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消息,雲南省勐臘縣累計發生黃脊竹蝗災害面積已達十萬畝,自今年年初以來,全球各地就被蝗災信息不斷席捲,但我國雲南省出現的蝗災為本地蝗災,和席捲非洲的沙漠蝗蟲並不是同一種蝗蟲。
雲南蝗災——黃脊竹蝗
為什麼世界範圍內會不斷出現蝗災消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自古以來,我國就深受蝗災的危害,在古代通常每三年,全國範圍內就會出現一次特大蝗災,究其原因主要與蝗蟲的生活習性以及環境變化有關。
一、蝗蟲的生活習性
亞洲蝗蟲
蝗蟲又稱螞蚱、草蜢、蚱蜢。主要包括飛蝗和土蝗,在我國飛蝗有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3種,其中東亞飛蝗在我國分布範圍最廣,危害最嚴重,是造成我國蝗災的最主要飛蝗種類,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雌雄蝗蟲交配
蝗蟲生存能力強,對生境的要求較低,繁殖能力驚人,平均每三周就可以繁殖一次。經研究,蝗蟲產卵後,其卵在每平方米的土地中多達30萬枚。
蝗蟲生活史
蝗蟲若蟲
其次,蝗蟲的生長周期短,若蟲平均14到20天即可被孵化,經五次蛻皮後即可成為成蟲。蝗蟲一般比較喜歡較溼潤的氣候條件,這樣有利於其將蟲卵產到土壤當中。所以,一般情況下,當氣候乾旱時,蝗蟲的繁殖能力比較低。
蝗災
但是,就像一個人如果餓了幾天後,一旦接觸到食物會出現報復性飲食一樣,當一個地區長期乾旱後突然降雨後再次乾旱時,將會導致蝗蟲生活習性改變,聚集成群,開始集體性的遷徙。此時,蝗蟲為了更適應群居生活,將會降低自身能量消耗、增強自身解毒能力,這又會導致蝗蟲數量成倍增加。
因此,多變的天氣變化是導致蝗蟲成災的主要原因。
對於蝗蟲的防治,自古以來,有許多的方式,可以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二、蝗蟲的防治
1.改變生態環境:興修水利,做到旱澇無災;種植植被,減少蝗蟲產卵地。
2.合理利用天敵:充分利用好當地優勢天敵,發揮其自然控制蝗蟲種群的能力。如:雞、鴨、鵝等禽類。
3.化學防治方法:噴霧或噴粉。馬拉硫磷+二線油、銳勁特超低量噴霧劑等以及卡死克、馬拉硫磷原油、來福靈等都可以殺死蝗蟲的若蟲。
此外,蝗蟲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鈣、磷、鐵、銅、錳、維生素A、B等成分,在香港等地具有「飛蝦」的美稱,是各國人民的喜食佳品,可用於脾虛少食或營養不良;急慢驚風,抽搐痙攣;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喘咳氣急等。《本草綱目拾遺》、《百草鏡》、《救生苦海》等古籍中均有如何利用蝗蟲的記載。而且,現在很多也吃烤蝗蟲。
所以,這也不失為消滅蝗蟲的一個好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