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2020-04-22 原理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物理學中有兩個非常成功的理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簡略地說,前者是關於引力和宇宙大尺度結構的理論,後者是關於物質的基本構成、亞原子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論。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這兩個理論在各自領域表現卓越。

然而,我們雖然已經有了可用來很好地解釋引力是如何作用於宏觀物體的理論,但我們卻不能在極高能量下,或在極小的微觀物體上了解引力是如何運作的。這是物理學的一個重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是許多物理學家一生的夙願。他們希望能找到一種可以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在一起的理論——量子引力理論,從而物理學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


目前,弦理論是物理學家研究量子引力的最佳方法,這一理論已經發展了約50年之久,並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就。但也有物理學家認為,作為一種主要的研究方法,弦理論暴露的不足似乎在與日俱增。物理學家迫切地希望能夠出現尋找新物理學的其他途徑。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 史蒂芬·沃爾弗拉姆(Stephen Wolfram)。| 圖片來源:Wikipedia


4月14日,企業家史蒂芬·沃爾弗拉姆(Stephen Wolfram)宣布了一個新項目——「沃爾弗拉姆物理項目」(The Wolfram Physics Project)的啟動,這是一項專門為了發展新物理學而推出的新計劃。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 沃爾弗拉姆物理項目(The Wolfram Physics Project)。| 圖片來源:[1]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沃爾弗拉姆是軟體公司沃爾夫勒姆研究公司(Wolfram Research)的創始人,他為計算機、物理學,和數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貢獻。在成為一名企業家之前,他是一名物理學家。他設計出了幾乎所有科學家都在使用的計算軟體Mathematica。此外,想必大多數有學習數學、科學以及工程的人都使用過他的Wolfram Alpha搜尋引擎。


在新計劃中,沃爾夫勒姆提出,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歸結為將簡單的規則應用於一些基本單元之上。他將宇宙視為一個巨大的、不斷增長的關係網絡,網絡之間的各種關係構成了空間本身以及其中的一切。其實早在18年前,沃爾夫勒姆就發表過類似的觀點,不過那時候這些想法還較為模糊。現在,他認為他已經找到了更清晰的思路,並相信這些想法或許能帶來基礎理論的新發現。


沃爾弗拉姆試圖利用圖論來找到一種可以替代弦理論的方法。圖論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研究的是頂點的連接所構成的圖形。具體說來,他的方法是基於一個被稱為「超圖」(hypergraph)的概念,這是一種廣義上的圖,在這種圖形中,一條邊可以連接任意數量的頂點。沃爾夫勒姆相信,這種複雜的超圖可以模擬宇宙的許多特徵,比如物質和能量,並可被用於重現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所描述的所有物理結構和過程。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複雜的超圖如何可以協調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呢?量子理論研究的是具有離散特徵的離散對象;而在廣義相對論的視角中,宇宙是一個連續的實體。沃爾弗拉姆認為,這種衝突可以通過用離散的結構來建立一個類似於廣義相對論的幾何模型而得到調和。他建議通過將極為簡單的基本規則應用到一個簡單的起點之上,然後不斷地重複應用這些規則,來最終生成這種複雜的超圖。


舉例來說,假如有兩個被標記為A和B的「抽象元素」,規則是每個A都要被更改為BBB,每個BB都要被替換為A。那麼如果以A為起點,按照規則,它會在一次「更新」中變成BBB;由於BBB擁有兩個BB,所以接下來BBB可以有兩次更新,一次是把前兩個B變成A,產生AB,另一次是把後兩個B變成A,生成BA。這樣一來,A被連接到了BBB,而BBB又連接到了AB和BA。AB和BA接下來的更新都能生成BBBB,而BBBB又能產生ABB、BBA和BAB……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 圖片來源:[2]


當這個規則被不斷地應用在這些元素上時,我們就得到了越來越複雜的圖形。


每一個「更新」步驟對應於常規概念中的時間,當一個規則被反覆地應用到一組抽象實體之上時,就會生成連接,這些連接就對應於空間的結構。因此,在沃爾弗拉姆的圖景中,空間是一個以極其複雜的模式連接的點的網絡,這些點可以描述物質和能量,以及被統稱為物理學定律的各種關係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 沃爾夫勒姆認為,空間本身可能是一個通過一個簡單的規則被多次重複應用之後,形成的複雜的由點連接在一起的網絡。| 圖片來源:[2]


沃爾夫勒姆認為,幾乎所有存在的東西都是由空間構成的,他說:「這基本上就是我認為的宇宙空間的運作方式。實際上,它是一堆抽象的點之間的離散、抽象的關係。但在我們的經驗尺度上,它所具有的關係模式使它看起來像是連續的空間。」這有點像魚把海洋看作是一種平滑的流體,而無法感知到水實則是由離散的分子組成的。


在這種超圖中構建的空間可以具有非常精細的結構,就像一個有著無限像素的數位相機傳感器。據初步估計,與現如今的宇宙相對應的超圖,或許已經應用了10⁵⁰⁰個時間步長(更新)。如此龐大的數字可以使得空間有足夠的細粒度來容納比物理學中已知的粒子要小得多的物質-粒子結構,從而有助於物理學家對暗物質進行探索。


此外,沃爾夫勒姆還認為,推動了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或許只是這種超圖的一個自然特徵,因為也許暗能量在本質上就是由空間本身構成的。


沃爾夫勒姆相信,超圖可以將現有的許多物理理論都包含在內,比如超弦理論圈量子引力等等,從而解決當前關於哪種理論是用於解釋基礎物理學的最佳理論的爭論。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目前,這種超圖已經可以重現許多物理學理論的結果,其中包括狹義相對論。如果這項計劃真如沃爾夫勒姆所期待的那樣運作順利,是否意味著理論物理學家可以摒棄他們原有的研究方法,僅憑一些規則來運行計算機模擬即可?


事實並非如此,正如沃爾夫勒姆自己所指出的那樣,這項工作尚未完成。到目前為止,這個項目已經確定了近1000條規則,這些規則可以產生看起來與宇宙很像的複雜結構。但究竟是怎樣的規則造就了現在的宇宙,還有待進一步摸索。


尋找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新途徑

○ 圖片來源:[2]


如果有一天,這個模型真的能找到一個規則,這個規則具有所有正確的屬性,那麼這或許表明我們終於破譯了宇宙的奧秘。而在此之前,這個聽起來令人興奮的計劃還將面臨許多挑戰。


參考連結:

[1] https://wolframphysics.org

[2] https://writings.stephenwolfram.com/2020/04/finally-we-may-have-a-path-to-the-fundamental-theory-of-physics-and-its-beautiful/

[3]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stephen-wolfram-hypergraph-project-fundamental-theory-physics

[4] https://writings.stephenwolfram.com/2020/04/finally-we-may-have-a-path-to-the-fundamental-theory-of-physics-and-its-beautiful/

[5] https://phys.org/news/2020-04-wolfram-physics-fundamental-theory.html

[6] https://theconversation.com/a-new-kind-of-physics-stephen-wolfram-has-a-radical-plan-to-build-the-universe-from-dots-and-lines-136830

相關焦點

  • 地震基礎理論物理學
    地震是出自漢語一個單句,其實地震基礎理論物理學,就是震的基礎理論物理學。震是憑空產生在天體裡,先人創造漢震,就記述震的物理性質。實現應用最早,追溯伏羲應用於「先天八卦」。按著偏旁部首雨字頭,也是空間自然現象。國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專用字,中國的文憑、職稱、教授、專家,也懂得漢語文字的說文解字功能。就是把自然現象,按著偏旁部首規劃類別,畫出自然現象的概念,根據畫法再回頭認識自然現象物理性質。
  • 結構物理學基礎理論體系之一
    摘要:結構物理學成果揭示出:非線性科技替代線性科技將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拐點。當今,人類文明只限定在線性科技世界,所以,才導至科技至今未走出愚昧的時代,其實非線性力就是宇宙普遍的客觀存在,只因線性思維固化而導至視而不見,而本文將描述結構物理學成果研究的重大突破、非線性力學三特性、結論。
  • 結構物理學基礎理論體系之四,結構物理學基礎理論體系之四
    摘要:結構物理學成果揭示出:非線性科技替代線性科技將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拐點。當今,人類文明只限定在線性科技世界,所以,才導至科技至今未走出愚昧的時代,其實非線性慣性、慣性動能規律、就是宇宙普遍的客觀存在,只因線性思維固化而導至視而不見,而本文將描述結構物理學成果研究的重大突破、非線性慣性、慣性動能規律、結論。
  • 結構物理學基礎理論體系之三
    摘要:結構物理學成果揭示出:非線性科技替代線性科技將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拐點。當今,人類文明只限定在線性科技世界,所以,才導至科技至今未走出愚昧的時代,其實球體質量懸空效應、重力能量效應、就是宇宙普遍的客觀存在,只因線性思維固化而導至視而不見,而本文將描述結構物理學成果研究的重大突破、球體質量懸空效應、重力能量效應、結論。
  • 結構物理學基礎理論體系之二
    摘要:結構物理學成果揭示出:非線性科技替代線性科技將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拐點。當今,人類文明只限定在線性科技世界,所以,才導至科技至今未走出愚昧的時代,其實非線性力能量和非線性力作用規律就是宇宙普遍的客觀存在,只因線性思維固化而導至視而不見,而本文將描述結構物理學成果研究的重大突破、非線性力能量、非線性力作用規律、結論。
  • 結構物理學基礎理論體系之五
    摘要:結構物理學成果揭示出:非線性科技替代線性科技將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拐點。當今,人類文明只限定在線性科技世界,所以,才導至科技至今未走出愚昧的時代,其實非線性質量、質量懸空靜止能量、宏觀質能守恆、就是宇宙普遍的客觀存在,只因線性思維固化而導至視而不見,而本文將描述結構物理學成果研究的重大突破、非線性質量、質量懸空靜止能量、宏觀質能守恆、結論。
  • 尋找諾貝爾物理學獎推薦人
    尋找諾貝爾物理學獎推薦人:《宇宙物理體系》在這兒發布:尋找諾貝爾物理學獎推薦人和尋找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推薦人。以此鼓勵推薦人,最大的利益是讓《宇宙物理體系》早日為人類物理學服務。《宇宙物理體系》是當今理論物理原創,是一套完整的新物理學體系,它邏輯完全高度自洽,正確性堅如磐石。以它的基礎科學原創實力完全可以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未來科學大獎。
  • 基礎理論研究是攀登科學技術高峰的雲梯
    由此可以說,進行基礎理論研究,顯然離不開前人奠定的基礎理論大廈,這些理論大廈就像一個不斷增高的雲梯,而進行創造性思維就需要我們不斷的提升基礎理論研究來增高這個雲梯,運用創新成果去攀登科學技術高峰。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離不開基礎理論研究。離開了,我們就會發現,基於科學技術和科學研究的創造發明就會失去方向,或者說失去動力源。我們經常說,實踐出真知。
  • 南京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專業介紹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和光電子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在物理學、光電子、雷射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及光電子學的基礎理論與方法,具有較強的數學、計算機運用基礎和微電子技術、光纖技術、現代傳感器技術、雷射技術等高新技術知識;掌握物理學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學實驗素養的訓練,具備運用物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某一方面的專門知識進行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應用研究、教學和運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 「全球最聰明的人」剛為物理基礎理論指出新道路
    沃爾夫勒姆認為,在過去的幾百年中,人們對物理學的理解有了不可思議的進步。但雖然已經完成了大量工作,但我們仍然沒有一套真正的物理學基礎理論。經過長期思考與探索,沃爾夫勒姆認為自己已找到了通往物理學基礎理論的道路,建立了一個範例和框架(包含大量實用計算工具)。
  • 傳奇人物史蒂芬·沃爾弗拉姆:通向一種新物理學的道路(I)
    但是,對於他所新近發表的一系列新的文章著作及其他所倡導的通向一種新物理學的道路,具體是什麼樣途徑及其理論與方法呢?許多都不太了解。為此,在下面幾篇文章裡,對此具體地做簡要介紹。下面,我們首先介紹他於今天剛剛發表的題為「終於,我們可能有一條通往物理基礎理論的道路…… 而且很漂亮」的最新文章。該文章的第一節介紹了這一新物理學的觀點與理論具體是如何來的。
  • 中國科學家取得土壤物理基礎理論突破 有望改變黃土高原生態風貌
    為了攻克黃土高原的土壤物理難題,一位中國科學家紮根於此36年,最終取得了意義重大的基礎理論成果,有望將綠水青山帶給這片黃土地。在中國黃土高原腹地的神木侵蝕與環境試驗站外,科研人員正在修剪著鬱鬱蔥蔥的試驗田。多年以前,這裡是「黃沙漫天、滿目溝壑」的荒涼景象。現在,青山綠水悄然出現在了黃土高原,一位中國科學家付出的貢獻不可磨滅,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邵明安。
  • 物理學、哲學與現實,為什麼物理學無法解釋生命和意識?
    而三體問題只是更大的n體問題的子集,n體問題困擾著經典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物理學家們推崇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和薛丁格方程的美麗和優雅。但是,這些公式只能藉助極其複雜的計算和近似來匹配實驗數據。當我思考量子力學的時候,我總是想起託勒密。我們回頭看看他的太陽系的地心說模型,是無可救藥的笨拙和特別的。但是託勒密的地心說模型準確地預測了行星的運動以及日食和月食。
  • 現代物理學如何向前突破——新量子革命
    歷史總是輪迴的,用開爾文男爵說過的話描述現代物理學現狀,一點都不過時:「有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兩大基礎理論的支撐,現代物理學的大廈已經落成,近幾十年的現代物理學發展,我們做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完善和驗證兩大理論。」這句話說得有一定道理,現代物理學發展陷入困境,物理學分支越來越細,研究的也越來越通徹,但沒有顛覆性的突破。雖然有弦理論發起革命的號角,但目前還無法推倒舊物理大廈。
  • 冷卻原子能造出強相互作用的量子觸點 為製造量子電路設備開闢新途徑
    這一成果為深入理解量子物理學,製造出未來量子電路設備開闢了新途徑。    據每日科學網近日報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實驗團隊由蒂爾曼·埃斯林格和吉恩·布蘭圖特帶領。他們先用雷射束捕獲原子,隔離所有外界幹擾。雷射束將原子製冷到極低溫度,產生了潔淨的、具有量子力學性質的冷原子超導體。
  • 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
    文/隨風飄散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它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致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物理學成為了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 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及其學科建設研究
    本項成果以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為內容,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梳理和反思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的狀況,比較全面地總結當代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的基本狀況、主要成果和發展趨向作出全面的、深入的總結與評價,進而提出和探索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
  • #霍金去世#霍金去尋找「蟲洞」了 世界最聰明的人留下一條預言
    有人說,他去尋找「蟲洞」了,也有人說,他的離世帶走了傳奇……14日中午,是一個悲傷時刻,一打開微信,刷屏的全是霍金的訃聞。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的霍金了,被媒體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霍金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了兩項突破:大爆炸的證據和尋找系外行星方法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對所有這些問題提供了深刻的見解。普林斯頓大學名譽物理學教授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贏得了自1960年代以來完成的一件作品的一半獎金,當時他和普林斯頓大學的一組物理學家試圖檢測濃熱的氣體球的殘留輻射在宇宙的開始:爆炸。
  • 讓人疑慮的物理學七大經典問題!
    讓人疑慮的物理學七大經典問題!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弦理論?什麼是奇點?覺得頭疼就往下看~帶你走進物理學,的那些令人迷惑的理論。相對論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依據研究的對象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