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來了!從春節時候開始,各地出現蝗災的新聞頻頻爆出,顯示東非,然後是中東,緊接著歐洲南部的義大利也在5月份出現了蝗災。6月份,南亞和西亞地區也出現了蝗災,最近,大片的蝗蟲又從南亞和西亞進入了中亞地區,尤其是以哈薩克斯坦的蝗蟲數量最多。6月底開始,南美洲的巴西等國,也出現了蝗災。但是和我們常說的沙漠蝗不同,是當地獨有的一種蝗蟲。
大環境如此,我國也難以獨善其身了。很多人都想有著喜馬拉雅山的天險,沙漠蝗飛不進我國,但是不想,雖然沙漠蝗飛不進來,卻有其他蝗蟲品種捷足先登了。
今年的6月28日,在雲南普洱市發現了一種黃脊竹蝗,它們從寮國飛來,目前已經影響到當地11萬畝土地。是不是聽起來這個黃脊竹蝗很陌生?的確,當地農民也是這麼想的。因為當地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竹林較多,雖然在農田和玉米地裡有一些這類蝗蟲,不過數量還不是很多,倒是野生的竹林裡,深受黃脊竹蝗影響。並且,當地農民說記憶中從沒有當地發生蝗災的記憶,這指名道姓的說「黃脊竹蝗」,也是從小第一次聽說還有蝗蟲叫這個名字,屬於「頭回見」。
根據黃脊竹蝗的特性,它們主要以竹子、八角、粽葉蘆等植物為食物,不過如果數量達到一定量級,黃脊竹蝗就會變本加厲,什麼都吃。被吃過的竹林,會漸漸枯黃,被黃脊竹蝗侵襲過的竹林,就像是火燒過一樣,喪失再生能力。在第二年發芽的季節,竹筍的破土而生能力幾乎沒有。但相對於沙漠蝗主要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食相比,黃脊竹蝗的破壞力還是有限的。
當地組織了無人機日夜堅守,目前一架無人機要照顧到1萬畝的林保工作。根據無人機飛手的介紹,在無人機撒藥之後,林地裡掉落的黃脊竹蝗打掃起來,足足沒畝地有20斤之多。我們都知道,沙漠蝗有很強的遷徙能力,不然怎麼從非洲跑到了印度呢?這黃脊竹蝗的遷徙力怎樣呢?據專家說,未成年的黃脊竹蝗是不能飛行的,成年之後的黃脊竹蝗雖然能飛行,但能力一般,相對於沙漠蝗治理來講,治理黃脊竹蝗相對簡單一些。所以有些農民擔心會不會飛到自己所在的省份,從理論上講,很難。
沙漠蝗之所以從年初蝗災蔓延到現在,一是能飛,二就是能生。和沙漠蝗相比,黃脊竹蝗的生育能力也大不如沙漠蝗。沙漠蝗每年能繁衍5代甚至更多,而黃脊竹蝗一般情況下一年只繁衍一代。
為啥今年的蝗災就這麼多呢?在中國古代,但凡有蝗災的年份,必然伴隨著乾旱。所以,氣候變化和蝗蟲形成有密切的關係。蝗蟲喜歡溫暖乾燥的氣候,久旱之後,河流斷流,湖泊乾涸,在乾熱環境中,蝗蟲產卵成活率較高。據測算,蝗災形成時,每平方米的土地裡,最多可以容納卵塊4到5千個,每個卵塊又由50到80個卵組成,這樣,每平方米土地裡,就會有卵20萬到40萬個。孵化之後,由於乾旱,植物生長索取的營養物質較常年偏多,以這樣植物為口糧的蝗蟲,自然吃同樣多的食物,反而長得快了。並且蝗蟲不挑食,什麼都吃,什麼都啃。
面對蝗災,農民應該怎麼辦?
首先,動用飛機和無人機進行殺蟲藥物噴灑。專家給出了5個防治黃脊竹蝗的藥方,它們是:
一,用3%敵百蟲粉20到30千克噴灑;
二,在露水幹後,用50%的馬拉硫磷800到1000倍液噴霧;
三,用殺蟲淨油劑進行超低容量噴霧;
四,用煙霧劑防治;
五,釋放白僵菌,讓初生跳蝗感染白僵菌進而死亡。
其次,可以採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我們常說的用鴨群、鵝群來對付蝗蟲。以牧鴨為例,一隻牧鴨一天可吃蝗蟲70隻,但如果數量過多的話,鴨子也表示「無能為力」了。
再次,吃。在沙漠蝗泛濫的時候,就有人提出可以油炸蝗蟲。不過很快就被專家打臉了,因為蝗災時候的蝗蟲體內會分泌氫氰酸,這可是有毒物質,不可輕食。
第四,古代時候,驅趕蝗蟲還會有敲鑼驚擾和火燒等辦法,不過從效果來看,敲鑼的方法只能暫時嚇跑蝗蟲,不久後還會飛回,成效不大。而火燒則屬於雙輸,雖然蝗蟲怕火,但莊稼和山林也怕山火。
最後,對付黃脊竹蝗,還有一「民間偏方」可用。那就是人尿誘殺。方法是:用100千克人尿液,加上2-3千克的5%敵百蟲粉攪拌均勻,之後用稻草浸泡,一定要泡透。堆放在竹林中作為誘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