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也就是小米,在中國人的心中有多重要?從其古時候的名字就能看出來。那就是稷,社稷的稷。
生活在北京的您知道穀子地是什麼樣的嗎?成熟的穀子又是怎麼採收的?10月19日,豐臺區王佐鎮西王佐中心村的科普農業文化體驗園裡,50畝地的穀子成熟了,進入採收季。
地頭兒上,三五個農民戴好手套,腰上系個蛇皮袋,一字排開。只見他們走進穀子地,有的用鐮刀、剪子割斷谷穗,有的乾脆用雙手一穗穗的揪下沉甸甸的谷穗,然後扔進蛇皮袋裡,很快袋子裡就裝滿了沉甸甸的谷穗。忙碌的人們驚起的一群群麻雀在穀子上方的天空掠過,喜鵲也站在遠處的大楊樹上嘰嘰喳喳的叫著,瞅準機會就落在穀子地裡悄悄地「偷走」幾粒穀子,一派田園豐收的景象。
西王佐村黨總支書記趙志強介紹,這片科普農業文化體驗園位於西王佐村的牤牛河畔,佔地500畝,以前一直閒置,環境髒亂,長滿了蒿草。今年按照市裡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要求,村裡從環境整治入手對這塊地進行了規劃調整,特意選擇了種植穀子和有著青紗帳之稱的高粱,希望向市民展示這些「小眾」農產品的生長過程,目前看長勢非常好,都進入了成熟季節,下一步村裡將繼續對耕地進行保護性種植,並和農耕文化體驗以及傳統農業機械展示合為一體,吸引更多市民來這裡體驗農耕文化的樂趣。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劉平
編輯 蔡文清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