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總動員》收視入佳境,特色木偶搶眼球!網友:所以霹靂布袋戲...

2020-11-28 手機鳳凰網

《木偶總動員》自開播以來,引發了一陣木偶話題熱潮。在第二期,節目帶出了眾多各具特色的木偶,高達2.4米「明星」機器人的突襲、三代同堂大鬧「大名府」等等,而手指偶的表演更是看哭了很多觀眾。

(隆馬趣味播報「新聞」)

第三期登場的木偶也是一個比一個搶眼球,會「變臉」的木偶、有「腳氣」的許仙和白娘子、另類「海綿」寶寶,連「小兵張嘎」都來到了現場,還有黑暗中最亮的螢光舞。這些到底是什麼樣別出心裁的寶藏節目呢,悄悄地給你們劇透一下吧!

Part1:許仙白娘子再相遇,竟然紛紛感染了「腳氣」

在我們印象中,木偶通常都是靠「手」來表演,可是現在不僅有手,還有「腳」!苗族小夥子給我們帶來自創的「腳掌舞」刷新了我們對木偶表演方式的認知,鞠萍姐姐都直誇不容易,詹Sir還忍不住上臺露了一「腳」。

Part2:「東邊日出西邊雨」,杖頭木偶的臉說變就變

四川的「變臉」大家肯定不陌生,可從人的「大臉」轉到木偶的「小臉」,在下可是頭一回見。來自四川的杖頭木偶這次可就忙壞了,不僅要隨時「變臉」,還得跟著音樂一起尬舞,這技術難度怕是要上天!

Part3:惹哭了鞠萍姐姐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堆紙

《小兵張嘎》是我們童年時候經常看的一部電影,張嘎小小少年就成為抗日英雄,是不少人小時候心中的偶像。這次精英文創·鯨魚創意團隊竟然用紙製作成紙偶,將這個經典的抗戰故事重新演繹,鞠萍姐姐和場下的觀眾都給看哭了。

Part4:沒有派大星的「海綿」寶寶,「美白」後又跑去英雄救美

記憶裡經常喊著派大星一起玩耍的海綿寶寶,這次竟然變了個模樣。原來,此「海綿」寶寶非彼海綿寶寶。來自上海的木偶藝人巧妙地利用常見的海綿製成肢體靈活的「海綿人」,不僅憨態可掬,還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英雄救美的故事。美女與英雄是否能成功逃脫「惡魔之手」呢,拭目以待吧!

Part5:黑暗中最亮的螢光舞,就是帥氣得這麼不講道理

機械舞想必年輕的小夥伴們都看過,熄燈後的機械舞可是會更加「燃」哦!在黑暗中,音樂聲會比平常更加衝擊著我們的耳朵,酷炫的螢光機械舞演員配合默契,每個動作都銜接得天衣無縫,讓你不尖叫都難!和我們一起期待1月18日21:10分廣東衛視《木偶總動員》,你想要的形狀,偶們都有!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臺前敘述者在三弦琴樂手的伴奏下講述木偶的故事……中國也有近年來大熱的霹靂布袋戲,它脫胎於三百年前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利用光影效果,特效技巧等現代技藝講述故事的劇集。 木偶戲是依託於木偶這一表演道具,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可以說木偶是木偶戲的靈魂,對比國外的木偶,霹靂布袋戲對於表演的木偶有著一份自己獨特的匠心和木偶情。
  • 臺灣霹靂布袋戲將登陸動漫節 木偶明星來頭大
    他們是一群來自臺灣的布袋戲木偶。不要懷疑,他們比周杰倫還要火爆。  應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翻翻動漫和臺北書展基金會的邀請,世界上最長的動漫巨作霹靂布袋戲將在本屆動漫節上隆重亮相。這部從1985年連載至今的超人氣巨作的創始人、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強華將親自攜20樽精美木偶、操偶大師和臺灣COS界名人,以空前豪華的陣容和內地的霹靂道友們零距離接觸。
  • 下架又上架的《霹靂布袋戲》,還是又下架了
    《霹靂布袋戲》,通過操偶師精確的手法,加上精妙的布景和融入現代影視手段如特效等,以及錯綜複雜的劇情,讓這個看似單一傳統的布袋戲煥發出屬於創新的生命力。 本是臺灣地區的一種特色劇,由於在日本開拓市場受阻,後轉頭看向大陸。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2】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霹靂布袋戲雖然已經存在了三十多年,但或是由於語言的問題、或是由於風格的問題、或是由於傳播的問題,總之它的人氣並不高受眾面相對較窄,但是只要入了坑我們就會有一種逼格瞬間升了很多個檔次的感覺,因為霹靂布袋戲在很多地方都能秒殺一般動漫、電視劇:①霹靂布袋戲既是動漫也是電視劇還是木偶戲,它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藝術瑰寶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1951年,黃氏布袋戲的第二代傳人黃俊雄先生組建真五洲掌中劇團,在長期的布袋錶演過程中,黃俊雄先生敏銳的發現掌中木偶無法讓遠處的觀眾清楚欣賞到木偶身段,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黃俊雄先生將木偶尺寸改革加大,這是布袋戲的第一次變革。不曾想,19年後,黃氏布袋戲迎來了更大的變革。
  • 【小眾陣地】一口道盡古今事,十指操弄百萬兵——霹靂布袋戲專題介紹
    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在大江南北各有發展,其中以臺灣的發展最為蓬勃。傳統意義上,整出布袋戲僅由一名口白師傅演繹所有角色的臺詞,而演員則是許許多多的木偶,他們除了頭部和手腳是木質的,其他均由布料製成。表演的時候,師傅們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控,像是一隻布袋一樣,所以這種布袋木偶戲被稱為「布袋戲」。
  • 曾創下97%收視率的布袋戲,憑什麼成為東方漫威?
    如此唯美的畫面、絕美的詩詞、深奧的儒釋道思想,你不是在讀金古梁溫的武俠小說,這一幕是臺灣霹靂布袋戲的選段。前不久,有人投訴李商隱抄襲了霹靂布袋戲中御不凡的角色詩,其實《夜雨寄北》本就是李商隱的作品,應該是霹靂借用了李商隱的詩才對。
  • 網傳歡瑞世紀購入5部霹靂布袋戲版權,又一個大IP要毀?
    網友們的證據來自一份星美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顯示歡瑞世紀購買了霹靂布袋戲5部版權,並且一買就是7年。說了半天,這個「霹靂布袋戲」是什麼?真的很火嗎?布袋戲其實就是布袋木偶戲,又叫手持傀儡戲等,各地叫法不一樣,最早起源於17世紀,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與臺灣等地區比較流行,歷史悠久、支脈龐多。
  • 霹靂布袋戲員工涉爭議言論,《閃耀暖暖》等與其解約
    3月24日上午,有網友發現霹靂布袋戲發布在Youtube上的官方視頻節目《超級霹靂會》裡,主持人小狄談到新冠疫情的傳播時,將中國臺灣和新加坡並稱為「最安全的兩個國家」。此言論很快便引起了眾多霹靂布袋戲粉絲的不滿,「霹靂布袋戲」也隨之登上熱搜。
  • 霹靂布袋戲辱華,發表不當言論!我們能否原諒?
    布袋戲又稱木偶戲,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漳州。隨後在福建、廣東潮汕、臺灣等地區流行。雖然在大陸地區逐漸沒落,但隨著1984年《霹靂城》的開播以及1988年《霹靂金光》的火爆,又開始在臺灣風靡。因為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所以得名「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顏值超高的男神,你是因為誰入的坑?
    霹靂布袋戲裡的角色雖然只是一具具木偶,但卻被注入了新的靈魂,將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角色搬上熒幕供觀眾欣賞,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印象。當然了,只要是故事就會有帥哥美女,有人入坑是因為某個角色的詩號,有人是因為某段劇情,而有人則是因為某個造型精美帥氣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篩選一些人物,只論顏值不論其他,看看那些或英俊、或瀟灑、或帥氣的木偶角色。
  • 愛不釋手的霹靂布袋戲,三大臺柱獲千萬道友喜愛
    霹靂布袋戲一經面世便引起巨大的市場追捧,從1984年首部作品《霹靂城》開始,至今已經連續創作30多年,製作超過2000集。該劇創作以來便以宏大的劇情世界聞名,霹靂布袋戲旗下眾多作品都可以串聯到一個主線上面,且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獨立的故事發展,精美造型的人偶配合現代聲光電技術,充滿古韻的臺詞對白,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繪本,描繪出了一個栩栩如生、多彩絢麗的江湖世界。
  •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出自臺灣的布袋戲,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已連載了數千集,一集為六十分鐘,是非常獨特的國產神劇,既已是存在了這麼久的東西,必然就有它存在的價值所在。前身最早是由福建閩南地區的泉州、漳州等地的木偶戲、傀儡戲、掌中戲演變而來,經過不斷變化,才成為了現代的布袋戲劇集。對於布袋戲來說,喜歡它的人,對它欲罷不能;不喜歡的人,覺得就是幾個木偶在那裡瞎晃悠,根本提不上半點興趣。
  • 霹靂布袋戲:老劇時期的女偶有多好看呢
    大家好,小戲我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布袋戲愛好者,16年入坑的霹靂布袋戲。每次都會驚嘆於霹靂的劇情,以及演繹自如於真人無異的木偶,更會為編劇的才華所折服。霹靂布袋戲發展至今,除了劇情特效和畫面都有了質的飛躍,每尊偶也是精緻而各有特色,顏值很高,像小戲我最愛的快雪時晴霽無瑕,清麗出塵,仿若雪中精靈的化身。
  • 霹靂布袋戲:讓傳統文化創造無限可能
    他來自於霹靂布袋戲的系列故事,是一位「謀為天下謀、利為天下利」的聖者。讓粉絲們更加激動的是霹靂放出的新霹靂異數片花和素還真大電影的驚喜信息。 而420人的集體操偶更是讓活動達到高潮。據悉這項挑戰成功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表演」。
  • 霹靂大盤點:霹靂布袋戲中最吸粉的角色有哪些,你最中意哪一個
    霹靂三臺柱:入布袋戲的坑,首選霹靂和金光,入霹靂的坑,首選的角色就是霹靂的三臺柱了。三位臺柱子包括「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三臺柱都在九十年代前的古早劇中就已登場,也一直是主線劇情的臺柱擔當,所以被稱為三臺柱。
  • 霹靂布袋戲手稿曝光解密「先天人」
    日訊:根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告,霹靂布袋戲多年來扮演了無數角色,有許多善惡派、儒、釋、道等的代表人物,如何區分角色確實是對造型師技巧的考驗,霹靂造型組組長樊仕清經商多年,很少畫曝光手稿,分享霹靂人物天人中所謂的「先天人」,大多是紋身、帥氣、神仙、道士等人物,大多是霹靂長虹的角色。
  • 臺灣霹靂布袋戲偶夜市快閃 攜民眾歡樂過大年
    臺灣霹靂布袋戲偶夜市快閃 攜民眾歡樂過大年   每年春節期間,臺灣各地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廟會,展現特色民俗文化。布袋戲是廟會上最常看到的表演之一,它既保留了中華文化基底,又在時代發展中與時俱進,深受臺灣島內各年齡層的喜愛。今天(7日)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讓我們走進臺灣的布袋戲文化。
  • 「非遺+科技」掌中木偶機器人在泉州晉江進行全國首秀
    現場,全國首個掌中木偶機器人和晉江掌中木偶劇團的演員門同臺演出。王清池、吳擇攝中國日報5月22日電(記者 胡美東)5月19日,全國旅遊日,「文旅融合,品質晉江」2019晉江文化旅遊節在福建省晉江市開幕。一場別具特色的「人機互動」掌中木偶戲在晉江五店市傳統古街區上演,一個個別具一格的掌中木偶機器人與晉江掌中木偶劇團的演員們同臺演出,精彩表演吸引了許多民眾駐足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