螻蛄發生,危害嚴重,要如何防治呢?

2020-12-03 毛驢講三農

螻蛄俗稱拉拉蛄、土狗崽、地拉蛄、天螻,土狗等,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螻蛄科,螻蛄是一種雜食性地下害蟲,喜歡咬食各種作物的種子和幼苗、植物的幼根和嫩莖,造成嚴重缺苗斷壟。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話」不怕螻蛄咬,就怕螻蛄竄」,因為螻蛄是一種活躍的地下害蟲,在土壤中挖出很多隧道,而它就喜歡在這些隧道中來回亂竄,易把種子架空,幼苗吊根,導致種子不能發芽,幼苗失水、養分不足枯萎死亡,造成農田缺苗斷壟,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

我國危害農田的螻蛄主要有華北螻蛄和東北螻蛄兩種,華北螻蛄主要發生於華北,西北,遼寧,內蒙古等地,而東北螻蛄在全國各地棉花種植產區均有發生,其中在黃河以南地區危害較重,在長江以北地區華北螻蛄和東北螻蛄混合發生,介紹一下螻蛄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發生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一、形態特徵;

1、華北螻蛄;

(1)、成蟲;雄成蟲體長約42mm,頭寬約5.4mm,雌成蟲體長約45mm,頭寬約9mm;身體呈黃褐色或黑褐色,頭部呈暗褐色,並生有黃褐色細毛;前胸背板中央有暗紅色斑點,前翅屏平疊背上,長約15mm;後翅中捲成筒形,附於前翅之下,足有3隊呈黃褐色,長滿細毛,前足特別健壯,利於其在土壤中開掘前行。

(2)、蟲卵;華北螻蛄的卵呈橢圓形,出產下的卵呈黃色,約1.7mm,寬約1.3mm;

(3)、若蟲;若蟲外形與成蟲相似,但前翅不發達,初孵生的若蟲身體呈乳白色,複眼呈淡紅色,逐漸長大後頭部變為淡褐色,前胸背板呈黃白色,2齡若蟲身體變為黃褐色,5齡後與成蟲同色。

2、東方螻蛄;

東方螻蛄外形與華北螻蛄相仿,但身體長較小,體長約30mm,身體呈黃褐色,密生細毛,後足勁節背面長有3至4個棘;東華路的卵呈橢圓形,初產下時呈乳白色,漸漸變為暗褐色;剛孵生出的若蟲身體呈乳白色,複眼呈淡紅色,隨著增長提速逐漸加深,5齡若蟲體色與成蟲相同。

二、生活習性;

華北螻蛄3年完成一代,冬天成蟲或若蟲潛伏在土壤中越冬,潛藏的深度在凍土層以下,地上水位以上,一般潛伏在0.6至1.2m深的土壤中;土壤內的溫度達到8℃以上時,螻蛄就會開始活動,活動時在地表留有縱橫交錯的的隧道,每年的6至7月份是螻蛄產卵盛期,一年可產卵4至7次,華北螻蛄的卵多產於輕微鹽鹼地內,多集中產於缺苗斷壟、乾燥向陽、靠近田埂10至15cm深的土壤中;雌蟲平均產卵約400粒,卵期為15至25天,孵生的若蟲生長到10月下旬,8齡若蟲即開始越冬;來年以13齡若蟲越冬,第三年,若蟲蛻去最後一次皮,脫變為成蟲,冬天成蟲潛伏在土壤中越冬,來年6月份到了產卵盛期即可開始產卵;

東方螻蛄在我國北方地區2年完成1代,在南方地區1年可完成1代,越冬方式與華北螻蛄相似,每年4至5月份是螻蛄活動盛期,在地表開掘縱橫交錯的隧道,當大部分隧道上有一個孔洞時,就表明螻蛄已遷移危害;東方螻蛄產卵習性與華北螻蛄相似,但更喜歡潮溼的地方,多集中在河邊、池塘、溝渠附近的田地產卵;東方螻蛄產卵期較長,可長達120天,卵期15至27天,若蟲期大約在400天左右,在北方地區,當年孵化的若蟲經過一個冬季後,大多數螻蛄第二年夏、秋季節蛻皮化為成蟲,其中一部分當年就可產卵,但大部分經過再次越冬後,來年5至6月份開始產卵。

螻蛄的活動與土壤關係密切,一般土壤溫度在8℃以上時螻蛄就開始活動,土壤乾旱螻蛄活動性差,作物受害輕;反之,土壤溼潤螻蛄活動量大,作物受害就重;土壤的含水量在25%左右時,最適宜螻蛄活動,有利於卵的孵化和若蟲成活,螻蛄的活動期主要集中在4至10月份,主要危害剛播種的種子和幼苗,由於螻蛄的食性雜,危害的作物範圍廣,一般在夜晚開始活動危害,氣溫低於15℃時,白天也會出來活動,在降雨或澆水後活動量大,造成的危害也相對嚴重。

另外,螻蛄的發生與環境條件極為密切,多發生於平原,輕鹽鹼地以及河邊、池塘、近湖、溝渠等低溼地區,特別是質地鬆軟、腐殖質含量高的沙質,最適宜螻蛄生長發育。

三、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結合深耕施足基肥,基肥要選用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播種後,勤中耕、勤除草,發生螻蛄危害時,可追施碳酸氫銨化肥,散發的氨氣對螻蛄有一定的趨避作用,實行合理輪作改良鹽鹼地,有利條件的地區實行水旱輪作,可消滅大量螻蛄減輕危害,減少螻蛄的危害;

2、物理防治;

在螻蛄發生危害期,可利用螻蛄的趨光性,在田間或路旁利用黑光燈、白熾燈又殺成蟲,以減少農田蟲口密度;

3、化學防治;

蟲害發生初期,每畝可用90%敵百蟲可溼性粉劑50ml兌水1L,與5kg棉籽餅、玉米粒、秕谷或麥麩等炒香後攪拌均勻製成毒餌,於傍晚撒于田間,或隨播種移栽定植時撒於播種溝或定植穴內,內置的毒餌務必當天撒施,可有效防止螻蛄危害;

螻蛄危害嚴重時,每畝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2kg兌細土25kg,拌均勻後撒施地表,在土地耕耙或栽培前溝施毒土。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螻蛄、地老虎的危害,防治與消滅方法
    螻蛄、地老虎的危害,防治與消滅方法一、螻蛄俗名叫拉拉蛄、拉蛄、土狗子等(1)危害狀況在我國發生的螻蛄主要有非洲螻蛄和華北螻蛄兩種:螻蛄是多食性害蟲,可以危害多種大田作物和蔬菜的種子與幼苗。螻蛄的成蟲和幼蟲均能危害,可在土中咬食剛播下種子的幼芽,或把幼苗的根莖部咬斷,或把根莖部咬成亂麻狀,致使幼苗倒伏,凋萎而枯死。螻蛄除咬食作物危害外,還在土壤表層穿行,造成縱橫的隧道,使幼苗根部與土壤分離,失水而枯死。在保護地栽培的溫室、大棚、溫床和苗圃裡,由於溫度較高,螻蛄活動早,小苗又集中,受害更嚴重,往往造成缺苗、斷壟,甚至全田毀種。
  • 穀子地螻蛄的危害與防治
    穀子地螻蛄的危害與防治 2018年07月03日 10:24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穀子地螻蛄的危害與防治 北方為害穀子的螻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華北螻蛄,一種是非洲螻蛄。
  • 農村常見土狗(螻蛄)到底是不是害蟲?拉拉蛄可以吃嗎,如何防治
    在我們國家,目前主要分布著5種螻蛄,分別是華北螻蛄、東方螻蛄、金秀螻蛄、河南螻蛄和臺灣螻蛄。其中華北螻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大部分地區,而東方螻蛄在全國各地都有,但主要是在南方危害較重。臺灣螻蛄主要分布於臺灣,廣東和廣西等地區。那麼主要吃什麼呢?
  • 地下害蟲螻蛄類的識別與防治
    螻蛄屬直翅目、螻蛄科。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約110種。中國已知11種。常見的有東方螻蛄、單翅螻蛄兩種。分布與危害東方螻蛄分布幾乎遍及全國,但以南方為多。單翅螻蛄分布於北方。螻蛄食性很雜,主要以成蟲、若蟲危害植物的幼苗及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莖,同時成蟲、若蟲常在表土層活動,鑽築坑道,造成播種苗根土分離,乾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見大量不規則隧道,虛土隆起。近幾年來危害草坪比較嚴重。形態特徵體狹長。頭小,圓錐形。複眼小而突出,單眼2個。
  • 蘋果樹種植,蚧殼蟲發生逐年加重、危害嚴重,該如何進行防治呢?
    最近許多蘋果種植戶反映蘋果樹蚧殼蟲比較多,危害嚴重,具體如下:蘋果果農1:「朋友們,蘋果樹蚧殼蟲這麼多,打什麼藥?有什麼特效藥推薦呢?」蘋果果農2:「蘋果樹蚧殼蟲的防治關鍵時間是啥時候啊,蘋果樹受害嚴重啊!」
  • 蝗蟲危害很大,如果發生蝗災,要如何防治?
    蝗蟲俗稱螞蚱,是農田中常見的一種昆蟲,蝗蟲主要發生在熱帶、溫帶草原和沙漠地區,蝗蟲的食性雜、食量大,喜食小麥、水稻、穀子、玉米、蔬菜的農作物,食物匱乏時豆類、菸草、蘆葦、果樹、林木及雜草的葉子、嫩莖、花蕾和嫩果等等植物都會受到蝗蟲的危害,蝗蟲每天都要吃掉和自己的體重相當的食物,一旦成災,有可能導致糧食顆粒無收
  • 紅薯地下害蟲危害大,該怎樣防治?
    紅薯地裡的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地老虎、金針蟲和根蛆等五大種類,對紅薯塊莖危害非常大,叮咬啃食後,使紅薯成槽狀、穿孔、鑽洞,排出攜帶病毒的排洩物,和土壤環境中有害病菌共同危害傷口處,使紅薯組織腐爛變質,分泌苦味的毒素,造成紅薯無法食用。第一,紅薯地裡的蠐螬防治。
  • 棉花幼苗期,易發生蝸牛危害,要如何防治呢?
    近年來,蝸牛在棉田發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為棉花苗期的主要蟲害之一;尤其靠近沿河、沿海、溝渠邊、地勢低洼、潮溼的棉田受害較重,蝸牛又名蜒蚰螺、水牛等,蝸牛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巴蝸牛科,危害棉國的蝸牛主要有同型巴蝸牛和灰巴蝸牛兩種,同型巴蝸牛主要分布於華東,華中,西北,西南等棉花種植區域
  • 致梨農:5月,梨園蝸牛泛濫成災,危害嚴重,該如何進行防治呢?
    根據照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梨園蝸牛發生猖獗,5月各地梨園降雨較多,溼度大,處於蝸牛危害高發期,蝸牛啃食梨樹的葉片、枝幹以及果實,本身還攜帶病菌,容易導致梨樹病害發生,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所以果農一定要注意防治。那麼梨樹蝸牛的危害規律是什麼樣呢,該採取什麼樣的防治措施進行防治呢?
  • 4月是進行螻蛄蟲情調查的好時機,了解生活習性,進行科學的防治
    來年螻蛄的數量主要由兩個因素來決定:一是本年秋季螻蛄的危害數量,數量越冬往往導致來年螻蛄大發生;二是溫度,溫度越暖和也有利於螻蛄活動。此外每年在種植莊稼的時候如果使用大量未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也會導致螻蛄多發;土壤溼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螻蛄的活動,一般10~20CM深的表土溼度在20%~30%時活動最盛。
  • 種植黃瓜,發生細菌性緣枯病,要如何防治呢?
    黃瓜細菌性緣萎病又稱青枯病、細菌性萎蔫病,是棚室黃瓜栽培過程中發生的一種新病害,該病發生植株死亡率達30%以上,病情嚴重會導致植株全部枯死;該病除危害黃瓜外,還會危害南瓜、西瓜、甜瓜等瓜類作物,下面來了解一下黃瓜細菌性緣枯病發病的症狀、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 果樹流膠危害嚴重,快來看看如何防治吧!
    近幾年來由於片面追求產量,長期大量使用化肥、激素致使土壤板結、果園鬱閉、樹勢衰弱、品質下降,同時也使很多桃樹、大櫻桃樹、杏樹、李子等流膠病大面積發生,輕者造成樹勢衰弱,果品質量下降,重者會引起死枝、死樹。給廣大果農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那麼,如何科學防治果樹流膠病的發生呢?
  • 再不防治,你的苗木根系都要被啃光了
    地下害蟲又稱根部害蟲,在苗圃和一、二年生的園林植物中,常常危害幼苗、幼樹根部或近地面部分。它們分布廣,食性雜,危害嚴重且隱蔽,並混合發生,將會造成嚴重損失。常見的有鱗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蠐螬、金針蟲,直翅目的蟋蟀、螻蛄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有著較高藥用價值的螻蛄,在養殖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
    螻蛄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害蟲,尤其是在我國南方地區的危害最為嚴重,但是螻蛄有著較高的藥用價值,被廣泛的用於泌尿繫結石和水腫等臨床醫療上,對腎炎和尿毒症等也有著一定的防治效果,所以現在螻蛄在我國也是有著一定的養殖面積,那麼螻蛄該怎麼進行養殖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螻蛄的養殖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不用農藥就能將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殺滅乾淨
    常見的地下害蟲種類 地下害蟲有很多種,分布最廣,危害時間最長,危害最嚴重的害蟲有螻蛄這些地下害蟲主要危害植物根莖部,造成幼苗枯死,導致缺苗斷壟,成苗率降低,從而造成嚴重減產。 石灰氮是什麼 石灰氮又稱碳氮化鈣,是由氰氨化鈣、氧化鈣和其他不溶性雜質組成的混合物。呈灰黑色,有特殊臭味。
  • 又一個新型害蟲來襲,對玉米的危害更嚴重,快看如何防治
    近幾年,又一個新型害蟲入侵我國,發生面積逐年擴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經成為玉米生產上又一個重要害蟲,這個害蟲就是草地貪夜蛾。3齡以後食量大增,4~6齡幼蟲對玉米的危害更為嚴重,取食葉片後,形成大量不規則的長形孔洞,嚴重時可將整株玉米的葉片吃光,幼苗期可造成玉米生長點死亡,高齡幼蟲還會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影響果穗的正常發育。3、發生情況草地貪夜蛾也被我國列為預警的遷飛性害蟲。
  • 雲南蝗災嚴重,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又應如何防治呢?
    據最新消息,雲南省勐臘縣累計發生黃脊竹蝗災害面積已達十萬畝,自今年年初以來,全球各地就被蝗災信息不斷席捲,但我國雲南省出現的蝗災為本地蝗災,和席捲非洲的沙漠蝗蟲並不是同一種蝗蟲。 自古以來,我國就深受蝗災的危害,在古代通常每三年,全國範圍內就會出現一次特大蝗災,究其原因主要與蝗蟲的生活習性以及環境變化有關。
  • 又是青蟲危害高峰期,菜青蟲如何防治?
    菜青蟲主要危害葉菜類蔬菜。其中以甘藍、蘿蔔、上海青、花椰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特別是一些葉片較厚的青菜類蔬菜。【1】菜青蟲的危害特點:菜青蟲主要在2齡幼蟲之前危害比較嚴重,主要是通過啃食葉肉,並留下一層薄薄的葉片表皮,當青蟲漲到3齡後,危害後常造成缺刻或者孔洞,嚴重的時候葉片可能會被吃光,只留下葉柄或葉脈。菜青蟲危害後,不僅是啃食植物,還會排洩糞便,造成蔬菜無法食用,產量降低,甚至絕收。
  • 害蟲螻蛄也能吃嗎?
    螻蛄,我們家鄉叫做蝲蛄、地蝲蛄,有的地方也叫土狗,螻蛄棕褐色的體表,有鏟狀的巨大前腳,尾部有尾須,是一種地下害蟲,喜歡啃食植物的嫩莖和根部,也會吃新播下的種子,嚴重危害農作物的生長,螻蛄長期生活在地下晝伏夜出,白天潛伏在洞穴內休息,在夜間會用兩個如同鏟狀的前腳在地表下面挖掘隧道,使剛種下的幼苗脫離土壤失水而死,如果剛剛灌溉農田裡的水,特別是水稻田,就會順著螻蛄鑽的隧道白白的流掉
  • 辣椒種植中的常見害蟲蛾類害蟲和地下害蟲如何防治?
    我們在辣椒的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蟲害問題,今天我們主要說菸草夜蛾(菜青蟲)溫室白粉蝨,地下害蟲地老虎,螻蛄,蠐螬的防治問題。第一,菸草夜蛾菸草夜蛾也叫菜青蟲,其卵幼蟲成蟲都會對辣椒造成危害,但是幼蟲和成蟲的危害較大。菸草夜蛾的卵可產於花蕾,果柄,枝條,葉柄等處。菸草夜蛾的危害性很大,一隻幼蟲可以危害3-5個果實,造成大量的落果和腐爛,對於辣椒的產量影響很大,最嚴重可減產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