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人人都在「防病毒,抗疫情」;此時這個特殊階段,「科學提高免疫力」是大家都應該關注並做到的一件事情,人人都知道「免疫力低的人更容易生病」,所以大家總會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但這個說明並不「科學」,其實而言,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免疫力並不需要去刻意「提高」,為何會這樣?那怎樣才能保持「強悍」的免疫力?以此文帶你了解「真相」。
免疫力,並不需要刻意提高,我們更需要做的是「保護」:
免疫力,三個字組成的「名詞」,具體的意思就是「身體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面對著「咄咄逼人的新型冠狀病毒」,免疫力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機體的「免疫力保護傘」,主要由這幾個部分組成:
外表皮膚和黏膜:身體的「第一道物理防線」由皮膚和黏膜構成,其覆蓋在人體的外表面和內部,可以將病原微生物「阻擋在身體之外」。
免疫器官和組織:繼續往裡走,包含淋巴結、胸腺、扁桃體、骨髓等部位在內的地方,是機體免疫細胞產生、分化、成熟以及定居等「進化流程實施」的主要地方。
免疫細胞:機體的免疫細胞主要包括吞噬細胞、白細胞等細胞。
免疫活性物質:機體存在一些「免疫活性物質」,例如溶菌酶、抗體、白細胞介素等物質。
這四個分支共同組成了我們身體中「完整且複雜的免疫系統」,它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抵禦外來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侵襲」,在身體的運行過程中隨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例如腫瘤細胞)」,另外及時清除體內的衰老細胞、受損細胞以及已經死亡的細胞。
「免疫」一般可以分成兩類:
先天性免疫:這種免疫是生下來之後就有的免疫,每一個人都有,對多種病毒都有著防禦能力,比如皮膚和黏膜。
獲得性免疫:這種免疫是需要「在後天生活中獲得的免疫」。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同的病原體會攻擊身體,從而就會刺激到我們的免疫細胞,使機體分泌出免疫活性物質,對相應病原體產生對抗能力。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機體患過「天花」之後,人體自身就會產生抵抗天花的抗體。
正常生活下,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去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的病原體,其中有些病原體還會在體內與我們共生,這些病原體對於機體免疫系統的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存在更利於幫助人體篩選出「免疫能力更好的個體」。
總體說來,這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關係,在病原體的「攻擊」下,免疫系統更加強大的人才能夠繼續存活。當然,各位完全不必恐慌,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免疫力其實都是正常且強大的,只有很少的人存在「先天性免疫力低下」的問題。
也就是說,對於「免疫力本身正常的人」,其實足夠戰勝「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並不需要額外去提高我們的機體抵抗力;換而言之,其實也沒有「明確可行的辦法可以提高免疫能力」。你能做到的,其實就是「不去過分消耗機體的免疫力」,不因為你「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給免疫力減分。
免疫力出現下降,你的身體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機體免疫力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刻意提高免疫能力,便可以戰勝大多的有害病原體。但是由於個人因素、環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人體的免疫能力可能會隨時出現下降;當您的免疫力下降之後,就容易患上某種疾病,比如說感冒,甚至是腫瘤。
如何判斷「自己的免疫能力是否出現了下降」?
這個相對簡單,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如果下面的這些情況中,您已經符合了3項及以上,您的免疫力可能就出現「降低」了。
1. 生活中經常感覺到莫名的疲憊,而且注意力難以集中,很容易就會出現分散。
2. 天氣一變天,你就會感冒;身邊一有人感冒,你也會跟著感冒;特別是在換季階段,而且感冒還不容易好,病程很長。
3. 遇到磕磕碰碰,出現傷口時很難癒合,速度較慢。
4. 很容易就會患上「胃腸疾病」。
5. 「口腔潰瘍」總是會出現,而且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6. 呼吸系統經常會出現問題,會出現咳嗽、哮喘等症狀。
不消耗身體的免疫力,有些事情要做好:
好好吃飯,全面且均衡:保持身體「優秀的免疫力」,每日「飲食」很重要。身體每天會產生「數以百億計」的免疫細胞,而免疫細胞會時刻監察身體的狀況,並且會及時產生免疫活性物質助力「戰勝病原微生物」。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生理過程」都需要能量、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營養素的支持;所以,「好好吃飯」很關鍵。
靠譜進餐,請您做到全面多樣飲食,每日進食的食物種類要在14種以上,魚蝦、禽畜肉、牛奶、蛋類、新鮮蔬菜、水果、菌菇類、豆類等食物均應該存在,多樣少量攝入,少食多餐,確保營養物質的「足量攝入」。
好好睡覺,很重要:有吃有睡,您的身體才會更健康,您的身體機能才會更完善。良好且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優秀免疫力的重要條件。熬夜晚睡會消耗機體的肌肉組織,會增加肥胖的發生風險;而「體內營養成分的改變」就會破壞我們的免疫系統,讓您的免疫力出現下降。
言於此,拒絕晚睡,拒絕熬夜。每日的睡眠時間應該保證在7—9小時,老年人的睡眠時間也不該低於6個小時;請確保第二天的「精力充沛」。
拒絕「久坐」,適當運動: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一則研究報告顯示:運動可以加快白細胞的流通速度,從而可以幫助提高免疫系統檢測疾病的能力。
因此,長時間的久坐會把您變得「更愛生病」,每日適量運動非常關鍵。建議成年人保持「每周至少5天,每天30—60分鐘的運動量」,快走、慢跑、瑜伽、打球、遊泳、無氧機械運動都是靠譜的選擇。
拒絕「藥物依賴」,你的身體會更健康:請您明確,藥物雖然可以幫助人體對抗病原微生物,從而幫助減輕身體出現的不適症狀,但同時也減少了免疫系統對抗疾病產生抗體的機會;假設下一次有同樣的微生物病原體入侵,您可能還是會患病。
所以,對於那些類似普通感冒等一些「自限性疾病」,不建議您過分用藥,給您的免疫系統留出工作空間,它們完全可以殺滅這些病原體。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可以盲目看待,假設您是急性流感或者是那些自身免疫力根本無法對抗的疾病,請及時就醫診療。避免貽誤病情,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出現。
疫情當下,關注「免疫力」是對的,但不建議「盲目做事」。正常情況下,人的免疫力都是正常的,並不需要刻意去提高;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對自身免疫力造成影響;當然,隨著日常環境的變化、年齡的增長以及一些因素的影響,免疫力會出現正常的下降,不必太過「掛念」,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王道。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