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英國皇家工程院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 公布了2020年新選院士名單,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學院81級校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羅開紅當選。
英國皇家工程院成立於1976年,是英國工程學界的最高學會,每年接納的新院士不超過60位,迄今共有院士約1600名。
1958年,羅開紅在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現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92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此後,他相繼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和南安普敦大學從事科研教學並擔任各種學術職務。2002年,羅開紅獲倫敦大學終身教授席位。
羅開紅主要從事燃燒、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和聲學、跨尺度複雜問題的基礎研究及其在能源、動力、航空和交叉科學等領域應用,取得了傑出成就。在宏觀、介觀和微觀系統的模擬和跨尺度模擬方面,羅開紅取得了不少開拓性的成果,其方法和模型以及模擬軟體在世界工業界和學術界得到廣泛應用。他領導過由英國14所大學組成的"面向工程的計算燃燒研究群體"、由英國和海外30所大學組成的"介尺度科學與工程研究群體",取得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羅開紅是英國燃燒屆首位兼獲燃燒領域的撒格頓獎 (Sugden Award)和格頓獎 (Gaydon Prize)的學者。2003年入選愛思唯爾世界科學與工程名人錄,2004年入選劍橋國際名人錄。先後當選英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會士、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會士、國際燃燒學會首屆會士。他獲得發明專利和創新獎多項,曾發表期刊和會議論文四百多篇,其中多篇獲優秀論文獎,一篇被Physical Review E評為計算物理領域25年來5篇裡程碑論文之一。
英國皇家工程學院對羅開紅的評價是:"三十年來,羅教授在工程研究、教育和實踐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他負責開發了處於世界前沿的多尺度模型和數值方法,革新了能源系統的診斷、設計和優化。他在介尺度建模和仿真方面的獨特工作,融合科學和工程領域,在兩個領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總體會也向羅開紅髮去了賀信,祝賀他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的前身造船系是1959年4月18日受海軍委託而創建(朱九思院長曾兼首任系主任)。經劉穎、程天柱、鄭際嘉等船舶領域知名專家以及一批批科技人員的辛勤工作而發展至今。1980年,造船系改名為船舶工程系,1984年改名為船舶與海洋工程系,1997年,以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為主體,成立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2008年4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正式成立。
學院分別於1981年、1984年獲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第一批有學位授予權的學科點,1995年建立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後流動站,1998年船舶與海洋工程被批准為湖北省重點學科,1990年獲輪機工程碩士授予權,2000年獲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船舶和海洋水動力實驗室獲批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籌),2008年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被批准為省重點學科,2010年,"船舶和海洋水動力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2013年,獲批"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
2014年,參與上海交通大學牽頭的"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裝備協同創新中心(2011計劃)"獲得教育部、財政部認定。2015年,參與上海交通大學牽頭的"中國海洋裝備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獲得中國工程院批准。2016年,獲批國防科工局"船舶設計與製造"主幹類國防特色學科。2017年,參與中船重工750試驗場牽頭的"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獲得國家發改委認定。2018年,"船舶數據技術與支撐軟體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獲得省發改委認定。學院是兩大國際組織ITTC和ISSC的成員單位。
關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總會、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