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獲2019年霍金獎學金:為什麼我認為我們可以預測未來

2020-12-04 站長之家

比爾蓋茨獲2019年霍金獎學金:為什麼我認為我們可以預測未來

10月18日消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獲獎時發表演講,十分榮幸被選為 2019 年霍金獎學金的獲得者。「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我在劍橋大學歷史悠久的聯合辯論廳發表了演講。」比爾蓋茨還稱,「當我在考慮講什麼時,我知道我想要嘗試和踐行霍金讓科學變得有趣的精神。我挑了一個我非常關注的話題『全球健康』,並且選擇做一件我希望能讓霍金教授欣慰的事情:預測未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看起來弱智的機器人會讓霍金、比爾蓋茨與馬克斯感到恐懼?
    首先要說明一點,霍金、比爾蓋茨與馬克斯估計比99.99%的其他人類要聰明,因此他們的恐懼估計不會是空穴來風,一定有原因的。但是在我們普通人看起來,目前最牛逼的波士頓動力公司製造出來的機器人,的確很弱智,連人類4歲孩子的智能都達不到,它們搞了26年的機器人,今年商業化的結果居然是將機器狗租賃給馬戲團,來獲利收益。
  • 比爾蓋茨談《未來之路》25 年後:做出的正確和錯誤的預測
    IT之家12月1日消息 比爾蓋茨今天發文表示,二十五年前,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書《未來之路》。當時,人們想知道數位技術的發展方向,以及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而我則想分享我的想法——還有我的熱忱。我還饒有興趣地對計算機領域(尤其是網際網路)未來幾十年的突破做了一些預測。IT之家獲悉,比爾蓋茨稱,在第一本書裡做出了一些正確和錯誤的預測。
  • 霍金好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曾一起研究黑洞,為什麼霍金沒獲獎?
    而在2019年,天文學家終於第一次直接捕獲了黑洞的照片,黑洞的存在被直接證明。正因為彭羅斯的突出貢獻,他獲得了今年的諾獎。既然彭羅斯都獲獎了,為什麼霍金卻沒有呢?然而,霍金輻射極其微弱,黑洞需要千萬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殆盡,導致這種效應至今還沒有探測到,所以霍金沒能獲得諾獎。
  • 為何比爾蓋茨、霍金等人都認為世界是虛擬的,三個證據無法反駁
    人類對於世界的思考從未停止,從人類文明開始之初時的哲學思考,到後來科技發展的探索,我們在這條道路上永無止境,可是直到現在我們並沒有什麼實際性的結果,我們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模樣呢?對於這個觀點的支持者不在少數,比爾蓋茨、霍金、馬斯克等無數名流和學者都是此觀點的支持者。
  • 牛津教授: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比爾蓋茨:真相無可辯駁
    換句話講,就像人類打造的仿真人類文明的虛擬世界,我們也存在於其他「人」打造的一個虛擬世界裡。運行這個虛擬世界的計算機的算力只能模擬出一個智慧文明,也就是人類文明,所以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宇宙這麼大,卻這麼空的原因。
  • 科學家提出3大證據,霍金比爾蓋茨曾認可!
    科學家提出3大證據,霍金比爾蓋茨曾認可!網際網路在出現之後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在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可以藉助網際網路來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放鬆自己。整個網絡就是被提前設定好的程序,遊戲也是同樣。那麼有沒有這種可能,我們透過電腦屏幕,掌控著遊戲裡面虛擬的一切,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之外,也有人像我們一樣,將人類當作他們娛樂的一種方式呢?
  • 我們能預測未來嗎?
    制約宇宙的定律是否允許我們準確地預測到將來會有什麼發生在我們身上?「簡短的回答即是否定的,也是肯定的。在原則上,定律允許我們預測未來。但在實踐中,通常計算都太難了。」——《十問:霍金沉思錄》1我們能夠預測未來嗎?這是一個許多人都在試圖回答的問題。
  • 為什麼霍金認為外星文明一定比地球高級?
    這話霍金沒說過。—魯迅我發現名人被誤解的話實在是太多了,真的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現在更是與霍金先生,天各一方,無從對證了。霍金其實對人類和外星人有過很多預言,但是其實從未說過外星文明一定比地球文明高級。
  • 科學家大膽預測人類即將永生不死,2045年到底有什麼魔力?
    導語:科學家大膽預測人類即將永生不死,2045年到底有什麼魔力?永生是人類一直以來的追求,從古至今,關於永生的話題一直存在,而且不少王公貴族早就付出了行動,就比如我們始皇大哥。霍金預言在2017年的時候,不少科學網站上突然流傳出霍金新的言論:2045年人類將獲得永生。一時間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人類永生要變成現實了?但是這時候就有一些人坐不住了,人要是永生的話,對地球並不是很好,負荷太大了,到時候房價不得上天?
  • 霍金:我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多少
    我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多少。那些想要弄明白的人,註定是徒勞的。也許,我在某些方面是做得不錯。但我不是愛因斯坦。我的目的很簡單。我想了解宇宙,想要知道它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試圖通過幾何條件看待事物,我們生活在一顆恆星的小行星上,但是我們有機會了解宇宙。這使我們變得特別。我覺得計算機病毒應被視為一種生命形式。
  • 為什麼霍金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實際上,復旦大學的施鬱教授在今年諾獎宣布前夕還真的預測了霍金今年會由於引力波的發現獲得諾獎,因為引力波的觀測結果還真的驗證了霍金的另外一個重要工作,就是黑洞的面積不減定理。針對施鬱教授的這個預測,我在10月3號諾貝爾物理學獎宣布之前的直播點評上,做了如下評論:我確認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會授予引力波的發現,但是同時也認為霍金不會獲獎,因為:1)發現引力波是一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把任何其他科學成果和發現引力波放在一起授予諾獎都是對發現引力波這個偉大成就的汙染,完全不合適;2)霍金的最大成就是霍金輻射,既不是黑洞的面積不減定理,也不是他和彭羅斯一起證明的宇宙奇點定理
  • 史蒂芬霍金新書大膽預測:超人接管地球,可以進行種族的自我設計
    已故的物理學家和作家史蒂芬霍金做出了大膽的預測,一群超人會接管地球,他們利用基因工程來超越現有的人類。本周二即將出版史蒂芬霍金的一本新書《關於大問題的簡要回答》,《星期日泰晤士報》周日進行了節選發表,霍金毫不客氣地對諸如智能機器接管、地球上最大的威脅、以及太空智能生命的可能性等課題進行了驚人預測。霍金認為,地球面臨的第一個威脅是小行星撞擊,這個威脅人類無法防禦。第二個威脅是氣候變化,海洋溫度升高,二氧化碳釋放。
  • 霍金生前預測,秦始皇可能還活著,你覺得是真的嗎
    他懂得感恩,樂觀堅強,從小,就對自然科學非常的感興趣,經常自己做實驗研究,成績也非常的好,是一個天資聰慧的小孩,17歲就考上了劍橋,可以說是小神童,1959年的時候,進入牛津,攻讀自然科學,用很短的時間得到一等獎學金,之後又轉到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最終他從這兩所世界名校中畢業了,在這裡,培養了他對科學和宇宙的興趣,為之後優秀的科學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礎。
  • 比爾蓋茨2019公開信《意料之外》:世界眼光,菩薩心腸,天才智商
    2月12日,比爾蓋茨夫婦發布了他們的2019年度公開信《意料之外》。「你怎麼評價2018年?和你之前想像的一樣嗎?……2018年發生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站在今天回望過去,世界已經和我們幾年前的展望大相逕庭。」
  • 霍金的朋友、著名數學家彭羅斯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現實條件下不會出現黑洞。但彭羅斯和霍金證明了,這種看法是錯的,黑洞在真實的宇宙中完全可以出現。每年的諾貝爾獎公布時,第一天我基本都沒啥可說的,因為是生理學或醫學獎。我在霍金的書中看到過。他們證明了,廣義相對論在很廣泛的條件下都會導致黑洞。這就是所謂「穩健的預測」。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在此之前,許多科學家對黑洞的看法是,它只會出現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如完美的旋轉對稱),稍有不對稱就會導致黑洞不出現。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現實條件下不會出現黑洞。但彭羅斯和霍金證明了,這種看法是錯的,黑洞在真實的宇宙中完全可以出現。
  • 《時間簡史》霍金,那些年我們不知道的事兒
    2007年,在霍金65歲時,他經歷了一次特別的旅程。感謝零重力公司,他體驗了零重力並且離開輪椅飄起來。這涉及到一種特殊的乘坐飛機,通過急劇上升和下降,讓乘客幾次體驗長25秒失重的飛行,更是霍金40年來第一次離開他的輪椅,同時感受了零重力體操翻騰。2、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在霍金所有的宇宙研究中,人們最感興趣的理應是他認為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理論。
  • 【霍金逝世一周年】霍金:想像未來
    霍金一走,這些或真實存在或斷章取義的預言便顯得更加神秘和可怖了。那麼,霍金到底如何看待人類的未來?是黑暗一片危機叢生,還是欣欣向榮機遇繁多?在新近出版的霍金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一書中,我們可以聽到他自己的完整的聲音。
  • 霍金:如果見到愛因斯坦,我會問什麼?
    霍金簡介中文名:史蒂芬·威廉·霍金外文名:Stephen William Hawking別名:小愛因斯坦、宇宙之王出生日期:1942年1月8日9、1978年獲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10、與彭羅斯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11、1988年霍金的書《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獲沃爾夫基金獎1942年1月,納粹德軍幾乎夜夜不停地轟炸英國倫敦。
  • 比爾蓋茨透露真相:為什麼我們有錢人,都不讓孩子玩遊戲?
    比爾蓋茨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自己家孩子13歲才讓用手機,看看我們的孩子3歲就開始玩手機,這就是差距。作為蘋果手機的創始人,賈伯斯卻沒有讓孩子天天使用手機,也就只有在周末的時候能使用一會,同時還禁止在餐桌上使用任何電子產品。在當今這種資訊時代這樣的做法堪稱異類,那為什麼這些成就非凡,財富驚人的名人都會在這件事上這麼嚴格呢?
  • 我們為什麼造不出永動機?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嗎?這本書告訴你
    我們繼續解讀加來道雄在這本《不可能的物理》的最後一部分。那就是「三等不可能」的科技,它們違反了人類已知的物理定律。實際上,作者加來道雄認為,因為違背了已知的物理定律而被認為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科技很少,在這本書裡他一共只列出了兩個話題:一個是永動機,一個是預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