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仰的角度來看莫爾特曼的生態創造論

2021-01-18 基督教資訊平臺

隨著人類的改造自然的技術不斷加強,自然環境問題開始成為制約人類發展的障礙。因此環境問題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

環境問題不僅引起科學家的注意,同樣也引起基督教神學家的關注。在基督教神學系統中,世界來源於上帝的創造,這成為基督教神學家關注環境問題併力圖提出解決方案的資源。

著名神學家莫爾特曼就是其中一位,他提出的觀點是生態創造論。

無疑,今天的環境問題,為什麼會在基督徒佔大多數的歐洲國家,同樣存在,顯然傳統基督教神學要負有一定的責任。傳統基督教神學過去強調上帝的絕對性,將上帝與他所創造的自然世界進行了區分。這樣上帝就高高在上,成為超越世界的存在者。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上帝與世界的分離,將世界徹底的世俗化和庸俗化,表面上看來人們因為堅持上帝的絕對性而有著信仰,但是實際上,這種神學教義卻導致了人們對待自然世界的無神論傾向,而這種無神論導致的就是價值虛無主義,這是他們對世界肆無忌憚地索取的原因所在。

正是基於此,在莫爾特曼看來,自然科學家們同傳統基督教神學對待自然的態度一樣,在他們眼裡,自然科學的本質是還原主義,就是將自然萬物進行分解,徹底分解到不能分解的粒子,這就是自然科學的目的所在。也就是自然科學是將世界萬物進行還原,還原到不能分解的元素。這種自然的還原主義,從古希臘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是西方自然科學和神學的傳統。

這種還原主義的危險就在於,被還原之後的元素失去了作為組成世界的關係特徵,作為孤立的粒子,他們孤立的存在,這就剝去了他們作為組成世界分子的自然世界背景,失去了他們與其它粒子之間的關係。只有將一個粒子放在自然世界的背景下,這個粒子的意義才會顯現。因此一個孤立的被還原的粒子,已經不是一個與世界有關的存在。同樣離開世界的高高在上的上帝,也同樣不是那個創造世界並與世界有關的上帝。傳統神學的危險之處,就在於將上帝孤立的同時,將世界也孤立了。這是造成今天自然環境問題的基督教神學因素。

那麼在此基礎上,莫爾特曼提出了自己的生態創造論。

上帝是三位一體的上帝,他創造的世界是一個彼此聯繫的整體,顯然上帝不是創造每個孤立的個體,就像自然科學還原論一樣,不是創造了一個個孤立的粒子,然後組成世界,而是上帝創造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互相聯繫的整體,世界的各個部分以不同的方式彼此聯繫和交流,並且和上帝溝通。因此這個上帝,並不是創造完世界之後,就高高在上,成為一個超越的上帝,而是上帝始終在關注著世界,並沒有離開世界。此外上帝創造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類在內,都是平等的,人和自然之間,自然和上帝之間,不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因為上帝不需要創造一個世界來滿足自己的統治欲望,因此人要尊重自然世界。

那麼上帝通過什麼方式來達到與世界的同在呢?

上帝對世界的創造,是三位一體的創造,是上帝通過聖子在聖靈中創造。但是傳統神學教義所關注的是創造,他們對三位一體創造世界的關注點在如何創造,這種觀點的危險之處在於,上帝創造之後與世界的關係容易被忽略,因此才形成了上帝與世界分離的觀點。那麼上帝創造完世界,並沒有與世界分離,三位一體的上帝是通過聖靈與世界同在的。為了強調這一觀點,莫爾特曼提出「宇宙性的聖靈」這個概念。

聖經創世紀中說,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裡的聖靈就是創造的聖靈,是上帝的創造性力量,是他在創造過程中的顯現。「你掩面,它們便驚惶;你收走他們的氣,他們就死亡,歸於塵土」(《聖經·詩篇》104:29)顯然,聖靈不僅參與了創造的過程,同樣,聖靈還與創造的世界同在,參與到世界之中,是世界的實體存在之源,是宇宙的上帝精神之體現。

《尼西亞信經》中說,聖靈是生命的賦予者。那麼聖靈便與世界上萬物同在,是一切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聖靈存在於萬物之中。「正是聖靈滲透到被造物之中維持被造物的存在和演化的作用,才使得我們可能對世界做新的理解,即聖靈『澆灌』在整個被造物,聖靈就創造出所有被造物和被造物之間,以及被造物和上帝之間的統一」。(莫爾特曼《創造中的上帝》,隗仁蓮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年版,第20頁。)

上帝在創世紀中,第七天稱為安息日,「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世記 2:2-3)」按照傳統基督教觀點,這一日上帝停止了他的創造,但是,上帝的安息日,不是離開世界去休息,而是面對世界安息,因此,上帝的安息不是不再參與世界,而是依然參與著世界的存在和運作。

此外,在莫爾特曼看來,上帝不僅設定了安息日,還設定了安息年。安息年就是讓土地經過一定時間的耕作和種植之後,進行一年的休息,以讓土地恢復生產能力。可見上帝創造的世界中,不僅給予人安息日,讓人在六天勞作之後去休息,同樣,他也給了世界去安息日,讓世界去休息。由此可以看出,上帝把自然世界與人平等地看待。

安息年所展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平等,因此人要尊重自然,不能無休止地向自然索取。

因此,人類對世界的尊重,改變過去傳統神學對世界的觀點,才是解決自然環境問題的出路。

相關焦點

  • 苦罪與拯救 ——莫爾特曼的《被釘十字架的上帝》中之普救觀念
    前面部分,談論莫爾特曼的普救論正面意義,尤其在上帝救恩的和好之深廣在基督論中的集中呈現,並提出基督信仰傳統的得救論潛在中之分離主義與強權意識在教會政治貫徹中的警思;後面部分,論述莫爾特曼的普救論之值得商榷之處,上帝的主權是否意味著要消除人的信心及其責任在得救中的有效性?當普救論遇上聖經中普遍的報應主題時,如何處理釋經學上的問題?
  • 遊子吟|第六章 創造論與進化論|2 兩種模式​
    讚美詩歌聖經奧秘  聖徒與教會  婚姻家庭信仰與人生  傳福音  信仰與科學奉獻支持【正文】遊子吟|第六章  創造論與進化論|2 兩種模式來源/《遊子吟——永恆在召喚》既然進化論和創造論不能用科學方法證明或否定,關於起源的看法是憑信心而不是憑眼見建立的。
  • 科學上已無爭議,但相信創造論者佔多
    有人問: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究竟是進化而來,還是由誰創造的? 你既然都說按達爾文進化論,沒有說按聖經山海經,當然就是進化而來的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說的是生命演化啊。 進化論和神創論的爭議 人類究竟是進化而來,還是由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創造出來,目前在科學上基本不存在爭議,然而在民眾中卻爭議巨大,科學家和普通民眾的觀點可以說大相逕庭。
  • 盧風:走出生態危機需確立超越物質主義的信仰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盧風在研討會上發表了題為《當代人的信仰與物質主義》的論文,並提出為走出生態危機,必須放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生產-生活方式。為放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生產-生活方式,必須有越來越多的人們確立起超越物質主義的信仰。以下為論文摘錄部分觀點,以饗讀者:在毛澤東時代,國人的信仰是高度統一的。
  • 簡述現代進化論與宗教信仰的關聯
    據2012年美國科研機構調查:全美46%是不相信進化論的,他們相信人是有靈魂的,上帝是存在的;而超過70%的人是相信空間曲率、相對論、量子力學,甚至是時空隧道這些比較前衛的物理理論。乍一看兩者似乎矛盾,其實不然,不僅在近代科技發展的幾百年間,甚至在今後,這兩者是不矛盾的存在。
  • 「Edison-人類起源」進化論,神創論,地外文明外星人創造論
    達爾文先生的進化論假說,似乎為我們指明了來時的路。可隨著我們科學技術與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對遠古時代科考的不斷深入,作為地球生物生態中最重要的一環,人類的起源,進化論中的假說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期,我們跳出支持與反對進化論的圈子,一起來理性的聊聊人類的起源之謎!
  • 達爾文進化論「漏洞」諸多,陰謀論者:人類是外星人創造的!
    達爾文進化論「漏洞」諸多,陰謀論者:人類是外星人創造的!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探索人類起源,在進化論曾經提到人類是由猿猴一步步進化而來,可是這一理論似乎並不符合人類。這個過程中出現了神創論、進化論,人們逐漸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中出現很多漏洞,比如我們根本無法解釋白堊紀大爆炸,於是在科學界出現這樣一個理論,是外星人創造了人類。人類丟失染色體從基因的角度來看,人類部分基因確實和黑猩猩有很多相似,相似度竟然能達到98%左右,可是在研究卻發現。
  • 生命是由什麼創造的?上帝創造論是否真實存在?
    信奉神的人認為生命堅持神創論,他們認為一切的生命都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包括人、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這種說法在文藝復興前的歐洲十分流行,人們都堅信上帝創造了一切,包括生命。文藝復興後到十九世紀前,比較流行的就是自然發生論,也就是生命物質是由非生命物質演化而來的。在1860年,法國的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做了一個很有名的實驗,這個實驗使得他發明了巴氏消毒法,同時徹底否定了自然發生論。
  • 從科學和邏輯兩個角度來看,進化論與造物論,誰才是正確的?
    與很多科學理論不同,進化論從一出現就一直伴隨著爭議。即使是在今時今日,牴觸進化論,而推崇造物論的人依舊是大有人在。但是客觀來講,進化論是迄今為止對於生物起源最具權威性、證據最為充分的理論,受到了科學界的廣泛認可。
  • 騰訊馬化騰2020年度總結:堅守正直的信仰 讓連接創造價值
    比如說為用戶創造價值,去一線發現問題。騰訊已經走過了22年的歷程,我們積累了自己的企業文化。我也常常思考什麼是騰訊人最基礎的東西?不管是對人,還是公司,重大挑戰時刻的選擇,往往最能凸顯你真正的價值觀和最樸素的信仰。2020年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這一年,我們為新冠疫情和國際局勢的變化擔憂,也為公司上下在面對挑戰時展現出的團結協作、堅韌擔當感到欣慰。
  • 戰略開講(8):認知「系統論「和「生態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周掌柜(ID:zhouzhanggui525),作者:周掌柜上一講我們講了認識「平衡博弈」和「不對稱博弈」,算是給博弈論開了一個頭兒,這是一個非常博大精深的學說,特別是對於喜歡做是非判斷的國人來講,值得深刻學習體會。
  • 從科學角度劃分民間信仰的神靈體系(一)
    我們梳理了學界反映神靈等級、來源、禮制地位、流行範圍等屬性的已有體系,然後從社會史角度、以神靈職能為依據構建了一個新的民間神體系。它包括地理環境神、人口保障神、個人命運神、群體監護神和綜合神五個大類,每一大類中又有若干小類。這一體系凸顯了民間諸神的職司,揭示了其在社會結構、社會生活、社會整合控制中的地位與功能。」
  • 達爾文進化論漏洞百出,揭秘人類真正的起源,疑似外星人創造人類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們經歷了從神創論到達爾文進化論的兩個階段。不過近些年來,人們逐漸發現了達爾文進化論的一些漏洞。比如進化論解釋不了白堊紀的生物大爆炸。另外,根據達爾文進化論,世上應該存在進化到一半的中間物種,可是目前為止,我們卻沒有發現這些物種的存在。於是,一些學者利用基因學和宇宙學的相關知識,重新審視古代的神話傳說,又提出了另一種假說,認為人類是由外星生物創造的。
  • 淺析科學家信仰宗教的原因——尚九玉
    從根本上說,科學家信仰宗教反映了科學與宗教之間關係的複雜性(註:本文中的「科學」僅指自然科學。)。科學家信仰宗教具有深刻的認識論根源。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說,科學家信仰宗教與從事其他職業的人信仰宗教的原因是一樣的,這就是人類認識的有限性。可以說,人類認識的有限性是科學家信仰宗教的客觀根源。認識世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 在創造論中都說人類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上帝又是被誰創造出來的?
    他們都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人類。如果是這樣,上帝是誰創造的呢?實際上,這個主張有一個邏輯錯誤。 例如,為什麼這麼多人崇拜聖經並堅信聖經的真理,因為這些信徒認為聖經是上帝所說的,上帝是對的;為什麼上帝存在,因為聖經如此相信,所以認為上帝存在於世上。從這種觀點來看,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一種在神靈學說中經常使用的把戲。沒有基礎,也沒有邏輯。
  • 1,全體序論-序,從另一角度討論物理學問題
    前言:全體序論是一個統一場論,但又不是物理學界說的統一場論,它統一的不是三大作用力。它統一的是,宇宙中的一切力。大道至簡。在全體序論中,力被統一歸納為,矢量的維度幹涉。好了廢話少說,我們進入正題。概述:全體序論其實與現代物理完全是兩個角度的問題,如果說光子次元論,時空坐標論還是與現代物理相關,基本公式是一致的,計算結果也是一致的。那麼全體序論則已經是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就像我們一疊紙,看正面,我們看到的是紙面上的信息,而看側面,我們看到的是紙張的數量。
  • 人是由猿猴進化來的,還是神所創造的,哪個更合理更科學呢?
    前面一些文章從科學和神學的角度,探討了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聖經》中的神創論是最合理、最科學的一種。原來最流行的宇宙靜態模型在科學理論和數據面前被宣判死刑,宇宙起源於大爆炸被證實,神採用''大爆炸''的方式創造宇宙也是許多科學家所信仰的。相信宇宙是神創造的人,也是目前世界上人數佔有比例最多的,全世界70多億人口,有20多億(基督徒)的人相信。
  • 【名人信仰】-巴斯德
    巴斯德(樊老師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寫成巨著「名人的信仰」,茲借QT靈修平臺網絡發布。歡迎大家推介轉載!)1864年,他在法蘭西研究院舉行的盛大討論會上,用曲頸瓶實驗證明,自然生成說是錯誤的,有力地駁斥了某些科學家以自然生成說否定創造論的論調。巴斯德對神有充足的信心,對屬靈的事不斷追求,在他整個生命中,充滿了對神絕對的信仰。他一生對聖經中的寶訓,時刻念念不忘。他說:「如承認神的存在,這一個信心實比一切神跡更為超奇。
  • 【文萃】「生命共同體」: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本體論奠基
    一、「生命共同體論」的批判指向  作為生態中心主義重要流派的「深層生態學」提出的「內在價值」理論具有明確的本體論擔當,但是,它存在著誤導生態文明建設的可能性。因此,必須消除生態中心主義的話語霸權。  (一)「內在價值論」的基本主張  自然界的內在價值是指自然事物由於其自身的存在就具有價值。
  • 學術研究:進化論的十大謬誤
    對於這些疑問,進化論學者及支持者通常會如此狡辯:生態系統中所發的一切,都在生態系統的掌控與限制中完成。可是,生態系統的掌控與限制,又是如何發生並且做到如此和諧、完美的程度呢?不同的生物體又是如何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與使命何在?它們怎能知道自己應當如何與周邊環境做到和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