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深入基層發動社會力量
「多走一步」讓糾紛調解更溫情
唐順華2005年從部隊轉業後,就來到了景田派出所,2007年開始從事社區工作,用他的話說,社區工作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以前,總覺得只有抓嫌疑人、打擊犯罪,才能體現警察工作,而在社區工作後發現,哪怕是一次矛盾糾紛的順利調解,都能感受到警察這份職業的價值,很有成就感。」
▲社區民警唐順華正在調解矛盾
有了十幾年的社區工作經驗,唐順華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社區民警個人再有能力,只依靠個人都是沒用的,還是得依靠基層單位,依靠群眾。」
讓唐順華有這層感悟,源於他多年與群眾的交往聯繫。他管轄的片區,有七百多位基建工程兵退休黨員,這些人退休後,仍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工作,成立了十個黨支部。
「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每一項工作的推動,都變得更加高效,比如我們推行樓棟長機制時,他們就發揮了巨大作用。」唐順華介紹,退休黨員的熱情,讓他深受鼓舞。
警民聯調工作室成立後,唐順華給自己定一個要求,糾紛調解,不一定要求快,更重要的是穩和實,要在常規調解思路後,多做一步,力求不存遺留問題。
有這樣一個例子。不久前,唐順華接到一起勞資糾紛報警,包工頭以建設方沒有支付工程款為由,帶領十數名工人,向建設方討要工資。這起糾紛調處過程中,細心的唐順華發現,包工頭報的工程款總額,可能與工人的實際訴求有出入。
唐順華為了查明真相,放棄了快速處置的思路,在安撫了工人的情緒後,他與聯調工作室的同事加班加點,逐一向工人核對數額,並通過工人出具的原始憑證,核算確切總額。
經過三天三夜加班加點的工作,唐順華最終查明了真相,協調建設方全額支付了工人工資,並將虛構事實的包工頭依法行政拘留。
事情到此,本已算圓滿,但是唐順華還是不放心,事後,唐順華主動聯繫了建設方負責人,一起去拘留所探望了被拘留的包工頭。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他意識到自身錯誤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執法部門的關心,以免他因此出現逆反情緒,做出過激舉動。」唐順華認為,矛盾糾紛調處,不僅原則上要公平,更應該理順當事人的情緒,避免衍生出其它社會問題。
一直以來,景田派出所強調矛盾糾紛閉環調處工作機制,而唐順華,堅持這種「多走一步」的矛調方式,將這種閉環延伸到了每個個案。「成功的調解不僅是當事人在調解書上簽字,更重要的是能獲得當事人的理解。」唐順華說。
聯調工作室開設以來,唐順華一人就調解了40餘起矛盾糾紛,囊括了勞資糾紛、情感糾紛、家庭矛盾、鄰裡關係、幫扶濟困等等,真正做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