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醫生: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只有這 4 種,其他通通不靠譜

2020-12-06 王思露營養師

特殊時期,人人都在「防病毒,抗疫情」;此時這個特殊階段,「科學提高免疫力」是大家都應該關注並做到的一件事情,人人都知道「免疫力低的人更容易生病」,所以大家總會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但這個說明並不「科學」,其實而言,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免疫力並不需要去刻意「提高」,為何會這樣?那怎樣才能保持「強悍」的免疫力?以此文帶你了解「真相」。

免疫力,並不需要刻意提高,我們更需要做的是「保護」:

免疫力,三個字組成的「名詞」,具體的意思就是「身體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面對著「咄咄逼人的新型冠狀病毒」,免疫力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機體的「免疫力保護傘」,主要由這幾個部分組成:

外表皮膚和黏膜:身體的「第一道物理防線」由皮膚和黏膜構成,其覆蓋在人體的外表面和內部,可以將病原微生物「阻擋在身體之外」。

免疫器官和組織:繼續往裡走,包含淋巴結、胸腺、扁桃體、骨髓等部位在內的地方,是機體免疫細胞產生、分化、成熟以及定居等「進化流程實施」的主要地方。

免疫細胞:機體的免疫細胞主要包括吞噬細胞、白細胞等細胞。

免疫活性物質:機體存在一些「免疫活性物質」,例如溶菌酶、抗體、白細胞介素等物質。

這四個分支共同組成了我們身體中「完整且複雜的免疫系統」,它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抵禦外來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侵襲」,在身體的運行過程中隨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例如腫瘤細胞)」,另外及時清除體內的衰老細胞、受損細胞以及已經死亡的細胞。

「免疫」一般可以分成兩類:

先天性免疫:這種免疫是生下來之後就有的免疫,每一個人都有,對多種病毒都有著防禦能力,比如皮膚和黏膜。

獲得性免疫:這種免疫是需要「在後天生活中獲得的免疫」。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同的病原體會攻擊身體,從而就會刺激到我們的免疫細胞,使機體分泌出免疫活性物質,對相應病原體產生對抗能力。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機體患過「天花」之後,人體自身就會產生抵抗天花的抗體。

正常生活下,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去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的病原體,其中有些病原體還會在體內與我們共生,這些病原體對於機體免疫系統的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存在更利於幫助人體篩選出「免疫能力更好的個體」。

總體說來,這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關係,在病原體的「攻擊」下,免疫系統更加強大的人才能夠繼續存活。當然,各位完全不必恐慌,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免疫力其實都是正常且強大的,只有很少的人存在「先天性免疫力低下」的問題。

也就是說,對於「免疫力本身正常的人」,其實足夠戰勝「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並不需要額外去提高我們的機體抵抗力;換而言之,其實也沒有「明確可行的辦法可以提高免疫能力」。你能做到的,其實就是「不去過分消耗機體的免疫力」,不因為你「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給免疫力減分。

免疫力出現下降,你的身體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機體免疫力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刻意提高免疫能力,便可以戰勝大多的有害病原體。但是由於個人因素、環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人體的免疫能力可能會隨時出現下降;當您的免疫力下降之後,就容易患上某種疾病,比如說感冒,甚至是腫瘤。

如何判斷「自己的免疫能力是否出現了下降」?

這個相對簡單,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如果下面的這些情況中,您已經符合了3項及以上,您的免疫力可能就出現「降低」了。

1. 生活中經常感覺到莫名的疲憊,而且注意力難以集中,很容易就會出現分散。

2. 天氣一變天,你就會感冒;身邊一有人感冒,你也會跟著感冒;特別是在換季階段,而且感冒還不容易好,病程很長。

3. 遇到磕磕碰碰,出現傷口時很難癒合,速度較慢。

4. 很容易就會患上「胃腸疾病」。

5. 「口腔潰瘍」總是會出現,而且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6. 呼吸系統經常會出現問題,會出現咳嗽、哮喘等症狀。

不消耗身體的免疫力,有些事情要做好:

好好吃飯,全面且均衡:保持身體「優秀的免疫力」,每日「飲食」很重要。身體每天會產生「數以百億計」的免疫細胞,而免疫細胞會時刻監察身體的狀況,並且會及時產生免疫活性物質助力「戰勝病原微生物」。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生理過程」都需要能量、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營養素的支持;所以,「好好吃飯」很關鍵。

靠譜進餐,請您做到全面多樣飲食,每日進食的食物種類要在14種以上,魚蝦、禽畜肉、牛奶、蛋類、新鮮蔬菜、水果、菌菇類、豆類等食物均應該存在,多樣少量攝入,少食多餐,確保營養物質的「足量攝入」。

好好睡覺,很重要:有吃有睡,您的身體才會更健康,您的身體機能才會更完善。良好且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優秀免疫力的重要條件。熬夜晚睡會消耗機體的肌肉組織,會增加肥胖的發生風險;而「體內營養成分的改變」就會破壞我們的免疫系統,讓您的免疫力出現下降。

言於此,拒絕晚睡,拒絕熬夜。每日的睡眠時間應該保證在7—9小時,老年人的睡眠時間也不該低於6個小時;請確保第二天的「精力充沛」。

拒絕「久坐」,適當運動: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一則研究報告顯示:運動可以加快白細胞的流通速度,從而可以幫助提高免疫系統檢測疾病的能力。

因此,長時間的久坐會把您變得「更愛生病」,每日適量運動非常關鍵。建議成年人保持「每周至少5天,每天30—60分鐘的運動量」,快走、慢跑、瑜伽、打球、遊泳、無氧機械運動都是靠譜的選擇。

拒絕「藥物依賴」,你的身體會更健康:請您明確,藥物雖然可以幫助人體對抗病原微生物,從而幫助減輕身體出現的不適症狀,但同時也減少了免疫系統對抗疾病產生抗體的機會;假設下一次有同樣的微生物病原體入侵,您可能還是會患病。

所以,對於那些類似普通感冒等一些「自限性疾病」,不建議您過分用藥,給您的免疫系統留出工作空間,它們完全可以殺滅這些病原體。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可以盲目看待,假設您是急性流感或者是那些自身免疫力根本無法對抗的疾病,請及時就醫診療。避免貽誤病情,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出現。

疫情當下,關注「免疫力」是對的,但不建議「盲目做事」。正常情況下,人的免疫力都是正常的,並不需要刻意去提高;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對自身免疫力造成影響;當然,隨著日常環境的變化、年齡的增長以及一些因素的影響,免疫力會出現正常的下降,不必太過「掛念」,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王道。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感冒高發季,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方法就這 5 種,其他真的不靠譜
    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孩子總是感冒發燒,是不是免疫力差? 孩子一換季就感冒,怎麼才能快速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關於免疫力的問題,今天就請孔令凱醫生給大家作一個系統的解答。
  • 免疫力是世上最好的醫生!從4點入睡,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很多人經常生病,體質虛弱和免疫系統沒有發揮功能有關,因此,要了解哪些方式可以輕鬆激活免疫能力,通過這些好的方法才能保持健康,否則經常生病壽命可能會縮短。1、運動量充足很多人說免疫力是人體自帶的醫生,擁有較強的免疫能力患病率會明顯降低,這種情況確實存在。而想要激活體內的免疫細胞,積極鍛鍊身體是關鍵。
  • 悶在家裡缺乏運動,來學「內分泌保健操」,提高免疫力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傳染性強,腎病患者抵抗力差,儘量少出門、不出門。室外運動受到一定限制。教會「宅」家腎友們一套作者自創「內分泌保健操」,科學運動提高免疫力。一 ,何謂人體內分泌腺及中醫督脈?內分泌腺是人體最重要的系統之一,掌管著人體生長、發育,調節代謝和免疫力。
  • 吃什麼能提高免疫力
    那如何提升免疫力呢?免疫力又為何會下降呢?一、免疫力又為何會下降呢?1、心理緊張不安、焦急等心理勞累會給植物性神經造成不良影響,而植物性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繫,由於積勞造成的疾病往往是很難治癒的。
  • 遠紅外線「溫熱療法」 提高人體免疫力
    體溫與免疫力免疫力是人體最好的醫生,而人體的體溫被稱為是「免疫之鏡」。
  • 疫情期提高免疫力,藥物管用嗎?
    來藥事網,加入超過4000位醫院藥師和醫生的實名制社群。2003年SARS流行期間,疫情導致了人們的恐慌,很多人想盡辦法、用盡門路尋找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神藥」,造成了當時胸腺肽和人血白蛋白等藥物的脫銷。此次事件之後,不少人一遇到突發傳染病疫情或突發公眾衛生事件,為了對抗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第一反應就是找藥吃。有的人甚至認為,只有靠藥物,才能提高免疫力,對抗傳染病。
  • 孩子感冒了吃匹多莫德 免疫力能靠吃藥提高嗎
    昨天,小編我剛回到家,小花奶奶就來找我,讓我幫忙看看醫生開的藥行不行。我拿過處方箋,中藥和西藥加在一起,足足有五六種,消炎的、止咳化痰的。突然,「匹多莫德」映入了我的眼帘,這個藥小編我簡直太熟悉了!小花奶奶說,這是醫生開的,說是可以加快感冒康復,不生病的時候服用還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
  • 老年人有哪些提高免疫力的方式?蛋白粉的功效與作用了解下
    原標題:老年人有哪些提高免疫力的方式?蛋白粉的功效與作用了解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逐漸衰弱,身體素質也相比較年輕時會有所下降。同時,為了避免三高問題,老年人在食物上也需要多加顧忌。因此,就很容易因為營養素攝入不足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出現各種健康問題。老年人想要提高免疫力都有哪些方式呢?
  • 免疫力是最好的「免費醫生」
    免疫力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人體靠這種免疫功能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異物(病毒、細菌鞥),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可以說,免疫力是最好的「免費醫生」,它的強弱會影響人體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
  • 流感季來啦,提高免疫力,這些乾貨請收下!
    例如,當B肝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會產生多種抗體,但只有針對B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體,才可以阻止B肝病毒感染肝細胞。7、調節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個買賣不划算。這就需要機體免疫系統具有良好的調節能力。清除病原體的同時,避免機體發生免疫病理損傷和出現發熱等免疫應答的不良反應。如果人體免疫調節能力出現了異常,可是很可怕的,嚴重的會死亡,而且還是自己把自己給整死了。
  • 回龍觀楊甫德:像健身一樣健心,調節情緒的6個方法,提高免疫力
    他非常重視精神心理障礙背後的心理社會因素,主張採取「藥物+心理」的綜合治療方法,這非常值得國內精神科醫生學習。最近,楊甫德教授受人民網邀請,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免疫力就是好醫生」的直播講座。也許很多人會好奇,不良的心理狀態究竟是如何影響機體免疫力的呢?
  • 每天喝鮮奶 提高免疫力
    不過,在專家看來,預防病毒入侵,有個重要的辦法就是提高人體免疫力。 「新冠肺炎」專挑免疫力低下人群? 這一次,「新冠肺炎」似乎專挑免疫力低下的群體「下手」。《柳葉刀》上發表的一篇新研究顯示,此次新冠肺炎更容易感染中老年、患有基礎疾病的男性,究其原因,這些人群的共同特點為自身免疫力較低。
  • 人體免疫力下降,可能與這4個因素有關,不妨了解一下
    一、人體免疫力下降,可能與這4個因素有關,不妨了解一下1、飲食習慣現在人們工作忙沒時間吃早餐,很多上班族會選擇不吃早餐,餓到中午才去吃,還經常熬夜、喝酒、挑食、暴飲暴食,這些導致身體免疫力逐漸下降,得不到身體所需要營養物質,身體自然而然的就會越來越垮掉。
  •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學會3招提升免疫力,與新型冠狀病毒作鬥爭
    只有不斷給人體補充必備的營養物質,才能給身體內的免疫系統這個「軍隊」提供充足的軍糧,讓部隊吃飽穿暖,才可以更好地去打仗。有些人為了美,節食減肥,這樣就會使得身體攝入能量營養不夠,導致免疫力下降。而有些人吃飯挑食,也會導致營養不均衡,無法保證免疫系統全力工作。還有些人大魚大肉不斷,認為吃得好,就代表營養好。
  •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我們想提高免疫力,要多注意補充哪些營養?
    免疫力是我們防禦病原微生物的一種能力,也被稱為「最好的醫生」。所以想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提高免疫力就很重要,而人的免疫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營養、睡眠、運動、疾病等等。特別是發生新冠疫情以來,病毒時不時就在局部發生疫情反彈,大家都很關注如何提高免疫力。
  • |乳腺癌|內分泌|...
    雖然手術在乳腺癌的治療中確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在少數情況下是唯一的治療手段,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手術其實只是癌症綜合治療中的一個環節,一種方法。手術範圍以及其他治療的先後次序應由醫生根據腫瘤的臨床特徵,如大小、部位,病理結果、淋巴結活檢情況,以及患者的全身情況來綜合決定;術前活檢和新輔助化療的合理應用已經獲得廣泛認可。
  • 大便不成形,經常放屁,難道是腸胃病了?醫生:多半是這3個原因
    01大便不成形,頻繁放屁,醫生提醒多半是這三個原因1、腸胃機能下降不健康的飲食,對於腸胃帶來的傷害是極大地,不僅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還會導致消化功能越來越弱。如果長時間的暴飲暴食,或者是飲食不規律,給腸胃不斷地增加壓力,那麼就有可能導致腸胃機能下降,腸胃機能下降後,就會造成大便不成形,頻繁放屁,噯氣,脹氣等狀況,總之胃部變得十分脆弱,敏感。2、脾虛如果長期經常放屁,大便不成形,腸胃功能減弱,也有可能是脾臟出了問題。脾虛同樣也會導致類似的狀況發生,尤其是體內溼氣重,新陳代謝失衡,內分泌為紊亂的時候,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腸胃反應。
  • 3種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每天堅持鍛鍊,能提高自身免疫力
    導語:當你發現自己身體很容易出現一些小疾病時,要開始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免疫力下降而導致的,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就是平時不鍛鍊過度的放鬆自己,比如說吃飽飯就躺在床上不運動,讓脂肪一直堆積在體內,在生活中一定要多運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身體承受能力變強,免疫力也會提高。
  • 康萃樂兒童益生菌富含LGG菌株 促免疫力提高
    目前,經國家衛生部認證的可放心食用的兒童益生菌菌種只有四類,而經過研究證實能調節免疫、緩解過敏的益生菌只有2種,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GG菌株)就是其中之一。LGG益生菌的世界之最鼠李糖乳桿菌(亦稱Lactobacillus GG菌株,下文簡稱LGG益生菌)是目前全球研究最多的一種益生菌,屬於第三代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