報屬於期刊嗎? 普通報紙不屬於期刊,期刊包括雜誌。 但學報是屬於期刊還是報紙呢?其實學報是屬於期刊類的,正規的學報都會有國際標準刊號和國內統一刊號的,由各個高校主辦的一類刊物。
  • 如何選擇期刊論文網站?
    發表論文最好的期刊論文網有哪些? 首先是看網站域名備案情況,很多小網站沒有進行備案,購買國外空間或者免費的空間直接買個域名就運行網站了,這樣的網站最容易是欺騙作者的假網站,可以在工信部查詢網站的備案信息,如果沒有備案的網站大家慎重選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