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專題 | 韓國半導體是如何崛起的?
2 三星的崛起 1983年是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歷史轉折點。韓國財團的進入讓半導體行業進入大規模集成(VLSI)生產時代,這些包括三星、金星社以及現代公司(後改名為海力士半導體,並被SK集團收購)等企業。這實現了韓國工業的質變——從簡單的裝配生產到精密的晶片加工生產。
-
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和得失經驗
自20世紀80年代三星建立半導體研究與開發實驗室起至今,韓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可謂「勵志」。 不到40年的時光中,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在起步比美國、日本晚上十幾年的情況下,從一片荒蕪逐漸生長為半導體產業之林的巨擘,離不開密集的技術援助、政府的強力保護以及企業的「死磕」。
-
韓國三星職員直言:比爾蓋茨是對的
因為三星半導體佔據著韓國半導體的「半壁江山」,所以韓國三星職員直言:比爾蓋茨是對的。三星原是糧油麵起家,醉心電子業務近50年,才有如今的光鮮;萬萬沒想到,華為的能量竟如此之大。 比爾蓋茨一語中的 科技從業者一般稱微軟為「IT行業的羅馬帝國」,而比爾蓋茨自然就是「IT行業的羅馬大帝」,年輕的比爾蓋茨「以小博大」,一個「左正蹬」聯合英特爾,一個「右鞭腿」力抗IBM,「有備而來」差點拖垮蘋果,賈伯斯大意了,沒有閃。
-
韓國科技產業發達,擁有三星和LG,為什麼還無法擺脫對日本的依賴
無論是哪個角度來看,三星電子都是亞洲的科技企業龍頭,規模上,每年營收超過2000億美元,高居世界500強第12名,是日本最大的科技企業日立製作所的兩倍有餘,後者2018年的營收達到845億美元;論競爭實力,三星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存儲半導體,平板電視,智慧型手機的銷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
從韓國半導體發展史中看美國制裁中興事件:自主創新才不受制於人
據韓國《中央日報》2017年披露的數據顯示,當年韓國每賣出1000元的產品就有170元是來自半導體,佔整體出口比重已遠超鋼鐵、造船、汽車等韓國傳統優勢產業。韓國貿易協會首席研究員文炳基也表示,當年韓國半導體的出口額已相當於1993年韓國的總出口額。三星、海力士等韓國半導體企業常年佔據行業排名前列。
-
日本批准向三星出口氟化氫:用於清洗和蝕刻晶圓
7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將韓國移除對外貿易白名單,韓國進口日本公司的三種原材料——光刻膠、氟化聚醯亞胺和氟化氫需要提前90天申請,這些材料是生產柔性屏面板、半導體晶片的重要原料,而這兩個行業又是韓國的經濟支柱。
-
韓國電子產業有多強?即使沒了三星,照樣每年從中國賺數千億
三星電子(不是三星集團)是韓國外貿出口經濟的一張名片,在半導體晶片、顯示面板和智慧型手機領域均是全球霸主姿態。甚至有觀點認為,如果沒有三星,韓國電子產業將下滑到第二梯隊。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我們先來看半導體晶片存儲領域。
-
重讀日本半導體興衰史,中芯國際、寒武紀能學到什麼?
除了日本的整機廠商,沒有多少PC公司,願意把日本人用25年保質期技術生產出來的昂貴DRAM裝在自己的機子裡面,因為個人電腦的壽命不過5年時間,也不需要多高的品質。而與此同時,一水之隔的好鄰居韓國開始發力,以三星、LG和現代等為代表的韓企開始加大投資,實現了超車,在日本半導體行業最擅長的DRAM領域打敗了當時的世界第一NEC(1992年)。
-
半導體行業超具發展潛力的10種材料
國家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以加速半導體產業國產化、本土化的供應進程。 近年來,全球半導體產業向國內轉移趨勢明顯,國內迎來了建廠潮,但其上遊原材料的國產化配套卻嚴重不足,以大尺寸矽片、光刻膠、高性能靶材、封裝基板等為代表的關鍵材料進口替代需求強烈。 基於此,新材料在線梳理了半導體行業超具發展潛力的10種材料,助您挖掘半導體領域的新機遇。
-
日本限制韓國EUV工藝關鍵材料 三星電子領先地位將受威脅
【TechWeb】近日,日韓貿易戰愈演愈烈,日本宣布氟聚醯亞胺(Fluorine Polyimide)、半導體製造中的核心材料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Eatching Gas)三種材料出口到韓國時不再給予優惠待遇,而且每次出貨時出口商都必須獲得許可,拿到許可大約需要90天時間。
-
日本瑞薩電子停產去庫存,全球半導體行業依然艱難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半導體公司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傳出將暫停國內外13座工廠的生產線,最長達兩個月,以達成比2018年度減產近一成的目標。減產主要是因為對中國大陸的出貨量意外驟減,被迫以減產清理庫存。瑞薩電子是由NEC電子和瑞薩科技在2009年合併成立的新公司,主要生產微控制器、模擬功率器件和SoC產品。
-
中國3年內計劃建15家半導體工廠;三星設立新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外媒稱中國預計將撼動世界晶片行業的版圖。 1、中國3年內計劃建15家半導體工廠,追趕日本韓國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的統計顯示
-
位居亞洲發達國家三強,韓國能培育出三星,卻拿不下一個諾貝爾獎
近日,日本對韓國的出口限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韓國與日本隔海相望,經濟往來密切,兩國都是經濟發達國家。在亞洲能稱得上發達國家的寥寥無幾,除了日本,韓國之外,以色列,新加坡也都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而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姑且不論,因此亞洲真正的發達國家也就日本,以色列,韓國而已。
-
2019年上半年全球16大半導體公司排行榜出爐! 三星電子蟬聯兩年的...
要聞 2019年上半年全球16大半導體公司排行榜出爐!全球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排名靠前的15家半導體公司銷售額共計1487億美元,比去年上半年的1809億美元減少18%。今年第二季度15家半導體公司的銷售額合計750.27億美元,比第一季度736.91億美元小幅上升。
-
韓國作業系統往事:三星一己之力布局Tizen對抗谷歌和蘋果
韓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家,五十年前他們和我們一樣一窮二白,五十年後韓國卻依靠蠶食日本的高科技市場,一躍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蹟標杆。而在韓國崛起後,脆弱的民族自尊心,雖然讓他們有了晶片,做了系統,拍了電影還造了三星。但卻也因霸佔中國和日本文化的《起源論》,而成為了一個拿著高科技的小家子氣國家。
-
被綁架的韓國經濟:幹不掉財閥,也離不開的三星
財閥是韓國民眾的心頭之恨,打倒財閥的呼聲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有趣的是,韓國社會打倒財閥的呼聲喊的越響亮,韓國財閥的地位就越穩固,最後倒黴只有那些青瓦臺的主人。 巧取豪奪的發家史 在日本吞併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建立起數千家為軍國主義服務的工商企業。
-
全球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Intel三星臺積電前三 海思被迫出局...
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日前發布簡報,預測2020年排名前15的半導體供應商排名,其中Intel、三星、臺積電位居前三。
-
世界上有哪些半導體技術強國,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如何?
半導體代表人類工業的最高水平,被稱為工業製造的皇冠。其製作工藝卻非常複雜,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且半導體更新非常快,可能花了幾年研究出來的技術發現已經落後世界好幾代。美國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2019年全球半導體廠商銷售額排行榜。上面可以看出半導體生產大公司主要在美,日,韓和歐洲發達國家手裡。
-
日本的半導體實力不容小覷
耀眼的日本廠商 多年來,日本在發展功率半導體方面一直不遺餘力。據日本媒體最新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正準備為致力於開發新一代低能耗半導體材料「氧化鎵」的私營企業和大學提供財政支持,METI將為明年留出大約2030萬美元的資金,預計未來5年的投資額將超過8560萬美元。 對於技術的追求以及資本推動下,日本在功率半導體領域一直擁有強大的實力。
-
日本對韓國半導體出口管制造成雙輸局面
二十國集團(G20)大阪峰會剛剛落幕,日本即宣布對向韓國出口的「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三種半導體關鍵原材料製品實施出口管制,並將韓國從出口對象國「白名單」中剔除。這一輪「半導體摩擦」反映了日韓矛盾的尖銳化,短期難以平息,不僅對全球價值鏈造成衝擊,而且會對東北亞地區穩定與合作造成直接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