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以為三歲小孩沒有煩惱,直到有人告訴我,他見過一個小女孩背著書包在趕校車的時候摔倒了,她爬起來,沒有哭,反倒嘟囔了一句:咋沒有摔死,摔死了我就不用上幼兒園了。
還有前段時間,我七歲的小侄女剛剛開學,要開始上小學了。她第一天從學校回來就跟爸媽嘆氣說:我這好日子是真的結束了。
我一直以為,家庭收入豐厚的家庭會生活得很愜意。直到有人跟我說,他曾經在一家豪華餐廳看到一個30多歲的男人在樓梯走廊,邊掐自己的肉,一邊接電話,他語氣中沒有一絲不耐煩,表情卻極度厭惡。不知道是在接老闆的電話,還是老婆的電話?
從小長到大,從窮到富,沒有誰的人生是簡簡單單的。
1. 工作哪怕艱難,卻也要微笑面對
看見隔壁桌的張小姐趴在桌子上睡覺,我扭頭看了看即將走過來的老闆,趕緊敲了敲她的桌子,她立馬像不倒翁一樣,把自己彈了起來。
成功躲過一劫後,她湊到我旁邊來小聲地說了句:「謝謝你啊。」
我問她:「怎麼那麼困?昨晚沒睡好嗎?」
張小姐笑了笑說:「可不沒睡好麼?夢到有個人一直趕著我要方案,我拼命趕都趕不出來。」
我也微微一笑,原來她昨晚是在熬夜加班。
想起,昨晚老闆來到她辦公位,對她的電腦屏幕指指點點,數落了她一通。
張小姐一直面不改色,面帶微笑回應著,好的,好的,沒問題,我過會就改。
老闆那吼叫聲,我今天還記憶猶新,可她卻處理地風輕雲淡。
公司有新人問她怎麼那麼能忍?
她說:「工作肯定是沒有輕鬆的,就是因為折騰人,所以才有工資拿,這都正常。如果工作很舒服安逸,那我們就要給公司錢了。」
一句話,雖然殘酷,卻道破了真相。哪個成年人在工作中,沒有被老闆罵過?區別只是罵的次數多還是次數少。
有些領導,在溝通軟體上數落你,有些領導習慣在電話裡罵你,有些領導,喜歡當著面罵你。
方式不同,但都是他們想罵就罵了。你解釋,會說你狡辯,不負責;你不解釋,他們也還是會一直罵到氣消為止。
誰也不會記得你之前為公司付出了多少,熬過多少個夜。
與其抱怨,不如學會長大。
成長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暴露自己,學會隱藏自己。
2.生活中,情緒控制不好後果也很嚴重
下班了,終於感覺可以鬆口氣。
於是,你點外賣的時候,外賣員晚送到2分鐘,你就忍不住打電話破口大罵,或者背後點擊投訴。
早上還在看木心的詩「從前慢、車馬也慢」,晚上就連兩分鐘都等不及了。
早上出門還是元氣滿滿,工作了一天下班後就像個隨時會暴走的炸彈,誰也別來惹你,不然就爆炸了。
有時,生活一帆風順,那會就覺得海闊天空,人生美滿;碰到一些困難挫折,就突然感覺世界變了,內心全都是怨氣和委屈,六親不認,心中一點愛都沒有了。
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情緒來了,還會搶公交車方向盤、在健身房吵架裸奔,甚至失控地將兇器刺向無辜的陌生人。
我朋友就見過,有一次她爸媽情緒失控,把結婚的結婚證給撕了,還把家砸了個稀爛。
結果,兩個人脾氣過後,還得老老實實收拾屋子,去民政局補結婚證,一來一回,幾天的時間又沒了。他們家是做生意的,這幾天的收入就泡湯了。
生氣的後果永遠比生氣的原因要重要得多。
很多情侶吵架鬧到了分手的時候,甚至都會忘記當初為了什麼小事而吵,他們只記得自己的憤怒。
請記住:不要把自己的臭臉對著身邊的人哪怕陌生人,沒有人有義務為你的爛脾氣負責。
現在的時代關係很脆弱,永遠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憤怒,去挑釁他人,生命僅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真的情緒來了,請深吸一口,屏氣凝神,緘口不言,緩一緩,總能緩過去!
3.情緒是一門生意,請自負盈虧
我朋友養了一條薩摩,那天都已經六點多了,他突然打電話,讓我他家一下,他現在在外面陪領導談業務一下回不去。
我趕緊去他家幫忙了。原來,他的薩摩從家裡開門越獄了,把樓下鄰居家的盆栽和鸚鵡咬死了。
物業和兩位戶主等著我給說法,薩摩縮在物業房的牆角,瑟瑟發抖。
我聽完事情後,感覺還挺嚴重的,就先把兩個戶主安慰了下來。
我朋友處理完事情立馬趕回來了。
原來,這盆栽,已經是主人養了十年的,這鸚鵡也是名貴品種。
我見他滿臉疲憊,還是客客氣氣地給二位戶主道歉。談到賠償問題的時候,他也絲毫不含糊,盆栽賠了五千塊,鸚鵡賠了一萬。
我們這才把薩摩六六,領回家了。
我知道他收入並不是很多,這一下子兩個月工資就付出去了。
我心想要不要安慰他一下,一下子損失那麼大。他卻又趕緊跟我說,不好意思,麻煩你跑一趟了。
經歷了那麼多事,他第一時間還是想著照顧我情緒。
我瞬間覺得,這人脾氣也太好了,還是那麼溫文爾雅。
這世界上最厲害的人,不是脾氣有多大,也不是攻擊力有多強,不是卡裡的錢有多富裕,也不是腦子裡的人生道理懂多少,而且控制情緒的能力有多強。
我親戚去年也是經歷一次財務風波,生意虧損,家裡鬧得傾家蕩產,連房子都差點被抵押了。
他急得天天晚上失眠,可他的妻子,卻十分淡定。哪怕損失是他一個人的原因造成的,他妻子也沒有鬧離婚,也沒有歇斯底裡地發脾氣,反而還安慰我親戚,給他做情感支撐。
我見過一對小夫妻,丈夫在高鐵上不小心落下了背包,妻子都會破口大罵,念叨個一年半載。
這對比之下,我親戚的妻子肚量太大了。
餘華說過:「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境裡充滿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叫喊,也不是來自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接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困難、無聊和平庸。」
人生總是這樣,有順風順水,也有荊棘遍布,都需要你自己去面對。
有人喜歡你,也有人討厭你。
有人在乎你,有人看不起你。
有人欣賞你,有人覺得你一無是處。
生而為人,而且是一個成年人,請學會把情緒當做一個生意來對待。
好的時候,就把那些能量存起來,用於遇到困境的時候,這樣差情緒就會少很多。
先學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好,再去想怎麼和別人相處。
做自己很難,身邊的人總想去教育你改變你,每次做自己都像是打仗一樣,需要披荊斬棘,面臨被孤立、被怒罵、被質疑。
可是我們還是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和這個世界相處,才不會變扭,我們的情緒才能順暢。
——END——
內容、編輯 | 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