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螻蛄這個名字,可能有些朋友還比較陌生。但是如果提到它的別名,在廣大農村的俗稱,很多人就會恍然大悟。在北方農村,很多人叫它地或者拉拉蛄,西南地區一般叫做土狗崽,南方大部分地區叫它土狗子或者是土猴。在之前那一篇文章中,我們曾說到了關於螻蛄的一些話題(大家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這裡查看)。
在這篇文章之後的評論裡,有讀者朋友說螻其實不應該被列為害蟲,因為它的主要食物來源主要是吃蚯蚓和,那麼到底是不是呢?螻蛄應不應該被列為害蟲的?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
一、主要吃什麼?
在我們國家,目前主要分布著5種螻蛄,分別是華北螻蛄、東方螻蛄、金秀螻蛄、河南螻蛄和臺灣螻蛄。其中華北螻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大部分地區,而東方螻蛄在全國各地都有,但主要是在南方危害較重。臺灣螻蛄主要分布於臺灣,廣東和廣西等地區。
那麼主要吃什麼呢?
首先,很多農作物的嫩葉都是螻蛄的食物來源。比如說我們經常見到的麥苗、穀苗、玉米、高粱、瓜果皮以及其他蔬菜的葉子,都可以成為螻蛄的食物來源。所以說在地裡種植這些農作物的時候,如果螻蛄的數量足夠多,就會產生比較嚴重的葉片危害。
其次,螻蛄還喜歡吃成熟的穀粒,包括玉米粒、小麥以及大豆等。在人工養殖螻蛄時,還會專門準備煮熟曬乾的穀粒和炒香的豆餅及花生餅渣等等。而在野外,農民種植下去的植物種子,同樣有可能成為的食物來源。
再次,螻蛄最喜歡吃的其實是農作物的根莖,像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玉米,根莖都容易被它咬食。因為螻蛄是一種很特別的蟲子,它不僅可以在土裡生存,而且還可以在水裡遊泳,甚至還能飛行,典型的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厲害角色。
當然,除此之外,螻確實也會吃一些其他的土棲動物,比如說我們前面所講的蚯蚓和。但是總體上而言,它仍然是以食用植物為主,所以在我們國內仍然會把它當作一種害蟲。
二、螻蛄怎麼危害?
前面我們已經講了,螻蛄主要吃播下去的種子,而且還會咬食農作物的根部,吃新鮮的嫩葉。所以這是對農作物的直接危害,當然數量少肯定不會產生特別明顯的影響,如果在集中爆發的區域,那麼危害就比較大。所以大家在爭論到底螻蛄是不是害蟲的時候,我們必須考慮的數量。就像蝗蟲一樣,如果只有一兩隻蝗蟲,當然不必產生恐慌,也不會對農作物產生多大的危害。但是一旦數量達到了驚人的無法統計的數字,漫天飛舞,到處都是的時候,對農作物就會產生無可挽回的損害。
螻蛄除了直接危害以外,還有一種間接危害。這樣從它的生活習性上來講。因為老姑喜歡在地底下鑽洞,容易在土壤中形成一條一條的隧道,造成土壤中空。而且它們在鑽洞的時候會咬食農作物的根系,這樣的話就會讓農作物的根苗與土壤分離,從而造成農作物無法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養料和水分,輕則植株矮小瘦弱,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受影響,重則有可能直接導致植株失水枯死,這樣的話就會直接造成減產絕收。
所以不管是從直接影響,還是從間接影響上來講,螻蛄都是一種害蟲,對農作物的危害還是非常大的。
三、如何防治螻蛄危害?
作為一種生物,螻蛄有自己的生活習性。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趨光性,二是趨化性,三是趨糞土性,四是喜溼性,五是群集性,六是抱卵性,七是晝伏夜出性。所以在進行防治的時候,要根據螻蛄的生活習性對症下藥。在農業生產上一般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用燈光誘殺。螻蛄具有很強的趨光性,所以可以用黑光燈、水銀燈、太陽能誘蟲燈等進行誘殺。尤其是在天氣比較晴朗的夏秋夜晚,如果很悶熱的話,誘殺效果最好。
第二,用糞便誘殺。螻蛄同樣具有比較強的趨糞性,我們可以用馬糞、牛糞或者羊糞等腐熟的有機質來進行誘殺。為了達到一定的效果,還可以將糖水潑在糞便上,作用加倍。
第三,用毒餌誘殺。我們可以用2.5%敵殺死乳油,50%辛硫酸乳油,90%美曲膦酯原藥0.5千克,加水5公斤,拌餌料50公斤。餌料一般可以用豆餅、麥麩和米糠,攪拌均勻之後撒在田間可以誘殺。
當然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人工捕殺、土地平整管理以及化學防治等措施來進行有效的防治。同時,螻蛄還是一種很多人都喜歡的美食,目前在市面上價格不便宜。所以,不少人通過人工捕捉的方式,既消滅害蟲又能賣錢,一舉多得。
你們當地有螻蛄嗎?在你們當地一般都怎麼稱呼螻蛄,有沒有人專門飼養?您覺得螻蛄是害蟲嗎?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