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螻蛄、地老虎的危害,防治與消滅方法
螻蛄、地老虎的危害,防治與消滅方法一、螻蛄俗名叫拉拉蛄、拉蛄、土狗子等(1)危害狀況在我國發生的螻蛄主要有非洲螻蛄和華北螻蛄兩種:螻蛄是多食性害蟲,可以危害多種大田作物和蔬菜的種子與幼苗。螻蛄的成蟲和幼蟲均能危害,可在土中咬食剛播下種子的幼芽,或把幼苗的根莖部咬斷,或把根莖部咬成亂麻狀,致使幼苗倒伏,凋萎而枯死。螻蛄除咬食作物危害外,還在土壤表層穿行,造成縱橫的隧道,使幼苗根部與土壤分離,失水而枯死。在保護地栽培的溫室、大棚、溫床和苗圃裡,由於溫度較高,螻蛄活動早,小苗又集中,受害更嚴重,往往造成缺苗、斷壟,甚至全田毀種。
-
螻蛄發生,危害嚴重,要如何防治呢?
螻蛄俗稱拉拉蛄、土狗崽、地拉蛄、天螻,土狗等,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螻蛄科,螻蛄是一種雜食性地下害蟲,喜歡咬食各種作物的種子和幼苗、植物的幼根和嫩莖,造成嚴重缺苗斷壟。我國危害農田的螻蛄主要有華北螻蛄和東北螻蛄兩種,華北螻蛄主要發生於華北,西北,遼寧,內蒙古等地,而東北螻蛄在全國各地棉花種植產區均有發生,其中在黃河以南地區危害較重,在長江以北地區華北螻蛄和東北螻蛄混合發生,介紹一下螻蛄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發生規律以及防治方法:一、形態特徵;1、
-
地下害蟲螻蛄類的識別與防治
螻蛄屬直翅目、螻蛄科。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約110種。中國已知11種。常見的有東方螻蛄、單翅螻蛄兩種。分布與危害東方螻蛄分布幾乎遍及全國,但以南方為多。單翅螻蛄分布於北方。螻蛄食性很雜,主要以成蟲、若蟲危害植物的幼苗及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莖,同時成蟲、若蟲常在表土層活動,鑽築坑道,造成播種苗根土分離,乾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見大量不規則隧道,虛土隆起。近幾年來危害草坪比較嚴重。形態特徵體狹長。頭小,圓錐形。複眼小而突出,單眼2個。
-
種植穀子,田間的雜草很多,要如何防治呢?
谷田中的雜草,對穀子生長的危害性較大,雜草與穀子爭奪水分、爭奪養分、爭奪陽光,嚴重影響穀子生長發育,降低穀子的品質和產量,而且許多病蟲害常寄生在雜草上,易發生病害、蟲害,因此消滅田間雜草、減少土壤中的水分、養分流失,可有效提高穀子產量、質量,所以防除雜草是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
-
農村常見土狗(螻蛄)到底是不是害蟲?拉拉蛄可以吃嗎,如何防治
首先,很多農作物的嫩葉都是螻蛄的食物來源。比如說我們經常見到的麥苗、穀苗、玉米、高粱、瓜果皮以及其他蔬菜的葉子,都可以成為螻蛄的食物來源。所以說在地裡種植這些農作物的時候,如果螻蛄的數量足夠多,就會產生比較嚴重的葉片危害。
-
4月是進行螻蛄蟲情調查的好時機,了解生活習性,進行科學的防治
螻蛄數量的增減隨著溫度呈現季節性的變化,每年的3~5月為春季甦醒階段,4月中旬到6月中旬為為遷移為害猖獗階段,6月下旬到8月中旬螻蛄會鑽入土中越夏產卵,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會出來再次為害。因此,螻蛄每年有2個危害高峰期,分別是5月和9月,這2個月份氣溫不高不低,溫度大多在15~25℃。
-
紅薯地下害蟲危害大,該怎樣防治?
紅薯地裡的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地老虎、金針蟲和根蛆等五大種類,對紅薯塊莖危害非常大,叮咬啃食後,使紅薯成槽狀、穿孔、鑽洞,排出攜帶病毒的排洩物,和土壤環境中有害病菌共同危害傷口處,使紅薯組織腐爛變質,分泌苦味的毒素,造成紅薯無法食用。第一,紅薯地裡的蠐螬防治。
-
10大絕招,防治這10種地下害蟲!
隨著種植業不斷的發展,地下害蟲對作物的危害也不斷在增加,哪些是比較常見的地下害蟲?有什麼好的綜合防治方法? 為了保證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防除地下害蟲的工作必不可少。本文介紹了10大絕招防治地下害蟲,供大家參考。
-
農村最常見的「螻蛄」在餐廳最高賣700元,這可真是聞所未聞啊!
螻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區)、蠹蚍(度比仔),拉拉蛄、地拉蛄(東北 小狗(江浙),土地狗兒(蘇中一帶),亦稱為剪綹仔(「扒手」的臺語),在四川被稱為土狗子。螻蛄為地下昆蟲,體小型至大型,最小的體長小於2釐米,最長的體長約4釐米左右。
-
不用農藥就能將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殺滅乾淨
常見的地下害蟲種類 地下害蟲有很多種,分布最廣,危害時間最長,危害最嚴重的害蟲有螻蛄、蠐螬、金針蟲、小地老虎、黃地老虎、二點委也餓、根結線蟲,以及象鼻蟲等。
-
這樣防治蠐螬、金針蟲、螻蛄等地下還蟲,比用辛硫磷效果還乾淨
在育苗播種前,做好地下還蟲的防治,是確保一播全苗,苗齊苗壯的保障,採用辛硫磷、毒死蜱、甲拌磷、吡蟲啉等高毒、劇毒農藥防治地下害蟲,不但殺蟲不徹底,還會造成農藥汙染,甚至造成農產品農藥超標。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防治地下害蟲的新方法,不但能將地下害蟲全部殺死,還不會汙染土壤和農產品,這種新方法就是使用石灰氮。
-
話說螻蛄
螻蛄,俗稱地拉蛄、耕狗、拉拉蛄、扒扒狗等等,屬於直翅目螻蛄科昆蟲,是農業害蟲。我國僅分布有螻蛄亞科螻蛄屬種類,共11種。螻蛄體長圓形,淡黃褐色或黑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軟毛。螻蛄在我國北方2-3年生1代,南方1年1代,以成蟲或若蟲在地下越冬。螻蛄有趨光性,白天多潛伏於土壤深處,夜間到地面活動,喜食植物幼嫩部位,剛發芽的種子,危害幼苗。夜晚用燈光可誘捕到大量螻蛄。螻蛄乾燥成蟲可入藥,有利尿、消腫、解毒的功能。華北螻蛄Gryllotalpa unispina
-
害蟲螻蛄也能吃嗎?
螻蛄,我們家鄉叫做蝲蛄、地蝲蛄,有的地方也叫土狗,螻蛄棕褐色的體表,有鏟狀的巨大前腳,尾部有尾須,是一種地下害蟲,喜歡啃食植物的嫩莖和根部,也會吃新播下的種子,嚴重危害農作物的生長,螻蛄長期生活在地下晝伏夜出,白天潛伏在洞穴內休息,在夜間會用兩個如同鏟狀的前腳在地表下面挖掘隧道,使剛種下的幼苗脫離土壤失水而死,如果剛剛灌溉農田裡的水,特別是水稻田,就會順著螻蛄鑽的隧道白白的流掉
-
蝗蟲危害很大,如果發生蝗災,要如何防治?
蝗蟲俗稱螞蚱,是農田中常見的一種昆蟲,蝗蟲主要發生在熱帶、溫帶草原和沙漠地區,蝗蟲的食性雜、食量大,喜食小麥、水稻、穀子、玉米、蔬菜的農作物,食物匱乏時豆類、菸草、蘆葦、果樹、林木及雜草的葉子、嫩莖、花蕾和嫩果等等植物都會受到蝗蟲的危害,蝗蟲每天都要吃掉和自己的體重相當的食物,一旦成災,有可能導致糧食顆粒無收
-
病蟲害科普丨條沙葉蟬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條沙葉蟬又名條斑葉蟬、火燎子、麥吃蚤、麥猴子等,隸屬同翅目葉蟬科沙葉蟬屬。2000年以來也有學者將原同翅目與半翅目合併成新的半翅目,但條沙葉蟬的科、屬級歸屬並未發生變化。在多數情況下,後者的危害遠遠超過了前者。據文獻記載,在1920-1948年的29年中,單條沙葉蟬傳播的小麥紅矮病在甘肅就有17年大發生。1957年甘肅秦安縣,1981年新疆和田地區小麥紅矮病大流行,致使數千畝小麥翻耕。1995年和1996年甘肅定西地區小麥田條沙葉蟬大發生,分別造成小麥絕收改種5000hm2和9000hm2。
-
再不防治,你的苗木根系都要被啃光了
地下害蟲又稱根部害蟲,在苗圃和一、二年生的園林植物中,常常危害幼苗、幼樹根部或近地面部分。它們分布廣,食性雜,危害嚴重且隱蔽,並混合發生,將會造成嚴重損失。常見的有鱗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蠐螬、金針蟲,直翅目的蟋蟀、螻蛄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穀子地裡採收忙!一起來「圍觀」京西王佐如何收穀子
穀子,也就是小米,在中國人的心中有多重要?從其古時候的名字就能看出來。那就是稷,社稷的稷。生活在北京的您知道穀子地是什麼樣的嗎?成熟的穀子又是怎麼採收的?10月19日,豐臺區王佐鎮西王佐中心村的科普農業文化體驗園裡,50畝地的穀子成熟了,進入採收季。
-
穀子田除草劑的安全使用技術
③穀子多種植在乾旱地塊「等雨播種」,因此在播種後應立即施藥。④撲草淨在沙性土壤上移動性強,不宜使用。⑤不同穀子品種對撲草淨反應不同,在大面積推廣前,應先做品種試驗。(2)撲滅津防治對象 藜、反枝莧、馬齒莧、薺菜、苘麻、野西瓜苗等一年生闊葉雜草及牛筋草等禾本科雜草。對馬唐、稗草、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防效較差。
-
櫻桃種植常見蟲害,田間實拍圖片,果農可選擇這些防治方案
防治藥劑:噻蟎酮、四蟎嗪、噠蟎靈、三唑錫、阿維菌素、螺蟎酯、乙唑蟎腈等。防治藥劑:阿維·滅蠅胺、苦參鹼等。防治藥劑:甲氰菊酯、溴氰菊酯、甲維鹽·茚蟲威、氯蟲苯甲醯胺、蟲蟎腈等。銀川油葫蘆主要種類:螻蛄科(東方螻蛄、華北螻蛄),蟋蟀科(銀川油葫蘆、黃臉油葫蘆、鬥蟋)危害方式:螻蛄以成、若蟲在果園地下土壤中咬食地下根系
-
有著較高藥用價值的螻蛄,在養殖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
螻蛄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害蟲,尤其是在我國南方地區的危害最為嚴重,但是螻蛄有著較高的藥用價值,被廣泛的用於泌尿繫結石和水腫等臨床醫療上,對腎炎和尿毒症等也有著一定的防治效果,所以現在螻蛄在我國也是有著一定的養殖面積,那麼螻蛄該怎麼進行養殖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螻蛄的養殖方法,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