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表油氣指示微生物檢測方法發布

2020-12-05 中國石化

        本報訊 近日,經國家能源局批准,由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等4家單位聯合起草的能源行業標準《近地表油氣指示微生物檢測方法》發布,將於2021年2月1日起實施。

        近年來,在油氣化探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油氣微生物勘探技術憑藉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適用範圍廣等優點,受到全球油氣勘探行業的重視。

        近地表土壤中與油氣分布相關微生物的準確檢測是該技術的基礎,該標準為試驗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術規範,可有效提高檢測準確性、降低勘探風險,為國內油氣勘探帶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任厚毅  胡 婧) 

相關焦點

  • 《近地表油氣指示微生物檢測方法》國家能源標準發布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1月13日,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收到一則喜訊,由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等四家單位聯合起草的能源行業標準《近地表油氣指示微生物檢測方法》喜獲國家能源局批准。據了解該標準於2020年10月23日正式發布,於2021年2月1日開始實施。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已於確診病例糞便中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國家衛健委專家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並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發生氣溶膠傳播。針對這一問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汙水擴散傳播。
  • 飲用水微生物「兩蟲」檢測新產品日前發布
    新華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倪元錦)應對飲用水微生物「兩蟲」健康風險的「兩蟲」檢測儀器新產品,「HK-8610多通道兩蟲檢測一體化預處理設備及輔助自動識別系統」日前在北京發布,該儀器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企業「華科儀」共同研發。
  • 微生物鏡檢在石化廢水汙泥馴化中的指示應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日益嚴格,九江石化自己加壓,深挖內部潛力,汙水處理場裝置化管理,精細化操作,利用活性汙泥微生物鏡檢的科學手段,通過觀察絲狀菌和微生物的種類、數量以及生長繁殖變化,根據微生物生長指示,及時調整、優化操作,培養出高效的活性汙泥,強化生化過程處理,實現減排目標,持續打造綠色低碳核心競爭優勢,爭創石化行業最好的環保煉廠
  • 中國石油發布地震成像與定量預測軟體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瞿劍)中國石油20日在京發布iPreSeis地震成像與定量預測軟體。作為我國地震精準成像和油氣儲層定量預測技術最新成果,該軟體在國內某盆地深層區塊,將探井成功率由60%提升至85%以上。  該軟體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自主研發。
  • 媒體稱馬英九指示設秘密小組 探勘南海東海油氣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馬英九指示下,臺當局「經濟部」日前秘密成立了東海和南海小組,24日首次召開會議。會中「經濟部長」尹啟銘指示,「中油」應儘速在太平島和釣魚島附近進行油氣探勘。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根據檢測方法、應用領域和汙染情況的不同,各標準中對糞大腸菌群數的限量也不同(表1)。目前,可用於檢測水體中糞大腸菌群數的方法有4種,分別是多管發酵法、膜過濾法和快速螢光檢測法、酶底物法,其中前三種認可度較高,且使用較廣泛。
  • 水質 滅菌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鑑定 生物學檢測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各有關單位: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水質 滅菌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鑑定 生物學檢測法》《水質
  • PNAS | 遷移的滲漏烴可將海底深部微生物帶到表層沉積物
    通過宏基因組組裝基因組方法進行代謝潛能預測表明,這些生物是厭氧異養微生物,能夠對有機物進行非呼吸性分解,可使它們能夠棲息在能量有限的深海海底生態系統中。這些結果表明,石油烴流體作為一種載體,能將深部生物圈微生物從地下向上擴散,從而影響冷泉沉積物的微生物群落,也為深海微生物的多樣性維持提供了一種通用的解讀方案。
  • 挖土掘巖,量天測海,AI助力油氣勘探 - 地球物理學勘探篇
    油氣歷來是能源領域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 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探明石油可採資源量為5 350.0x108 t、凝析油可採資源量為496.2x108 t、天然氣可採資源量為588.4x1012 m。世界上針對油氣探索領域的主要方法為地質勘探,地球物理學勘探,以及鑽井勘探。
  • 微生物知識拓展:生化需氧量不可不知的三種檢測方法
    微生物傳感器使用的微生物如果與被測水質中含有的微生物不同,則檢測值會有較大偏差,這是普通微生物傳感器加工的重大缺陷,而使用原位生長微生物膜則可以消除這種影響,但是由於使用了多種微生物,甚至是不熟悉的微生物,因此在加工過程中難免影響微生物組成及固定化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因此必然存在一定檢測重現性差的情況。
  • 揭示近地表複雜結構對地幔間斷面測定影響
    Yuen,揭示了全球近地表複雜結構對基於PP前驅波的地幔間斷面測定影響。相關研究近日在線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固體地球》。地球深部410千米和660千米深度處的地幔間斷面形態和物理特徵對認識地幔動力學狀態有重要科學意義。
  • 諧振:一種特殊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康海霞/文地震勘探是指人工激發所引起的彈性波利用地下介質彈性和密度的差異,通過觀測和分析人工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在地下的傳播規律,推斷地下巖層的性質和形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解決油氣勘探問題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它是鑽探前勘測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質勘查、區域地質研究和地殼研究等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
  • 全球近地表複雜結構對地幔間斷面測定影響獲揭示
    Yuen,揭示了全球近地表複雜結構對基於PP前驅波的地幔間斷面測定影響。相關研究近日在線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固體地球》。地球深部410千米和660千米深度處的地幔間斷面形態和物理特徵對認識地幔動力學狀態有重要科學意義。
  • 分子生物學在食品微生物檢測
    食品安全檢疫是食品進出口監管工作的重點工作內容,傳統的食品微生物檢測方法工作程序較為繁瑣、檢測效率較為低下,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分子生物學檢測方式為檢疫工作人員拓展了更為精準的工作方式,並因為其明顯的應用優勢使其得到廣泛的推廣。   2 常見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方式
  • 微生物檢測如何做到快速又高效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幾年來,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微生物對食品的汙染問題也相應的受到人們的關注。微生物在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汙染食品,一旦汙染,便會大量繁殖,導致食品腐敗變質,引起食源性汙染和食物中毒。
  • 微生物檢測:NGS和質譜為行業變革帶來契機
    傳統微生物檢測方法在檢測時間、可檢測的微生物數量、靈敏度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目前,微生物實驗室使用的檢測產品大部分以傳統方法為基礎。傳統檢測方法分為染色法、培養法、非培養法三種。目前常用的方法為生化原理檢測,先判斷革蘭式陰性還是陽性,再根據形態、酶反應、顯色等不同方法,將具體微生物種類鑑定出來。
  • 病原微生物基因擴增檢測
    可以將極微量的靶DNA特異性擴增上百萬倍,從而大大提高對DNA分子的分析和檢測能力,能檢測單分子DNA或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因而此方法在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醫學及遺傳學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病原微生物基因擴增檢測不僅能滿足病毒性疾病診斷的需要,還有助於疾病預後的判斷、療效的監測等等。
  • 基於微生物種群生物學定義的反向生態學方法
    基於微生物種群生物學定義的反向生態學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9 15:04:49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rtin F.
  • 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新技術問世
    日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環所經過積極探索,反覆試驗,建立了適合土樣和地下水樣的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高新技術。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通過對不同樣品微生物DNA的提取,將提取的DNA進行擴增並 識別,來確定樣品中微生物的多樣性和種屬,具有先進性和準確性,免去了煩瑣、需時長的培養過程,可檢出傳統方法不可培養的微生物,並能原位反映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真實情況。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建立,突破了長期以來一直採用的傳統微生物培養技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