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雲南蝗災再次升級,根據農業部新消息之中,雲南多地遭受蝗災入侵,6月底以來,黃脊竹蝗大量持續從寮國豐沙裡省,遷移到我國雲南江城、勐臘等邊境地區,波及範圍已經達到了13.5萬畝,其中農田3.2萬畝,林地10.3萬畝。可以說相對前段時間的覆蓋面積又增加了,當然這也說明了如今的蝗蟲影響還是較大。
從全球範圍來講,確實今年的蝗災問題還是相對比較嚴重,非洲蝗蟲一直蔓延到印度區域,如今我國又出現不同的蝗蟲,這說明生態系統的一個改變情況,正在適應這些蝗蟲的發展,如今需要嚴格控制蝗災的發展才行。
雲南蝗災已經達到了什麼狀態?
上面我們也說了,蝗災如今的受災面積達到了13.5萬畝,其中雲南已經啟動了大規模的防控措施,正在積極地對黃脊竹蝗進行控制,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已調集植保無人機組25組,投入噴霧器2574臺(次),出動3.5萬人次,累計實施防治13.5萬畝次。其中,農田實施防治3.53萬畝次,做到應防盡防,沒有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嚴重危害。
所以說雲南採取的措施非常強,根據專家組研究結果表明,如今黃脊竹蝗依然是可控的,其實我們對比防控面積與波及範圍的對比就可以知道,是增加一點控制一點,完全不用擔心,也就是說如今的「竹蝗」完全是屬於控制範圍之中,加上我國在黃脊竹蝗等蝗蟲防治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應對如今的蝗蟲完全是沒有問題的,也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嚴重,雖然綜合面積確實提升了,但是「竹蝗」完全是可控狀態。
黃脊竹蝗有什麼特點?
竹蝗與飛蝗和沙漠蝗是具有不同的點,不屬於遠距離遷飛性害蟲,也就是說它們並不會出現類似於今年「沙漠蝗蟲」一樣的情況,直接從非洲遷飛到亞洲地帶,而我國本身也是具有黃脊竹蝗的活動區域,其中雲南、廣西、廣東、湖南、四川等省均有分布,通常喜食竹葉,也可取食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這完全是跟它的寄主植物存在一定的關係。
所以「黃脊竹蝗」算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蝗蟲,一般來說,黃脊竹蝗每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於5月初開始孵化,5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6月底孵化完畢,所以如今7月能夠看到它們的盛行就是孵化之後的一個表現。如果出現極強災難的時候,大規模的黃脊竹蝗會將竹葉吃盡,如同火燒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後2~3年內不發新筍,這就是它的一個重大威脅。
黃脊竹蝗如今可控,如何才能徹底消滅?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如今雲南已經利用大規模的防禦措施,很明顯不太可能繼續蔓延了,何況我們多次強調,專家說了是可控的,所以要相信科學,當然除了如今的防控的直接措施之外。
其實其他比較天然的防禦措施也不少,例如黃脊竹蝗也可以採用天敵進行處理,在自然界生物之中,燕子、竹雞、紅嘴藍鵲、喜鵲等等都是它的天敵,同時黃脊竹蝗在孵卵的時期也有天敵,步甲、食蟲蝽象、食蟲虻、螞蟻等等都會去尋找蝗卵食用。
在這些時段,天然的生物種群注意控制蝗蟲的繼續蔓延,只不過,如今是很難將這些天然的蝗蟲天敵物種集聚到一起,所以採用的是比較快速的化學防禦,未來我們可以利用它的蝗蟲習性來進行控制,這樣也就不用擔心未來再次可能出現蝗災的情況。整體上來說,雲南蝗蟲的控制效率還是較高,不像沙漠蝗蟲在國外出現「失控」的模式,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綜合情況而言,總結一下就是如今雲南多地遭受蝗災,雖然波及範圍已經達到了13.5萬畝,但是依然是可控的狀態,所以不用擔心繼續蔓延的問題。同時對農作物的影響暫時也沒有多大的情況,報告也說了,沒有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嚴重危害,繼續觀察動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