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增肌困難,你要知道的不只是體質問題?

2020-12-05 愛健身的魔獸

增肌那麼難,為什麼有無數的小夥伴渴望增肌?越練越懂的都知道,每一磅的肌肉比黃金還貴。所以健身一定要足夠聰明,除了很努力地訓練,也要很拼命地吃。

訓練足夠拼,吃也從不錯過,但肌肉的質量和圍度一直沒辦法提升,是方法錯了嗎?困擾著不少小夥伴的問題,為什麼「天生」增肌那麼難,我們一起剖析。

天生「瘦體質」,可能會很苦惱該怎麼讓自己增肌。我們正處於易肥胖的時代,周圍的人都是無意間增重的,然而瘦體質無論做什麼,都很難改變體重。為什麼我們增肌這麼難?

瘦體質想增肌是很難的,但並不是不可能。事實上,瘦體質者有很多基因優勢,可以比普通人更快長出瘦肌肉。只需要結合增肌訓練與適當的增肌飲食、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們時常會問自己:

瘦體質的新陳代謝真的更快嗎?瘦體質的人胃小嗎?為什麼體重不會增加?最好的增肌方法是什麼?

所以我們更需要知道:

瘦體質是什麼?瘦體質天生易燃燒卡路裡瘦體質者的胃通常較小瘦體質的人確實新陳代謝更快瘦體質可以增肌

瘦體質是什麼?

簡單來說,瘦體質的小夥伴就是很難增重的小夥伴,它適用於形容那些很難長胖的,也常用來形容那些很難增肌的瘦子。

「瘦體質的存在「是沒有爭議的。充分的證據表明,確實有人很難增重。關於它們進食的研究:

有一名志願者一開始體重是60公斤。為了增重,堅持了30多周,吃了大量的食物,運動量減少到以前的一半以下,但也沒超過65kg,他就是沒有變胖的意志力。

然而,儘管「瘦體質」不是一個有爭議的術語,但它還是讓人感到困惑。這個詞經常和其他一些形容瘦的詞互換使用,比如外胚層體型和無反應者。以下是一些定義:

瘦體質者:很難增肌的人。並不是每一個「瘦體質者」天生就很瘦或者骨頭很小,但是他們中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外胚層體型:外胚層體型的人身材瘦長,脂肪和肌肉都不發達。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外胚層體型的人都有增重的苦惱。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外胚層體型」並不是一個科學術語,它只是口頭上用來描述瘦的體型。無反應者:舉重時沒有產生強烈肌肉生長反應的人。並不是所有沒有反應的人都很瘦。事實上,如果瘦體質吃得足夠多,往往會從增肌訓練中獲得很強的肌肉刺激。

然而,這些術語都有不同的含義,但確實有類似的意思。例如,擁有一個體型較瘦通常會更難增重(成為瘦體質者),而不增重會阻礙增肌(成為無反應者)。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他們都可以描述一個拼命想要增肌的瘦子。

瘦體質會發生什麼事?

擁有更瘦小的「外胚層體型」可能胃更小,使得很難吃夠食物來增肌。此外,更瘦的體型,身體向外散發更多的熱量,加快新陳代謝。擁有較高的新陳代謝,意味著需要吃更多的卡路裡來增重。但是瘦體質者的胃小,那麼如何可以攝入更多的卡路裡呢?可是,「瘦體質者」的另一個特徵是新陳代謝會很快適應高熱量攝入,即使吃得更多,也不會增重。因為體質原因導致無法攝入足夠的熱量為肌肉生長提供能量,那麼在健身時,就很難增加肌肉的大小和力量,從而錯誤地產生肌肉生長基因很差的感覺,導致我們被貼上「無反應者」的標籤。

所以,外胚層體型往往與瘦體質者關係密切,看起來像無反應者。但我們並不是真的沒有反應。有一個近1萬人的研究,他們接受了訓練,證明瘦體質者可以很好地訓練肌肉。下面就是他們的發現:

如果想辦法克服胃口小和新陳代謝快,就能增重。體重增加後,所有的肌肉問題就會消失。事實上,由於收益遞減規律以及不需要減脂的過程,瘦人往往比其他體型的人能更快地增肌。

例如,訓練初期平均每個男人的瘦體重大約有36kg,瘦人一開始可能只有一半——19kg。然而,骨架可以容納的肌肉量都差不多(誤差為10%),所以,從一開始,瘦人的基因潛力就很大。在剛開始肌肉訓練的時候,肌肉能夠實現爆發式增長。

當開始第一次力量訓練時,這段快速成長的時期通常被稱為「新手優勢」,但要記住,任何沒有訓練過的小夥伴都會經歷這段時期。瘦體質者的情況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基因潛力更大,骨架可以有更多空間容納肌肉,增肌的速度很快。

新陳代謝快和胰島素敏感度高,可以幫助自己在增肌的同時保持低體脂,而這些基因優勢會隨著體重的增加而愈發明顯。

增重需要不同的方法。問題是,長不胖是一個冷門的問題,所以很難找到專為瘦體質者設計的飲食。總而言之,「瘦體質者」指的是肌肉難以增加的人,這並不意味著增肌基因差,恰恰相反,瘦體質者通常能比其他體型的人更快地增肌。

瘦體質天生燃燒卡路裡?

相傳有一個進化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瘦體質能燃燒更多的卡路裡。如果要跑一場穿越非洲平原的馬拉松,擁有一個外胚層體型會很有幫助。奧運會運動員就是這樣,外胚層體型者——尤其是來自東非的運動員——主宰長跑比賽。

瘦的人在進化過程中更善於在炎熱的氣候中長途跋涉,他們會在體表散熱以避免身體過熱。瘦體質者也會進化出更小的胃,更快的新陳代謝,更輕的骨骼,更長的四肢,更少的身體脂肪來保護自己。

那些在北方氣候中進化的人,比如靠近北極圈生活的,往往更矮更壯。這是因為內胚型的肌肉脂肪較厚,善於保存熱量和冬眠,非常適合在寒冷的北極生存。

這解釋了一個現象,即瘦長的體型有更大的表面積,從而導致它們向外散發更多的熱量。這一點被進一步誇大了,因為瘦的人脂肪較少。

體型為了不同的目的而進化,有完全不同的優勢和劣勢:

外胚型通過燃燒卡路裡來保持苗條、輕盈和涼爽。有氧運動對我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內胚型保存更多卡路裡,保持肉乎乎的和溫暖的。往往在力量訓練方面進行相當順利。

即使你是典型的外胚型,這也不是一個局限。雖然骨骼結構不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在上面增肌,長出想要的體型。

瘦體質並不意味著自身有什麼問題,只是得到了不同的情況下有用的基因。例如,擅長在炎熱的太陽底下長跑,自己還可以保持涼爽。

無論是哪種體質,只要想要改變,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去健身房,還是合理的飲食,做好自己的計劃並且去嚴格實行它,就能得到增肌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易瘦體質的人為什麼增肌如此困難?這一點是大部分人容易忽視的
    易瘦體質的人最大的難題就是增肌,別說是增肌了,就是增長點脂肪都很困難,所以他們常常聽到的建議就是應該多吃點,但是「多吃」這個概念非常的籠統,我應該多吃什麼?多吃主食嗎?還是多吃蛋白質?瘦人增肌困難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其實在一般情況下,瘦人都是因為無法攝入足夠的熱量而降低肌肉的合成效率,最終導致增肌速度變慢,其中的原因是吃得太少,或者是消化系統的問題,如果是前者的話建議循序漸進的增加自己的飯量,並且還要吃一些熱量密度大的食物,如果是後者的話建議聽取醫生的意見。
  • 增肌效果不明顯?你可能犯了這四個錯誤!
    而問題是大多數訓練者似乎都認為這就表示所有的訓練都要在這個重複範圍內進行,並且嚴格去遵守這樣的負重模式。但是這種想法並不正確。最大化的肌肉增長是以力量為基礎的,這就表示至少要有部分組數要在較低重複次數進行(每組1-5次)。更強壯的肌肉就能讓你舉起更大的重量,這樣會在中等次數範圍內帶來更多的肌肉張力。
  • 天生瘦體質?真的做好這2點,想不長肌肉都難!
    增肌,往往有很多朋友抱怨:無論自己怎麼練,怎麼吃都不長肉,這麼久了,看起來還是沒啥變化,都不想練了。其實,對於這些朋友,真的就是漲不上去嗎?其實,最多是相比較增肌稍微困難一些,如果你本身比較瘦弱,增不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 想增肌不增脂該怎麼吃?注意這幾點讓你乾淨增肌
    增肌的關鍵首先要明白增肌與增肥可是兩碼事,增肌講究的不僅僅是體重的增長,最好的狀態是保證體脂率增長緩慢的狀態下增肌,以免在「暴力增肌」之後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減脂肌肉生長原理:通過抗阻力力量訓練,破壞肌肉纖維,蛋白質攝入促進肌肉纖維修復和增長
  • WildFieldHealth|瘦子也有煩惱:如何增肌?
    瘦子:「怎麼吃這麼多還是胖不了嗚嗚!」瘦子體會不了胖子站在秤上的憂傷~胖子也理解不了瘦子的煩惱~下面小荒就與大家談談有關偏瘦人群的增肌話題~!雖然太瘦是很多人的苦惱,但外胚型體型的優點是,他們比較容易保持低體脂雖然人的體型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基因決定,但是後天因素(運動、飲食等)可以對體型有很大影響很多瘦子通過恰當的訓練,合理的飲食,多數人可以增加體重,告別「排骨」身材二、瘦人增重增肌運動篇
  • 增肌一定要吃肌酸嗎 你需要知道的全在這裡
    所以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很可能會導致肌酸攝取不理想。  要想肌酸發揮作用,還需要經歷一個肌肉從血液中攝取肌酸的過程。也就是說,訓練前吃肌酸,要提前1小時服用。同時,由於肌酸會儲水,因此在攝入肌酸期間要多多喝水。
  • 增肌時要補充魚油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原標題:增肌時要補充魚油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說起增肌? 可我們都知道肌肉不是一日練成的 那要去做點什麼呢? 去健身房做大量無氧? 還是多吃蛋白粉? 菠蘿君今天要講講健康對增肌的重要性 沒有好好照顧你的身體 增肌什麼的都是浮雲! 今天菠蘿君重點講講魚油 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巨有用!
  • 天天健身去增肌,但你知道增肌的原理是什麼嗎?
    健身增肌是很多人都希望的,但是你了解肌肉生長的原理嗎?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來普及下健身是如何增肌的。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肌肉生長的原理:肌肉是由最基本的肌肉纖維組成的,力量訓練是對運動部位的肌肉纖維的輕微損傷。受傷的肌肉組織會釋放一種叫做細胞因子的物質。收到信號後,身體會隨著蛋白質的攝入修復輕微受損的部位,並在睡眠中產生過度恢復,從而使肌肉纖維越來越強壯!
  • 常見的3種體質,這就是「天賦」?
    常見的3種體質,這就是「天賦」? 2020-03-22 12:39  SWH健身小夥伴 對於健身效果而言,很多人都會考慮自身的體質,當然體質也會有一定影響
  • 如何改變「易瘦體質」,讓瘦子成功增重增肥?照著食譜吃讓肌肉猛漲!
    今天小脂幫你準備好增肌食譜,改變易瘦體質,讓瘦子成功增重,增肌的小夥伴別錯過哦! 增肌先以早中晚三餐為主餐,再增加2-3餐輔餐進去,分別午晚餐之間,9點這一餐根據自己情況而定。
  • 增肌訓練應該以大重量訓練為主?不上重量真的沒有辦法增肌嗎?
    #健康科普排位賽#健身的小夥伴,或多或少應該都聽過,「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增肌一定要上重量,不然沒用」這一類言論,也確實我們看到的那些塊頭很大,肌肉量很多的人,他們訓練中使用的重量都很大,那麼真的是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嗎?今天我們來仔細分析下這個問題。
  • 健身補劑之肌酸,突破健身增肌瓶頸的好東西,你一定要知道!
    首先,還是要申明一下,我不是賣健身補劑的,我不賣任何健身補劑,也不會做任何的廣告。其次,我也不認為健身補劑是靈藥,不建議大家對健身補劑太過依賴。但健身補劑是一種工具,工具利用得好了,可以讓我們健身的效果更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肌酸這個東西,對於長期堅持健身的人來說,肌酸和蛋白粉一樣,絕對是不可缺少的一種健身補劑。
  • 易瘦體質的肌肉男停止健身後,肌肉和身體出現什麼樣的變化?
    一、肌肉體積快速減小筆者本身就是一個易瘦體質的人,有過多年健身訓練的經歷,曾經也算得上是一枚肌肉男。不過,正如你猜到的一樣,在停止健身一段時間後,肌肉身材已然不復存在。可能有人會說,任何肌肉男在停止健身後肌肉都會流失。
  • 就要變大隻:教你增加15磅肌肉!如何增肥增重增肌的
    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抱怨自己怎麼都吃不胖時你的親朋好友會嘲笑你。他們會說:「等著吧,等你年紀大了,你就沒有這個煩惱了!」 問題的關鍵是,你並不想等待。而且你想增長的不是脂肪,而是健壯的肌肉。這不容易實現,它需要時間、精力和計劃。
  • 牢記這5條健身冷知識,科學掃盲,讓你告別菜鳥級別!
    健身前,如果你不知道一些常識或者是冷知識,那麼你有可能就會陷入誤區。下面這幾個健身的冷知識,健身前一定要知道,可以讓你快速成為一個健身達人,少走一些健身的彎路。如果你認為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夠雕刻出好身材,這就太不切實際了。現在很多人無論是減肥還是增肌都有個共同點,他們想要快速地達到減肥或者是增肌的效果,但是你會發現,減肥體重掉得太快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增肌你也是急不來的。健身無論是減肥還是增肌,你都是需要一段時間讓身體去慢慢地改變。
  • 增肌到底需要攝入多少蛋白質?
    作為一名教練,我接觸過不少不同身份的人,比如學生、剛畢業的上班族以及一些經濟條件有限的人,每天要求他們攝入180-200g蛋白質成本高,而且也不太實際,很多人往往都達不到這個數字。你需要多少蛋白質來增肌?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個簡單的數字,而且這個數字與體脂率和目標體重無關,那麼為了最大化增肌每公斤體重攝入1.6g蛋白質就足夠了[1]。
  • 一個月重了5公斤,你搞清楚是在增肌還是增肥?
    吃得越多長得就越多,你認同嗎?在文章最後的評論區分享給我們多練,多吃,就能多長肉……吃的量是別人的2倍,為了更有效果,還安排一天吃7頓,努力過後,一定是增肌的進行時嗎?然而,增肌是一種生活方式,合理更重要,在探討飲食時間和恢復的同時,我們也討論為什麼增肌那麼難?想比別人更快一步,你得更了解你自己。
  • 增肌蛋白粉避雷指南,健身高手都在喝肌鰹強增肌蛋白粉
    所以日常生活使用沒有問題,對於強調體脂比的專業運動員,不是最理想蛋白質來源,而低脂高蛋白的增肌蛋白粉卻因為不會增加過多贅肉,且還可以根據自身運動需求,及時方便地補充需要蛋白質量的方便特性得到運動人員的青睞。  那麼面對市面上品牌眾多的增肌蛋白粉品牌和品類,我們該如何選擇?  ​盲目吃傷身傷錢,如何確定你的需求?
  • 告別易胖體質,教你易瘦體質的養成方法!
    很多粉絲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都吃不胖?而我一下子就吃胖了,像我這種易胖體質的人,怎麼樣才能改變體質呢?這就引發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到底有沒有易瘦體質呢?什麼是易瘦體質?我們該如何成為「易瘦體質」呢?
  • 偏瘦型體質,通過飲食和鍛鍊才能有效地增重
    很多胖子會說「我喝水都會長肉」,也有很多瘦子抱怨「我怎麼都長不胖」。   除非你已經擁有理想的體型,或者根本不在乎自己的體型,太胖、太瘦都是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