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驅動液體流動新機理發現

2021-02-08 新華網客戶端
雷射驅動液體流動新機理發現

2017-10-13 11:02 來源: 柯懷鴻 記者盛利

僅通過光束,能否讓宏觀物體運動?12日,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獲悉,該院王志明教授團隊與來自河南工程學院、休斯頓大學、哈佛大學等高校的合作者,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光流體學機理,並成功利用脈衝雷射在純水中驅動持續高速的水流噴射。相關論文已在《科學前沿》在線發表並登上首頁頭條。

高效地利用脈衝雷射直接驅動液體流動,一直是困擾國內外科學界一大難題。王志明團隊在發現這種全新光流體學機理的實驗中,首先在溶液中加入金納米顆粒,利用光聲效應實現雷射對液體的首次驅動;隨後將含有金納米顆粒的液體替換成純淨水,再次利用脈衝雷射照射後,發現其在純水中依然可以持續、高速地驅動水流。

為揭開這一神奇現象,團隊發現首次實驗中玻璃皿內壁雷射聚焦處,會產生一個附有大量金納米顆粒的微流體腔,而這個如同「火山口」的微腔,正是溶液替換後依然能被雷射驅動的關鍵。「這個『火山口』連接了光聲效應和聲波驅動效應。」王志明說,該微腔通過雷射照射後,在金納米顆粒和腔體的共同作用下,可產生定向的高頻超聲波,通過聲波驅動效應,驅動分散液產生高速流動可產生超聲波並驅動液體流動。

「這種全新的光流體機理,有機地融合了光聲效應和聲波驅動流體效應兩個基本的物理過程,最終實現雷射對液體的驅動。」他說,正是在這種原理下,一旦微腔形成,將金納米顆粒分散液替換為純水或其他溶液後,雷射依然可驅動其他液體流動。(柯懷鴻 記者盛利)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作者: 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 鍾豔平]

相關焦點

  • 雷射能驅動鐵磁體自旋?角動量又如何流動?
    由Max Born非線性光學和短脈衝光譜學研究所(MBI)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現在已經能夠非常詳細地跟蹤鐵磁體鐵釓合金在超快光退磁過程中的角動量流動,以便了解基本過程及其速度限制,研究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當鐵磁性物體的磁化強度發生變化時,它就開始旋轉——這種磁化強度和角動量之間的聯繫在1915年愛因斯坦和德哈斯的實驗中就觀察到了。
  • 高粘稠液體的流動速度比低粘度液體的流動速度慢
    )的流動速度慢。現在,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當液體流過覆有化學塗層的毛細管時,常識反轉了。實際上,在經過毛細管道時,液體的粘性提高1000倍,則流動速度提高了10倍。流體流經管道的速度是具有非凡應用價值的參量:從工業過程(如煉油廠)到生物系統(如人的心臟)。傳統上,如果需要更快的流速,只能增加壓力。但是,這種技術有其局限性。壓力無法超過管道的最大負荷。
  • 全新形態液體無需外力自主流動,美科學家顛覆流體力學認知
    流體的運動向來是受外力驅動的。為了將水、油等液體從一個地方傳輸到另一個地方,人類依賴泵等機械給液體施加壓力,建立了現代流體力學的體系。然而,一隊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卻發明了一種全新的物質:這也是一種液體,但與傳統液體不同,它不需要泵等外力,而是依靠自身的動力,就可以沿著管線流動!這種主動流體將有可能改變現有的流體輸送格局,有助於人類建造全新形態的大型機械設備。
  • 磁鐵也可以是流動的液體
    北京化工大學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近日宣布,該校科研人員與來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團隊合作,發現一種新型磁性液體,通過控制磁性納米粒子在水油界面的自組裝,最終成功引導鐵磁流體從順磁性轉變成鐵磁性。通俗來講,磁鐵不再一定是堅硬的固體,也可以是流動的液體。
  • 有時候越粘稠的液體流動越快
    眾所周知,高粘稠液體(如蜂蜜)的流動速度比低粘度液體(如水)的流動速度慢。現在,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當液體流過覆有化學塗層的毛細管時,常識反轉了。實際上,在經過毛細管道時,液體的粘性提高1000倍,則流動速度提高了10倍。流體流經管道的速度是具有非凡應用價值的參量:從工業過程(如煉油廠)到生物系統(如人的心臟)。
  • 液體雷射簡介
    液體雷射,是60年代後期發現的,通過染色而不是像固體雷射那樣通過晶體方法放大光線,是以溶於溶劑的染料作為主動介質,通常稱為染料雷射(Dye laser)。染料分子具有含多個苯環的複雜結構。它們的能階中對應於每個電子能階,有許多間隔細密的振動能階,成帶狀分布,所以一個範圍內的頻率,都能發生躍遷而產生雷射光。
  • 全球唯一液體機械手錶,研發耗資2億,流動誤差達納米級!
    瑞士名表品牌HYT用十年時間打造了第一隻液體驅動手錶,HYT也是世界上唯一液壓機械錶品牌。HYT手錶最大的特點是沒有時針,利用流動的液體表達時針。HYT手錶心臟即是佔據錶盤三分之一的兩個波紋管,裡面分別裝有兩個不相溶的液體。通過機械運動驅動細小管道,帶動指針指示錶盤上的時間。
  • 雷射還有冷卻液體的技能
    現在,科學家們首次能夠在常溫常壓下利用雷射冷卻水和其它液體。 華盛頓大學的材料科學研究院和工程師Peter Pauzauskie表示:「一般而言,你在《星球大戰》等電影中看到的雷射炮會加熱其它的東西。現在我們能在日常情況下利用雷射束冷卻水這樣的液體。之前我們都不確定是否能用雷射製冷,因為通常情況下水在被照射的時候會變熱。」
  • 雷射製冷技術重大突破:首次實現用雷射冷卻液體
    自1960年雷射發明以來,它們總是發出熱量,或者作為一個用途廣泛的工具,一種副產品,也經常以一種虛構的方式被用來徵服銀河系的敵人。  但是這些雷射束卻從來沒有用來冷卻液體。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解決了這個存在了幾十年的難題,他們在現實條件下,實現了用雷射冷卻水和其它液體。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11月16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該團隊利用紅外雷射將水冷卻到36華氏度,這是該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  「如果你看過電影星球大戰,就會知道電影裡面的雷射炮能夠使物體升溫。
  • 力學所強雷射驅動的爆炸與衝擊效應實驗技術與研究獲進展
    爆炸與衝擊研究能量的突然釋放和急劇轉化過程,以及由此產生的強衝擊波、高速流動、變形、損傷和破壞效應。傳統的爆炸試驗主要在爆炸洞、野外的爆炸試驗場等進行,而衝擊試驗中彈體的速度主要源於壓縮氣體或者火藥驅動。
  • 軟流圈流動方向與地幔流動模擬所預測的方向相反?
    根據科學最新研究發現,他們試圖限制地幔通過板裂或縫隙流入還是流出,也就是我們的內部巖漿,地幔流的運動情況控制,但是通過實驗的結果顯示就是,地幔區域巖漿只會通過以適應的板塊裂縫分散出來。地幔在菲律賓海板塊的收縮過程中,呈現了相互依存的關係,科學家們預測地幔流動的方向與板塊驅動地幔流動模型預測的相反,也就是說實際的結果跟現在模擬的結果是相反的,通過近幾年的地震數據都可以觀察到。
  • 雷射切割機的介紹
    液體:有機化合物液體、無機化合物液體。 諧振腔:加強介質中的受激輻射,通常由兩塊與工作介質軸線垂直的平面或凹球面反射鏡構成。雷射器的分類。按產生雷射的工作物質分類:固體雷射器。氣體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液體雷射器。
  • 一種雷射二極體精密驅動電路
    如圖3所示,雷射二極體通過絕緣導熱矽膠固定在熱沉上面,附著在熱沉上的熱敏電阻將溫度反饋回溫控晶片,溫控晶片控制TEC對熱沉製冷並通過散熱便能夠間接地實現對雷射器的溫度控制。通過調節安裝在雷射二極體前的準直透鏡可以改變輸出雷射的發散角,將整個溫控裝置安裝在光學調整架並放置在穩定的光學平臺上,雷射二極體、熱敏電阻和TEC的導線連接驅動電路。
  • 《Nature》草履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可用於顯微外科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Nature》報導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校研究人員領導開發出 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微型機器人。該機器人的尺寸與草履蟲相仿,可用雷射控制其腿部行走。該款微納機器人,通過雷射的輻照來控制機器人的前後腿的交替運動,從而實現在液體中的遊動這款微納機器人,由於其體積小,只有草履蟲大小,而且方面大批量的進行製造,科學家可以實現「撒豆成兵」,能夠一次批量製造出上千個這樣的微型機器人,組成一支不可估量的「大軍」。
  • 雷射驅動技術檢測聲波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9日(北京時間)報導,最近英國檢測研究院國家物理實驗室(NPL)開發出一種雷射驅動技術來檢測聲波,讓研究人員能以遠程非侵入方式,迅速,為音效和音響器材的檢測提供了可靠數據,將大大提高音響製造商的設計能力。
  • 常溫常壓下首次實現用雷射製冷液體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常麗君)總是用於加熱的雷射,在常溫常壓下竟然能給水或其他液體製冷。這是美國華盛頓大學(UW)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成功用紅外雷射將水冷卻到36華氏度(約2.2℃),實現了這一領域的重大突破。
  • 世界上第一臺電驅動「拓撲」雷射器!
    電驅動半導體雷射器是當今最常見的雷射器,可用於條形碼讀取器和雷射印表機等產品、光纖通信及新興應用,例如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雷射測距傳感器。但其製造過程要求非常嚴格,如果出現任何缺陷,將對雷射器的性能及功能造成很大影響。
  • 流動的液體竟可以瞬間凝固成絲,什麼原理?
    可網上卻有網友說,流動的液體就可以瞬間凝固成絲,這個畫面似乎有些難以想像,這麼有趣的說法,一定要親自嘗試一下。簡直是難以置信,液體真的瞬間凝固成了絲狀被染色的液體是海藻酸鈉,而無色的液體是乳酸鈣。海藻酸鈉中的鈉離子,被乳酸鈣中的鈣離子置換,形成了海藻酸鈣凝膠,所以能快速成形。
  • 「會流動的鹽」離子液體,打造綠色環保新世界
    但如果被問到是否了解離子液體,許多朋友恐怕都要搖頭了。與其它熱門的新技術、新材料相比,離子液體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但它可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潛力股」呢。據分析,在2015年,全球離子液體市場的產值已經超過2000萬美元,到2025年更是有望達到6000萬美元。那麼,什麼是離子液體,它又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 基於部分浸潤效應的歐拉壁膜流動形態演變模擬仿真
    、由於重力產生的重力驅動壁膜速度。​切應力驅動-速度線性變化由氣液交界面處外部氣體流動側,切應力與壁膜側切應力平衡,得出外部流動產生的切應力驅動壁膜速度■ 在無外部流體流動的重力場下,如壁膜生長流動問題中,壁膜速度完全受重力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