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何在當時有很大爭議?

2021-01-09 文史輕訴

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貝克勒爾和居裡夫婦獲得。貝克勒爾因為首先發現了放射性物質而獨得一半獎金,居裡夫婦因為對發射性物質的發現做出了巨大貢獻(發現了釙和鐳元素,並提取出了鐳元素化合物氯化鐳),兩人共享另外一半獎金和榮譽。

當時的情況

雖說這一次的諾貝爾將由貝克勒爾和居裡夫婦共同獲得,但最開始的時候,獲獎者名單中並沒有瑪麗.居裡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的是貝克勒爾,然後就是皮埃爾.居裡(居裡夫人她丈夫)。

居裡夫婦

那個時候,因為貝克勒爾首先發現了物質的放射性現象,從而讓敏感的居裡夫婦兩位科學家有了研究方向,貝克勒爾能夠獲得其中的一半獎項並不為過。

但後來,貝克勒爾並沒有在放射性研究中做出多大貢獻,在發射性物質研究中,做出最大貢獻的是瑪麗.居裡,瑪麗.居裡的丈夫皮埃爾.居裡不過是她的助手。

不過,因為當時人們對女性的輕視,導致了外界有這樣的認為。皮埃爾.居裡被視為貝克勒爾的助手,居裡夫人又被視為皮埃爾.居裡的助手。貢獻最傑出的女科學家居裡夫人成為了最渺小的那個,甚至要將她的名字排除在諾獎之外。

居裡夫人

這就是當時的情況。

瑪麗.居裡終獲獎

因為皮埃爾.居裡的堅持,並給出了充分的證明,瑪麗.居裡這才能夠出現在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名單中。但她的名字排在了第三位,這樣的排名在我們現在看來,依舊是不合理的,憑什麼貢獻最大的人卻得不到她應有的待遇?

那個年代的女性,只能作為附屬品存在,貝克勒爾就說出了這麼一句歧視女性的話語:「居裡夫人的貢獻是充當了皮埃爾.居裡先生的好助手,這有理由讓我們相信,上帝創造出女人來,是配合男人最好的助手。」

貝克勒爾

如果當時瑪麗.居裡沒有發現釙和鐳元素,並提取出鐳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鐳,這次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會有貝克勒爾嗎?不會的,單單只發現了物質的發射性還不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條件。因為居裡夫人的貢獻,放射性理論和概念才正式確立,這才有了這次諾貝爾獎的結果。可以說貝克勒爾是沾了居裡夫人的光,而他還振振有辭地說出這麼一番話,真不知道該怎樣看待他。

但這就是當時的形勢,甚至在當時,因為瑪麗.居裡的獲獎,還導致了巨大爭議。法國的男人們和男性科學家對瑪麗.居裡的獲獎表示疑惑。為什麼身為助理的助理的她能夠出現在獲獎名單之上。

可見,在那個時候的法國,乃至世界,對女性的歧視是有多麼的嚴重。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就說過:「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是因為瑪麗.居裡從未被盛名寵愛過罷了。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該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獎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20世紀及21世紀物理學的主要成就和物理學的發展情況。自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物理學獎,截止2019年已頒獎113次(共有6年未頒獎: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1942年),共213人次、212位物理學家獲獎,美國著名固體物理學家John Bradeen是物理學領域中唯一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分別為1956年和1972年。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數說迄今共4名女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100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4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4次。
  •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與物理學獎」擦肩而過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25歲與96歲: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2018年,物理學獎一半授予時年96歲的阿希金,使他成為諾獎史上最年長獲獎者;而1915年,年僅25歲的勞倫斯·布拉格與父親一起摘得桂冠。
  •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 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數說  迄今共4名女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100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   114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4次。
  •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盤點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北京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獎。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發現,相對論的一般理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女性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發歷史諾貝爾物理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1901-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授予了 213 位獲獎者。其中,約翰·巴丁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因此,自 1901 年以來,共有 212 人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 1916 年、1931 年、1934 年、1940 年、1941 年和 1942 年有六次暫停頒發。原因是當時正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而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也寫道:「如果沒有一件正在考慮的作品被發現具有第一段所述的重要性,獎金將被保留到下一年。」
  • 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k)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
  •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盤點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些「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北京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據了解,1901年至2020年共頒發了114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年齡最小獲獎者只有25歲。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已有4位女性獲得了物理學獎,其中包括今年獲獎的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此外還有1903年的居裡夫人,1963年的瑪麗亞·格珀特·邁耶和2018年的唐娜·斯特裡克蘭。
  • 外媒:美國三位引力波學者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臺灣「中央社」臺北10月3日報導,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首度觀測到「引力波」的LIGO的三位奠基者。臺灣「清華大學」光電工程所教授趙煦也是LIGO團隊的一員。他在3日晚間接受電話採訪時指出,去年2月LIGO首度宣布探測到引力波,震撼學術界。當時LIGO認為最有貢獻的有三位,其中美國學者魏斯、索恩二人與今天公布的諾貝爾獎得主重疊,第三位則是羅納德·德雷弗。
  • 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
  • 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  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2014年,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獲獎,理由是「發明了藍色發光二極體(LED),並因此帶來的新型節能光源」。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年至2018年) ▲ 112次: 1901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2次。
  •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113次:1901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次。其中有六個年份沒有頒發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年。根據組委會的章程,如果候選人的貢獻沒有達到要求,那麼獎金將被留至下一年。如果第二年仍然沒有合適人選,獎金將被加入到基金會的初始資金中。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諾貝爾獎較少頒出。
  • 數據解讀:1901-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人1901-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國籍統計從1901年到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了201人次,但是有一位名為約翰·巴丁(John Bardeen)的人兩次獲獎,所以總獲獎人數是200人。其中47人是單獨獲獎,32人是與一位同仁共同獲獎,30人與另兩位合作者一起捧得殊榮。
  • 【物理諾獎】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小知識
    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已走過百年曆程,記錄了物理學發展史上的無數個裡程碑,已成為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已家喻戶曉,但其背後的一些趣事或許並不為人所熟知。近日,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為人們梳理了這些信息。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總共頒發了110次。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根策爾與蓋茲的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銀河系中央的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她也成為繼瑪麗·居裡(1903年)、瑪麗亞·格佩特-梅耶(1963年)和唐娜·斯特裡克蘭(2018年)之後,第四位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諾貝爾物理學獎小知識——截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了113次,沒有頒發的六年分別是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年。——從1901年至2019年,共213人次獲獎,實際獲獎個人為212人,因為美國物理學家John Bardeen於1956年和1972年兩次獲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那些年的他們距離摘冠只差一點
    這意味著一些「不夠幸運的人」,會因這「機制」而拿不到獎。自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就如何「論功行賞」問題,各方一直爭議未斷。愈來愈多科學研究是通過團隊合作進行,有些更是跨國和跨學科。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出:殊榮屬於三位宇宙探索者!
    居裡夫婦於 1903 年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幸的是,居裡夫人在 1906 年失去了她的丈夫,但她沒有停下他們的研究工作,並再次獲得諾貝爾獎。 科學成就:1903 年獲獎:受 1896 年貝克勒爾發現的電離輻射現象的激勵,瑪麗和皮埃爾居裡決定進一步研究這一現象。他們為了獲得放射信號,對很多物質和元素進行了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