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晶片都造不出來14億人的國家,還敢稱「世界工廠」?

2020-12-05 微風聊天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關注」,每天都會更新文章,方便您及時接收,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的成就舉世矚目,截止到2006年,經濟增長了近60倍,何況現在是2020年。今年是全國貧困人口脫貧收官之年,是人類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在過去25年裡全球脫貧所得的成就中70%歸功於中國。

中國在科技以及工業方面成就顯著,中國是全球唯一所有工業門類最為齊全的國家,沒有之一。「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就在今年,這個目標都實現了,「嫦娥五號」上天,「奮進號」潛水器進入海洋最深處科學探索,無不說明了中國在科技和工業領域方面的成就巨大。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工業產量最高的,所生產出來的工業品暢銷全球200多個國家,是大部分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物美價廉的工業品對全球各國充滿吸引力,形象地被各國稱為「世界工廠」。美國專家:晶片都造不出來的14億人國家,還敢自稱製造大國?

雖然美國專家表示了質疑,我們確實也承認,中國確實在某些工業領域存在短板,不僅中國如此,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短板更為嚴重,他們甚至很多工業品已經都不會做了,全部依賴進口中國的,比如說小小的原子筆芯,美國就不會製造,但是中國已經突破了這個技術,是全球僅有的幾個可以製造這種工業品的國家。還有就是中國的高鐵技術全球聞名,美國在這方面也是無能為力,技術嚴重落後於中國。美國人穿的衣服,大部分也是依賴進口中國的,如果中國不出口給他,美國就要進口其他國家的衣服,為此每個美國人就要多掏腰包數千元不等,畢竟中國的產品物美價廉是出了名的,可以說中國的發展,對美國也是有利的。

美國產業空心化嚴重,目前可以說智能製造兩種產品,一種就是大量製造美鈔,另一種就是軍火,所以導致了他們目前服務業和金融業比較發達,還有一個就是可以當所謂的「世界警察」,帶領一幫小弟比如說澳大利亞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為非作歹,非法撈取各種利益。

美國看到中國目前在各個領域全方位爆發,特別是今年,中國是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很早就復工復產,也是目前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全球主要經濟體,再加上目前的嫦娥5號在探月科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這無不令他們感到羨慕嫉妒恨。所以美國專家此次的發言無不代表著他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雖然中國在高端晶片領域話語權不強,但是中國一直在努力,就在今年前段時間的國家大會上,邀請了很多相關專家座談,其中就包括中科院的晶片專家,共同暢談如何把中國的晶片產業搞上去,已經成立了高端晶片製造「國家隊」,並且把發展高端晶片產業定為國家戰略目標。發揚科學前輩的「兩彈一星」精神,舉全國力量一舉攻克這道難關,畢竟中國有舉國體制,也有後發優勢,相信再難的「硬骨頭」,中國科學家也一定會啃下的。

目前中國在高端晶片設計方面並不落後,比如華為公司的設計能力就比較強,難的是製造高端晶片的光刻機,目前荷蘭國在這一領域排行第一。即使是這樣,荷蘭的光刻機也是用了很多國家的技術,其中就包括美國,所以美國在荷蘭出口光刻機方面擁有話語權,禁止荷蘭光刻機出口中國。

說白了,荷蘭僅僅是一個光刻機的組裝廠而已,它的部分技術也有來自中國,只是不是核心技術而已。荷蘭最先進的EUV7納米光刻機約有10萬個零件,如此複雜的機器 ,荷蘭自然是不可能單獨製造出來的,歐美製造佔比約為50%,其中美國是大頭,達到了25%,其餘的日本和韓國技術居多,剩下的就是全球採購,中國也有一部分零部件在裡面,只是可以替代而已,所以說每個國家的製造業都有短板,中國也要正視差距。其中就包括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短板更加嚴重,荷蘭也僅僅在光刻機這一項上比較有閃光點。

其實我們應該為中國的工業技術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畢竟中國在所有工業門類都比較齊全,98%以上都可以自給自足,即使是在晶片領域,中國也不是太差,畢竟還可以製造28納米的晶片,雖然這個數據並不是很亮眼,但也是屬於中等的,很多國家目前連這個門檻還沒有達到。

「世界工廠」、「製造大國」,這都是國際上對我們的一種肯定的標籤。美國專家拿這個稱號來質疑我們,只能證明他們自己不行,所以美國人才酸,他們今年「腰酸背痛」。實際上美國目前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美國截止北京時間12月3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病例14270305人,累計死亡279334例,與前日相比新增確診病例200992例,新增死亡病例2886例,可以說形勢異常嚴峻,他們的表現甚至連一些小國都不如,美國在衰落,技術實力也在衰落,工業能力也是如此。

目前國家已經把晶片領域定性為國家戰略目標,作為未來重點突破的高端科技,相信我國科學家一定能夠在高端晶片上有所突破。如果同意這一觀點的朋友們,可以點讚關注,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相關焦點

  • 印度專家:中國14億人都造不出光刻機,就這還自稱製造大國?
    在中國晶片製造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光刻機,我們都知道,晶片的製造離不開光刻機,在美國對中國實行禁令之前,中國的晶片製造一直都是由頂級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生產的,他們憑藉荷蘭ASML公司的光刻機技術,能夠生產出世界頂尖工藝的晶片。
  • 被晶片包圍的今天 你可知晶片是如何造出來的?
    最近一段時間,國人對晶片格外關注,我們天天談論晶片和使用晶片,可你知道晶片是怎麼造出來的嗎? 1.晶片的設計、製造與封裝由不同公司完成   美國電子工程師傑克·基爾比1958年發明集成電路(晶片)後,在晶片生產初期都是「一條龍」,即設計、製造、封裝都由一家公司完成。
  • 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冷眼世界觀,歡迎大家收看我的評論文章: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王傳福,現為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主席;廣東省第十二屆工商聯副主席。王傳福在中國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做任何事情都帶著一股不服輸的精氣神。
  • 美國在幹什麼!美國半導體行業損失已超萬億,還敢讓中國自研晶片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想必大家都會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科技的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你掌握了核心技術,你才可以在世界的舞臺上擁有一席之地。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科技也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 中建八局打造華為首個晶片廠房封頂,光工廠造的是什麼晶片?
    平地一聲雷,怎麼不聲不響地,華為國內首個晶片廠房已經被中建八局造出來了? 光工廠要造什麼晶片?
  • 巴拿馬——美國為了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一個國家
    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面積不到7.6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巴拿馬中央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巴拿馬這個國家的誕生,卻是美國當年為了獲得巴拿馬運河硬造出來的國家。在19世紀初期,美國一心想要獲得巴拿馬運河的獨家開發權,但又不想花太多的錢,巴拿馬地峽的主人哥倫比亞當然是不願意。
  • 14億人的戰爭:中國人用了30年望見計算力的珠峰
    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時,美國突然不用造飛機坦克了,幹得正起勁的工人們還頗有些失落:建國200年都沒這麼好的工廠效益,這咋還不打了呢?美國兵工廠的那種感覺,恐怕只有現在中國的口罩廠能夠體會了。於是在小米的創業過程中,他肯定不願意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別管小米手機裡現在有多少美國晶片,起碼小米活得還很好,所謂君子報國,十年不晚。有人會說,我們寧可用「紅星OS」,也要在晶片上爭口氣!假如國家強制支持國產晶片,電腦不好用,我們就不上網,不玩遊戲不就得了,每天跳皮筋捉迷藏一樣開心, 還能鍛鍊身體。這樣忍一忍,不就忍成晶片強國了嗎?
  • 美國14歲少年都能造出核反應堆,為何現在還有國家造不出核武器?
    美國14歲少年都能造出核反應堆,為何現在還有國家造不出核武器?1994年美國的阿肯色州出生了一位震驚世界的神童。他在2008年年僅14歲的時候,在美國的戴維遜實驗室中製造了一個核聚變反應堆,而這個成就也讓他成為了全球最年輕的和科學家。
  • 700億工廠被關閉!世界第3大晶片巨頭敗北,中國公司成接盤俠?
    導讀:700億工廠被關閉!世界第3大晶片巨頭敗北,中國公司成接盤俠?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向前發展。華為公司作為全球排名前三的智慧型手機廠家,每年華為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都高達上億部,而這也就意味著華為每年將消耗掉上億顆的晶片,而現在臺積電不給華為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以後,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發展將受到巨大的影響,而在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和三星這兩大巨頭顯然是不會再給華為代工晶片了,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華為的晶片沒有崛起的機會了呢?
  • 經典謠言「世界頂級晶片專家前6名都是中國人」,是怎麼炮製出來的
    2020年6月11日起,一篇題為「美國世界頂級晶片專家前6名都是中國人 「世界頂級晶片專家前6名都是中國人」這個標題,可謂抓住了當下中國關注的晶片之痛。第一段又緊跟最新形勢,從美國施壓華為,斷供晶片娓娓道來。 而該文最後一段,便激起民粹情緒。「美國的晶片都是中國人做的,也都是中國科技大學培養出來的天才,但是很可惜。他們都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沒有為祖國效力。辛辛苦苦養大的雞卻去了別人家窩裡下蛋。
  • 晶片專家世界前10中國佔5,為何還被卡住脖子呢?
    我國自主研發晶片一直處在瓶頸之中,很難突破。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為何美國能夠在晶片方面,卡住我們的脖子,讓我們難以喘息。但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子的!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我國晶片領域人才濟濟。在世界排名前十的晶片材料專家中,有五位是中國人,他們都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 走進世界最大制氫工廠:日本氫能源是怎樣造出來的?
    走進世界最大制氫工廠:日本氫能源是怎樣造出來的?根據設計,這家制氫工廠每小時生產的氫氣為2000立方米,年生產能力為900t-H2,可以滿足1萬輛氫能源汽車一年的氫能所需。而在未來,這家工廠還可能通過自身的氫能發電,將電力融入東北電力公司的電網。
  • 兩彈一星都造出來了,「小小的晶片」為何這麼難?
    這幾年來,美國對於華為等中國高新科技企業的制裁,特別是在出口晶片上的「卡脖子」,讓我們意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大眾也對晶片的認識有著許多誤區。還有人把晶片和兩彈一星作比較,認為中國能夠自主研發兩彈一星,那麼也能夠很快自主研發晶片。晶片很「難」袁嵐峰認為,大眾拿兩彈一星和晶片做對比是不準確的。兩彈一星的難度在於國家是否能夠生產出核材料,晶片的難度在於精密製造。而且大家要對中國的晶片有一個準確的認知,那就是我們的晶片水平和世界差距非常大。
  • 14億人卻難招工?一邊是用工荒一邊是人口過剩,信專家還是信事實
    (來自知乎)其實這段話說的就是關於人口紅利的,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人口都是十分關鍵的,有人口在,就有人口紅利在。我國14億人口,是第一人口大國,勞動力充足,人口紅利巨大,這是人們表面上所認為的,而現實情況呢?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首次下降,這意味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的轉折點已經到來。職業教育因此走上了「復興」的道路。
  • 川普把富士康美國工廠吹成「第八大奇蹟」 至今還是PPT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文/魚羊 十三 來源:量子位(ID:QbitAI)吹牛不實現,年年都挨揍。還記得富士康的美國工廠計劃嗎?2017年7月,郭臺銘承諾100億美元投入,川普站臺支持,放話:「世界第八大奇蹟」、「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之一」,「這對於美國工人和美國製造業來說是偉大的一天」……當時,川普上位伊始,說要用這個工廠,未來4年建成LCD液晶面板基地,初期解決3000人就業,更進一步可擴大至13000人……將是外資在美的最大一筆投資,也是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標杆所在。
  • 中國有14億人,消費能力卻追不上美國3億人?今年全「暴露」了!
    眾所周知,消費對任何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拉動經濟增長。以美國為例,消費一直是經濟的最大引擎,佔美國GDP的七成比重。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導致不少美國人「緊關大門」,在消費方面的支出也明顯減少了不少。2019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2375.57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零售消費54675.8億美元,食品消費7699.77億美元。
  • 連原子筆芯都造不了?被視為科研難題的「筆尖鋼」,後來咋樣了?
    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鋼鐵產能過剩卻生產不了原子筆尖,作為近14億人口的大國,網友怎麼能忍。一時間網上開始盤點,哪些東西中國造不了,哪些東西中國沒有。甚至有網友發帖質問:「連原子筆尖都造不了,美國離世界製造強國有多遠?」
  • 臺積電若無這項科技,進購再多EUV也造不出晶片
    說到晶片研發技術,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的臺積電,可以說這是世界晶片的加工廠,世界各國定位晶片採購,都在這裡完成,當然之前定位中國市場也同樣大量的購進臺積電研發的晶片。對於晶片的研發,也成為了我國首要的任務,這項任務也是為了更好地對未來中國發展,起到更有利的作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晶片的研發生產,只是知道是依靠光刻機,才能大量生產出來,但人們不會想到,光刻機要是缺了這項技術,有再多也是沒有用的。還要啥光刻機!臺積電若無這項科技,進購再多EUV也造不出晶片。
  • 中國耗資3000億在南海填海造島,美國專家:快住手
    所以這些年來沿海國家都越來越重視海洋領土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地球的海洋面積要比陸地面積大很多,所以未來誰擁有更多的海洋資源,那麼發展的速度肯定能夠比別人更快。但是有些海域一望無際,連短暫休息的小島都沒有,更別說給大船補給的港口了,這種情況下想要開採這些海域的資源就變得非常困難。
  • 華為計劃在上海建不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工廠
    今年以來,晶片領域動態不斷。國際端美國對我國晶片制裁打擊不斷,由此帶來了國內市場的發展熱潮,新增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屢創新高;行業端企業併購潮興起,包括英偉達、AMD等巨頭在內,紛紛傳出收購勁爆消息,攪動「一池春水」。對於經歷了疫情等眾多突發情況的晶片發展說,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那麼在即將過去的11月份,行業又有哪些重磅消息呢?