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檢測基礎操作

2021-01-20 製藥交流園地


將微生物接到適於它生長繁殖的人工培養基上或活的生物體內的過程叫做接種。



1.接種針;2.接種環;3.接種鉤;4.玻璃塗棒;5.接種圈;6.接種鋤;7.小解剖刀



1、劃線接種


這是最常用的接種方法。即在固體培養基表面作來回直線形的移動,就可達到接種的作用。常用的接種工具有接種環,接種針等。在斜面接種和平板劃線中就常用此法。



2、三點接種


在研究黴菌形態時常用此法。此法即把少量的微生物接種在平板表面上,成等邊三角形的三點,讓它各自獨立形成菌落後,來觀察、研究它們的形態。除三點外,也有一點或多點進行接種的。


3、穿刺接種


在保藏厭氧菌種或研究微生物的動力時常採用此法。做穿刺接種時,用的接種工具是接種針。用的培養基一般是半固體培養基。它的做法是:用接種針蘸取少量的菌種,沿半固體培養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線穿刺,如某細菌具有鞭毛而能運動,則在穿刺線周圍能夠生長。



4、澆混接種


該法是將待接的微生物先放入培養皿中,然後再倒入冷卻至45°c左右的固體培養基,迅速輕輕搖勻,這樣菌液就達到稀釋的目的。待平板凝固之後,置合適溫度下培養,就可長出單個的微生物菌落。


5、塗布接種


與澆混接種略有不同,就是先倒好平板,讓其凝固,然後再將菌液倒入平板上面,迅速用塗布棒在表面作來回左右的塗布,讓菌液均勻分布,就可長出單個的微生物的菌落。



6、液體接種


從固體培養基中將菌洗下,倒入液體培養基中,或者從液體培養物中,用移液管將菌液接至液體培養基中,或從液體培養物中將菌液移至固體培養基中,都可稱為液體接種。



7、注射接種


該法是用注射的方法將待接的微生物轉接至活的生物體內,如人或其它動物中,常見的疫苗預防接種,就是用注射接種,接入人體,來預防某些疾病。


8、活體接種


活體接種是專門用於培養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種方法,因為病毒必須接種於活的生物體內才能生長繁殖。所用的活體可以是整個動物;也可以是某個離體活組織,例如猴腎等;也可以是發育的雞胚。接種的方式是注射,也可以是拌料餵養。



培養基經高壓滅菌後,用經過滅菌的工具(如接種針和吸管等)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含菌材料(如樣品、菌苔或菌懸液等)於培養基上,這個過程叫做無菌接種操作。在實驗室檢驗中的各種接種必須是無菌操作。


(1)接種滅菌;(2)開啟棉塞;(3)管口滅菌;(4)挑起菌苔;(5)接種;(6)塞好棉塞。



含有一種以上的微生物培養物稱為混和培養物(mixed culture)。如果在一個菌落中所有細胞均來自於一個親代細胞,那麼這個菌落稱為純培養(pureculture)。在進行菌種鑑定時,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為純的培養物。得到純培養的過程稱為分離純化,方法有許多種。


1、傾注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通過一系列稀釋,取一定量的稀釋液與熔化好的保持在40-50°左右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充分混合,然後把這混合液傾注到無菌的培養皿中,待凝固之後,把這平板倒置在恆箱中培養。單一細胞經過多次增殖後形成一個菌落,取單個菌落製成懸液,重複上述步驟數次,便可得到純培養物。



2、塗布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通過適當的稀釋,取一定量的稀釋液放在無菌的已經凝固的營養瓊脂平板上,然後用無菌的玻璃刮刀把稀釋液均勻地塗布在培養基表面上,經恆溫培養便可以得到單個菌落。



3、平板劃線法


最簡單的分離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用無菌的接種環取培養物少許在平板上進行劃線。劃線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比較容易出現單個菌落的劃線方法有斜線法、曲線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當接種環在培養基表面上往後移動時,接種環上的菌液逐漸稀釋,最後在所劃的線上分散著單個細胞,經培養,每一個細胞長成一個菌落。



4、富集培養法


富集培養法的方法和原理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創造一些條件只讓所需的微生物生長,在這些條件下,所需要的微生物能有效地與其他微生物進行競爭,在生長能力方面遠遠超過其他微生物。如果要分離一些專性寄生菌,就必須把樣品接種到相應敏感宿主細胞群體中,使其大量生長。通過多次重複移種便可以得到純的寄生菌。


5、厭氧法


在實驗室中,為了分離某些厭氧菌,可以利用裝有原培養基的試管作為培養容器,把這支試管放在沸水浴中加熱數分鐘,以便逐出培養基中的溶解氧。然後快速冷卻,並進行接種。接種後,加入無菌的石蠟於培養基表面,使培養基與空氣隔絕。另一種方法是,在接種後,利用N2或CO2取代培養基中的氣體,然後在火焰上把試管口密封。有時為了更有效地分離某些厭氧菌,可以把所分離的樣品接種於培養基上,然後再把培養皿放在完全密封的厭氧培養裝置中。


6、單細胞(或單孢子)分離法


是採取顯微分離法從混雜群體中直接分離單個細胞或單個個體進行培養以獲得純培養。較大的微生物,可採用毛細管提取單個個體。個體相對較小的微生物,需採用顯微操作儀,在顯微鏡下用毛細管或顯微針、鉤、環等挑取單個微生物細胞或孢子以獲得純培養。單細胞分離法對操作技術有比較高的要求。



1、根據培養時是否需要氧氣,可分為好氧培養和厭氧培養兩大類。


好氧培養:


也稱「好氣培養」。就是說這種微生物在培養時,需要有氧氣加入,否則就不能生長良好。在實驗室中,斜面培養是通過棉花塞從外界獲得無菌的空氣。三角燒瓶液體培養多數是通過搖床振蕩,使外界的空氣源源不斷地進入瓶中。


厭氧培養:


也稱「厭氣培養」。這類微生物在培養時,不需要氧氣參加。在厭氧微生物的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除去培養基中的氧氣。


2、根據培養基的物理狀態,可分為固體培養和液體培養兩大類。


固質培養:


是將菌種接至疏鬆而富有營養的固體培養基中,在合適的條件下進行微生物培養的方法。


液體培養:


在實驗中,通過液體培養可以使微生物迅速繁殖,獲得大量的培養物,在一定條件下,還是微生物選擇增菌的有效方法。

來源:網絡

轉發僅為學習參考,不對其法規符合性負責,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涉嫌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培訓諮詢、資料分享、技術交流群請加微信(標明單位、姓名)

★需要2020版藥典書籍,請聯繫小編18101368716(微信)


相關焦點

  • 微生物檢測基礎知識大全!(包含微生物檢測的接種、培養、分離純化、鑑定和保存等)
    微生物檢測涉及多行業和領域,在實驗室檢測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今天和大家一起對微生物檢測中的一些基礎操作進行匯總和梳理!將微生物接到適於它生長繁殖的人工培養基上或活的生物體內的過程叫做接種。註:有所接種必須無菌操作培養基經高壓滅菌後,用經過滅菌的工具(如接種針和吸管等)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含菌材料(如樣品、菌苔或菌懸液等)於培養基上,這個過程叫做無菌接種操作。在實驗室檢驗中的各種接種必須是無菌操作。(1)接種滅菌 (2)開啟棉塞 (3)管口滅菌 (4)挑起菌苔 (5)接種 (6)塞好棉塞。
  • 分子生物學在食品微生物檢測
    食品微生物檢測是應用分子生物學進行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方式,為保證食品安全檢疫工作的便捷性和準確性提供重要保證。 1 分子生物學及其應用價值   分子生物學是基於分子性質、分子觀測等技術方式來研究各種生命現象的基礎學生,對不同細胞成分物理以及化學性質都會存在差異,進而引發不同的生命現象。
  • 如何保證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要點在這!
    這是實驗室質量保證的核心和基礎,通過對檢驗人員、操作手冊、檢測環境、設備儀器及其功能檢測、培養基試劑染色液等質量控制、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標準菌株、以及實驗室安全防護等方面的要求來進行的。這方面的內容包含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一個健全完整的實驗室應當在這些方面滿足要求。
  • 微生物檢驗的基本操作之無菌操作
    一、無菌操作技術 1、定義 是指在執行實驗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域不被汙染的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 無菌操作技術是微生物實驗的基本技術
  • 全新微生物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推動我國西南地區微生物檢測水平
    首先,做好臨床合理用藥和抗菌藥物管理的工作的一個重要基礎是微生物學檢測。但是,目前各級醫院微生物學檢測質量參差不齊,不少微生物實驗室硬體、軟體以及人員配置不足,檢測周期長,報告不及時,臨床微生物標本的送檢率低,造成了監測數據質量不高,監測結果起不到指引的作用。廣西華銀檢驗所的成立,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思路。
  • 微生物檢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匯總!
    微生物檢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匯總!   無菌操作基礎知識   一、無菌操作技術   1、定義   是指在執行實驗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域不被汙染的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   無菌操作技術是微生物實驗的基本技術,是保證微生物實驗準確和順利完成的重要環節。
  • 【11月·杭州】第85期食品微生物檢驗實際操作培訓班火熱報名中
    該培訓課程自2010年5月始辦,迄今為止成功舉辦八十餘期,已為企事業單位培養了近兩千多名微生物檢測人員,為進一步滿足相關企事業單位提高食品微生物檢驗能力、規範檢驗操作的需求,將在多地開辦食品微生物檢驗學習班,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訓課程介紹   ◆培訓模式:
  • 38家國內微生物檢測儀器廠家一覽
    微生物檢測工作的工作量與辨別的種類繁多,檢測樣本的構成複雜,對於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要求較高,這些都要求微生物檢測技術要不斷更新,將微生物控制在不影響人體健康的數值。微生物檢測是一門系統工程,需要按照相關標準及步驟進行,這樣才能夠得到比較準確的檢測結果,促進檢驗事業的發展。
  • 乳製品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新突破 --恆溫PCR擴增技術
    根據國家法律和相關標準要求,微生物指標為產品出廠必檢項目。而當前國家標準檢測方法由於檢測周期長,對檢驗人員能力要求高等原因,在食品企業內沒有很好地開展,而在巴氏殺菌乳和發酵乳等保質期短的產品出廠檢驗中,不進行致病菌檢測已經是行業潛規則。
  • 病原微生物基因擴增檢測
    可以將極微量的靶DNA特異性擴增上百萬倍,從而大大提高對DNA分子的分析和檢測能力,能檢測單分子DNA或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因而此方法在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醫學及遺傳學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病原微生物基因擴增檢測不僅能滿足病毒性疾病診斷的需要,還有助於疾病預後的判斷、療效的監測等等。
  • 微生物檢測如何做到快速又高效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幾年來,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微生物對食品的汙染問題也相應的受到人們的關注。微生物在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汙染食品,一旦汙染,便會大量繁殖,導致食品腐敗變質,引起食源性汙染和食物中毒。
  • 微生物檢測大師課,帶你從入門到精通!
    本次又給大家帶來了一門精品課《食品微生物檢測大師課》學完後,小白也可以上手操作!
  • 提高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能力建設,提升我國真菌病檢測能力
    我國進行新冠防控的同時,需要從醫療機構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覆蓋、微生物實驗室能力建設、普及和提高真菌檢測方法、加強臨床醫生與微生物實驗室檢測科室的合作對話機制等多維度攜手攻克我國目前面對的真菌感染檢測難題、以切實提高我國真菌感染檢測和治療水平,讓患者得到最及時的治療,拯救患者生命。
  • 近地表油氣指示微生物檢測方法發布
    本報訊 近日,經國家能源局批准,由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等4家單位聯合起草的能源行業標準《近地表油氣指示微生物檢測方法        近年來,在油氣化探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油氣微生物勘探技術憑藉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適用範圍廣等優點,受到全球油氣勘探行業的重視。        近地表土壤中與油氣分布相關微生物的準確檢測是該技術的基礎,該標準為試驗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術規範,可有效提高檢測準確性、降低勘探風險,為國內油氣勘探帶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水質環境監測中微生物檢測的質量控制研究
    水質環境監測中微生物檢測的質量控制研究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水質環境監測在防治水汙染、制定水環境標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是一種保證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的手段,是整個監測過程的重要環節。在水質環境監測中,水中微生物的檢測是一項重要內容。
  • 環境中微生物的檢測和分離純化
    2、學習並掌握各種無菌操作技術,並用此技術進行微生物稀釋分離、劃線分離接種。 3、用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法分離微生物。 4、認識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體會無菌操作的重要性。 平板菌落計數法雖然操作繁瑣,結果需要培養一段時間才能取得,而且測定結果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是,由於該計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獲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廣泛用於生物製品檢驗(如活菌製劑),以及食品、飲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數或汙染程度的檢測。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膜過濾法的關鍵在於樣品前處理,需藉助抽濾裝置才可完成,使微生物被截留在無菌濾膜上,並通過物理的方式進行富集,以保證糞大腸菌以菌落形態被檢出。目前,市面上已有較為成熟、有效的的水中膜過濾裝置,可用於水體中微生物前處理操作。
  • 【詳解】微生物基礎檢測操作之革蘭氏染色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項
    (1)染色原理由於微生物細胞含有大量水分,機體是無色透明的,與周圍背景沒有明顯的反差,必須進行染色,使經染色後的菌體與背景形成明顯的色差,從而能更清楚地觀察到其形態和結構。 微生物中細菌、致病菌是很小的生物體,必須通過染色的方法,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清楚,並且還可以通過染色的方法鑑別革蘭氏染色特性,以及是否長有鞭毛、周毛、莢膜和芽孢等。(2)染色方法①簡單染色法簡單染色法又叫作普通染色法,只用一種染料使細菌染上顏色,觀察細菌的形態。
  • 2020微生物檢測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研究
    微生物檢測可以通過顯微鏡直接觀察。一般來說,在一定的培養條件下(相同的培養基、溫度以及培養時間),同種微生物表現出穩定的菌落特徵。2020微生物檢測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研究目前微生物的快速診斷主要有3 種策略:(1)樣品的直接檢測,
  • 作為體系管理的食品人,對於微生物控制怎麼操作?看看經驗者之談!
    寫在前面 作為體系管理的食品人,對於微生物的了解沒有微生物檢驗員那樣透徹,也沒有微生物專業操作人員那樣專業,優勢在於「走過的路」多一點。 好多的企業仍然在困擾微生物指標如何設置及用什麼樣的方式控制微生物更有效果,下面是我自己總結的一點經驗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