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和邏輯兩個角度來看,進化論與造物論,誰才是正確的?

2021-01-09 科學信仰孫晨

與很多科學理論不同,進化論從一出現就一直伴隨著爭議。

即使是在今時今日,牴觸進化論,而推崇造物論的人依舊是大有人在。但是客觀來講,進化論是迄今為止對於生物起源最具權威性、證據最為充分的理論,受到了科學界的廣泛認可。

之所以對於進化論一直存在著爭議,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生物進化的細節上證據不足,且很多地方看似存在著漏洞。然而通過細節上的漏洞來質疑理論的正確性是不合邏輯的,這就好比在我們無法精確計算萬有引力常數的時候,並不能夠因此而否定萬有引力的存在。

與進化論相對的另一個關於生物起源的理論就是造物論。

造物論的主要依據就是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如果按照進化論來講,後代生物是由前代生物進化而來的,進化周期很長,那麼為什麼會在寒武紀出現生物大爆發呢?大量的生物形式似乎都在這一時期同時出現了。

其實這並不足以成為造物論的證據,原因很簡單。請問,為什麼我們只有恐龍骨架的化石,而沒有完整恐龍身體的化石呢?這似乎是個很無聊的問題,但恰恰解釋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原因。寒武紀是甲殼類動物以及脊椎魚類出現的時代,而在此之前的物種大多是軟體動物,並不是說寒武紀之前物種匱乏,只不過它們無法留下存在的證據罷了。

為了調和進化論與造物論之間的矛盾,拉馬克曾經提出過一種與達爾文不同的進化論思想。

拉馬克認為進化是由於「用進廢退」所導致的,也就是說物種需要使用哪個器官,它就會進化,而不使用的器官則會退化。比如長頸鹿,之所以脖子那麼長,就是因為長頸鹿不斷去攝食高處的樹葉所導致的。

至於長頸鹿為什麼會不斷去攝食高處的樹葉,是因為長頸鹿的基因中有一種「內驅力」,這種無形的內驅力驅使長頸鹿沒有原因的去攝食高處的樹葉,而這種內驅力則是上帝所注入的。為了調和進化論與造物論,拉馬克可謂是煞費苦心。但他忽略了一個關鍵的邏輯性問題,如果生物是造物主所創造的,那又怎麼會滅絕呢?

所以,生物的出現、進化以及滅絕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也是達爾文進化論的精髓。

達爾文認為進化與「用進廢退」無關,進化就是原因基因的突變。

因基因突變而脖子變長的長頸鹿能夠攝食更高的樹葉,所以具有更強的存活能力,而脖子短的長頸鹿則會因食物不足而死去,久而久之,脖子長的基因就留存了下來,而短脖子基因則湮滅在自然之中,而這一切與長頸鹿的主觀無關,完全是源於基因突變,只不過有益於生存的基因會在留下來,而不利於生存的基因則會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被逐漸淘汰。

當然,達爾文的進化論也並不是沒有問題,他的有益基因突變理論過於極端了。

因為進化並不僅僅是有益基因的傳承,事實上基因的突變具有隨機性,進化也具有隨機性。就拿人類來說吧,人為什麼進化出了五個手指?五個手指比四個、六個、八個更有優勢嗎?顯然不是,這只是一種隨機。

所以進化並不僅是有益基因突變的傳承,而是隨機基因突變的傳承,只是有益的基因更易傳承下去,而有害的基因更易被淘汰罷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作為一種理論假說發展到現代已經變為了名為演化論的一整套理論體系,無論從從分子生物學,還是基因上都可以找到諸多證據。當然,演化論依然存在著無法解釋的細節漏洞,但這些都不足以成為對理論本身的質疑。

相關焦點

  • 「造物論」和「進化論」,你相信哪一個?
    其實答案很簡單:你是否相信科學?如果相信科學,自然會選擇相信進化論。如果不相信科學,就可能會相信造物論而不相信進化論!進化論是科學嗎?當然是!不僅僅是科學,而且是關於物種起源的主流科學。不要認為科學是萬能的。
  • 進化論存在重大缺陷!人類起源變成未解之謎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人類起源三大假說之一的進化論,前面的兩篇文章,我們客觀談論了人類起源的另外兩個假說——神創論與外星造物論。相對於進化論來說,另外兩個假說更能解答一些現在發現的解釋不清楚的現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一下。那麼被大眾所認同的進化論為什麼在近些年生命和基因技術的發展下,其理論卻屢屢被科學反駁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索一下,進化論近些年與科學相悖的地方。
  • 你並不了解的進化「論」(邏輯篇):作為文字遊戲的「選擇」
    也正由於此,達爾文進化「論」才在社會公共領域流行起來。可能很多進化生物學家對這個結論非常惱怒,認為筆者在貶損科學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筆者完全沒有這個意思。筆者的意思是,所謂進化「論」很難稱得上是一個理論,其主要原因在於裡面的概念沒有得到完全澄清;也正因為如此,進化「論」才非常容易被各種意識形態利用去支持偽科學意識形態。
  • 進化論遭至深度質疑,被認為不符合科學基本原則
    三大事實證明進化論沒有「進化」證據!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無法找到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進化論。而且事實和150年前達爾文希望的正相反,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進化論不是一種科學理論,它不符合科學可被實驗檢驗的原則。
  • 爭鳴|大量科學發現和邏輯推理在證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錯誤的
    最近零零星星地看了幾個視頻,共同的觀點是質疑、反對並試圖推翻達爾文的進化論。理由和證據如下:一、新的考古(包括以前的一些)不斷有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遺蹟被發現,並且這些文明的不少發明與創造遠遠高於現代文明。
  • 進化論——人類科學史上最大的謊言(節選)
    有位科學家打了個形象的比喻,說這種可能性,就像在餐桌上放一袋麵粉,一盒巧克力,一袋糖和幾個雞蛋;等到許多意外事故相繼發生完了以後,你就發現餐桌上擺著一盆可口的巧克力蛋糕。 從理論上講,不能證明以上事件不可能(所以才說「可能性幾乎是零」)。但實際上,按隨機概率來計算,你就等到天荒地老,也沒法吃到這盆蛋糕的。
  • 現在才知道進化論不一定正確。那人是怎麼來的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二哥,今後我就和你們一起度過美好時光 。 現在的我們總是會去討論以前的對與錯,真實與虛假,但是請你認真的深入解讀。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所說的證據是真又或者假,也有可能我們討論的都是前人沒有認真對待的東西。 隨著時代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一些科學研究在21世紀成為人們再次探索和研究的目標。經過科學家的努力,其中有一些科研成果得到了進一步的解答。
  •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物種起源,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作為一名八零後,我們從小學三年級的《自然》課就開始接觸《進化論》。在老師們的思維引導下,我們漸漸相信,人就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當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種觀點,那麼,我們的思維就很容易定型。這可能就是大部分中國人,連想都不用想,脫口而出人是由猴子進化而來。正如資本家剝削工人一樣。反正不需要證明,也不需要去懷疑。《進化論》到底科不科學?不妨聽小編稍作論證。
  • 達爾文進化論被推翻是真的嗎?500名美科學家聯合反對
    雖然這是針對基督教而言,但從進化論產生迄今的一百多年歷史來看,這個名稱是恰如其分的。 長期以來,進化論被當作是人類起源的基本理論。可是,在上世紀,隨著科學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們在世界各地發現了各種各樣遠遠超出現代文明歷史的文物和古蹟,比如五萬年前的人造心臟,十萬年前的鐵鍋,25萬年前的壁畫等等這些發現,改變了科學家對人類起源的定義:他們認為人類的文明並不是進化而來,也不是過去科學所認為的只有一萬年,而且,過去的科學並不發達,也不完善,所以最早的科學認識不一定是正確的。
  • 進化論是科學,而科學的特徵就是可以「證偽」!
    達爾文進化論是目前反進化論的主攻面,漏洞一大堆,畢竟達爾文進化論在最早提出時期是試圖解釋整個地球全部有機物種的起源,分化現象……這也是最初達爾文進化論直接和教會幹上的原因,也是後來達爾文晚年又對進化論各種奇妙顛覆的原因。
  • 精緻的達爾文主義——恩斯特•邁爾和他的進化論闡釋
    邁爾在其著作中考察了若干早期進化論代表性人物或學派對達爾文五個理論的不同態度,得出一個頗有啟示意義的表格:由這一精闢分析可以看出,在進化論發展的不同階段,「達爾文主義」這一籠統稱謂的實際含義,其實經歷了一個重心轉移的過程。倘若限定到具體的時代和科學語境,許多概念紛爭便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
  • 換個角度看科學
    到底誰的觀點是正確的呢?因為證明聖人的話,證明神的空間目前很難,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與宗教中觀點截然相反的進化論吧。 達爾文的進化論其實是漏洞百出的。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進化論中的中間個體。按照進化論的觀點,人類是由低等生物不斷進化而來的,那麼就應該有大量的逐步進化的中間生物體的,而不是孤立的有猿和猴,然後基因突變一下子就變成人了。
  • 進化論最大的缺陷,人類是由草履蟲發展進化而來不符合邏輯的
    但是近些年來人們發現進化論中也有些不符合邏輯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在十九世紀的時候達爾文發現了進化論,這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於最終成為了現代科學的研究基礎,當然很多方面還是比較符合進化論的,比如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會那麼長等問題就是比較符合的。
  • 印度教育部長:進化論不科學!誰看見猿變人了?
    【編譯/觀察者網 王世純】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會在課堂上教授進化論,很多國家因為宗教或其他原因不教授甚至禁止教授進化論。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美國,雖然很早以前憲法第一修正案不允許各州支持某一宗教,但至今也有很多宗教群體和保守派州不願意承認進化論甚至將進化論移出教材。近日,印度高等教育部部長又語出驚人。
  • 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
    不記得是哪位大科學家所說了,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分別是: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這麼說不是因為其他的科學理論不偉大,而是因為與其他科學理論相比這三大科學成就要更偉大,因為它們不但觸及到了世界的本質和真相,而且會塑造這個世界未來的格局。
  • 從用進廢退到自然選擇,談進化論
    這個答案跟進化論有關係的,在還沒有雞,雞的先祖恐龍已經有蛋了,所以是先有蛋才有了雞。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鼴鼠生活在地底,土壤和其他各種雜物可能會進入鼴鼠的眼睛,而導致鼴鼠的眼睛發炎,有炎症之後可能會導致鼴鼠的死亡,而有些鼴鼠的基因中,眼睛極小視力也不好,這些鼴鼠在地下生存,就能更好的避免眼部發炎,同時由於視力不好,眼部能量消耗更少,兩種原因讓它們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長此以往,正常眼睛的鼴鼠由於容易感染髮炎而亡,小眼視力退化的鼴鼠反而更容易存活與繁衍
  • 考古界兩個新發現,「進化論」可能被推翻?史前文明或被證實?
    這是一個困擾人類本身千百年的難題,從最開始的「神造人」到後來的進化論,從原來的「神話」到後來的科學,人類對自身來源的探索越來越趨向科學化。高中的課本有明確的提到過人類的起源,進化論一直被學界公認為是最有說服力的科學假想。不過科學向來都是容得下質疑之聲,進化論提出至今,已經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特別是「史前文明」的出現。
  • 達爾文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缺陷
    這個理論是誰告訴我們的呢?是達爾文,一位生於19世紀的英國生物學家,他寫了一本天下聞名的奇書《物種起源》(不是葵花寶典啦[翻白眼]),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進化論,徹底顛覆了祖傳的神造人論!物種起源進化論是目前關於「人到底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最被人們接受的解釋,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人類和動物擁有共同祖先,都是從最早海洋中的一團團蛋白質及核酸開始演化。
  • 進化論被推翻的證據
    其中提到的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在芝加哥。就是說這個學說充其量只是一個科學的假設,並沒有被完全證實。(六)邏輯上的同義反覆(Tautology)從邏輯的角度看,進化論有兩個命題:1、一個群體中最能適應的個體留最多的子孫,不能適應的都被淘汰掉了;2、生產後代最多的生物最能適應,誰的生存能力大誰在競爭中就有優勢。
  •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的婚姻制度
    (如是我聞)進化也可以是一件很快的事情。早在進化論問世之前,毫無生物學素養的園丁和飼養員們就培育出了很多新奇的動植物品種。因為資源永遠是稀缺的,所以才有如何配置稀缺資源的問題。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社會問題,我們就會發現,對於雄性來說,雌性,尤其是又漂亮又能生育的優質雌性,永遠都是最為稀缺的資源。雄性對許許多多資源的爭奪,本質上都是爭地位,而爭奪地位的本質,就是爭奪雌性,有了更高的地位才有更高的交配資格。如果把優質異性看作稀缺資源的話,那麼根據科斯定理,誰用得更好就歸誰,這最自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