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蝗災嚴重,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又應如何防治呢?

2020-08-19 博物猴

據最新消息,雲南省勐臘縣累計發生黃脊竹蝗災害面積已達十萬畝,自今年年初以來,全球各地就被蝗災信息不斷席捲,但我國雲南省出現的蝗災為本地蝗災,和席捲非洲的沙漠蝗蟲並不是同一種蝗蟲。

雲南蝗災——黃脊竹蝗

為什麼世界範圍內會不斷出現蝗災消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自古以來,我國就深受蝗災的危害,在古代通常每三年,全國範圍內就會出現一次特大蝗災,究其原因主要與蝗蟲的生活習性以及環境變化有關。

一、蝗蟲的生活習性

亞洲蝗蟲

蝗蟲又稱螞蚱、草蜢、蚱蜢。主要包括飛蝗和土蝗,在我國飛蝗有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3種,其中東亞飛蝗在我國分布範圍最廣,危害最嚴重,是造成我國蝗災的最主要飛蝗種類,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雌雄蝗蟲交配

蝗蟲生存能力強,對生境的要求較低,繁殖能力驚人,平均每三周就可以繁殖一次。經研究,蝗蟲產卵後,其卵在每平方米的土地中多達30萬枚。

蝗蟲生活史

蝗蟲若蟲

其次,蝗蟲的生長周期短,若蟲平均14到20天即可被孵化,經五次蛻皮後即可成為成蟲。蝗蟲一般比較喜歡較溼潤的氣候條件,這樣有利於其將蟲卵產到土壤當中。所以,一般情況下,當氣候乾旱時,蝗蟲的繁殖能力比較低。

蝗災

但是,就像一個人如果餓了幾天後,一旦接觸到食物會出現報復性飲食一樣,當一個地區長期乾旱後突然降雨後再次乾旱時,將會導致蝗蟲生活習性改變,聚集成群,開始集體性的遷徙。此時,蝗蟲為了更適應群居生活,將會降低自身能量消耗、增強自身解毒能力,這又會導致蝗蟲數量成倍增加。

因此,多變的天氣變化是導致蝗蟲成災的主要原因。

對於蝗蟲的防治,自古以來,有許多的方式,可以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二、蝗蟲的防治

1.改變生態環境:興修水利,做到旱澇無災;種植植被,減少蝗蟲產卵地。

2.合理利用天敵:充分利用好當地優勢天敵,發揮其自然控制蝗蟲種群的能力。如:雞、鴨、鵝等禽類。

3.化學防治方法:噴霧或噴粉。馬拉硫磷+二線油、銳勁特超低量噴霧劑等以及卡死克、馬拉硫磷原油、來福靈等都可以殺死蝗蟲的若蟲。

此外,蝗蟲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鈣、磷、鐵、銅、錳、維生素A、B等成分,在香港等地具有「飛蝦」的美稱,是各國人民的喜食佳品,可用於脾虛少食或營養不良;急慢驚風,抽搐痙攣;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喘咳氣急等。《本草綱目拾遺》、《百草鏡》、《救生苦海》等古籍中均有如何利用蝗蟲的記載。而且,現在很多也吃烤蝗蟲。

所以,這也不失為消滅蝗蟲的一個好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雲南多地發生蝗災:為什麼蝗災總會捲土重來?
    雲南蝗災的是什麼蝗蟲?古籍中記載的蝗災大部分是由東亞飛蝗造成的,飛蝗是蝗蟲中危害最大的,雖然只有一個物種,但有很多亞種。蝗蟲是如何成災的?一般而言,蝗災的發生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是數量突然增加;其二是大規模集群。
  • 雲南蝗災面積再次提升,波及範圍已達13.5萬畝,如何才能消滅?
    從全球範圍來講,確實今年的蝗災問題還是相對比較嚴重,非洲蝗蟲一直蔓延到印度區域,如今我國又出現不同的蝗蟲,這說明生態系統的一個改變情況,正在適應這些蝗蟲的發展,如今需要嚴格控制蝗災的發展才行。雲南蝗災已經達到了什麼狀態?
  • 百香果出現葉片腐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該如何防治呢?
    本期主題:百香果出現葉片腐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該如何防治呢?三農導語:百香果又名雞蛋果,是一種常見的熱帶水果,廣泛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果實多汁可口,可生吃也可作蔬菜,被譽為「果汁之王」。多食百香果更是有防治高血壓、抗疲勞、促進代謝、排毒養顏等功效,頗受消費者的喜愛。隨著百香果市場行情的持續走高、種植技術不斷完善,越來越多農戶走上了種植百香果的行列,可在種植過程中常發生百香果葉片腐爛現象,葉片腐爛的原因是什麼呢?對於這種現象該如何防治呢?下面小編就來對此一一解答。
  • 為什麼東非會突然暴發沙漠蝗災呢?
    目前蝗災已經越過波斯灣,從阿拉伯半島進入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區,給上述地區的農業、工業以及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對全球的糧食儲備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至於為什麼會突然爆發蝗災呢,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嚴重的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
  • 「吉林根網」雲南多地發生蝗災:為什麼蝗災總會捲土重來?
    雲南蝗災的是什麼蝗蟲?古籍中記載的蝗災大部分是由東亞飛蝗造成的,飛蝗是蝗蟲中危害最大的,雖然只有一個物種,但有很多亞種。蝗蟲是如何成災的?一般而言,蝗災的發生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是數量突然增加;其二是大規模集群。蝗蟲一直都存在,一般情況下蝗蟲受限於自然條件,種群數量維持在一種比較穩定的狀態。
  • 中國有世界第一植保無人機群,雲南蝗災會爆發北遷嗎?
    據媒體報導,雲南發生大面積蝗災,到7月12日為止,普洱蝗災累計波及面積已接近12萬畝,大量農作物被蝗蟲啃食一空,當地正在積極開展蝗蟲殺滅工作!這蝗蟲不是在非洲和南亞肆虐呢,怎麼跑雲南來了?蝗蟲到底是從哪來的,它們的危害有多大?
  • 蝗蟲危害很大,如果發生蝗災,要如何防治?
    ,是一種對農作物危害十分嚴重的害蟲。此次非洲地區發生了一場70年一遇的蝗災,造成此次蝗災的是沙漠蝗蟲是一種棲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蟲,由於這種蝗蟲繁殖能力超強,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蝗蟲就會大規模繁殖,種群數量會極速增加,其身體顏色會從綠色變為褐色;沙漠蝗蟲的遷飛能力也非常強,它們飛到哪裡就會吃到哪裡,這裡的食物吃完後就會遷飛到其他有食物的地方。
  • 你知道「蝗災」的真正原因麼
    而波及區域也越來越廣,在世界範圍內,更是造成了不可估算的損失,蝗災為什麼如此可怕,又是什麼原因使蝗災如此嚴重呢。這就要從蝗災的主角沙漠蝗蟲說起了。從而導致其轉變為群居生活。當他們結成種群後,顏色會從綠色變為黃色或者黑色,並向外界分泌費洛蒙,使蝗蟲之間能夠相互吸引。當種群達到一定數量後,為了維持生存就會遷徙。也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徑,蝗災便形成了。
  • 雲南蝗災覆蓋面積達119244畝!7月至8月爆發可能性大,如何防治?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關於蝗災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沙漠蝗蟲」,從非洲一直遷徙到亞洲地帶,影響全球多個國家,並且沙漠蝗蟲帶來的糧食危機在部分地區已經出現,而除了這次的蝗災之外。
  • 蝗災真的來了?中科院院士康樂:很難入侵核心地帶
    奔赴巴基斯坦的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日前稱,當地蝗災區的蝗蟲已進入交配期,情況比預想嚴重,「蝗蟲沙地產卵,(手)一挖就出來」。與此同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預警:如果氣候條件適宜,此次發生的沙漠蝗存在從巴基斯坦和印度直接侵入西藏,或者經緬甸侵入雲南,或者經哈薩克斯坦侵入新疆的風險。僅一平方公裡蝗群,一天的食物消耗量就相當於3.5萬人。
  • 東非蝗災蔓延 是誰吹響幾千億隻蝗蟲的「衝鋒號」
    嚴重蝗災與乾旱氣候、環境破壞有關人類很早就發現,嚴重的蝗災往往伴隨著乾旱的氣候,我國古代的相關書籍就有「旱極而蝗」的記載,科研人員指出,蝗蟲喜溫暖乾燥,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張志剛介紹:「儘管暴發蝗災的原因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但是全球氣候變暖,自然環境乾旱肯定是重要原因。
  • 導致白內障的原因是什麼呢?
    導致白內障的原因是什麼?對於白內障我們不能忽略,因為它是致盲率較高的一種疾病,那麼導致白內障的原因是什麼呢?看完下文就知道了。 白內障對人的危害大 1、晶體周邊部皮質呈楔形混濁,尖端自中心,一般視力正常。
  • 蝗災蔓延 專家稱要警惕沙漠蝗6月隨季風入境中國
    圖片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沙漠蝗曾出現在我國雲南西藏據媒體公開報導,這場今年受到全球關注的蝗災,在去年起便開始了「蓄力」。2019年1月,沙漠蝗群由蘇丹和厄利垂亞飛越紅海,此後先後到達葉門、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伊朗等地,除了在當年給上述國家農業造成嚴重影響,還積累了大片蟲源,導致當前東非的糧食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
  • 我們該如何應對頻發的蝗災?
    蝗災曾經與水災、旱災一起並稱為三大自然災害,中國的黃河河灘和沿海灘涂是蝗災發生最為嚴重的地區。蝗災一起,必然餓殍遍地,百姓流離失所。蝗蟲是一種什麼生物?我們該如何應對頻發的蝗災?二、蝗蟲是一種什麼生物?
  • 雲南蝗災爆發,並非本地品種,或在接下來時間大面積爆發!
    引子:於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在這一年非洲地區也是經歷了一次蝗蟲災害,其實對於蝗蟲災害來說很多人都是比較的熟悉,因為在我國曾經也是發生過很多次蝗蟲災害。一、雲南地區突發蝗災正當所有人都在擔心這件事情的時候,雲南地區卻發生了一次蝗蟲災害,而且這次災害對於當地的農業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不過比較令人慶幸的就是當地的情況也是很快的又得到了控制,但是很顯然想要剷除這種問題的話基本是不太可能。對於控制一種問題和解決一種問題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必須要從源頭去解決這種方面問題。
  • 蘋果樹種植,蚧殼蟲發生逐年加重、危害嚴重,該如何進行防治呢?
    最近許多蘋果種植戶反映蘋果樹蚧殼蟲比較多,危害嚴重,具體如下:蘋果果農1:「朋友們,蘋果樹蚧殼蟲這麼多,打什麼藥?有什麼特效藥推薦呢?」蘋果果農2:「蘋果樹蚧殼蟲的防治關鍵時間是啥時候啊,蘋果樹受害嚴重啊!」
  • 中科院團隊揭秘蝗災罪魁禍首4VA,將改變對抗蝗災的理念和方法
    康樂表示:「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蝗蟲群居的奧秘,也將從多個方面改變人們對抗蝗災的理念和方法,使蝗蟲的綠色和可持續防控成為可能。」截至7月25日,雲南省共發生黃脊竹蝗的危害面積是140623畝,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已成立工作指導組,趕到蝗蟲主要發生區域—— 雲南普洱的江城縣,與當地共同採取防治措施。7月26日上午,在江城縣曲水鎮的玉米地裡,部分玉米葉遭到了黃脊竹蝗啃食,防治人員啟用了無人機開展飛防作業。
  • 遠視和斜視是什麼?如何防治呢?
    遠視和斜視是什麼呢?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由於各種發育原因,很多的小朋友都有遠視眼。因為出生時眼球較短小,發育還未成熟,看物體的焦點往往落在眼睛的視網膜後面。隨著身體發育的同時,眼球也逐漸增大。看物體的焦點逐漸落在視網膜上,使遠視狀態漸漸減小至正常。
  • 蝗災追兇16年
    今年以來,全球多地遭遇蝗災,再次敲響人類警鐘:「東非正遭遇70年以來最嚴重的蝗災」「南亞國家印度再遭蝗災襲擊,部分城市進入警戒狀態」「蝗災肆虐逼近我國雲南,多地相繼發生黃脊竹蝗災害」……關乎人類立身之本的糧食安全問題,直接受到威脅。蝗蟲,這種只有手指大小的小蟲子,看起來人畜無害,為何一旦聚集成群便會成災?人們不解,一度認為蝗蟲來襲就是「天災」。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為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這幾天關於「蝗蟲」的事件可以說非常熱門,因為這還是一群「非同尋常」的蝗蟲,它們跨越了東非、西亞和南亞部分地區等地,最終對我們亞洲部分地區都帶來了影響,根據科學統計數據顯示,這次的蝗災蔓延出現在了10多個國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