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生長必須的7種微量元素!它們的作用、缺素症狀、如何補充?
【公眾號】農業信息資訊2018-09-03 17:51:16
閱讀(16925)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的關注,您就可以免費收到「農業信息諮詢」每天為您推送的最新三農政策、實用技術、價格信息、市場行情等內容了。感謝關注,歡迎轉發!植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鐵、硼...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的關注,您就可以免費收到「農業信息諮詢」每天為您推送的最新三農政策、實用技術、價格信息、市場行情等內容了。感謝關注,歡迎轉發!
植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鐵、硼、錳、銅、鋅、鉬、氯七種。根據元素移動困難程度,缺素時也有所不同。
元素缺素症狀僅限於植物幼葉、頂梢生長點的有:鈣、鐵、硫、硼、銅、錳、鋅。
缺素症
一、鐵元素:
缺鐵症狀
1、鐵在植物體內的含量為乾重的千分之三左右,鐵主要集中在葉綠體中,鐵參與葉綠素的形成;
鐵是植物有氧呼吸的酶的重要組成物質,所以鐵參與呼吸作用,是植物能量代謝的重要物質,
生物固氮的酶含鐵,鐵在豆類根瘤固氮中起重要作用。
2、缺鐵影響植物生理活性,也影響養分吸收;
表現為:鐵是植物體內最不容易轉移的元素之一,
缺鐵首先在嫩葉缺綠,而老葉正常;缺綠葉片開始葉肉變黃,葉脈仍綠,繼之葉片變白,葉脈變黃,葉片兩側中部或葉尖出現焦褐斑壞死組織,久之葉片乾裂易脆,壞死組織繼續擴大,致使葉片脫落。頂端和幼葉缺綠黃白化,根系中會有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的積累。
3、如何補鐵? 鐵元素過量會產生鐵中毒,易被土壤固定。應少量多次、葉面噴霧。以螯合態鐵、硫酸亞鐵為主。
二、硼元素
缺硼
1、作用:對碳水化合物的運轉起重要作用,對作物生殖器官的建成和發育十分重要,促進植物分生組織細胞的分化過程,促進蛋白質和脂肪的
合成。硼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能防止作物發生 生理病害。
2、缺素症:油菜花而不實、棉花蕾而不花、小麥穗而不實、花生有殼無仁、一些果樹座果率低、畸形等。3、補充:硼砂、硼酸、硼鎂肥。
三、鋅元素
1、作用:鋅參與葉綠素的形成,增強作物的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參與生長素(吲哚乙酸)的合成。
鋅有促進氮素代謝的作用。鋅有增強抗逆性的作用。此外還促進生殖器官發育和受精作用。
2、缺素症:生長發育停滯,葉片變小,節間縮短,形成小葉簇生等症狀。
缺鋅
此外,鋅與葉綠素的形成有關,缺鋅時會出現葉脈間失綠現象。
典型的缺鋅症狀如水稻的稻縮苗、僵苗、坐蔸,玉米的花白葉病,桃樹的簇葉病,蘋果的花斑葉,柑桔等小葉病等。
果樹缺鋅
3、補充:螯合態鋅、硫酸鋅、氧化鋅、氯化鋅。
四、錳元素
1、作用:促進種子萌發,有利於生長發育。促進光合作用,是維持葉綠體結構所必須的元素。錳能增強植物呼吸強度,調節體內氧化還原過程。加快氮素代謝。
如:小麥施錳,籽粒中全氮量和蛋白質成分中的麥膠蛋白質含量均有提高;花生施用錳,根系中的根瘤數目和體積有增加。豆科作物施錳,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強,根的重量和土壤耕層中的含氮量均有提高。
2、缺素症:
植物缺錳表現為新葉的脈間褪綠黃化,但葉脈仍保持綠色,脈間褪綠的程度通常較淺,黃、綠色界不夠清晰,陽光透過葉背時清晰 可見,嫩葉的葉脈呈錄色網狀而葉肉為淡綠色,葉子變軟變薄,嚴重時褪綠部分有黃褐色斑點,繼而壞死並可能穿孔;有時葉片發皺、捲曲甚至凋萎。
錳在植物體內是不易移動的元素,因此失綠首先出現在新葉上。錳輕微缺乏時,症狀在生長後期即消失; 嚴重缺乏時,葉脈轉灰暗綠色,葉肉仍保持淡綠色或轉灰白,症狀持續 至生長後期仍不消失,出現長短不一線狀褐斑,葉片變薄,萎垂,稱褐線 萎黃症。
對缺錳敏感的作物主要有燕麥、大麥、甜菜、菸草、馬鈴薯、柑橘類、蘋果、櫻桃,其次是小麥、大麥、亞麻、番茄、蠶豆、豌豆和菜豆。
3、補充:螯合態錳、硫酸錳、碳酸錳、氯化錳、氧化錳。
五、銅元素
1、作用:是作物體內多種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如多酚氧化 酶、抗壞血酸酶、吲哚乙酸氧化酶等,在催化氧化還原反
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含銅酶是葉綠體的組成成分,銅參與葉綠體內光化學反應。銅還具有提高葉綠素穩定性的能力,
2、缺素症:多數植物頂端生長停止和頂枯。
果樹缺銅產生「頂枯病」,頂部枝條彎曲,頂梢枯 死,枝條上形成斑塊和瘤狀物;樹皮變粗出現裂 紋,分泌出棕色膠液。
禾穀類作物葉尖失綠而黃化,以後乾枯、脫落,穗和芒發育不全,有時大量分櫱而不抽穗,種子不易形成。
一般來說,表現為頂端枯萎,節間縮短,葉尖發白,葉片變窄變薄、扭曲,繁殖器官發育受阻,結實率低。
番茄缺銅
3、補充:硫酸銅、氧化銅、螯合態銅。
六、鉬元素
1、作用:豆類作物較多,非豆類較少。(1)促進生物固氮。(2)能促進氮素代謝。(3)能增強光合作用。(4)利於糖類的形成與轉化。(5)增強抗旱、抗寒、抗病能力。
2、缺素症:
豆類缺少鉬元素,根瘤少而且小。大豆葉片厚而皺,葉色淡、出現細小褐色斑點,葉片邊緣向上捲曲成杯子狀畸形葉。一般從新葉出現,如果不及時補充,老葉也會出現,但不會出現新生長點壞死(與缺硼區別)
3、補充:鉬酸銨、鉬酸鈉、三氧化鉬。可以用鉬肥拌種、葉面噴施鉬酸銨、與磷肥混用等方式補充。(如果此地塊缺磷,要同時痋磷肥,單施缺磷會使根瘤菌減少)
七、氯元素
1、作用:(1)參與光合作用,氯作為錳元素的補助因子參與水的光解反應。(2)調節葉片氣孔運動,調節氣孔關閉與開張,影響抗旱能力,還有束縛水的作用。(3)抑制病害。(4)促進養分吸收特別使銨離子、鉀離子。
2、缺素症:由於大氣、雨水中的氯就比較充足 一般不會發生缺素。過量則會產生氯毒害,就是作物吸收過量氯而產生的代謝失調、生長發育受阻的中毒現象。
土壤含氯過高會提高土壤滲透勢,降低土壤水分的可利用性,導致植物吸水困難,從而對植物產生毒害。
植物受氯害的一般症狀是生長停滯,葉片黃化。植物種類不同,症狀有差異。小麥、大麥和玉米等葉片無異常特徵,但分櫱受抑;水稻葉片黃化並枯萎,但與缺氮時的葉片均勻發黃不同,開始時葉尖黃化而葉片其餘部分仍保持深綠;油菜、小白菜於三葉期後出現症狀,葉片變小、變形,脈間失綠,葉尖、葉緣先後枯焦,並向內彎曲,至6〜7葉後新出葉不再出現症狀,輕度受害葉片仍可逐漸恢復正常。各種植物耐氯能力不同。耐氯性強的植物有小麥、水稻、黑麥草等;耐氯中等的有大麥、棉花、蠶豆、油菜、番茄、柑橘、葡萄、茶、蔥、蘿蔔等;不耐氯植物有萵苣、紫雲英、四季豆等。
3、補充:缺素時可補充氯化鉀、氯化銨。
4、其他,忌氯作物:有些作物對氯元素敏感,使用了含氯的肥料之後,它們對氯離子非常敏感,當吸收量達到一定程度,會明顯地影響產量和品質,通常稱這些植物為忌氯植物。
誤施氯肥造成毒害
氯離子較多時,不利於糖轉化為澱粉,塊根和塊莖作物的澱粉含量會降低;氯離子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會降低含糖量;氯離子多,會影響菸草的燃燒性,捲菸易熄火;氯離子多時,常對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菸草、馬鈴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甜菜、蘋果、茶葉、白菜、辣椒、萵筍、莧菜等都是忌氯作物。氯對茄科作物會產生不利影響。大豆、四季豆抗氯性能較弱。
作物生長中,微量元素的作用不可或缺,但也不易過量施用。
悟空問答上有個問題:「什麼產品能同時長效解決各種作物的缺素症」,一般來說,大量元素如氮磷鉀,可以通過控釋肥、緩釋肥,緩慢釋放補充,對微量元素來說,根據作物需要,在對地塊測土化驗的前提下,在基肥中混施中微量元素,一般不會發生缺素。
溫馨提示:文章來源整理於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用藥指南表僅供參考,具體情況以實際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