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檢驗的基本操作之無菌操作

2020-11-24 騰訊網

一、無菌操作技術

1、定義

是指在執行實驗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域不被汙染的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

無菌操作技術是微生物實驗的基本技術,是保證微生物實驗準確和順利完成的重要環節。

2、內容

無菌操作技術主要包括兩方面:

1)創造無菌的培養環境。包括提供密閉的培養容器、培養容器的滅菌、培養基的滅菌等;

2)在操作和培養過程中防止一切其它微生物的侵入的措施。包括紫外線殺菌、甲醛燻蒸、超淨臺的消毒與檢測、操作工具、器皿滅菌、操作方法等。

3、無菌操作原則

1)在執行無菌操作時,必須明確物品的無菌區和非無菌區,接種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應在進無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後用75%酒精棉球將手擦乾淨;

2)在操作前20~30分鐘要先啟動超淨臺和紫外燈,進行接種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養基等必須經消毒滅菌,打開包裝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後再使用,金屬用具應高壓滅菌或用95%酒精點燃燒灼3次後使用。嚴禁用手直接拿無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須用消毒的鉗、鑷子等;

3)從包裝中取出吸管時,吸管尖部不能觸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種於試管或平皿時,吸管尖不能觸及試管或平皿邊;

4)接種樣品、轉種細菌必須在酒精燈前操作,接種細菌或樣品時,吸管從包裝中取出後及打開試管塞都要通過火焰消毒;

5)接種環或接種針在接種細菌前應經火焰燒灼全部金屬絲,必須時還要燒到環和針與杆的連接處;

6)吸管吸取菌液或樣品時,應用相應的橡皮頭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傾倒平板應在超淨臺內操作,並且在開啟和加蓋瓶塞時需反覆用酒精燈燒。

二、無菌操作的環境要求

1、無菌室

(1)無菌室的結構:更衣間、緩衝間、操作間;

(2)無菌室的消毒和防汙染

每日(使用前)紫外線照射(0.5~1小時);

每月用新潔爾滅擦拭地面和牆壁一次的方式進行消毒;

每季度用甲醛、乳酸、過氧乙酸燻蒸(2小時),特殊情況下可增加燻蒸頻次。

(3)無菌室使用要求

無菌室內應保持清潔,工作後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拭擦工作檯面,不得存放與實驗無關的物品;

無菌室使用前後應將門關緊,打開紫外線,如採用室內懸吊紫外燈消毒時,需30W紫外燈,距離在1.0m處,照射時間不少於30min,使用紫外燈,應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線下操作,以免引起損傷,燈管每隔兩周需用酒精棉球輕輕拭擦,除去上面灰塵和油垢,以減少紫外線穿透的影響;

處理和接種食品標本時,進入無菌室操作,不得隨意出入,如需要傳遞物品,可通過小窗傳遞。在無菌室內如需要安裝空調時,則應有過濾裝置。

2、超淨工作檯

超淨臺的使用與保養:

(1)風速穩定,且符合要求;

(2)使用前開啟紫外燈照射30分鐘以上;

(3)讓超淨臺預工作10-15分鐘;

(4)使用完畢後,用70%酒精將臺面和臺內四周擦拭乾淨。

3、無菌器材

(1)滅菌器材:玻璃器皿、培養基、無菌衣等;

(2)消毒器材:無菌室內的凳子、試管架、天平、工作檯、手等。

(3)無菌間一般只允許放置無菌操作臺、轉椅等物品;無菌操作臺上一般只允許擺放以下物品:酒精燈、打火機、接種針、消毒棉球、洗耳球、鑷子、油性筆、滅菌平皿、試管架、滅菌吸管、電子天平、250ml滅菌三角瓶、培養基、均質器等。

三、無菌操作的基本技術

1、無菌接種操作

培養基經高壓滅菌後,用經過滅菌的工具(如接種針和吸管等)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含菌材料(如樣品、菌苔或菌懸液等)於培養基上,這個過程叫做無菌接種操作。

在實驗室檢驗中的各種接種必須是無菌操作。

2、微生物檢驗過程中的無菌操作要求

(1)在操作中不應有大幅度或快速的動作;

(2)使用玻璃器皿應輕取輕放;

(3)在正火焰上方操作;

(4)接種用具在使用前、後都必須灼燒滅菌;

(5)在接種培養物時,協作應輕、準;

(6)不能用嘴直接吸吹吸管;

(7)帶有菌液的吸管、玻片等器材應及時置於盛有5%來蘇爾溶液的消毒桶內消毒。

3、無菌操作技術詳細圖解

(1)取菌技巧

(2)接種技巧

(3)錯誤示範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聲明:本文由食品580整理髮布,轉載請標明來源

食品工廠衛生規劃設計

持續服務中……

相關焦點

  • 微生物檢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匯總!
    微生物檢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匯總!   無菌操作基礎知識   一、無菌操作技術   1、定義   是指在執行實驗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域不被汙染的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   無菌操作技術是微生物實驗的基本技術,是保證微生物實驗準確和順利完成的重要環節。
  • 【11月·杭州】第85期食品微生物檢驗實際操作培訓班火熱報名中
    【11月·杭州】第85期食品微生物檢驗實際操作培訓班   各有關單位:   為提升廣大食品微生物檢驗人員的操作水平,食品夥伴網特聯合高校舉辦食品微生物檢驗實際操作學習班。   本課程通過專業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指導,提升學員的職業技能水平,讓實驗人員能夠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4789的要求,高質量地完成食品微生物常規項目的檢驗工作。
  • 微生物檢測基礎操作
    培養基經高壓滅菌後,用經過滅菌的工具(如接種針和吸管等)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含菌材料(如樣品、菌苔或菌懸液等)於培養基上,這個過程叫做無菌接種操作。在實驗室檢驗中的各種接種必須是無菌操作。(1)接種滅菌;(2)開啟棉塞;(3)管口滅菌;(4)挑起菌苔;(5)接種;(6)塞好棉塞。
  • 微生物檢驗注意事項
    一、微生物實驗室注意事項1、工作室要矮小平整、光滑、無凹凸不平或稜角、四壁及屋頂用不透水之材質,便於擦洗及殺菌。2、室內採光面積應大,從室外應能看到室內的情況。5、無菌室與緩衝間進出口應設推拉門,門與窗平齊,門縫要封緊,兩門要錯開,以免空氣對流造成汙染。二、使用無菌室注意事項1、無菌室要保持清潔整齊,室內僅存放最必須的檢驗用品,如:酒精燈、酒精棉、火柴、鑷子、接種針、接種環、記號鉛等。
  • 食品微生物檢驗
    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是食品質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減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發生,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食品微生物檢驗是衡量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判定被檢食品是否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通過食品微生物檢驗,可以判斷食品加工環境及食品衛生情況,能夠對食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作出正確的評價,為各項衛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 微生物檢測斜面接種相關操作要點匯總
    二、液體培養基接種向肉膏蛋白腖液體培養基中接種少量菌體時,其操作步驟基本與斜面接種時相同,不同之處是挑取菌體的接種環放入液體培養基後,應在液體表面處的管內壁上輕輕磨擦向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大或要求定量接種時,可將無菌水或液體培養基注入菌種試管,用接種環將菌苔刮下,再將菌種懸液以無菌吸管定量吸出加入,或直接倒入液體培養基。如果菌種為液體培養物,則可用無菌吸管定量吸出加入或直接倒入液體培養基。整個接種過程都要求無菌操作。
  • 細胞培養操作流程
    【實驗原理】細胞培養技術與其他一般實驗室工作的主要區別在於要求保持無菌操作,避免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素的影響
  • 塗片檢查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意義
    一、無菌體液標本細菌塗片的診斷價值無菌體液標本包括血液、腦脊液,胸腔積液、腹腔積液、心包積液、關節腔積液及鞘膜液等。在正常人體中,上述體液應為無菌,在排除汙染的情況下,一旦標本中檢出細菌應考慮為病原菌。無菌體液標本的正確留取、規範的塗片操作與細菌培養結果間有著高度的相關性。
  • 空氣、食品接觸面(餐具,飲具,器皿表面)微生物檢驗方法、標準
    目的:檢測生產車間空氣、操作人員手部、與食品有直接接觸面的機械設備的微生物指標,生產區域環境當中病原微生物的監控,達到規定標準,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質量。參照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15979-1995、《HACCP原理與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共場所空氣微生物檢驗方法細菌總數測定》GB/T 18204.1-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行業標準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 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二
  • 真正的無菌小鼠,買二送一
    無菌鼠平臺人員配備所有技術人員經過嚴格系統的培訓,並通過Taconic公司技術體系的審核與認證,確保所有服務保持一致的標準。簡而言之,賽業可以提供真正的貨真價實的無菌小鼠。 2.無菌鼠的質控作為無菌鼠行業的領導者,Taconic建立了嚴格的無菌檢驗標準,賽業生物嚴格執行Taconic無菌檢測標準,確保所有服務與Taconic保持一致的標準。
  •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總則》解讀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是運用微生物學的理論與技術,按照相應的檢驗方法檢測食品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並根據國家微生物限量標準,評價食品衛生、質量與安全的一門應用性學科。GB 4789.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總則》規定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基本原則和要求,適用於所有食品的微生物學檢驗。一、實驗室基本要求  1.檢驗人員微生物檢驗應由具有相應的微生物專業教育或培訓經歷,掌握包括常規微生物檢測、無菌操作、消毒知識、生物防護等相關知識和專業技能,並具備相應檢驗資質的人員實施檢驗。
  • 無菌實驗室建設有哪要求及配置?
    無菌實驗室在行業內其實也會稱之為潔淨實驗室或生物安全實驗室,他主要應用在生物化學、生物醫學、基因重組、微生物學等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實驗室。無菌實驗室對於潔淨度要求十分高,那麼在設計以及建造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作為體系管理的食品人,對於微生物控制怎麼操作?看看經驗者之談!
    寫在前面 作為體系管理的食品人,對於微生物的了解沒有微生物檢驗員那樣透徹,也沒有微生物專業操作人員那樣專業,優勢在於「走過的路」多一點。 好多的企業仍然在困擾微生物指標如何設置及用什麼樣的方式控制微生物更有效果,下面是我自己總結的一點經驗供大家參考。
  • 微生物檢測基礎知識大全!(包含微生物檢測的接種、培養、分離純化、鑑定和保存等)
    微生物檢測涉及多行業和領域,在實驗室檢測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今天和大家一起對微生物檢測中的一些基礎操作進行匯總和梳理!將微生物接到適於它生長繁殖的人工培養基上或活的生物體內的過程叫做接種。註:有所接種必須無菌操作培養基經高壓滅菌後,用經過滅菌的工具(如接種針和吸管等)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含菌材料(如樣品、菌苔或菌懸液等)於培養基上,這個過程叫做無菌接種操作。在實驗室檢驗中的各種接種必須是無菌操作。(1)接種滅菌 (2)開啟棉塞 (3)管口滅菌 (4)挑起菌苔 (5)接種 (6)塞好棉塞。
  •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方案
    無菌室使用了較長時間,汙染比較嚴重時,應進行薰蒸滅菌。可用甲醛、乳酸或硫磺薰蒸。 (2)噴霧:在每次使用無菌室前進行。噴霧可促使空氣中微粒及微生物沉降,防止桌面、地面上的微塵飛場,並有殺菌作用。可用5%石炭酸噴霧。 (3)紫外線照射:在每次使用無菌室前進行。紫外線有較好的殺菌效果。通常應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60min。
  • 400 系列無菌均質袋及相關產品,適用於微生物檢測,樣品的前處理
    400系列均質袋,主要應用於微生物檢測中,在無菌室做樣品的前處理,產品經γ射線滅菌,直接裝入樣品與稀釋液後拍打即可。該系列適合於所有品牌的拍打式均質器(400ml)。標準型無菌均質袋原生聚乙烯材質,透明、柔韌性好25支獨立裝,自封口包裝防汙染採用ATED寬型封底焊接技術,抗衝擊,防破裂印刷大面積書寫區,可清晰標記經γ射線滅菌,帶可追溯無菌證書重載型無菌均質袋特殊Nylon-A 尼龍複合膜,透明度高、堅韌兩側與底部加強型焊縫,具有極強的抗擊力適用於處理硬度較高的樣品封口型無菌均質袋
  • 純種微生物的分離、轉種和培養
    4、學習掌握微生物的幾種接種技術 5、建立無菌操作的概念,掌握無菌操作的基本環節 二、實驗原理 從混雜微生物群體中獲得只含有某一種或某一株微生物的過程稱為微生物分離與純化。平板分離法普遍用於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
  • 微生物檢測 無菌接種的助力神器—接種旋轉器
    比如用傾倒培養基法,雖然操作簡單方便,但傾倒時角度過大,流速不易控制導致瓊脂溢出;在旋轉搖晃培養皿時,若力度過小,樣液與瓊脂混勻不徹底,力度過大,則瓊脂很容易溢出,導致菌落計數困難或二次汙染。當用表面塗布法計數時,過程繁瑣且緩慢,另外塗抹不均勻會造成部分菌落密集,培養後不易觀察,給計數帶來不便,影響菌落總數的結果判讀。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用於無菌接種的神器—接種旋轉器。
  • 無菌接種技術及細菌培養特徵觀察——萬融實驗
    【實驗原理】1.無菌接種技術無菌接種技術是微生物研究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術之一。所謂接種即把微生物純菌種在無菌條件下移植到適宜的培養基上,經培養獲得純培養物。因此,接種一般要求在無菌室、超淨工作檯(圖2-1)或實驗室火焰旁嚴格按無菌操作進行。
  • 如何保證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要點在這!
    這是實驗室質量保證的核心和基礎,通過對檢驗人員、操作手冊、檢測環境、設備儀器及其功能檢測、培養基試劑染色液等質量控制、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標準菌株、以及實驗室安全防護等方面的要求來進行的。這方面的內容包含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一個健全完整的實驗室應當在這些方面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